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城市商务行政总体的设计,以人为本,打造公民建筑。诠释新的政府执政理念,亲民、开放、包容。打造一座城市的会客厅。
关键词:商务行政综合体;公民建筑;城市会客厅
1 项目背景
洞头是温州市辖县,古称“中界”。地处浙南沿海,瓯江口外。洞头县由168个岛屿和259个岛礁组成,故有“百岛洞头、海上明珠”的美称。洞头是全国唯一一个以县域命名的4A级景区,电影《海霞》原型人物的故乡,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名扬中华大地。洞头还是浙江省第二大的渔场,全国海钓基地,首批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
洞头与雁荡山、楠溪江共同构成“山、江、海旅游金三角。”
洞头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是闽南文化与东欧文化的交汇地。随着国家实施海洋经济计划的推进,洞头正以全新的姿态迈向海洋经济时代。洞头城市商务行政综合体项目的设计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
2 项目选址
洞头城市商务行政综合体项目位于洞头新城二期,是新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地南侧是郁郁葱葱的九峰山,北侧是蔚蓝的大海,透过大海有三个岛屿,三盘岛、状元岛等形成主要的视觉走廊,景观资源极其丰富。该项目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与温州市区龙湾国际机场及洞头老城区的交通联系非常方便,解决了老城区拥堵、用地紧张的状况。拓宽了城市的框架,为城市的长远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项目建成后,将为市民及游客提供优质的城市公共服务,并最终形成一座名符其实的海上“城市會客厅”。
3 项目概况
洞头城市商务行政综合体主要包括5个单体项目,分别是:商务主楼、便民中心、联社大楼、档案馆、广播电视中心,以及由此围合而成的城市中心绿地广场。绿地广场下面是地下大型停车场。高效集约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达到节能节地的目标。
整个项目用地面积128877m2,项目总建筑面积22万m2,建筑密度26%,总容积率1.71。商务主楼八层,高度30m。其他单体项目均为低于24m的多层建筑。
4 设计理念
何为“城市的会客厅”?
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曾被拿破仑誉为“欧洲的会客厅”。因她具有足够的开放性、包容性、多样性、亲民性。故获此殊荣。
《南方周末》曾以“中国官方建筑的政治审美”为题,刊登了一篇文章。文中说:“有秩序、庄严而有震撼感”,这是目前中国官员希望行政建筑应有的建筑“精神气质”。几千年来的历史皆如此。现在全国各地亦大多采用如此的手法来设计所谓的“行政中心”。
那么,政府一直宣传的“开放的政府、亲民的执政理念、最大限度的公众参与等等一系列理念如何体现呢?最终沦为千篇一律的“大广场+大板楼”的建筑形式。从而加强了其威严的形象。(尤其门口设立警卫,进出严加排查)。最终令人民望而生畏,敬而远之。如此实难和“亲民”拉上关系。
本项目从设计之初就摒弃了那种传统的设计手法,力求打造实实在在的“亲民的、开放的、包容的、多样性的”商务行政中心。但也同时兼顾了办公建筑应该有的庄重的形象,而非庄严。更注重的是它的文化性与亲民性,回归到公民建筑中来。
5 项目的空间表达
在总体布局上,虽然采用了中轴对称的模式,但也不失灵活的布局,各个单体项目围绕中心绿地逐渐展开。便民中心、联社大楼、广电中心、档案馆依次围合自然而然形成中心广场。城市道路穿插其中,各单体虽“各自为政”,却又不失必要的联系。商务主楼位于轴线顶端,居中朝南布置,统领全局,居高而立。各个建筑高低错落有致,形成丰富的空间层次感。两块绿地广场通过地下通道连接,将区内所有建筑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舒适的建筑尺度,置身其中,使人感觉亲切宜人。既无压抑感,又不觉得空旷。
尤其位于中央的城市绿地广场,是本项目的一大亮点。这里是市民及游客休憩交流的最佳去处。通过对建筑立面精细化的设计,采用具有当地地域特色的石材及红砖墙面,营造出宁静和谐的氛围。使人觉得置身于家中的“会客厅”一般。
每栋单体建筑,在统一的前提下,都进行了差异化设计,每栋建筑都设计有柱廊,整体而又有韵律感,加强了室外空间与室内空间的有机衔接。极大的丰富了建筑立面形象。使建筑内外空间相互渗透,有机融合。行走在这样一个建筑空间中,慢慢体会到一个海上小镇给你所带来的宁静祥和的气氛。
项目建成后,在这个建筑群体中,所营造的空间将以最大化的被公众所参与,所体验。人们可以从不同的方向自由出入这个建筑空间。在这里你会发现,城市绿地广场中,有清晨在这里晨练的老人、午后休憩的市民、傍晚玩耍的孩子。你还会发现,围绕每一栋建筑,一些繁忙而有序的政府公职人员在这里进进出出,辛勤的工作着。所有这些将构成一幅幅和谐盛世的风景图。亲民、开放、包容的理念在这里得到充分完美的体现。
6 结束语
建筑师通过合理的布局,内外空间的营造,精细的立面设计,开放的理念,力求使得这个将建筑群体“亲民化”的理念得以最大化的实现。让这个建筑群体真正成为洞头建筑史上第一个向全体市民及游客敞开胸襟的公众建筑,一个新的时代背景下不一样的商务行政综合体。真正的坐落在东海上的一座“城市会客厅”。
参考文献
[1]《建筑学报》2012第9期.
[2]《南方周末》2011-4-21B9版.
[3]《世界建筑史丛书》建工出版社.
关键词:商务行政综合体;公民建筑;城市会客厅
1 项目背景
洞头是温州市辖县,古称“中界”。地处浙南沿海,瓯江口外。洞头县由168个岛屿和259个岛礁组成,故有“百岛洞头、海上明珠”的美称。洞头是全国唯一一个以县域命名的4A级景区,电影《海霞》原型人物的故乡,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名扬中华大地。洞头还是浙江省第二大的渔场,全国海钓基地,首批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
洞头与雁荡山、楠溪江共同构成“山、江、海旅游金三角。”
洞头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是闽南文化与东欧文化的交汇地。随着国家实施海洋经济计划的推进,洞头正以全新的姿态迈向海洋经济时代。洞头城市商务行政综合体项目的设计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
2 项目选址
洞头城市商务行政综合体项目位于洞头新城二期,是新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地南侧是郁郁葱葱的九峰山,北侧是蔚蓝的大海,透过大海有三个岛屿,三盘岛、状元岛等形成主要的视觉走廊,景观资源极其丰富。该项目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与温州市区龙湾国际机场及洞头老城区的交通联系非常方便,解决了老城区拥堵、用地紧张的状况。拓宽了城市的框架,为城市的长远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项目建成后,将为市民及游客提供优质的城市公共服务,并最终形成一座名符其实的海上“城市會客厅”。
3 项目概况
洞头城市商务行政综合体主要包括5个单体项目,分别是:商务主楼、便民中心、联社大楼、档案馆、广播电视中心,以及由此围合而成的城市中心绿地广场。绿地广场下面是地下大型停车场。高效集约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达到节能节地的目标。
整个项目用地面积128877m2,项目总建筑面积22万m2,建筑密度26%,总容积率1.71。商务主楼八层,高度30m。其他单体项目均为低于24m的多层建筑。
4 设计理念
何为“城市的会客厅”?
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曾被拿破仑誉为“欧洲的会客厅”。因她具有足够的开放性、包容性、多样性、亲民性。故获此殊荣。
《南方周末》曾以“中国官方建筑的政治审美”为题,刊登了一篇文章。文中说:“有秩序、庄严而有震撼感”,这是目前中国官员希望行政建筑应有的建筑“精神气质”。几千年来的历史皆如此。现在全国各地亦大多采用如此的手法来设计所谓的“行政中心”。
那么,政府一直宣传的“开放的政府、亲民的执政理念、最大限度的公众参与等等一系列理念如何体现呢?最终沦为千篇一律的“大广场+大板楼”的建筑形式。从而加强了其威严的形象。(尤其门口设立警卫,进出严加排查)。最终令人民望而生畏,敬而远之。如此实难和“亲民”拉上关系。
本项目从设计之初就摒弃了那种传统的设计手法,力求打造实实在在的“亲民的、开放的、包容的、多样性的”商务行政中心。但也同时兼顾了办公建筑应该有的庄重的形象,而非庄严。更注重的是它的文化性与亲民性,回归到公民建筑中来。
5 项目的空间表达
在总体布局上,虽然采用了中轴对称的模式,但也不失灵活的布局,各个单体项目围绕中心绿地逐渐展开。便民中心、联社大楼、广电中心、档案馆依次围合自然而然形成中心广场。城市道路穿插其中,各单体虽“各自为政”,却又不失必要的联系。商务主楼位于轴线顶端,居中朝南布置,统领全局,居高而立。各个建筑高低错落有致,形成丰富的空间层次感。两块绿地广场通过地下通道连接,将区内所有建筑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舒适的建筑尺度,置身其中,使人感觉亲切宜人。既无压抑感,又不觉得空旷。
尤其位于中央的城市绿地广场,是本项目的一大亮点。这里是市民及游客休憩交流的最佳去处。通过对建筑立面精细化的设计,采用具有当地地域特色的石材及红砖墙面,营造出宁静和谐的氛围。使人觉得置身于家中的“会客厅”一般。
每栋单体建筑,在统一的前提下,都进行了差异化设计,每栋建筑都设计有柱廊,整体而又有韵律感,加强了室外空间与室内空间的有机衔接。极大的丰富了建筑立面形象。使建筑内外空间相互渗透,有机融合。行走在这样一个建筑空间中,慢慢体会到一个海上小镇给你所带来的宁静祥和的气氛。
项目建成后,在这个建筑群体中,所营造的空间将以最大化的被公众所参与,所体验。人们可以从不同的方向自由出入这个建筑空间。在这里你会发现,城市绿地广场中,有清晨在这里晨练的老人、午后休憩的市民、傍晚玩耍的孩子。你还会发现,围绕每一栋建筑,一些繁忙而有序的政府公职人员在这里进进出出,辛勤的工作着。所有这些将构成一幅幅和谐盛世的风景图。亲民、开放、包容的理念在这里得到充分完美的体现。
6 结束语
建筑师通过合理的布局,内外空间的营造,精细的立面设计,开放的理念,力求使得这个将建筑群体“亲民化”的理念得以最大化的实现。让这个建筑群体真正成为洞头建筑史上第一个向全体市民及游客敞开胸襟的公众建筑,一个新的时代背景下不一样的商务行政综合体。真正的坐落在东海上的一座“城市会客厅”。
参考文献
[1]《建筑学报》2012第9期.
[2]《南方周末》2011-4-21B9版.
[3]《世界建筑史丛书》建工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