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粟山房藏黄慎((刘海戏金蟾》及金农《梅竹双清图》是迄今最新发现的“扬州八怪”作品。
黄慎,字恭寿,号瘿瓢,福建宁化人,生于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84岁时尚健在,是一位诗才画艺俱全的艺术家。他的诗文、书法、绘画被称为三绝,曾先后三次至扬州,居留较长,与郑板桥、李鳝等往来友善,为“扬州八怪”之一。黄慎以擅画人物著称,早年师法上官周,多作工笔,后从唐代书法家怀素真迹中受到启迪,衣纹线条兔起鹘落,变化多端,往往寥寥数笔即能形神兼备。此幅(《刘海戏金蟾》即其人物画之代表作,堪称精品。
刘海戏金蟾是黄慎喜绘的题材。画家笔下的刘海,肩背葫芦,身着衲衣,脚踏芒履,手捧蟾蜍,笑容可掬。刘海在历史上确有其人,本名刘操,先为五代辽国进士,后来当上燕王刘守光的丞相,受钟离权点化,云游天下访道,又遇吕洞宾授以秘法,得道成仙,被道教尊为“海蟾明悟弘道纯佑帝君”。由于刘海取道号海蟾子,后来便附会上了刘海戏金蟾的传说。据说他能令金蟾吐金,施济天下穷人,遂成为能为人间带来财富、子嗣的吉祥神仙。古时人们相信蟾是能辟五兵、镇凶邪、助长生、主富贵的吉祥之物。画家以狂草书法入画,衣袖施以粗笔写意,水墨浓淡有致,用笔大胆泼辣。挥毫泼墨与细笔勾画,虚实与黑白,形成鲜明对比,使画面产生极大张力,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难怪郑板桥评价黄慎“画到精神飘没处,更无真相有真魂”。画面右下侧以行书题写“哑性多累,聋性多喜,与其缄口,不如充耳”,表露了艺术家的耿直性格和对现时的不平。
金农(1687-1763年),在诗、书、画、印以至琴曲、鉴赏、收藏方面都称得上大家,尤其是在50岁后创作出许多精湛的代表之作。他也自称这一时期的作品“全是六朝神品”。
梅竹题材自古就有深厚的文化象征意义,寄托着文人雅士高洁、雅静、傲然不屈的气节追求,王冕、吴镇、陈继儒、石涛等画家均有此类题材传世。金农为“扬州八怪”之首,曾创作过多幅《梅竹双清图》。此幅((梅竹双清图》款署乾隆辛巳,即公元1761年,是其晚年佳作。画面上密萼繁枝,梅干不用双勾,而是用浓淡墨随意写之,顿挫有如篆书,红梅花瓣用意笔点写,并在老干和花萼上点以重墨,表现出一种幽冷疏散的意境。翠绿竹枝挺劲简洁,造型清秀新奇,长短两枝无根之竿逸出斜枝,密叶片点缀其间,风枝露叶,清俊挺拔,颇得萧散之趣。画中梅竹之间前后照应,虚实顾盼;梅竹内外形成留白,虚实交融,笔墨所及,枝柯交错,叶蕊并呈,雅逸之态毕现;无笔墨处,香雾弥漫,清风习习,氤氲之气拂拂而来,令人遐思万千。镜心右侧有收藏者王一亭的边跋。王一亭是民国初期堪与吴昌硕名气比肩的海派书画大家,所作题跋笔调开张豁达,点画爽辣恣肆,提按顿挫抑扬起伏而节奏强烈。金农晚年作品请学生罗聘、项均代笔者较多。王一亭称赞此帧为“冬心先生妙品”,表明认定此画是真而无疑的。
(责任编辑:李珍萍)
黄慎,字恭寿,号瘿瓢,福建宁化人,生于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84岁时尚健在,是一位诗才画艺俱全的艺术家。他的诗文、书法、绘画被称为三绝,曾先后三次至扬州,居留较长,与郑板桥、李鳝等往来友善,为“扬州八怪”之一。黄慎以擅画人物著称,早年师法上官周,多作工笔,后从唐代书法家怀素真迹中受到启迪,衣纹线条兔起鹘落,变化多端,往往寥寥数笔即能形神兼备。此幅(《刘海戏金蟾》即其人物画之代表作,堪称精品。
刘海戏金蟾是黄慎喜绘的题材。画家笔下的刘海,肩背葫芦,身着衲衣,脚踏芒履,手捧蟾蜍,笑容可掬。刘海在历史上确有其人,本名刘操,先为五代辽国进士,后来当上燕王刘守光的丞相,受钟离权点化,云游天下访道,又遇吕洞宾授以秘法,得道成仙,被道教尊为“海蟾明悟弘道纯佑帝君”。由于刘海取道号海蟾子,后来便附会上了刘海戏金蟾的传说。据说他能令金蟾吐金,施济天下穷人,遂成为能为人间带来财富、子嗣的吉祥神仙。古时人们相信蟾是能辟五兵、镇凶邪、助长生、主富贵的吉祥之物。画家以狂草书法入画,衣袖施以粗笔写意,水墨浓淡有致,用笔大胆泼辣。挥毫泼墨与细笔勾画,虚实与黑白,形成鲜明对比,使画面产生极大张力,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难怪郑板桥评价黄慎“画到精神飘没处,更无真相有真魂”。画面右下侧以行书题写“哑性多累,聋性多喜,与其缄口,不如充耳”,表露了艺术家的耿直性格和对现时的不平。
金农(1687-1763年),在诗、书、画、印以至琴曲、鉴赏、收藏方面都称得上大家,尤其是在50岁后创作出许多精湛的代表之作。他也自称这一时期的作品“全是六朝神品”。
梅竹题材自古就有深厚的文化象征意义,寄托着文人雅士高洁、雅静、傲然不屈的气节追求,王冕、吴镇、陈继儒、石涛等画家均有此类题材传世。金农为“扬州八怪”之首,曾创作过多幅《梅竹双清图》。此幅((梅竹双清图》款署乾隆辛巳,即公元1761年,是其晚年佳作。画面上密萼繁枝,梅干不用双勾,而是用浓淡墨随意写之,顿挫有如篆书,红梅花瓣用意笔点写,并在老干和花萼上点以重墨,表现出一种幽冷疏散的意境。翠绿竹枝挺劲简洁,造型清秀新奇,长短两枝无根之竿逸出斜枝,密叶片点缀其间,风枝露叶,清俊挺拔,颇得萧散之趣。画中梅竹之间前后照应,虚实顾盼;梅竹内外形成留白,虚实交融,笔墨所及,枝柯交错,叶蕊并呈,雅逸之态毕现;无笔墨处,香雾弥漫,清风习习,氤氲之气拂拂而来,令人遐思万千。镜心右侧有收藏者王一亭的边跋。王一亭是民国初期堪与吴昌硕名气比肩的海派书画大家,所作题跋笔调开张豁达,点画爽辣恣肆,提按顿挫抑扬起伏而节奏强烈。金农晚年作品请学生罗聘、项均代笔者较多。王一亭称赞此帧为“冬心先生妙品”,表明认定此画是真而无疑的。
(责任编辑:李珍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