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简介:
1994年5月24日国家正式宣布治理淮河。十年后的2004年,南京大学学生记者团共111人分为10组,奔赴淮河干支流沿岸的豫、皖、苏、鲁4省近20个县市进行新闻调查。时间长达70多天。由于“行走淮河”行动,淮河污染问题也再次被媒体关注。
导演阐述:
“走千过万,不如淮河两岸”,倘若不是如此零距离的接触淮河水,很难想象我们眼前的淮河水曾是那条被赞美千年的河流。矿场排污、肿瘤村、婴儿哮喘、硫化氢泄漏……每个字眼都让人触目惊心,每个字眼都让人无法不去关注。但如今,淮河两岸的农民、渔民、船民、市民,已见过太多的记者。现在他们认为,新闻帮不了他们,媒体帮不了他们,没有人帮得了他们。尽管如此,站在这条曾经哺育过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墨子,闪耀过伟大文明之光的河流旁,我们仍然感到自己有责任记录下这些——有关淮河流域的真实状况。
吧主:“行走淮河”行动取得了多大效果?
李晓峰:当时多家媒体,诸如《南方周末》等都对我们的行动有专题性报道。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看到我们的报告之后,曾提出购买影片的意愿,但我们希望更多媒体关注淮河水污染问题,就直接将线索交给他们。他们选取了其中一个因淮河水污染导致群民普遍致癌的村落,最后制成半个小时的新闻调查——《肿瘤村》
吧主:如您所介绍的,这个活动参与的100多位同学,光自备DV记录的就有六七十位,一个大型的、成员众多活动中,如何能做到将所有人的观点统一起来,制成一部风格统一的影片?
李晓峰:当时我们对于学生的记录没有任何主题的限制,只是把他们带到现场,每个人有不同的感受,每个人将自己所看到的都用影像和文字记录下来。所有采访点都是他们自己选取的内容。最后的素材量当然是巨大的,平均下来每一个人拍了20多个小时,但我们只留下与淮河水污染有关的部分。接着,我们将这些素材作了不同的模式,有的部分比较类似于城市化报告,100多位同学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视点,我们将大家的影像都剪辑在一起。
吧主:每一个小组成员都会有不同的视角和观察点,但最后汇合成一个影片之后,就变成一个完整的声音了。因为每个人的身份、背景和关注的点不同,所以影片中会有不同的内容呈现。
李晓峰:对。同类的社会性活动我们已经做了几年了,我们要用最微弱的发声方法,试图去喊最响亮的口号,让我们这些影像成为有意义的。中央电视台的人看了这部影片之后表示“非常地感动,作为专业的影像工作者,真应该向你们深深地鞠一躬。”因为我们关注的是社会本身。
吧主:请从影片中选取一个章节来介绍一下。
李晓峰:因为我们分成10个小组,每个组在淮河沿岸走一段,每组也遇到很多小故事,所以在制作片头的时候,我们给每一个小故事一个镜头。比如“七里长沟”这一段,位于淮河中游的安徽阜阳。2000年这里曾经发生一起六死四伤的惨剧:两个在河沟边水闸下劳作的农民,忽然先后倒在水沟边,接着前来救助的村民们也接二连三地倒下,原因是排到淮河水中的污水产生一种有毒的气体,人闻到就昏倒了。这就是当年的“518事件”。随后我们重新回到这里,却发现没有任何改变,当年只是一些干部被换掉了,真正的现实依旧没有改变。
其中我们还发现很多盖好的污水处理厂实际上都没有开工使用,可以说正常使用的没有一座。另外,还记录了“消失的渔民”——这些渔民都已经没有鱼可以打了。很多村庄的小孩子,不到一岁就患上哮喘。
吧主:这些活动除了社会上的意义,更多意义是对参与活动的学生自身的。
李晓峰:对,因为很多学生都是城市里的孩子,他们从未关注过农民,也不知道中国农村的现状,在这些活动的采访中,他们有了自己的思考。可能这些活动会让他们看待社会更全面,而不拘泥于以前自己的环境,对于学生自身的成长和思考来说也有一定重要的意义。
吧主:“行走淮河”行动是否在寻找一个答案?最后是否找到了这个答案?
李晓峰:事实上淮河附近的老百姓接触过各种媒体采访,他们知道新闻媒体并不能真正改变淮河的污染状况,也不能最终改变他们命运,我们真正能做到的只是把淮河沿岸1.6亿中国百姓的真实遭遇记录下来。拿我们记录的污水处理厂来说,它必然涉及到治污成本,这就要收取污水处理费,但这又是难以实施的,为什么呢?因为计算用水量是要用水表的,有的企业有自备井,所以很难计算。而污水处理厂自身生存也需要一定经费。
现在再看,其实影片还可以做得再细些,比如单从污水处理厂就可以更深入。当时我们除了影像报告,还有文字和图片报告。我们和新闻媒体制作出的新闻作品不同,把学生拉到实战现场让大家感受就可以了。
1994年5月24日国家正式宣布治理淮河。十年后的2004年,南京大学学生记者团共111人分为10组,奔赴淮河干支流沿岸的豫、皖、苏、鲁4省近20个县市进行新闻调查。时间长达70多天。由于“行走淮河”行动,淮河污染问题也再次被媒体关注。
导演阐述:
“走千过万,不如淮河两岸”,倘若不是如此零距离的接触淮河水,很难想象我们眼前的淮河水曾是那条被赞美千年的河流。矿场排污、肿瘤村、婴儿哮喘、硫化氢泄漏……每个字眼都让人触目惊心,每个字眼都让人无法不去关注。但如今,淮河两岸的农民、渔民、船民、市民,已见过太多的记者。现在他们认为,新闻帮不了他们,媒体帮不了他们,没有人帮得了他们。尽管如此,站在这条曾经哺育过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墨子,闪耀过伟大文明之光的河流旁,我们仍然感到自己有责任记录下这些——有关淮河流域的真实状况。
吧主:“行走淮河”行动取得了多大效果?
李晓峰:当时多家媒体,诸如《南方周末》等都对我们的行动有专题性报道。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看到我们的报告之后,曾提出购买影片的意愿,但我们希望更多媒体关注淮河水污染问题,就直接将线索交给他们。他们选取了其中一个因淮河水污染导致群民普遍致癌的村落,最后制成半个小时的新闻调查——《肿瘤村》
吧主:如您所介绍的,这个活动参与的100多位同学,光自备DV记录的就有六七十位,一个大型的、成员众多活动中,如何能做到将所有人的观点统一起来,制成一部风格统一的影片?
李晓峰:当时我们对于学生的记录没有任何主题的限制,只是把他们带到现场,每个人有不同的感受,每个人将自己所看到的都用影像和文字记录下来。所有采访点都是他们自己选取的内容。最后的素材量当然是巨大的,平均下来每一个人拍了20多个小时,但我们只留下与淮河水污染有关的部分。接着,我们将这些素材作了不同的模式,有的部分比较类似于城市化报告,100多位同学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视点,我们将大家的影像都剪辑在一起。
吧主:每一个小组成员都会有不同的视角和观察点,但最后汇合成一个影片之后,就变成一个完整的声音了。因为每个人的身份、背景和关注的点不同,所以影片中会有不同的内容呈现。
李晓峰:对。同类的社会性活动我们已经做了几年了,我们要用最微弱的发声方法,试图去喊最响亮的口号,让我们这些影像成为有意义的。中央电视台的人看了这部影片之后表示“非常地感动,作为专业的影像工作者,真应该向你们深深地鞠一躬。”因为我们关注的是社会本身。
吧主:请从影片中选取一个章节来介绍一下。
李晓峰:因为我们分成10个小组,每个组在淮河沿岸走一段,每组也遇到很多小故事,所以在制作片头的时候,我们给每一个小故事一个镜头。比如“七里长沟”这一段,位于淮河中游的安徽阜阳。2000年这里曾经发生一起六死四伤的惨剧:两个在河沟边水闸下劳作的农民,忽然先后倒在水沟边,接着前来救助的村民们也接二连三地倒下,原因是排到淮河水中的污水产生一种有毒的气体,人闻到就昏倒了。这就是当年的“518事件”。随后我们重新回到这里,却发现没有任何改变,当年只是一些干部被换掉了,真正的现实依旧没有改变。
其中我们还发现很多盖好的污水处理厂实际上都没有开工使用,可以说正常使用的没有一座。另外,还记录了“消失的渔民”——这些渔民都已经没有鱼可以打了。很多村庄的小孩子,不到一岁就患上哮喘。
吧主:这些活动除了社会上的意义,更多意义是对参与活动的学生自身的。
李晓峰:对,因为很多学生都是城市里的孩子,他们从未关注过农民,也不知道中国农村的现状,在这些活动的采访中,他们有了自己的思考。可能这些活动会让他们看待社会更全面,而不拘泥于以前自己的环境,对于学生自身的成长和思考来说也有一定重要的意义。
吧主:“行走淮河”行动是否在寻找一个答案?最后是否找到了这个答案?
李晓峰:事实上淮河附近的老百姓接触过各种媒体采访,他们知道新闻媒体并不能真正改变淮河的污染状况,也不能最终改变他们命运,我们真正能做到的只是把淮河沿岸1.6亿中国百姓的真实遭遇记录下来。拿我们记录的污水处理厂来说,它必然涉及到治污成本,这就要收取污水处理费,但这又是难以实施的,为什么呢?因为计算用水量是要用水表的,有的企业有自备井,所以很难计算。而污水处理厂自身生存也需要一定经费。
现在再看,其实影片还可以做得再细些,比如单从污水处理厂就可以更深入。当时我们除了影像报告,还有文字和图片报告。我们和新闻媒体制作出的新闻作品不同,把学生拉到实战现场让大家感受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