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经济处于关键的转型时期。这次经济放慢和2004年前后调整的放慢看上去差不多,但实际上并不一样。上次调整是中国国内的调整,外部环境比较稳定。这次调整正好和外部的经济放慢重合,重合后有两种可能:第一种,如果美国经济马上复苏,中国问题会小很多。第二种,若中国国内需求大幅度提升,也能够防止经济下滑。美国经济复苏需要很长时间,刺激内需需要的时间也很长。
在过去很长时间里,我们总是说要经济转型,但是一直没有感觉到压力。重要的是中国经济规模发展到目前这个阶段,产生了两个很重要的大国效应:第一、中国经济增长很难再由快速增长的外部需求来支持;第二、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升,经济快速增长很难不因此而下降。即使没有次贷危机的影响,中国的经济也会放慢,只是放慢的速度没那么快或者更加平稳一些。在外部需求放慢,大宗商品价格上升,生产成本上升的过程当中,企业利润受挤压就非常明显。
中国市场现在面临的问题还不是金融市场的问题,而是经济放慢的问题。如果经济放慢,中国资本市场尤其是银行业的不良贷款就有可能上升。虽然中国在海外的投资有一些损失,但这部分的影响现在看来还是比较小的,跟在海外总的投资规模相比,损失应该讲是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因为在海外投资总是会有风险。
从内忧的角度来看,目前困境比较多,一方面要控制通货膨胀,另一方面又要理顺价格机制。我们的能源价格、粮食价格就比国际偏低,有人说要逐步放开,有人说要逐步与国际接轨。无论怎么样,目前中国面临着通货膨胀要控制,同时过低的价格要放开的问题,这是很难绕过去的困境。到底优先安排哪个方面?这是需要观察的问题,所以,没有盲目乐观的理由。
出口在遭遇外部环境不利的情况下,肯定会是一个下降的趋势,目前增长放缓的趋势已经显现出来了。它会演变到什么程度?国家宏观调控是一个因素,出口要减少在GDP中的比例。
中国现在宏观政策是控制通货膨胀,保增长。这里面的重点还不是特别清楚,当然政府也在说刺激内需,刺激消费,但到目前为止,真正意义上刺激消费的东西并不多。有人做出几个判断:
1.中国的出口增长肯定会持续放慢,有的时候会有波动。
2.中国的企业利润受挤压有可能会持续下去,一些企业的破产是不可避免的。
3.中国财政压力会增加,财政收入下降,财政支出刚性增强。
由此看来财政上的选择不是很多,从刺激消费角度来讲,很多人倾向这样的财政组合,保持相对比较紧的货币政策,同时实施一个比较宽松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主要的作用是推动结构转型,货币政策的主要作用是防止通货膨胀。
那么怎样来刺激消费呢?中国目前的消费不足是由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方面,收入增长赶不上经济增长的速度,从老百姓的角度来看,相对整个经济来讲不是越来越富,而是越来越穷。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增长偏向于国家而不是老百姓。上游经济倾向于国有企业。油价调高最得意的是上游企业,老百姓投资回报能赶上通货膨胀就不错了,通常情况下连保值都做不到。要达到刺激消费,收入要再分配,财富也要再分配。
财富再分配里要求发展金融市场,股票市场是一种形式,更重要的是债券市场。美国资产证券化本身是一种形式,让老百姓持有更多的财富,但这种资产证券化有些过度,所以导致这些问题。目前在上游企业国有垄断的情况下,通过证券化的方式,让老百姓持有更多的债券,这样老百姓的投资回报可能会增加,对未来的收入预期趋于乐观,这样才会根本上增加消费。在这个转型过程当中,重要的政策从短期来讲是两个,一是减税,二是提高粮价,长期来讲是收入再分配和财富再分配。
简单总结一下,中国现在面临的问题可能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才能解决。如果方向正确,经济下滑的风险会小一点。希望通过暂时的救市措施,稳定市场、稳定经济,目前的政策真正意义上决定了未来两三年经济的走向。
在过去很长时间里,我们总是说要经济转型,但是一直没有感觉到压力。重要的是中国经济规模发展到目前这个阶段,产生了两个很重要的大国效应:第一、中国经济增长很难再由快速增长的外部需求来支持;第二、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升,经济快速增长很难不因此而下降。即使没有次贷危机的影响,中国的经济也会放慢,只是放慢的速度没那么快或者更加平稳一些。在外部需求放慢,大宗商品价格上升,生产成本上升的过程当中,企业利润受挤压就非常明显。
中国市场现在面临的问题还不是金融市场的问题,而是经济放慢的问题。如果经济放慢,中国资本市场尤其是银行业的不良贷款就有可能上升。虽然中国在海外的投资有一些损失,但这部分的影响现在看来还是比较小的,跟在海外总的投资规模相比,损失应该讲是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因为在海外投资总是会有风险。
从内忧的角度来看,目前困境比较多,一方面要控制通货膨胀,另一方面又要理顺价格机制。我们的能源价格、粮食价格就比国际偏低,有人说要逐步放开,有人说要逐步与国际接轨。无论怎么样,目前中国面临着通货膨胀要控制,同时过低的价格要放开的问题,这是很难绕过去的困境。到底优先安排哪个方面?这是需要观察的问题,所以,没有盲目乐观的理由。
出口在遭遇外部环境不利的情况下,肯定会是一个下降的趋势,目前增长放缓的趋势已经显现出来了。它会演变到什么程度?国家宏观调控是一个因素,出口要减少在GDP中的比例。
中国现在宏观政策是控制通货膨胀,保增长。这里面的重点还不是特别清楚,当然政府也在说刺激内需,刺激消费,但到目前为止,真正意义上刺激消费的东西并不多。有人做出几个判断:
1.中国的出口增长肯定会持续放慢,有的时候会有波动。
2.中国的企业利润受挤压有可能会持续下去,一些企业的破产是不可避免的。
3.中国财政压力会增加,财政收入下降,财政支出刚性增强。
由此看来财政上的选择不是很多,从刺激消费角度来讲,很多人倾向这样的财政组合,保持相对比较紧的货币政策,同时实施一个比较宽松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主要的作用是推动结构转型,货币政策的主要作用是防止通货膨胀。
那么怎样来刺激消费呢?中国目前的消费不足是由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方面,收入增长赶不上经济增长的速度,从老百姓的角度来看,相对整个经济来讲不是越来越富,而是越来越穷。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增长偏向于国家而不是老百姓。上游经济倾向于国有企业。油价调高最得意的是上游企业,老百姓投资回报能赶上通货膨胀就不错了,通常情况下连保值都做不到。要达到刺激消费,收入要再分配,财富也要再分配。
财富再分配里要求发展金融市场,股票市场是一种形式,更重要的是债券市场。美国资产证券化本身是一种形式,让老百姓持有更多的财富,但这种资产证券化有些过度,所以导致这些问题。目前在上游企业国有垄断的情况下,通过证券化的方式,让老百姓持有更多的债券,这样老百姓的投资回报可能会增加,对未来的收入预期趋于乐观,这样才会根本上增加消费。在这个转型过程当中,重要的政策从短期来讲是两个,一是减税,二是提高粮价,长期来讲是收入再分配和财富再分配。
简单总结一下,中国现在面临的问题可能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才能解决。如果方向正确,经济下滑的风险会小一点。希望通过暂时的救市措施,稳定市场、稳定经济,目前的政策真正意义上决定了未来两三年经济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