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物学科是中考考核的重要学科,为了能够达到考试的要求,生物学科本身不仅汇总了更多的现实理论和科学知识,而且在课程的总体课程当中,重点培养学生对该学科的探究能力。为了能够更深入的了解中考当中对于生物学科的考察方式和内容,所以本文对此展开了探究。
关键词:中考;生物学科;探究能力;考察
生物学科属于综合课程,学科的本身特点,重视学生对该学科的广度学习,强调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综合联系。中考的试卷不仅考验学生对生物学科基础知识点的掌握,而且会考核到学生的综合能力,文化素养能力,以及探究能力。所以在生物学科的扩展中会非常关注学习过程,并且鼓励学生探索。
一、考察生物学科探究能力的基本要点
1.1提出问题的相关类目
学生在扩展探究能力方面需要掌握其基本的知识,第一步学生要会思考问题,要不断探究问题的来源、第二步,学生要根据问题做出假设、第三步,要根据所学知识制定实施计划、第四步是进行实验和操作的过程、第五步是得出所研究的结论、最后一步是交流经验介绍结果。中考考查生物学科的探究能力主要从这六步入手,而对于学生真正进行实施的步骤中最难的是实施与操作的过程、问题的提出以及得出结论。下面将具体列举一些考题实力来证明观点。
例1:某探究小组的学生想要在比赛当中探究:水生生物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在适当的环境以及充足的相关材料中,设计了方案。经过考证和仔细的观察,记录了有关数据表 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这种类型的题目考察的是学生对研究本身提出问题的能力。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时代的变更,提出问题,在整个科学研究中显得尤为的重要,但是在落实到科学研究本身时,对于学生提出的要求会很高,对于教师的授课方式,也提出了更多的新要求。这类题目在考试的内容和题型中属于偏难一类,所以科学探究的教学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有着很大的作用。
1.2实施计划的相关类目
生物学科的科学探究题目除了提出问题,有很重要的考点之外,实施计划也是考察学生能力的基本类目之一。在这一類题目中,学生必须要将操作的步骤与自身的猜想和假设相结合,为整个实验的具体化和实施步骤作出明确的判断。在以往的考试当中,多半会以整体考核方式和让学生进进行验证方式的题目出现,但是从目前的科学准备和考核素养中能够得出,考核学生的更多是探究类的题目,从目的论到方法论,都需要学生对此有一个完整的了解。
例2:某实验小组想要研究:“生长激素对蝌蚪的生长发育的作用”的实验。以下是该小组进行的过程,请将实验的整体过程进行补充。
1.取出两个玻璃水缸,分别标记为a和b
2.在a水缸中加入300毫升的河水,在b水缸中加入300毫升的矿泉水。
3.在AB水缸中分别加入同等数量的蝌蚪饲料
4.在AB水缸中分别加入一只蝌蚪
5.在B水缸中加入少量的生长激素制剂,A不加。
问题一:在实验的过程中,有两处过程不够完整,请你指出来并写出完善过程——————。
问题二:设置两个水缸的目的是什么?
问题三:如果实验能够继续进行,请预测结果,并写出结论。
以上这类题目就是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以及对于问题的解析能力。不仅要分析实验中的变量问题,而且要对整体的实验研究有一定的探索能力,其实这对于初中生来讲是比较偏难的一类题目。但是如果在日常学生能够接触正确的实验步骤以及及时的对该题目进行训练,是在学生的承受范围之内的,并且是很重要的知识点。
二、制定科学探究题目的建议
2.1命题形式的创新
新形势的命题结构能够考察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题能力,生物学科对学生而言,不仅仅是吸收学科的知识,更是学生能够通过学习了解到身边的自然事物,以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所以为了让学生不再是机械的学习,探索创新式学习能够让学生更加明确课程结构以及课程目的。所以在固有的题型中可以尝试着变换考题模式,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而且能够使教师和学生更加明确生物学科的整体知识点结构。
2.2推动原有的教学方式
教师所在传授学生知识的过程中,主要围绕着考试大纲以及考试内容。所以很多知识以及实践类的题目,只是通过教师对课堂的讲授以及做练习是不能完成的。所以在教育教学手段中,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活动和操作活动,将原本的分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相结合,这样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为学生制定更多的探索性的学习内容,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也能够更好地发散自己的思维,为接下来的研究目标作出更多理论基础的铺垫。
结束语:
中考十分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更是重点考察学生的科学探究的能力。要求学生不仅能够从现有的文字材料和图画信息当中分析出重要内容,而且要在新形势的题型变换中找出属于自己的解题思路。生物学科本身是动手操作力比较强的学科,所以教师要立足于将学生培养成科学探究能力比较强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昌友.初中生物学科纳入中考的可行性分析和建议[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9):77-78.
[2]刘艳红.精研课标和教材,应对生物新中考[J].中学生物学, 2018,34(06):47-49.
[3]李炎.例谈中考对生物学科探究能力的考察[J].辽宁教育, 2017(23):50-51.
关键词:中考;生物学科;探究能力;考察
生物学科属于综合课程,学科的本身特点,重视学生对该学科的广度学习,强调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综合联系。中考的试卷不仅考验学生对生物学科基础知识点的掌握,而且会考核到学生的综合能力,文化素养能力,以及探究能力。所以在生物学科的扩展中会非常关注学习过程,并且鼓励学生探索。
一、考察生物学科探究能力的基本要点
1.1提出问题的相关类目
学生在扩展探究能力方面需要掌握其基本的知识,第一步学生要会思考问题,要不断探究问题的来源、第二步,学生要根据问题做出假设、第三步,要根据所学知识制定实施计划、第四步是进行实验和操作的过程、第五步是得出所研究的结论、最后一步是交流经验介绍结果。中考考查生物学科的探究能力主要从这六步入手,而对于学生真正进行实施的步骤中最难的是实施与操作的过程、问题的提出以及得出结论。下面将具体列举一些考题实力来证明观点。
例1:某探究小组的学生想要在比赛当中探究:水生生物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在适当的环境以及充足的相关材料中,设计了方案。经过考证和仔细的观察,记录了有关数据表 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这种类型的题目考察的是学生对研究本身提出问题的能力。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时代的变更,提出问题,在整个科学研究中显得尤为的重要,但是在落实到科学研究本身时,对于学生提出的要求会很高,对于教师的授课方式,也提出了更多的新要求。这类题目在考试的内容和题型中属于偏难一类,所以科学探究的教学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有着很大的作用。
1.2实施计划的相关类目
生物学科的科学探究题目除了提出问题,有很重要的考点之外,实施计划也是考察学生能力的基本类目之一。在这一類题目中,学生必须要将操作的步骤与自身的猜想和假设相结合,为整个实验的具体化和实施步骤作出明确的判断。在以往的考试当中,多半会以整体考核方式和让学生进进行验证方式的题目出现,但是从目前的科学准备和考核素养中能够得出,考核学生的更多是探究类的题目,从目的论到方法论,都需要学生对此有一个完整的了解。
例2:某实验小组想要研究:“生长激素对蝌蚪的生长发育的作用”的实验。以下是该小组进行的过程,请将实验的整体过程进行补充。
1.取出两个玻璃水缸,分别标记为a和b
2.在a水缸中加入300毫升的河水,在b水缸中加入300毫升的矿泉水。
3.在AB水缸中分别加入同等数量的蝌蚪饲料
4.在AB水缸中分别加入一只蝌蚪
5.在B水缸中加入少量的生长激素制剂,A不加。
问题一:在实验的过程中,有两处过程不够完整,请你指出来并写出完善过程——————。
问题二:设置两个水缸的目的是什么?
问题三:如果实验能够继续进行,请预测结果,并写出结论。
以上这类题目就是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以及对于问题的解析能力。不仅要分析实验中的变量问题,而且要对整体的实验研究有一定的探索能力,其实这对于初中生来讲是比较偏难的一类题目。但是如果在日常学生能够接触正确的实验步骤以及及时的对该题目进行训练,是在学生的承受范围之内的,并且是很重要的知识点。
二、制定科学探究题目的建议
2.1命题形式的创新
新形势的命题结构能够考察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题能力,生物学科对学生而言,不仅仅是吸收学科的知识,更是学生能够通过学习了解到身边的自然事物,以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所以为了让学生不再是机械的学习,探索创新式学习能够让学生更加明确课程结构以及课程目的。所以在固有的题型中可以尝试着变换考题模式,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而且能够使教师和学生更加明确生物学科的整体知识点结构。
2.2推动原有的教学方式
教师所在传授学生知识的过程中,主要围绕着考试大纲以及考试内容。所以很多知识以及实践类的题目,只是通过教师对课堂的讲授以及做练习是不能完成的。所以在教育教学手段中,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活动和操作活动,将原本的分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相结合,这样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为学生制定更多的探索性的学习内容,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也能够更好地发散自己的思维,为接下来的研究目标作出更多理论基础的铺垫。
结束语:
中考十分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更是重点考察学生的科学探究的能力。要求学生不仅能够从现有的文字材料和图画信息当中分析出重要内容,而且要在新形势的题型变换中找出属于自己的解题思路。生物学科本身是动手操作力比较强的学科,所以教师要立足于将学生培养成科学探究能力比较强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昌友.初中生物学科纳入中考的可行性分析和建议[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9):77-78.
[2]刘艳红.精研课标和教材,应对生物新中考[J].中学生物学, 2018,34(06):47-49.
[3]李炎.例谈中考对生物学科探究能力的考察[J].辽宁教育, 2017(23):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