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什么要开公开课?
某日,我执教校际公开课,许多同事见面的第一句话都是“今天的公开课你都准备好了吧?要好好地展示展示啊”。当时也无暇多想,只随口附和要好好表现,不给学校丢脸云云,过后却总觉得有些地方不对头。公开课开设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是为了某一个教学主题而共同研讨,发现问题,找出办法,解决问题呢,还是授课者为了展示自己,博取听课领导和评委老师的好评,为自己的知名度或职评捞一笔资本呢?细思起来,恐怕后一种目的更为多见。
因此,开课老师恨不能使出浑身解数,以在执教时全方位地秀一秀自己,课前各个环节的包装诸如个人形象、教学设计、课件制作等便热火朝天地忙活开了。穿什么衣服,梳什么发型,面带怎样的微笑,使用什么风格的教学语言,教学设计中如何博采众长为己所用,课件制作中如何充分显示自己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真可谓苦心孤诣,绞尽脑汁。有的时候还要发动集体智慧,动用全组甚至全校一切可动用的人力智力资源,有的时候还要跟学生在一起像晚会彩排一样一遍一遍预演……
面面俱到还是面面拒到?
教师如果以展示自己为目的,当然巴不得能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都给领导或评委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因而从各种优秀教学设计中借鉴而来的若干个闪光点便拼凑成了一份饕餮大餐,真是字字珠玑,处处匠心啊!为了使整节课各个环节都精彩纷呈,开课教师对每一处闪光点都特别钟情,难以割舍。追求导入的新颖别致,追求新型的学习方式,追求课外的拓展延伸,追求阅读与写作的贯通,追求课堂的交互……孰不知优秀教学设计之所以优秀,实则因为其中的一两处闪光点,点通了,拨透了,启发到位了,自然就满堂生辉了。而面面俱到,每一个环节都要求出彩,除了让人眼花缭乱之外,实际的效果往往是每一个环节都蜻蜓点水,隔靴搔痒,想面面俱到结果倒成了面面拒到。因此,我常常陷入这样的思考:如果我们能多想一想学生,我们在材料的选择上是不是会少些取舍两难的尴尬呢?
给你N分钟还是给我N分钟?
要想在45分钟内把所有的精彩都呈现出来,在时间的把握上便一定要做到不差分毫,因此,课堂上便常常会听到这样的一句话:“下面,给你们N分钟把……思考(讨论)一下,计时开始……”我们姑且不讨论这种似乎能体现学生独立思考或合作交流的N分钟是否够用,单就“给你N 分钟”这句话来看,说话者也就是教师潜在的心理是当仁不让地把自己当成了课堂的主人,整节课都得由自己来支配,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本就成了一句空话。而且,这句话简直就是紧箍咒,纵使学生有孙悟空一样的本领,也飞不出教师的手掌,思维的火花常常刚被点燃就不得不熄灭,以免对教师预设的流程造成麻烦。所以从授课教师的角度来看,整节课秩序井然,毫无滞涩之感,但从课堂真正的主人——学生来看,他们在屡被限制和打断之下,脑海中存留的只是些思维的片断。于是,我常常思考:究竟谁才是课堂45分钟的主人呢?教师在要陈述自己观点或完成某一项教学任务的时候是不是可以向全体学生说“请给我N分钟”呢?
多媒体还是媒体多?
上公开课,当然少不了多媒体,否则一句“传统教学模式”的评语就可能把执教者彻底打入冷宫,所以,不管会不会使用,需不需要使用,都硬着头皮用起多媒体课件来了。确实,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教学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掌握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老师洋溢着现代化的气息,可以在三尺讲台上演绎万千气象。但如果纯粹是为使用而使用,诸如临时抱佛脚的老师便会疏于操作,囫囵吞枣照单全收的老师便会受制于下载来的课件。冷冰冰的机器与人的交流代替了最活泼生动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教师成了不停地点击鼠标的“放映员”。而且,由于课件本身的限制,课堂上很多生成的东西便被无情地扼杀了,教师不敢越雷池半步,以免有悖于课件预设的环节。多数时候,教师心里想的就是怎样引导学生按照课件的流程一步步往下走,说白了,便是披着多媒体教学外衣的变相“满堂灌”。同时,多媒体的图像以其直观固化取代了学生在感知时的想像和创造,失去了学习的乐趣。比如,朱自清散文名篇《春》中有一句“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偷偷”和“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草的情态,这是何等鲜活的语言!如果教师只是给出一幅春草图片,而不让学生自己想像揣摩,试问这究竟是生动形象了呢?还是肤浅幼稚了?此外,Powerpoint、Authorware、flash轮番上阵,甚至同时出马,也容易导致学生产生视听疲劳,一堂课下来,在学生头脑中留下的印象仅仅是几幅精美的画面或者一段动听的旋律,素养的提高无从谈起。当信息技术仅仅被当作一种外在的手段加以利用而不能实现与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的时候,我不禁产生了这样的疑惑:是多媒体还是媒体多了呢?
合作还是合做?
新课程强调指出:要引导学生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公开课上我们常常能看到这样的情景:四人一小组,就某一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尽管这种合作常常会出现诸如此类的问题:小组成员对学习任务认识不清,分工不明确,责任不落实,合作意识不强,每每是各抒己见,争论不休,合作学习事实上已经流于形式,但开公开课的老师还是乐此不疲。我因此每每困惑:是不是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适合合作呢?我们追求的究竟是新型学习方式的转变还是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合伙作秀呢?
公开课该由谁来评议?
公开课结束之后,我们常常能够听到这样的评议:“教材钻研透彻、准备充分、课件制作精美、基本功扎实、善于创设情境、教学过程流畅、课堂掌控能力强、课堂气氛活跃、教态自然亲切、教学手段多样……”粗略听来,都是赞辞,细一琢磨,都是以教师的眼光来审视教师,评价的主体是教师,被评价的对象仍然是教师,这些避重就轻、避实就虚的评议意见的言下之意、弦外之音,身为教师的我们心照不宣,暂且抛开不谈。公开课的效果究竟该由谁来评?又该评谁?评些什么?为此,我曾一度迷惑:学习的主体——学生在这节公开课后究竟有何收获?我们可不可以少谈或者不谈教师,多谈或只谈学生的表现?我们能否以学生的眼光、从学生的立场或者干脆请学生来评判?
某日,我执教校际公开课,许多同事见面的第一句话都是“今天的公开课你都准备好了吧?要好好地展示展示啊”。当时也无暇多想,只随口附和要好好表现,不给学校丢脸云云,过后却总觉得有些地方不对头。公开课开设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是为了某一个教学主题而共同研讨,发现问题,找出办法,解决问题呢,还是授课者为了展示自己,博取听课领导和评委老师的好评,为自己的知名度或职评捞一笔资本呢?细思起来,恐怕后一种目的更为多见。
因此,开课老师恨不能使出浑身解数,以在执教时全方位地秀一秀自己,课前各个环节的包装诸如个人形象、教学设计、课件制作等便热火朝天地忙活开了。穿什么衣服,梳什么发型,面带怎样的微笑,使用什么风格的教学语言,教学设计中如何博采众长为己所用,课件制作中如何充分显示自己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真可谓苦心孤诣,绞尽脑汁。有的时候还要发动集体智慧,动用全组甚至全校一切可动用的人力智力资源,有的时候还要跟学生在一起像晚会彩排一样一遍一遍预演……
面面俱到还是面面拒到?
教师如果以展示自己为目的,当然巴不得能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都给领导或评委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因而从各种优秀教学设计中借鉴而来的若干个闪光点便拼凑成了一份饕餮大餐,真是字字珠玑,处处匠心啊!为了使整节课各个环节都精彩纷呈,开课教师对每一处闪光点都特别钟情,难以割舍。追求导入的新颖别致,追求新型的学习方式,追求课外的拓展延伸,追求阅读与写作的贯通,追求课堂的交互……孰不知优秀教学设计之所以优秀,实则因为其中的一两处闪光点,点通了,拨透了,启发到位了,自然就满堂生辉了。而面面俱到,每一个环节都要求出彩,除了让人眼花缭乱之外,实际的效果往往是每一个环节都蜻蜓点水,隔靴搔痒,想面面俱到结果倒成了面面拒到。因此,我常常陷入这样的思考:如果我们能多想一想学生,我们在材料的选择上是不是会少些取舍两难的尴尬呢?
给你N分钟还是给我N分钟?
要想在45分钟内把所有的精彩都呈现出来,在时间的把握上便一定要做到不差分毫,因此,课堂上便常常会听到这样的一句话:“下面,给你们N分钟把……思考(讨论)一下,计时开始……”我们姑且不讨论这种似乎能体现学生独立思考或合作交流的N分钟是否够用,单就“给你N 分钟”这句话来看,说话者也就是教师潜在的心理是当仁不让地把自己当成了课堂的主人,整节课都得由自己来支配,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本就成了一句空话。而且,这句话简直就是紧箍咒,纵使学生有孙悟空一样的本领,也飞不出教师的手掌,思维的火花常常刚被点燃就不得不熄灭,以免对教师预设的流程造成麻烦。所以从授课教师的角度来看,整节课秩序井然,毫无滞涩之感,但从课堂真正的主人——学生来看,他们在屡被限制和打断之下,脑海中存留的只是些思维的片断。于是,我常常思考:究竟谁才是课堂45分钟的主人呢?教师在要陈述自己观点或完成某一项教学任务的时候是不是可以向全体学生说“请给我N分钟”呢?
多媒体还是媒体多?
上公开课,当然少不了多媒体,否则一句“传统教学模式”的评语就可能把执教者彻底打入冷宫,所以,不管会不会使用,需不需要使用,都硬着头皮用起多媒体课件来了。确实,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教学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掌握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老师洋溢着现代化的气息,可以在三尺讲台上演绎万千气象。但如果纯粹是为使用而使用,诸如临时抱佛脚的老师便会疏于操作,囫囵吞枣照单全收的老师便会受制于下载来的课件。冷冰冰的机器与人的交流代替了最活泼生动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教师成了不停地点击鼠标的“放映员”。而且,由于课件本身的限制,课堂上很多生成的东西便被无情地扼杀了,教师不敢越雷池半步,以免有悖于课件预设的环节。多数时候,教师心里想的就是怎样引导学生按照课件的流程一步步往下走,说白了,便是披着多媒体教学外衣的变相“满堂灌”。同时,多媒体的图像以其直观固化取代了学生在感知时的想像和创造,失去了学习的乐趣。比如,朱自清散文名篇《春》中有一句“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偷偷”和“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草的情态,这是何等鲜活的语言!如果教师只是给出一幅春草图片,而不让学生自己想像揣摩,试问这究竟是生动形象了呢?还是肤浅幼稚了?此外,Powerpoint、Authorware、flash轮番上阵,甚至同时出马,也容易导致学生产生视听疲劳,一堂课下来,在学生头脑中留下的印象仅仅是几幅精美的画面或者一段动听的旋律,素养的提高无从谈起。当信息技术仅仅被当作一种外在的手段加以利用而不能实现与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的时候,我不禁产生了这样的疑惑:是多媒体还是媒体多了呢?
合作还是合做?
新课程强调指出:要引导学生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公开课上我们常常能看到这样的情景:四人一小组,就某一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尽管这种合作常常会出现诸如此类的问题:小组成员对学习任务认识不清,分工不明确,责任不落实,合作意识不强,每每是各抒己见,争论不休,合作学习事实上已经流于形式,但开公开课的老师还是乐此不疲。我因此每每困惑:是不是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适合合作呢?我们追求的究竟是新型学习方式的转变还是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合伙作秀呢?
公开课该由谁来评议?
公开课结束之后,我们常常能够听到这样的评议:“教材钻研透彻、准备充分、课件制作精美、基本功扎实、善于创设情境、教学过程流畅、课堂掌控能力强、课堂气氛活跃、教态自然亲切、教学手段多样……”粗略听来,都是赞辞,细一琢磨,都是以教师的眼光来审视教师,评价的主体是教师,被评价的对象仍然是教师,这些避重就轻、避实就虚的评议意见的言下之意、弦外之音,身为教师的我们心照不宣,暂且抛开不谈。公开课的效果究竟该由谁来评?又该评谁?评些什么?为此,我曾一度迷惑:学习的主体——学生在这节公开课后究竟有何收获?我们可不可以少谈或者不谈教师,多谈或只谈学生的表现?我们能否以学生的眼光、从学生的立场或者干脆请学生来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