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探究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akl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职学生群体心理架构尚未定型,但正处于心理快速成长的青春期。此时的青春期学生不仅好奇心较强,而且也较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据相关调查数据,我国青少年心理问题发生率高达45%,具体表现为学习障碍、情绪障碍、行为障碍等不良心理问题,这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将以笔者所在学校的中职学生为研究对象,探究中职学生在青春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中职学校;青春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分析探究
  引言
  中考成绩不理想是学生选择中职学校的主要原因,因此他们在进入学校时难免会产生自卑懒散的情绪,而青春期心理疑惑、人际关系困难等成为了学校与家长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的“拦路虎”。面对这一系列问题,我们教师应采取什么有效策略来引导学生渡过青春期这一成长重要阶段呢?
  1 国内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状况
  当代社会,学生中考失利自杀、沉迷网络游戏、因家庭矛盾、师生矛盾、同学矛盾而伤害他人等等的新闻层出不穷,让社会在惋惜这些年轻生命的同时,也对社會和谐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作为教育者,我们必须对这些事件进行反思,本章节笔者将一一分析国内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状况。
  1.1国外发展状况
  国外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早,发展至今已逾一个世纪,其发展主要经过了三个历史阶段:①19世纪末~20世纪40年代:这一阶段是国外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初期,主要是给予智力较低或有发展障碍的儿童进行心理测量,以此为依据进行智力诊断和分类,然后再为家长与教师的教育提供建议;②20世纪40年代~50年代末:这一阶段是国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童年期,处于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的水平;③20世纪60年代至今,这一阶段是国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繁荣期,此时的心理健康教育已不仅仅是针对学生,而是面向所有家长与教师以及全社会。发展至今,西方发达国家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已然发展成为一个网络化的系统工程。当然,国外也有不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与成功案例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如法国的“倾诉天地”与“倾听热线”、俄罗斯在各幼儿园、高等院校设立的心理援助中心、心理辅导教室以及日本让青少年通过体验社会和接触自然促进其身心健全发展的方式等。
  1.2国内发展状况
  国内学校尤其是内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则较晚,直到1984年,我国部分高校才开始着手建立心理咨询中心,而中小学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时间则更晚。经过三十几年的发展,国内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上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然而,目前学术界对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度仍较低,针对中职生这一群体的参考文献也较少。中职院校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度也比较低,有些院校甚至没有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这一课程,更不用提专业的心理教师与心理咨询室了。这一实际情况使得中职生的心理健康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学校、社会的和谐与安定也难以得到保证,因此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及时负起加强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这一重任。
  2 中职生青春期心理特点以及存在问题
  2.1中职生青春期心理发展特点
  笔者从事多年中职教育工作,对中职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有一定的研究与分析。为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本次以我校学生为研究对象,针对他们的心理状况开展了相关调查与评估。从研究开始阶段的调研报告来看,中职生青春期心理发展特点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2.1.1过渡性
  中职阶段刚好是从儿童期向青年期、从幼稚期向成熟期发展的一个过渡时期,因此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阶段。学生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复杂且充满矛盾,因此往往还具有不稳定且易受外界影响的特点。
  2.1.2封闭性
  此时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因此他们中的部分人都比较沉默孤僻,也很少与人交流自己的内心想法。所以这一群体的学生开始有自己的秘密与心事,但不会轻易告诉父母与老师。
  2.1.3社会性
  尽管中职生仍在校接受教育,但他们实质上已经开始逐渐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他们的思想开始慢慢夹杂一些不良的社会因素,此时家长和学校的教育与帮助就格外重要,否则这些不良因素就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2.1.4可变性
  中职生心理状况的可变性主要表现为他们的情绪不稳定,极易从一个极端走上另一个极端,这与其心理尚未成熟、社会经验欠缺有关。情绪多变往往也会使得他们在行为处事上更易冲动,而冲动所造成的后果经常就是暴力行为,这也正是当代中职生违法犯罪数量较高的原因。
  2.2当前中职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2.2.1自我意识欠缺
  正确的自我意识是衡量中职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然而笔者在实际调查中发现,不少中职生都较缺乏正确的自我意识,难以就自己的能力和个人品质作出恰当的评价,具体体现为过分地以自我为中心、自卑畏惧、偏激的情绪、过于冷漠等方面。自我意识的欠缺,不仅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与生活,甚至还会诱发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
  2.2.2人际关系障碍
  笔者了解到,不少学生与父母、教师、同学之间的沟通存在诸多问题。有些学生经常埋怨父母不够理解、尊重自己,因此与父母的矛盾较大。这与时代变迁所产生的“代沟”有关,同时也与学生时值青春叛逆期和父母处于中年危机期有关。教师是学生在学校的引导者,也是与学生沟通交流最多的角色。然而,学生的叛逆心理以及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忽视往往会使得学生产生敏感、冷漠乃至逆反的心理。在与同学相处时,年龄较小的中职生常常也会因虚荣心理而产生盲目攀比、拉帮结派等不良行为,这势必会对校园风气造成负面影响。在与异性的交往中,青春期的中职生也会因对异性充满好奇而进入早恋,由此所引发的一系列后果也是十分令我们担忧且不容回避的问题。   2.2.3择业心理问题
  大部分中职生的目标都是毕业后马上找到一份工作,因此有不少中职生也在忧虑自己的择业问题。有的学生过于担心自己的学历与专业技能水平,而用人单位过于严苛的用人制度也严重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从调研过程来看,至少有58.6%的学生都在担心自己将来毕业后找不到一份合心意的工作,甚至有个别学生整天为此心绪不宁、唉声叹气。
  2.2.4厌学心理问题
  无论如何,学习是所有学生的第一要务,但部分中职生在进入中职院校后却自暴自弃、无心学习,还有些学生则无法适应中职教育的学习特点与教学模式,学习兴趣泛泛,学习意志力也不够强,甚至还有小部分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厌烦心理。
  2.3中职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
  为探究中职生形成上述心理问题的原因,笔者根据此次研究对象的心理状况评分,按照评分高低进行了对照研究,发现心理状态问题较大的学生主要在以下方面存在不足:
  2.3.1自身因素
  青春期的学生正处于情绪浮动较大的阶段,此时的他们不仅生理在悄然发生变化,很多心理矛盾也逐渐凸显[1]。中职生开始对新鲜事物产生好奇心,但社会实践经验的缺乏以及学校与家庭的压制往往会使得他们产生抑郁、紧张等不良情绪,由此而来的必然是对教师与家长的敌对和叛逆,人际关系自然也会随之受到影响。
  2.3.2家庭因素
  家庭是每個人成长与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因此家庭对中职生的心理与成长有着重要的塑造和影响作用[2]。笔者通过对照研究了解到,此次心理状况评分较低的学生中,超过50%以上的学生都存在较为严重的家庭问题,有的是与父母矛盾,有的是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或是离异。家庭是人格的加工厂,而父母的教育方式必然会对亲子关系造成影响,错误的教育方式必然会在学生心中留下一道很深的伤疤,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自然也就无从谈起。
  2.3.3学校因素
  目前不少中职院校仍未及时进行教学课程改革,过分重视知识传授,却忽略了提升学生技能。枯燥的“填鸭式”教育,必然会使得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而过于落后的封闭式管理方式也会引起学生的敌对情绪,整天闷闷不乐、垂头丧气的状态下,学生当然无法形成健康的心态。从现阶段来看,我国中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不仅上级教育部门未对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加以足够重视,院校自身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和把握也不够精确,目前从事心理教育的专业教师数量也较少。
  2.3.4社会因素
  纵观当今社会,拜金主义、贪污腐败、社会道德滑坡、理想淡薄等不良风气与思想已然开始侵袭当代青少年的精神世界,由此也造成了不少学生的错误价值观与人生观。如前文所述,中职生的思想尚未完全定型,他们的自主意识也不够健全,但他们的强烈的好奇心却促使他们去接触这些负面事件与人物。在这些不良社会风气的浸淫下,学生逐渐产生了狭隘自私、消极颓废的病态心理。
  3 解决中职生青春期心理问题的策略
  经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职生在青春期阶段,心理问题众多且涉及因素较为复杂,因此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性工程,该工作的开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包括学生自己、家庭、学校与社会等,只有这四个环节合力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3.1发挥学生主体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要想解决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关键仍在于学生自己。因此,中职生一定要树立自信心,建立切合实际的人生目标。在校期间学生一定要明白学习才是自己的第一要务,只有扎实掌握专业知识与相关技术,方能为未来的人生发展奠定夯实的基础。此外,学生还应努力增强自己的交际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切实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当然,中职生还应正视自身心理变化,正面评价自己,以积极的态度解决问题,同时还应学会自我接纳与自我欣赏,逐步建立自己的健全心理。
  3.2健全家庭保障机制,加强子女与父母的沟通
  父母对子女的关爱是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条件,青春期的学生表面上很叛逆,实则很渴望与家长沟通,也希望自己的行为能够得到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因此,我们必须要重视家庭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并逐渐形成“家、校”联合教育模式,帮助家长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对此,家长应及时发现孩子的负面情绪,多与孩子沟通,排解孩子压力。作为子女的“第一个教师”,家长还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与心理素质,尽量不要将消极的一面或不良习惯展现给子女。与此同时,家长还要处理好夫妻关系,以免不和谐的家庭氛围影响孩子的性格与心理发展,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庭氛围。
  3.3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机制,有效发挥学校的主体作用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也是学生除家外接触最多的重要场所。受家庭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不少中职生很有可能已经存在一些心理问题,对此学校应加快建立并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多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为建立一支专业的心理教育队伍,学校除应招聘更多专职教师外,还应组织现有教师群体学习青少年心理学,将心理教育贯穿于教学全程[3]。同时还应加快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改革,进一步加强心理训练与心理指导。为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学校还应积极发挥上一小节中所述的“家、校”联合教育模式的作用,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帮助,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行为变化,并及时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机构在国外学校中较为常见,但在国内的数量还是少之又少,更不用提专业的心理辅导机构了。对此,中职院校应加快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心平台,摆脱形式主义与象征性摆设,切实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
  3.4加大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坚决摒弃社会不良习气
  社会各界应积极通过大众媒体、社区教育等形式进行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宣传,让社会全体人士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为帮助中职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公安部门、工商部门应做好监督管理工作,严格禁止网吧、迪厅、游戏厅等娱乐场所向学生开放,为中职生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校园周边环境。
  4 结论
  综上所述,由于中职生自身年龄较小,自主意识较为欠缺,以及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因素,中职生在心理健康中存在诸多问题,这对他们的人格健全、心理健康乃至他们的未来人生、一个国家的长远发展均有着重要影响。对此,中职院校应积极同学生、学生家长与社会联合起来,合力解决中职生的心理问题。只有健康的心理才能承担更多社会重任,才能充分利用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知识报效社会与祖国。
  参考文献
  [1]  陈红霞,潘鑫,陈林林,汪祚军.中职生自我接纳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08):1242-1244.
  [2]  王玲凤.中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亲子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07):444-446.
  [3]  何志昌.中职生心理健康现状及教育对策探索[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7(05):91-94.
  课题名称:中职学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课题编号:2018JXY2062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我国各方面的快速发展,国家对人才的要求也有所提高,作为新时代的人才,思维能力就显得特别重要,这就需要学生摆脱传统的束缚,在课堂上要勇敢发言,去拓展自己的思想宽度,去提升自身的能力,教师在课堂上要把学生当做主体,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当前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也是顺应当代社会的需求。就目前小学数学的教学现状而言中,教师大多还是关注如何把课讲完,怎么样在限定的时间里给学生们传
期刊
摘 要:物理核心素养的提出,使得物理教学的方式方法也在发生着变化。物理教学不仅要重视科学知识的学习,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关注学生的情感教育和环境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  关键词:STS+2E教育;物理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学生的个体素质已达成共识,而环境教育和情感教育作为科学素养的组成部分,逐渐走进并融入到课程改革之中。近年来环境问题引起了社会的
期刊
摘 要:在“新课改”这缕和煦春风的滋养下,初中英语教学呈现出焕然一新、与众不同的面貌,散发出清新迷人、生动活泼的气息。新课改下的初中英语教学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一改传统教学模式之弊端,尽显新课标新理念之特色。基于此,本文从借合作学习之东风、借教学情境之火把、借翻转课堂之模式等三方面进行切入,就初中英语创新性教学的话题展开以下探究。  关键词:英语;创新;合作学习;翻转课堂  在新课改不断推进的背景
期刊
摘 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下,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与发展,尤其在践行先进的教育理念之后,对其实际的课堂教学工作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促进意义。近些年来,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越来越注重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数学知识的吸收,从这个角度来看,学生在进行数学学科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本文主要从数学思维的基本概述入手,对具体
期刊
摘 要:中学生正处于学习压力最大的时间段,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备考中去,讲究学习的方式、方法,才能够取得优异的考试成绩。在实际的中学教育工作中,可以发现存在很多学习后进生,他们缺乏学习积极性、学习成绩较差,针对这些学生教师需要展掌握后进生的转化方法,帮助他们在学习方面获得成长。笔者是一名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本文针对中学后进生的转化方法展开分析,望提供一定的借鉴。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标准下要求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生活化发展,即学生能够将生活同数学知识相联系,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提高数学的实践应用。另外是对于小学生而言,数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枯燥性,其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足,有时候无法理解数学课堂教学的重点所在,继而导致数学学习效率低下。由此可知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情境是小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渠道。基于此本文展开
期刊
摘 要: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多元化教学,不仅能为学生展示多姿多彩的数学图景,还能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蓬勃景象,从而让初中数学教学绽放魅力。基于此,本文立足新课改,聚焦新课标,从三个方面进行切入,就初中数学多元化教学这一话题展开如下浅谈。  关键词:数学;多元化;问题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合作式教学法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多元化教学宛如千树万树梨花,不仅芬芳了学生的学习环境,还
期刊
摘 要: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巧妙地运用数学结合思想来引导学生将“数”和“形”统一起来,帮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理解和掌握數学知识,从而实现数学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形结合;由繁化简;算理;问题  数形结合思想是指将抽象的数学语言转化为直观的图形从而形象简单地解决问题的一种思想方法。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巧妙地运用数形结合思
期刊
摘 要:生命的发展是教育的真谛,关注生命应当成为教育的核心目标。现如今,社会上层出不穷的青少年漠视生命的现象引起了人们的深思,加强生命教育迫在眉睫。而生物作為研究生命现象和活动的重要科学课程,是实现生命教育的有效切入点。下面,笔者将结合自身实际的教学经验,针对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展开一番探索,以供参考。  关键词:生命教育;生物;教育  高中生物教师应当积极提升生物教学的价值,不仅要让
期刊
摘 要:在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整个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这不仅使学生鹦鹉学舌、照搬照套,还使数学教学质量难以跃上一个新的台阶。有鉴于此,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摒弃传统教学模式,把崭新的教学理念渗透到课堂教学中,积极地创新数学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从而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基于此,本文立足于新课改,就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方法进行如下探析。  关键词:高效课堂;生活教学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