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有底蕴

来源 :作文周刊(高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man9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所谓凸显文化底蕴,就是说在作文中要把你平时积累下来的文化素养充分反映出来,借以提升所写文章的思想品位和艺术品位。
   一、彰显诗词底蕴
   这一点指的是直接引用或化用诗词作品里的名言佳句,给读者以浓重的诗香氛围。请阅读以下文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生活是知识的另一片海,海里的朵朵浪花是我们深深浅浅的脚印。“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这里的人生实践其实就是杨绛先生为我们阐释的“无字之书”。因为有生活,所以我读懂了“古来圣贤皆寂寞”中李白的孤独;因为有生活,所以我知道了“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含义;因为有生活,我才不会因《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而大笑不止。在生活这本无字之书中,我知道了读书是为了更好地生活,生活是为了更好地读书。
  ——《让心灵在“有字”“无字”间徜徉》
   一段之内,盛满了陆游、李白、李清照等人脍炙人口的名句,它们如一朵朵芬芳的鲜花。缤纷的诗句辅以比喻、排比的修辞,使该文神采飞扬、意蕴深远。
   二、亮出名著底蕴
   这里的“名著”并不限于文学名著,也包括其他社会类、哲学类、历史类和自然科学类有分量的论著。亮出名著底蕴,就是要恰到好处地援引这些著作中的某种论述。如下面两段文字:
   《文化苦旅》一书中有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人种,其最终意义不是军事的、地域的、政治的,而是文化的。之所以这样说,在我看来是因为,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它如一条纽带,牵系着个人、历史以及未来。
   …………
   自然,这文化的纽带不是形成于某个特定的时代,而是如一条长河,蜿蜒曲折,绵延五千年踏时空而来。正如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中所言,“解决艺术的永恒性秘密的钥匙”也许正在于,承載着古代文化的艺术作品中的“情理结构,与今天中国人的心理结构有相呼应的同构关系”。
  ——《说纽带》
   该考生论说“文化对人的影响”,其观点发端于《文化苦旅》;具体论证中,考生进一步彰显了自己的知识积淀与认识水平,特别是合理引述《美的历程》中的论断作为理论支撑,阐明了“文化纽带牵系今人与古人”的深层原因,使全文独具一种文化的光芒,令人信服。
   三、展现民俗底蕴
   这一点指的是将生活中的民俗文化凝练地有意思地表达出来,使考场作文富于民俗文化气息。比如下面这几段:
   《世说新语》有云:“千里莼羹,末下盐豉。”梁实秋解说“千里”“末下”乃地名,这莼菜难烹,须末下盐豉来调解其味。而两地相去甚远,说来道去不过一个“吃”,更兼一种叫着“家乡”的味道氤氲心间。
   中国人会吃举世闻名。有无辣不欢的川菜,重口劲爽的湘菜,精致可口的淮扬菜,甘甜健康的粤菜……一股来自《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潮风靡全球,显现出中华美食迷人的魅力。
   自明清时期起,经济重心南移,江浙人民因经济发展迅速,变得极为富有。人闲下来了,有钱了,于是在“吃”上颇下功夫。一碗“佛跳墙”集各色山珍海味于一身,鲍鱼、火腿、牛肉、竹笋、杏鲍菇……也怪不得起名者赐“佛跳墙”这一名讳,得此美味,恐怕连四大皆空的佛也要翻越“荤戒”的樊篱,来一尝美味了吧?
   …………
   老北京的豆汁儿,核桃酪,核桃腰,窝窝头……这些寻常百姓家所食之物,彰显着生活的疾苦与“苦中作乐”、品尝美味的安宁幸福。东兴楼的爆炒猪肚儿,全聚德的全鸭宴,玉华台的狮子头与灌汤包……则体现了食客以“吃”为欢的真性情。
  ——《千里莼羹,末下盐豉》
   本文由《世说新语》、梁实秋作品中有关美食的文字说起,有古有今,有名有形,酸甜香辣精致劲爽,东南西北皆有美味。考生十分留意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对中华美食的评介、产地、特点等皆如数家珍。
其他文献
梅森一直在队伍最前面辛苦赶路。在荫蔽的坡底下,有一片密林,他们的路正从这里穿过。梅森弯下腰系鹿皮靴上松开了的带子。一辆辆雪橇都停了下来,狗全卧在雪里,一声不响。周围静得出奇,没有一丝风吹动这片结满白霜的树林。林外的严寒和沉寂,冻结了大自然的心脏,敲击着它颤抖着的嘴唇。只听见空中有一声微微的叹息——其实,他们并没有真正听到这个声音,不过是一种感觉。接着,那棵大树,在长久的岁月和积雪的重压下,演出了生
期刊
何为中华之脊梁,九州之英雄?   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风雅先生?是樯橹灰飞间笑持羽扇的少年英才?还是默默为华之崛起而努力奋斗的万千子民?优秀的将领人才固然乃时代之英雄,可今非昔比,在如此安逸平和的年代里,为国奉献,为民效力者皆乃英雄。   追溯上下两千载,不论于中于西,英雄皆是光芒与希望的代名词,带领人们走出水深火热的混沌,开启新的征程。那是一个呼唤英雄的时代,秦皇汉武开启了大一统集权的时代,隋文
期刊
在迅猛发展的中国科技领域,涌现出无数个顶天立地、铮铮铁骨的科学家,他们穷尽毕生精力,创造了中国科技的无数个从0到1;他们以强烈的民族自信和家国情怀,让中国崛起于世界强国之林——著名高温功能材料专家、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周万城就是其中之一。20多年来,他带领团队披荆斩棘,走出了一条完全自主创新的道路,为我国攻克了一系列尖端材料技术难题,填补了国内空白。  解读   1.最初开始研究的那些年,尽管
期刊
曾经有人说过:“童话里的故事都是骗人的。”而我却要说:“正是因为它是虚构的,所以才显得它愈发地美好。”   罗曼·罗兰说过,“暂时的是现实,永生的是理想”。正因为现实生活没有那么美好,我们才有了追逐美好的理想。   童话故事中灰姑娘的水晶鞋经常被人们拿来谈论,一是因为鞋子本身美丽,二是灰姑娘凭它赢得了王子的关注。但英国莱斯特大学物理系的学生通过研究发现,灰姑娘不可能穿着水晶高跟鞋去参加舞会。如果这
期刊
在泰戈尔生活的年代,他满怀深情地吟诵:“这世间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时过境迁,从何时起,这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再是诗人眼中的样子,而变成了“我站在你面前,你却在低头玩手机”。不如让我们先放下手机,去看看生活最初的样子,是否还清晰如昨。   手机的出现,诚然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却遮住了生活最初的样子。犹记得儿时,每天晚上院子里都是孩童的嬉闹声,而如今,只能
期刊
技法点拨   “年年谈高考,岁岁悔跑题。”恢复高考40年,作文如何拨开浮云看本质,迅速切准题意,已经成了每届考生常说的话题。考场上审题失误,立意偏差,那就是一招不慎,满盘皆输,作文符合题意便无从谈起。正因如此,很多考生视考场作文审题立意为畏途,希冀能侥幸地“符合题意”,至于更高层面的“切合题意”,则颇感心虚,直言力有不逮。   其实,高考作文的审题,考的是平常练就的“火眼金睛”,考的是考生的思想、
期刊
议论文的魅力不在“事趣”,而在“理趣”。“理直”才能“气壮”,“理透”才能“文斐”。但有些考生在议论文写作中热衷于举例子、讲故事,而不去说理;有的虽然说理了,却不能把“理”说清楚,说通透。怎样才能突破“说理”这一瓶颈呢?笔者以为,就中学生的认知水平而言,路径有二:   一、以直接经验说理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帕斯卡尔),所以人们常常能够从亲身实践中获得对生活、人生和社会的某种认知,进而积
期刊
“老严,起这么早啊!买菜去呐?”   “是啊,今天儿子、女儿两家来吃饭,去多买点菜。”我乐呵呵地回答着。   “你家这对儿女真好,能常常来看你们。哪像我们家,一年到头冷冷清清的,整天只有我和老太婆两个人。”   …………   11点10分,清脆的门铃声响起,我急忙打开门,呼啦啦涌进了一堆人,儿子、儿媳妇,女儿、女婿,还有双胞胎孙子和年龄比孙子大一些的外孙女……顿时给早已开好空调的温暖房间增添了更多
期刊
阅读指要   论述文阅读常考的一个考点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要求归纳某一片段的思想内容或整篇文章的中心,考查的是考生在阅读理解、筛选整合的基础上对文章作进一步分析和整合的能力。   “归纳内容要点”是对具体的现象加以概括、综合,主要涉及三个方面:(1)正确概括具体的内容;(2)正确阐发抽象的内容;(3)正确解说含蓄的内容。“概括中心意思”主要考查以下两个方面:(1)概括、归纳文章的中心
期刊
在1月8日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领衔,由清华大学和中科院物理所实验团队完成的“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实验发现”摘得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首次实验发现,是世界物理学界近几年最重要的实验进展之一。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评价其为“第一次从中国实验室里发表的诺贝尔奖级的物理学论文”。  解读   1.什么是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薛其坤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