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学历史教学领域里,培养学生能力问题是热门话题之一,就此而发表的文章大约有数百篇之多。无疑,这对于在历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并初见成效。但是,我们亦应看到,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问题,仍有许多方面有待于在深入研讨的基础上加深认识。否则,这些问题的长期存在,势必会对九年义务教育制实施后历史教学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本文试图对目前中学历史教学培养学生能力中几个关键性问题的初步认识进行阐述,以引起同行的注意,并求得指教。
1 关于历史教学能力的多层次结构
我们认为,历史教学能力是由多种单一能力构成的一个整体,多种单一能力的有机组合,具体显现出历史教学能力所具有的内在的多层次结构。如果我们在研究历史教学能力时,对它所具有的这种内在的多层次结构视而不见或认识不清,就会破坏它的整体基础,而使自己的认识失之偏颇。那么历史教学能力的多层次结构是怎样形成的呢?简括来看,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1.1 基础层次。即中学生学习历史课程的基本技能,主要包括阅读历史教科书、记历史笔记、识别、编制与利用历史地图和图表、口头和书面回答历史问题、记忆基本史实等能力。
1.2 提高层次。即中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的形式逻辑思维能力,主要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概括。这一层次在中学历史教学能力结构中占有承上启下的连接作用。
1.3 深化层次。即中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运用已获得的历史知识和历史经验,深入学习,初步认识现实、思考未来的能力,主要包括在相关科目的学习中自觉运用历史知识、初步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观察和分析现实社会生活中和当今世界的一些问题的能力。
但是,必须指出;上述历史教学能力的3个层次划分,具有很大程度的相对意义。我们应当既看到其相对的区别,又要充分认识其内在的相互渗透、互为表里的联系,在研究中自觉地从整体高度去把握它,并在历史教学实践中,注意加强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那种过分强调某种能力的作用,而忽视其它能力的认识和作法,是十分有害的,不仅不能提高历史教学能力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反而会降低它。
2 关于历史教学中培养能力的途径
中学历史知识,即通常所说的中学历史基础知识。它不是简单的史实堆积,亦不是公式化的条框,而是能够体现历史因果关系及内在联系的具体史实系统化的表现形式,其内涵是极其丰富的。它不仅生动、形象,而且能充分反映历史的发展规律。历史教学能力只能是在这样的历史知识传授过程中同步培养出来。例如,在中国近代史前期(1840-1919年)的教学中,只是按照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发动的历次侵华战争与中国人民为反抗外来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而掀起的几次革命高潮两条线索,讲述各个具体事件的过程,而不对当时各个历史阶段及各个历史事件中的政治、经济及对外关系等方面构成的错综复杂的历史矛盾给予一定的揭示,学生就无法深刻理解列强发动侵华战争的背景、目的和结果,以及中国人民前仆后继、奋起反抗的丰富内函和深远历史意义。因此,那种通过简单“照本宣科”式的讲述,然后强调让学生“活动”,将书本内容归纳成条框进行记背的作法,看似是在传授历史知识中培养学生能力,实则是将历史教学培养能力简单化、庸俗化,使其达不到预期的要求和标准。当然我们也应看到,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有许多老师长期正确坚持“寓培养能力于历史知识传授之中”,他们在传授历史知识时,不仅充分讲述丰富而生动的具体史实,而且注意讲清楚历史史实的本质和内部联系,从而通过历史基础知识的讲授,勾勒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规律,使学生在深入理解和认识历史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
最后我们还应看到,要解决好传授什么样的历史知识和怎样传授历史知识的问题,不仅需要广大历史教师的努力,更需要教科书的编者及各级教育行政机关工作的配合,即编写出高质量的历史教科书,和根据历史学科特点和国家对培养未来人才的需要,制定出指导中学历史教学工作的有关政策。这三个方面工作的协调、统一,是使历史教学培养能力沿着正确道路顺利发展的重要条件及保证。
3 关于历史教学培养能力的方法论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不仅需要寻找出一条正确的途径,还需要掌握切实可用的方法。中学历史教学发展到今天,其方法有多种多样,它们日益构成一个越来越完善的体系。需要明确的是,这个体系不是由众多单一方法简单相加而成,而是这些方法统一于历史教学之中,有机地组合而成的。在教学方法体系中,单一教学方法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各自又都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因此,我们在认识和评价历史教学方法,并认识其对历史教学培养能力的作用时,不能仅根据其外部形态、从应用的角度进行考查,在考查中应着重注意的问题有:
3.1 探索其形成的理论基础。因为不论是整个历史教学方法体系还是每种单一教学方法,在其形成过程中都有理论依据,如一定的哲学、教育学、心理学、历史学理论。我们认为,如果对形成历史教学方法的理论基础缺乏深入的研究,或在认识还不甚清楚的情况就草率做出结论,是不足取的。
3.2 搞清楚其内在结构。教学方法体系及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具有内在的结构,只有在掌握其内在结构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地认识和运用它。如历史教学中运用口头语言教学的方法,其内部结构就有不同层面。
3.3 明确选用历史教学方法的依据。历史教学法有很多种类,其特点作用各有不同,在选用时应当依据什么呢?我们认为主要有:①历史教学的目的、要求,即所选择的教学方法必须能够实现教学目的要求。②历史教学内容的需要,即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要达到有机的统一。③适应历史教学对象的状况,即教学方法要适合教学对象的年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征。
4 研究教学方法的最佳组合
在历史教学中,不同类型的课要完成的任务及培养能力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即使在一节历史课中,也往往要完成多项任务,进行多方面能力培养。因此,课堂上教师不能从始至终使用一种教学方法,而是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在诸多教学方法中进行选择,优化组合成能够全面适应不同需要的最佳教学形式。这是全面完成本课教学任务、达到能力培养要求的可靠保证。那种认为某一种由多种教学方法组成的教学形式为最佳组合,适合一切历史课堂需要的认识和作法,与在历史课堂上始终使用单一教学方法的认识和作法,同样是非常错误的。
综上所述,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加强培养能力的宏观研究,是一项刻不容缓的艰巨任务。我们必须看到,对培养能力的微观研究应该是建立在宏观研究的基础上;二是既不能相互替代,亦不可偏废。只有尽快构建起既包括宏观又包括微观的多层面研究体系,才能真正使我们对历史教学培养能力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从而在研究中进一步取得硕果,以便促进和指导中学历史教学的健康发展。
1 关于历史教学能力的多层次结构
我们认为,历史教学能力是由多种单一能力构成的一个整体,多种单一能力的有机组合,具体显现出历史教学能力所具有的内在的多层次结构。如果我们在研究历史教学能力时,对它所具有的这种内在的多层次结构视而不见或认识不清,就会破坏它的整体基础,而使自己的认识失之偏颇。那么历史教学能力的多层次结构是怎样形成的呢?简括来看,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1.1 基础层次。即中学生学习历史课程的基本技能,主要包括阅读历史教科书、记历史笔记、识别、编制与利用历史地图和图表、口头和书面回答历史问题、记忆基本史实等能力。
1.2 提高层次。即中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的形式逻辑思维能力,主要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概括。这一层次在中学历史教学能力结构中占有承上启下的连接作用。
1.3 深化层次。即中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运用已获得的历史知识和历史经验,深入学习,初步认识现实、思考未来的能力,主要包括在相关科目的学习中自觉运用历史知识、初步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观察和分析现实社会生活中和当今世界的一些问题的能力。
但是,必须指出;上述历史教学能力的3个层次划分,具有很大程度的相对意义。我们应当既看到其相对的区别,又要充分认识其内在的相互渗透、互为表里的联系,在研究中自觉地从整体高度去把握它,并在历史教学实践中,注意加强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那种过分强调某种能力的作用,而忽视其它能力的认识和作法,是十分有害的,不仅不能提高历史教学能力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反而会降低它。
2 关于历史教学中培养能力的途径
中学历史知识,即通常所说的中学历史基础知识。它不是简单的史实堆积,亦不是公式化的条框,而是能够体现历史因果关系及内在联系的具体史实系统化的表现形式,其内涵是极其丰富的。它不仅生动、形象,而且能充分反映历史的发展规律。历史教学能力只能是在这样的历史知识传授过程中同步培养出来。例如,在中国近代史前期(1840-1919年)的教学中,只是按照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发动的历次侵华战争与中国人民为反抗外来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而掀起的几次革命高潮两条线索,讲述各个具体事件的过程,而不对当时各个历史阶段及各个历史事件中的政治、经济及对外关系等方面构成的错综复杂的历史矛盾给予一定的揭示,学生就无法深刻理解列强发动侵华战争的背景、目的和结果,以及中国人民前仆后继、奋起反抗的丰富内函和深远历史意义。因此,那种通过简单“照本宣科”式的讲述,然后强调让学生“活动”,将书本内容归纳成条框进行记背的作法,看似是在传授历史知识中培养学生能力,实则是将历史教学培养能力简单化、庸俗化,使其达不到预期的要求和标准。当然我们也应看到,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有许多老师长期正确坚持“寓培养能力于历史知识传授之中”,他们在传授历史知识时,不仅充分讲述丰富而生动的具体史实,而且注意讲清楚历史史实的本质和内部联系,从而通过历史基础知识的讲授,勾勒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规律,使学生在深入理解和认识历史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
最后我们还应看到,要解决好传授什么样的历史知识和怎样传授历史知识的问题,不仅需要广大历史教师的努力,更需要教科书的编者及各级教育行政机关工作的配合,即编写出高质量的历史教科书,和根据历史学科特点和国家对培养未来人才的需要,制定出指导中学历史教学工作的有关政策。这三个方面工作的协调、统一,是使历史教学培养能力沿着正确道路顺利发展的重要条件及保证。
3 关于历史教学培养能力的方法论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不仅需要寻找出一条正确的途径,还需要掌握切实可用的方法。中学历史教学发展到今天,其方法有多种多样,它们日益构成一个越来越完善的体系。需要明确的是,这个体系不是由众多单一方法简单相加而成,而是这些方法统一于历史教学之中,有机地组合而成的。在教学方法体系中,单一教学方法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各自又都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因此,我们在认识和评价历史教学方法,并认识其对历史教学培养能力的作用时,不能仅根据其外部形态、从应用的角度进行考查,在考查中应着重注意的问题有:
3.1 探索其形成的理论基础。因为不论是整个历史教学方法体系还是每种单一教学方法,在其形成过程中都有理论依据,如一定的哲学、教育学、心理学、历史学理论。我们认为,如果对形成历史教学方法的理论基础缺乏深入的研究,或在认识还不甚清楚的情况就草率做出结论,是不足取的。
3.2 搞清楚其内在结构。教学方法体系及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具有内在的结构,只有在掌握其内在结构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地认识和运用它。如历史教学中运用口头语言教学的方法,其内部结构就有不同层面。
3.3 明确选用历史教学方法的依据。历史教学法有很多种类,其特点作用各有不同,在选用时应当依据什么呢?我们认为主要有:①历史教学的目的、要求,即所选择的教学方法必须能够实现教学目的要求。②历史教学内容的需要,即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要达到有机的统一。③适应历史教学对象的状况,即教学方法要适合教学对象的年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征。
4 研究教学方法的最佳组合
在历史教学中,不同类型的课要完成的任务及培养能力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即使在一节历史课中,也往往要完成多项任务,进行多方面能力培养。因此,课堂上教师不能从始至终使用一种教学方法,而是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在诸多教学方法中进行选择,优化组合成能够全面适应不同需要的最佳教学形式。这是全面完成本课教学任务、达到能力培养要求的可靠保证。那种认为某一种由多种教学方法组成的教学形式为最佳组合,适合一切历史课堂需要的认识和作法,与在历史课堂上始终使用单一教学方法的认识和作法,同样是非常错误的。
综上所述,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加强培养能力的宏观研究,是一项刻不容缓的艰巨任务。我们必须看到,对培养能力的微观研究应该是建立在宏观研究的基础上;二是既不能相互替代,亦不可偏废。只有尽快构建起既包括宏观又包括微观的多层面研究体系,才能真正使我们对历史教学培养能力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从而在研究中进一步取得硕果,以便促进和指导中学历史教学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