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术是小学课程中必不可少的课程之一,学生对美的认知及审美能力的提升对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具体的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不断优化和创新教学方法,改变教育方式,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小学美术;审美能力;教学
一、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
目前,我国小学中大部分教师过分重视学生德、智、体的发展,忽略了对学生“美”的培养工作,没有充分认识到小学美术教育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小学美术教学的实行对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学习打下重要基础。
(二)有利于帮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与其他学科有所不同,美术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而且要求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观察美、创造美,将学习到的美学方法有效应用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通过充分了解和有效运用美,学生会发现以前没有发现的、实际存在的美,进而对美术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最终形成良性循环。从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看出,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具体措施
(一)活跃美术课堂教学氛围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摒弃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为学生创造一个有活力的、色彩斑斓的美术课堂,进而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让美术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此外,学生可以在课堂学习中深深感受到艺术的魅力,有效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充分了解学生对美术的具体想法和看法,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不断提升学生对艺术的追求,增加学生的生活知识,进而有效增强美术课堂教学的效果。例如,在进行《画表情》教学时,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这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调动学生学习艺术的兴趣。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周围的事物出发,增加学生对艺术的熟悉感。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共同描绘人物的各种表情。通过学习描绘五官的结构,学生会深刻感受到不同人物不同情绪的变化。这种有效的美术实践,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除此之外,为了有效活跃课堂气氛,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开展小游戏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或者向学生提出具有导入性的问题。例如,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好不好?”这时教师将准备好的四种食物拿出,让四位学生上前品尝,要求下面的学生根据四位学生的表情猜一猜他们吃到的是什么味道的食物。这种方式有效地活跃了美术课堂的教学氛围,增强了学生美术课堂参与度,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情绪的变化,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
(二)组织丰富的教学实践活动
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时要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适当组织一些丰富的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中互相沟通、互相交流。需要注意的是,小学美术教师组织的实践教学活动一定要与学生的特性相符。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尚小、活泼好动,教师要充分抓住这一特点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学校也可以定期组织一些丰富的教学实践活动,设定与学生发展相适应的主题,让学生根据设计好的主题自由发挥和想象,并且在获得一定的灵感后及时进行艺术创作,进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活动结束以后,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向其他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而有效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例如,小学美术教师可以组织画展。学生根据教师规定的主题画出属于自己的纸板画。同时教师可以組织学生通过纸板画来展示自己的头像,教授学生具体的操作方法,增强学生对纸板画创作的感悟和理解。学生在具体的实践和操作中学会了如何美化环境、如何进行装饰。除此之外,可以以“回忆班级生活”为主题,激发学生美术创作的欲望。教师通过播放一些图片、视频等与学生共同回忆班级的生活,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共同学习的乐趣。在这种实践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成为一个整体,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其中,并且在潜移默化中有效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
(三)让学生发现真实的美
艺术作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人们的审美观念。小学美术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真实的美。艺术来源于生活,因此,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的能力,以生活为出发点,不断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让学生深刻感悟生活中的美。同时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更多与大自然接触的机会,让学生感受艺术的气息,积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与学生一同发现生活中的美,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例如,在学习《奇妙的树》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带班级学生共同游览校园。校园中种植着各种各样的树木,教师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树木,了解树叶的实际构造和树木的成长特点。在学生观察完毕后,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自身实际观察情况充分想象长大后的大树将会是什么样子。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创造力。有的学生会将大树想象成父亲的样子,而自己则是一棵小树,进而加深对父爱的理解。除此之外,这种教学方式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有效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通过美术作品表达自己的想法,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陶冶情操。
结 语
美术作品的创作是一种有效的艺术表达形式。在实际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让学生在艺术美中成长、进步,让学生融入艺术,进一步丰富精神世界。
参考文献
[1]张莉.浅议小学美术教学中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9(10):15.
[2]裴晨.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1):200.
[3]张敏.融入艺术,陶冶情操——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12):213.
关键词:小学美术;审美能力;教学
一、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
目前,我国小学中大部分教师过分重视学生德、智、体的发展,忽略了对学生“美”的培养工作,没有充分认识到小学美术教育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小学美术教学的实行对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学习打下重要基础。
(二)有利于帮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与其他学科有所不同,美术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而且要求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观察美、创造美,将学习到的美学方法有效应用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通过充分了解和有效运用美,学生会发现以前没有发现的、实际存在的美,进而对美术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最终形成良性循环。从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看出,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具体措施
(一)活跃美术课堂教学氛围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摒弃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为学生创造一个有活力的、色彩斑斓的美术课堂,进而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让美术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此外,学生可以在课堂学习中深深感受到艺术的魅力,有效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充分了解学生对美术的具体想法和看法,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不断提升学生对艺术的追求,增加学生的生活知识,进而有效增强美术课堂教学的效果。例如,在进行《画表情》教学时,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这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调动学生学习艺术的兴趣。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周围的事物出发,增加学生对艺术的熟悉感。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共同描绘人物的各种表情。通过学习描绘五官的结构,学生会深刻感受到不同人物不同情绪的变化。这种有效的美术实践,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除此之外,为了有效活跃课堂气氛,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开展小游戏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或者向学生提出具有导入性的问题。例如,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好不好?”这时教师将准备好的四种食物拿出,让四位学生上前品尝,要求下面的学生根据四位学生的表情猜一猜他们吃到的是什么味道的食物。这种方式有效地活跃了美术课堂的教学氛围,增强了学生美术课堂参与度,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情绪的变化,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
(二)组织丰富的教学实践活动
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时要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适当组织一些丰富的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中互相沟通、互相交流。需要注意的是,小学美术教师组织的实践教学活动一定要与学生的特性相符。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尚小、活泼好动,教师要充分抓住这一特点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学校也可以定期组织一些丰富的教学实践活动,设定与学生发展相适应的主题,让学生根据设计好的主题自由发挥和想象,并且在获得一定的灵感后及时进行艺术创作,进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活动结束以后,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向其他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而有效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例如,小学美术教师可以组织画展。学生根据教师规定的主题画出属于自己的纸板画。同时教师可以組织学生通过纸板画来展示自己的头像,教授学生具体的操作方法,增强学生对纸板画创作的感悟和理解。学生在具体的实践和操作中学会了如何美化环境、如何进行装饰。除此之外,可以以“回忆班级生活”为主题,激发学生美术创作的欲望。教师通过播放一些图片、视频等与学生共同回忆班级的生活,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共同学习的乐趣。在这种实践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成为一个整体,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其中,并且在潜移默化中有效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
(三)让学生发现真实的美
艺术作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人们的审美观念。小学美术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真实的美。艺术来源于生活,因此,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的能力,以生活为出发点,不断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让学生深刻感悟生活中的美。同时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更多与大自然接触的机会,让学生感受艺术的气息,积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与学生一同发现生活中的美,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例如,在学习《奇妙的树》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带班级学生共同游览校园。校园中种植着各种各样的树木,教师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树木,了解树叶的实际构造和树木的成长特点。在学生观察完毕后,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自身实际观察情况充分想象长大后的大树将会是什么样子。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创造力。有的学生会将大树想象成父亲的样子,而自己则是一棵小树,进而加深对父爱的理解。除此之外,这种教学方式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有效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通过美术作品表达自己的想法,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陶冶情操。
结 语
美术作品的创作是一种有效的艺术表达形式。在实际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让学生在艺术美中成长、进步,让学生融入艺术,进一步丰富精神世界。
参考文献
[1]张莉.浅议小学美术教学中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9(10):15.
[2]裴晨.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1):200.
[3]张敏.融入艺术,陶冶情操——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1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