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线上公益完全公开透明,我们希望所有的公益组织都有这样的魄力
新冠大流行引发的全球公共卫生危机,给全世界人民造成了严重的生命和社会灾难,也给各国的公益事业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批领先的中国企业和公益机构,从救助武汉走向驰援全球。其中,阿里巴巴及其公益基金会凭借先进的数字化网络平台和物流体系,在提供资金、物资援助、技术支持和信息服务方面作出了巨大努力,呈现了中国企业开展全球公益的一个样板。
据今年7月阿里巴巴发布的2020财年公益“财报”显示,截至财年底,各项抗疫投入总计超33亿人民币,其中超20亿元用于医疗物资采购、运输、疫苗研发等,所捐赠物资涵盖了除南极洲之外的所有大洲,物资总量超2亿件。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秘书长王瑞合近日在接受《中国慈善家》专访时表示,基金会的成功经验主要出于两点:一是基金会和企业之间的密切关系;二是阿里内部的公益文化,使阿里的商业平台和技术优势充分为公益目的所用。短短十年间,阿里公益基金会迅速成长为中国最具活力和成长性的基金会之一。
《中国慈善家》:请你介绍一下阿里开展全球抗疫的情况,它为全球紧急救援提供了哪些经驗和启示?
王瑞合:阿里从1月份开始抗疫,包括物资捐赠、保障医护和疫区居民生活、打造全球资源共享平台等等,现在项目还在持续。从全球来看,应该说我们的物资支持覆盖范围是比较广的,支援力度也是最强的。截至目前,我们整个物资捐赠的数量达到了2亿件,截至3月31日实际投入达到了人民币30多个亿,可以说除了南极洲之外,疫情所及的区域我们都覆盖到了。
在抗疫的过程中,我们也在不断地总结,如何能够真正高效、安全、快速实现这种救援。我觉得,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经验。
第一,提早布局。从大年三十开始,阿里就在线上动员1万名员工参与抗疫,也就是说,接近集团员工总数1/10的人投入其中。希望能够抢在疫情扩大之前,提前在平台上做好物资储备,调剂口罩、护目镜和防护服等物资的生产。
第二,物流网络。阿里的菜鸟全球物流网络,能够覆盖到全球几大洲,社会捐赠的医疗和生活物资都依靠物流支持。尤其在武汉疫情严重的时候,菜鸟物流网络发挥了关键作用。另外,基于之前与航空公司深入的业务合作,我们能够较快地以低廉的价格找到运输飞机。
第三,技术支撑。互联网公司的优势之一是能把各方的资源连接起来,建立一个共享的平台,而公益也追求全民、共享、透明的目标,借助互联网平台的优势使每个人都获益。阿里云独到的算法技术,为各行业抗疫提供数字化的解决方案。
第四,团队协作。一方面我们要在全球采购和分发物资;另一方面是搭建物流网络,做好供需对接和资源调配,这个工作非常考验一个团队的协作能力。阿里这个企业的生态本身是多元的,公益项目也希望借助整个企业生态繁荣,更多地把企业的优势都用上。
作为一家企业基金会,我们和阿里集团的关系比较紧密。我认为,公益动员企业的资源和动员社会的资源性质上是一样的,它都是公共资源的一部分。这样我们有资源的优势、平台的优势和技术的优势,再加上我们有灵活的、高效的执行力,在抗疫中就能够很好地发挥我们的作用。
《中国慈善家》:在慈善“走出去”方面,阿里还做了哪些工作?
王瑞合:在海外公益方面,实际上我们有很多国际化的项目,比如我们联合中国扶贫基金会在国外做的爱心包裹的项目,支持非洲的儿童上学。2016年,我们与联合国妇女署合作捐赠了500万美元,帮助全球需要帮助的妇女,支持她们开展创业和就业。2017年、2019年全球女性创业者大会在杭州举行,探讨如何利用互联网企业的优势更切实地开展支持女性创业的工作。
马云老师希望阿里的每一个人,都要有比较高的站位,树立未来观、全球观和全局观。也就是说,我们不光要解决眼前的社会问题,还要着眼未来,站在全球的背景下去思考问题。阿里基金会也是秉承这个理念在做事情。
《中国慈善家》:基金会的公益战略是怎么规划的,你怎样评价目前项目取得的成效?
王瑞合:阿里基金会在2011年成立的时候,资助的重点是环境保护,但事实上到2018年的时候,我们已经把业务范围扩大了,主要是四块内容:第一块是环境保护,第二块是脱贫致富,第三块是三小时公益,第四块是平台公益。这四方面目前都有固定的公益项目。
作为一家基金会,虽然我们没有把救灾纳入进去,但每年的预算都有预留这一块资金。而且一旦发生重大的灾害,随时会启动理事会表决,投入的资金应该说没有上限。
早在2010年,时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的马云就曾宣布,每年阿里巴巴将拿出千分之三的营业收入投入环保。阿里公益基金会成立5年多以来,一直聚焦环保领域,支持中国草根环保组织的发展。
在阿里的公益平台上有一些轻量型的工具,比如像“蚂蚁森林”这样有趣的小游戏,让老百姓便捷地参与到环保公益中,潜移默化地培养人们的环保意识。特别是最近几年我们在做自然教育,从2014年开始组织全国自然教育论坛,通过公民互动,推动中国自然教育和环保事业的发展。
《中国慈善家》:怎样建立互联网公益的信任机制?在利用技术赋能公益上,阿里还有哪些创新之举?
王瑞合:信任是公益的生命,技术首先要服务于这一点,今年95公益周,我们发布了《公益链技术和应用规范》,就是建立一个技术标准,让链上公益项目公开透明,在平台上付款之后公众可以很容易地看到,这是通过区块链来解决的。核心就在于它是纯粹平台化运作,在线上都是公开的,而且没有成本。我们希望所有的公益组织都有这样的一个魄力。
2016年,阿里公益平台就上线区块链了,现在70%的公益项目实现了上链,今年内会实现百分百上链。当然,出于对捐赠人或受益人的保护,我们会做一些加密处理,不会直接把名字或身份证号写上去,但是你要查清楚他到底是谁,在整个链上都是能显示的,所有的数据都记录在线上。这是一场公益革命。
我们希望用自己的专业能力来做公益。比如,AI识别垃圾分类,在支付宝上一扫,它就能告诉你是干垃圾或湿垃圾。再比如,智慧养老服务,一个人从门口进来,给你安上各种物联网智能设备,冰箱里你拿出来一罐牛奶,它会给你记录一下,还剩两罐了,它会说你要不要买牛奶,直接在天猫上就下单了。这些创意利用了阿里的智能技术,又能帮你解决社会问题,也是一种公益创新。
《中国慈善家》:你认为阿里基金会的工作还有哪些方面需要进一步努力?
王瑞合:我们在执行力上是高效率的,而且强调结果导向,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当然,公益涉及的社会问题的解决是很复杂的,这对我们的员工其实是更大的考验,需要在综合考虑社会需求的情况下,快速高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当然,从高效解决社会问题的角度,我们还需要做轻重缓急的排序,如何能够多快好省去解决问题。做好权衡和对接,需要有足够的智慧,把战略和资源布局好,才能去解决协调关系。所以,基金会搭建了一个很高的顶层设计的框架,我们需要把企业和社会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
阿里公益基金会成立的时间不算很长,在很多方面还需要向国内外优秀的基金会学习。比如,对公益这件事情的深刻理解,特别是对战略方向的思考,怎么用最专业、最高效的办法解决问题。阿里的优势在于技术和平台,但是怎么服务于公益战略、提高专业化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我们需要努力的地方。
蚂蚁森林清水河自然保护地带动当地生动脱贫。图/受访者提供
摄影/本刊记者 张旭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秘书长王瑞合。
2019年11月22日,埃塞俄比亚蒙特巴巴小学,中国扶贫基金会和阿里巴巴公益联合发起的国际爱心包裹项目举行发放仪式,565个来自中国的国际爱心包裹被发放到学生手里。
新冠大流行引发的全球公共卫生危机,给全世界人民造成了严重的生命和社会灾难,也给各国的公益事业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批领先的中国企业和公益机构,从救助武汉走向驰援全球。其中,阿里巴巴及其公益基金会凭借先进的数字化网络平台和物流体系,在提供资金、物资援助、技术支持和信息服务方面作出了巨大努力,呈现了中国企业开展全球公益的一个样板。
据今年7月阿里巴巴发布的2020财年公益“财报”显示,截至财年底,各项抗疫投入总计超33亿人民币,其中超20亿元用于医疗物资采购、运输、疫苗研发等,所捐赠物资涵盖了除南极洲之外的所有大洲,物资总量超2亿件。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秘书长王瑞合近日在接受《中国慈善家》专访时表示,基金会的成功经验主要出于两点:一是基金会和企业之间的密切关系;二是阿里内部的公益文化,使阿里的商业平台和技术优势充分为公益目的所用。短短十年间,阿里公益基金会迅速成长为中国最具活力和成长性的基金会之一。
《中国慈善家》:请你介绍一下阿里开展全球抗疫的情况,它为全球紧急救援提供了哪些经驗和启示?
王瑞合:阿里从1月份开始抗疫,包括物资捐赠、保障医护和疫区居民生活、打造全球资源共享平台等等,现在项目还在持续。从全球来看,应该说我们的物资支持覆盖范围是比较广的,支援力度也是最强的。截至目前,我们整个物资捐赠的数量达到了2亿件,截至3月31日实际投入达到了人民币30多个亿,可以说除了南极洲之外,疫情所及的区域我们都覆盖到了。
在抗疫的过程中,我们也在不断地总结,如何能够真正高效、安全、快速实现这种救援。我觉得,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经验。
第一,提早布局。从大年三十开始,阿里就在线上动员1万名员工参与抗疫,也就是说,接近集团员工总数1/10的人投入其中。希望能够抢在疫情扩大之前,提前在平台上做好物资储备,调剂口罩、护目镜和防护服等物资的生产。
第二,物流网络。阿里的菜鸟全球物流网络,能够覆盖到全球几大洲,社会捐赠的医疗和生活物资都依靠物流支持。尤其在武汉疫情严重的时候,菜鸟物流网络发挥了关键作用。另外,基于之前与航空公司深入的业务合作,我们能够较快地以低廉的价格找到运输飞机。
第三,技术支撑。互联网公司的优势之一是能把各方的资源连接起来,建立一个共享的平台,而公益也追求全民、共享、透明的目标,借助互联网平台的优势使每个人都获益。阿里云独到的算法技术,为各行业抗疫提供数字化的解决方案。
第四,团队协作。一方面我们要在全球采购和分发物资;另一方面是搭建物流网络,做好供需对接和资源调配,这个工作非常考验一个团队的协作能力。阿里这个企业的生态本身是多元的,公益项目也希望借助整个企业生态繁荣,更多地把企业的优势都用上。
作为一家企业基金会,我们和阿里集团的关系比较紧密。我认为,公益动员企业的资源和动员社会的资源性质上是一样的,它都是公共资源的一部分。这样我们有资源的优势、平台的优势和技术的优势,再加上我们有灵活的、高效的执行力,在抗疫中就能够很好地发挥我们的作用。
《中国慈善家》:在慈善“走出去”方面,阿里还做了哪些工作?
王瑞合:在海外公益方面,实际上我们有很多国际化的项目,比如我们联合中国扶贫基金会在国外做的爱心包裹的项目,支持非洲的儿童上学。2016年,我们与联合国妇女署合作捐赠了500万美元,帮助全球需要帮助的妇女,支持她们开展创业和就业。2017年、2019年全球女性创业者大会在杭州举行,探讨如何利用互联网企业的优势更切实地开展支持女性创业的工作。
马云老师希望阿里的每一个人,都要有比较高的站位,树立未来观、全球观和全局观。也就是说,我们不光要解决眼前的社会问题,还要着眼未来,站在全球的背景下去思考问题。阿里基金会也是秉承这个理念在做事情。
《中国慈善家》:基金会的公益战略是怎么规划的,你怎样评价目前项目取得的成效?
王瑞合:阿里基金会在2011年成立的时候,资助的重点是环境保护,但事实上到2018年的时候,我们已经把业务范围扩大了,主要是四块内容:第一块是环境保护,第二块是脱贫致富,第三块是三小时公益,第四块是平台公益。这四方面目前都有固定的公益项目。
作为一家基金会,虽然我们没有把救灾纳入进去,但每年的预算都有预留这一块资金。而且一旦发生重大的灾害,随时会启动理事会表决,投入的资金应该说没有上限。
早在2010年,时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的马云就曾宣布,每年阿里巴巴将拿出千分之三的营业收入投入环保。阿里公益基金会成立5年多以来,一直聚焦环保领域,支持中国草根环保组织的发展。
在阿里的公益平台上有一些轻量型的工具,比如像“蚂蚁森林”这样有趣的小游戏,让老百姓便捷地参与到环保公益中,潜移默化地培养人们的环保意识。特别是最近几年我们在做自然教育,从2014年开始组织全国自然教育论坛,通过公民互动,推动中国自然教育和环保事业的发展。
《中国慈善家》:怎样建立互联网公益的信任机制?在利用技术赋能公益上,阿里还有哪些创新之举?
王瑞合:信任是公益的生命,技术首先要服务于这一点,今年95公益周,我们发布了《公益链技术和应用规范》,就是建立一个技术标准,让链上公益项目公开透明,在平台上付款之后公众可以很容易地看到,这是通过区块链来解决的。核心就在于它是纯粹平台化运作,在线上都是公开的,而且没有成本。我们希望所有的公益组织都有这样的一个魄力。
2016年,阿里公益平台就上线区块链了,现在70%的公益项目实现了上链,今年内会实现百分百上链。当然,出于对捐赠人或受益人的保护,我们会做一些加密处理,不会直接把名字或身份证号写上去,但是你要查清楚他到底是谁,在整个链上都是能显示的,所有的数据都记录在线上。这是一场公益革命。
我们希望用自己的专业能力来做公益。比如,AI识别垃圾分类,在支付宝上一扫,它就能告诉你是干垃圾或湿垃圾。再比如,智慧养老服务,一个人从门口进来,给你安上各种物联网智能设备,冰箱里你拿出来一罐牛奶,它会给你记录一下,还剩两罐了,它会说你要不要买牛奶,直接在天猫上就下单了。这些创意利用了阿里的智能技术,又能帮你解决社会问题,也是一种公益创新。
《中国慈善家》:你认为阿里基金会的工作还有哪些方面需要进一步努力?
王瑞合:我们在执行力上是高效率的,而且强调结果导向,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当然,公益涉及的社会问题的解决是很复杂的,这对我们的员工其实是更大的考验,需要在综合考虑社会需求的情况下,快速高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当然,从高效解决社会问题的角度,我们还需要做轻重缓急的排序,如何能够多快好省去解决问题。做好权衡和对接,需要有足够的智慧,把战略和资源布局好,才能去解决协调关系。所以,基金会搭建了一个很高的顶层设计的框架,我们需要把企业和社会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
阿里公益基金会成立的时间不算很长,在很多方面还需要向国内外优秀的基金会学习。比如,对公益这件事情的深刻理解,特别是对战略方向的思考,怎么用最专业、最高效的办法解决问题。阿里的优势在于技术和平台,但是怎么服务于公益战略、提高专业化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我们需要努力的地方。
蚂蚁森林清水河自然保护地带动当地生动脱贫。图/受访者提供
摄影/本刊记者 张旭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秘书长王瑞合。
2019年11月22日,埃塞俄比亚蒙特巴巴小学,中国扶贫基金会和阿里巴巴公益联合发起的国际爱心包裹项目举行发放仪式,565个来自中国的国际爱心包裹被发放到学生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