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文精神在校园规划设计中的传承

来源 :中华民居·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oku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铜仁市第一中学新校区校园规划,由于是选址新建的校区,规划高度重视与历史底蕴深厚的老校区产生联系,即所谓的历史文化脉络的传承。以“立足、传承、完整、流通”为规划理念构架,着重从空间组织和场所设计方面探讨人文精神的体现。
  关键词:铜仁市第一中学;文化传承;空间;场所
  当前,国家教育改革的稳步推进,《国家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促进公平”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方针,把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放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上,加快推进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建设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在国家教育大方针的指导下,教育硬件设施的扩大化,成为了推进基础教育覆盖率的硬件条件。为了更好整合教育资源,加快推进铜仁城区高中教育发展;同时,为实现铜仁一中扩大办学规模和创建全国示范性高中的战略目标,结合地区教育园区的建设,在川硐教育园区内建设贵州省铜仁第一中学新校区。笔者作为铜仁市第一中学的99届毕业生,接到母校新校区的规划设计任务,无比的兴奋。
  1 项目概况
  铜仁一中始建于1938年4月20日,定名为“国立第三中学”(简称“国立三中”),经过不同历史时期更名变迁,与1973年定名“贵州省铜仁第一中学”(简称“铜仁一中”)至今。学校现有教学班级54个,在校学生近4000余人。铜仁一中新校区位于铜仁市川硐镇,铜仁地区教育园区内。该地块位于教育园区北段,距铜仁市区以及火车站约7km,距铜仁机场约13km。杭瑞高速公路至南向北侧穿过,地块四周紧靠城市道路,具有良好的区位及外部交通条件。地块西北侧有一小型水库,周边山体植被较好,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贵州省铜仁第一中学新校区规模在校生5000人左右,规划用地23.3hm2。地块南北长约650m,东西长约400m,用地为浅丘山地,用地地形南低北高,东高西低,场地相对高差约40m,经分段平整场地后,满足建设用地适宜规划坡度要求。地块高程由北部和东部向中部跌落,南部和中部地势较为平缓,容易形成内聚形态。
  2 规划理念
  现代校园规划和建设要符合“教学”与“育人”的教育精神实质。场地是载体,传统是基石,人文是桥梁,现代校园既是知识传授之地,也是人文历史传承之所,是一个有底蕴,有朝气的生命有机体。
  规划对项目的硬件和软件进行了缜密的分析,抓住山水互映的地形特征,融合历史传承的人文精神,将校园作为能量延续的载体,形成“立足、传承、完整、流通”的规划理念构架。
  (1)立足“山”﹑“水”——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坚硬﹑沉稳﹑庄严﹑挺直,与天相接,寓意着高尚的人格;水柔软﹑流动﹑宽容﹑水平,与大地相连,流动不止的水象征着学习知识的过程。规划区靠山临水,充分利用场地的高差因地制宜、合理的布置建筑,形成“靠山观水”的自然景观,建筑空间、场所空间、环境空间的和谐统一是本规划的特色之一。
  (2)传承文化——文是“文”和“化”的复合,在《说文》中,“文”既指文字,又有花纹纹理﹑紋路的意思,“化”则有变化﹑化生﹑造化等的含义。铜仁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地域文化,尊重环境与历史,吸纳地域人文环境的启示和信息,将文化融入到校园建筑中,使学生在富于文化内涵的校园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文化熏陶,承继民族精神。
  (3)完整功能体——完整的学校功能构成由教学区、生活区、体育运动区、后勤服务区等部分组成,功能体的高效运转体现在校园各大构成区域的合理布局上,对学生学习生活流线的安排合理而便捷,为学生创造安静、优美、绿化率高的校园环境是规划实行的中心目的。
  (4)流通网络——校园与外界的流通即“交通流、物流”,校园内各功能体之间的流通即“信息流、情感流”。流通的方式、行径以及目的构成了串联校园的脉络。
  3 校园建筑空间组织中的文化传承元素
  岳麓书院作为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以其办学和传播学术文化而闻名于世。书院在布局上,采用中轴对称、纵深多进的院落形式。主体建筑集中于中轴线上,中轴对称、层层递进的院落,营造了一种庄严、神妙、幽远的纵深感和视觉效应。
  贵州省铜仁市位于贵州高原东部,武陵山区腹地,东邻湖南,北接重庆。地处两省交界,风俗文化方面受湘西文化很大的影响。校园建筑布局形态以岳麓书院为规划理念基础,将相互渗透的湘黔文化融入到现代化校园建设中来。校园南部主入口在布局上采用中轴对称,行政楼作为轴线的节点,将教学楼与实验楼排列于轴线两旁,形成整洁、肃穆的氛围。以行政楼为转折节点向北延展,布局上采用自由围合形式,以核心广场作为中心,将艺术楼、图书馆和实验楼布置在两侧,形成凝聚、团结的氛围。北部学生宿舍与校园运动区域布局采用自由式,体现活波、灵动的气氛。校园在建筑形式上采用院落式构成,增强校园的围合感,增加亲和力,促进交流。
  在空间布局形态上,笔者借力于珍藏下来的铜仁一中校徽图案,将“翻动的书本,飞扬的风帆”作为形态基底,让曾经激励和鼓动笔者的“自尊、善学、活波、超越”的“铜中”精神,体现出来,延续下去。
  4 场所设计中的文化传承元素
  诺伯格·舒尔茨在其《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一书中,一直在追寻被现代主义建筑规划理论所冷落、被人遗忘的场所概念。他将场所(place)置于空间(space)之上,认为空间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场所才能表达和人的关系。他提出“场所精神”的概念,以具体的、存在的观点来理解建筑,强调建筑应属于对“人”的关注,认为人是多样的,具体的,主张人与其生活环境的结合,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并将真正创造一个对人有意义的生活环境作为其终极目标。这正是人文主义思想在对待人和空间问题上的基本主张。
  文化精神在场所中的体现,并非设一个广场、立一个雕塑这么简单化和形式化。在设计思考过程中,首先作为施行者,需要利用场所传达出何种精神;另外,角色互换作为体验者,处于该场所中又能收获哪些信息?成为思考与研究的重心。
  铜仁一中作为一个历史底蕴深厚的校园,往往使人产生强烈的向往。由于是新建校区,作为施行者则希望寻求到新校园与老校区之间的纽带,从老校区最有特色的建筑、空间、景观或传统中寻找文脉传承的载体。规划在对学校历史沿革和传统文化进行充分的了解和分析的基础上,选择了“卢阳春”这一铜中传统文化作为衔接载体,在新校园中心规划了“卢阳春”文化广场,由行政大楼、艺术楼、图书馆和实验楼围合而成,将“卢阳寻梦、朝气探春”的人文精神雕刻在广场简介墙上,激发对新校区的认同感。另外,规划借用现有自然山体作为景观制高点,于山顶设立建校亭,以体现历史文脉的延续。
  作为普通高中校园,除了做操用的场地、体育设施场地和集会广场,这些开敞用地以外,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需要的交流场所,也是规划中考虑的重点。作为体验者对于这些非正式场所,则更注重的是场所的尺度和空间感受。人的活动离不开人性化的尺度,规划教学楼之间、实验楼之间和学生宿舍之间,都以围合形式构造出具有灵活性的、活泼的、细腻的空间肌理,让学习的场所不再局限于课堂,而是扩展到整个校园。
  5 结 语
  相较于大规模用地、大尺度空间和大体量建筑的当前新校园建设的主流,笔者则更多的从人文角度去引导铜仁一中新校区的尺度设计和场所建设。笔者认为校园规划不应该是在做机械的填空题,缺什么添什么;而应该是一道精彩的论述题,谈古论今,将传统文化、人文精神陈述在命题之中。经过时代的筛选,一栋建筑也许不会永远屹立不到,但是一种精神可以做到。希望我的母校能代代传承下去那份珍贵的“铜中”精神。
  参考文献
  [1]诺伯格·舒尔茨.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施植明译.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5.
  [2]荣耀.校园规划的人文观——对当前我国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的反思.理想空间,2005.2.
  [3]蔡永洁、张莉.大学校园中塑造场所的两种尝试.规划师,2006.5.
  [4]曹书乐、陈铭.新时期大学校园规划的生态化、人文化、社会化问题.规划师,2008.4.
  作者简介:史维炜(1981-),女,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规划与设计方面工作。
其他文献
摘 要:城市商务行政总体的设计,以人为本,打造公民建筑。诠释新的政府执政理念,亲民、开放、包容。打造一座城市的会客厅。  关键词:商务行政综合体;公民建筑;城市会客厅  1 项目背景  洞头是温州市辖县,古称“中界”。地处浙南沿海,瓯江口外。洞头县由168个岛屿和259个岛礁组成,故有“百岛洞头、海上明珠”的美称。洞头是全国唯一一个以县域命名的4A级景区,电影《海霞》原型人物的故乡,洞头先锋女子民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杭州西湖申遗整治工程中“柳浪闻莺、曲院风荷、平湖秋月”绿化整治设计为例,从整治原则、整治内容等方面展开分析。探讨植物造景如何在尊重现状、局部修复、强化肌理、突显原真性的同时,又能体现出时代变迁过程中社会发展的需求,在诗意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  关键词:风景园林;西湖申遗;绿化整治;植物造景;诗意传承  1 引 言  杭州西湖除了湖光山色的自然因子外,最大的特点是以植物景观取胜,
期刊
摘 要:本文结合从商务中心的概念出发,结合杭州新天地商务中心的实例,研究了商务中心建筑设计的布局、设计要求、总平面布局的特点,对我国商务中心的建筑设计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商务中心;杭州新天地;建筑设计  1 商务中心的概念  商务中心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城市中的计算机、保险、银行、百货大楼、金融交易等业务的集中开展造就了商务中心的形成。商务中心的核心作用是促进商务中心的各项业务高速集中
期刊
何宏钧,原国民革命军41军老兵,1936年在绵阳参加了川军29军,1937年出川抗日,参加了台儿庄、长沙等著名抗日战役,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解放前夕,在成都起义。  1938年2月,川军41军奉命前往腾县。由于在之前的战斗中迫击炮排排长阵亡,我被调任为排长。台儿庄一役,我军奉命进行滕县保卫战,当时名将王铭章师长部署了战斗。 从3月14日清晨至18日,我们死守腾县。日军第10师团濑谷支队
期刊
摘 要:宜宾筠连县腾达镇春风村是宜宾市首批验收合格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房屋建筑外观呈现典型的川南民居特色。但是,室内空间只能满足基本使用功能,装饰呈现杂乱无章,不能达到居住的美好与舒适,更谈不上装修有地方特色了。因此,我们在宜宾筠连县腾达镇春风村新农村住宅建设设计中运用典型川南苗族元素对农居住宅进行装饰设计。适应农民的审美需求,结合农民的现实经济条件设计出即具有艺术性又兼顾经济性的特色乡村住房装饰
期刊
台儿庄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有“倡阳故城”、“南滩子遗址”、“贺窑汉墓群”、“兰祺故城”、“晒米城”、“台儿庄大战遗址”等。台儿庄何时有人居住,何时形成村落,今天已无
期刊
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地域文化中,枣庄为齐鲁之邦,具有灿烂的古代文化是齐鲁文化的支脉,也是中华文明古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枣庄地区是人类较早居住并得到开发的地区,7300年来,在枣庄地区的薛河流域,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期刊
运河重镇台儿庄,逐渐变成了一座繁华的城镇,城市人口最多时高达6万多人。作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每年通过运河漕运,向中国东南地区运送四五百万石的煤炭,台儿庄云集了大批的晋商、徽商、浙商、闽商、粤商,是辐射苏鲁豫皖地区一座重要的商埠城市。其多样的民居建筑风格被人广为称道。
期刊
位于枣庄南部的台儿庄地处苏鲁交界,为山东南大门,徐州之门户,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横贯全境,北连津浦路,南接陇海线,西面毗邻南四湖,是南下徐州的最后一道屏障,自古是南北漕运枢纽,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历史为兵家必争之地。1938年震惊中外的台儿庄战役就发生于此。台儿庄大战是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继平型关大捷后的又一重大胜利,也是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光辉结晶。日本侵略军1937年12月13日和27日相继占领
期刊
摘 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经济开始腾飞,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人们对居住的需求从基本生理需求逐步向心理与文化领域的更高层次推进。本文通过对居住区景观改造理论体系的阐述;分析了乌鲁木齐“核心润园小区”、“七星阁小区”、“和枫雅居小区”的现状和不足;对居住区道路、绿化、活动广场、停车场四方面提出了改造的对策及建议,引出了新时代新居住的理念。  关键词:居住区;景观设计;景观改造;对策建议  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