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到基层去,到最需要大学生的地方去。真正施展你的才华的地方恰恰是那些需要知识的地方。
可以预想,和张哲他们一样,“大学生连”的每一位成员的心中,都同样有颗希望的种子,这就是要在团场实现他们的价值。
那还是2004年7月,邓春林等73名大学生来到148团,于是人们也就有了“大学生连”的称呼。摆在他们面前的基层生活开始了。这里不同于地方的管理和生产模式,这里不同于以前的知青上山下乡,一年过去了,他们的生活如何呢?酸甜苦辣只有自知,他们亲身经历的生活也许会让你了解一些东西。
经得起考验
148团有3.2万人,50多个基层单位,各个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条件各不相同。大学生若分到好的单位,会有好的报酬;反之,报酬少得多。这对团场来说,是客观存在,但对大学生来说,却是一种考验。有的人正是经不起这种考验,打起了离开团场的算盘,而邓春林却没有。
邓春林毕业于甘肃农大水土专业,分到2营14连,这个连没有办公室,连部是租用营里的小康房,距连生活区有两公里多,他上下班单程就要二十多分钟。不仅如此,这个连当时是个亏损连队,这就预示着邓春林在这里不仅要付出得很多,而且还拿不上奖金。2004年,不少大学生都拿了奖金,最高的个人拿了11000元,而邓春林一分钱的奖金也没有。
看到同学拿奖金,邓春林心里也产生过不平衡,但这个不平衡很快就过去了。邓春林生在甘肃农村,上大学靠的是助学贷款。他说:“连里亏损了,但团里还是按月足额给我们发了工资,我已经很知足了。”
在大学里,邓春林交了个女朋友,名叫马燕,在3营24连当技术员。14连和24连相距有20多公里的距离。但二人每十天半月地要到团部小聚一下。他俩2004年11月23日领的结婚证。到了2005年底,他们精打细算,不仅还清了助学贷款,还给双方父母资助了4000多元钱,自己也有了近万元的存款。
当然,邓春林夫妻之所以打算长期在团场干下去,也不仅仅是因为团场的政策好,能够及早地还清贷款等。148团的基层连队,年终都要对干部进行民主考评,年初进行民主选举连长。邓春林说,他在2005年年终考评中得了高分,但在民主选举中,他没有参加连长竞选,因为他认为自己目前还不能胜任连长这一职位。换句话说,如果有一天,他有能力胜任连长的话,他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冲上去的。
用行动赢得信任
大学生连的成员,均是1978—1980年间出生的人。在这个年龄段的人,按理说应该比较成熟和老练了,可见到张哲,她的脸上依然是十六七岁女孩的羞涩和腼腆。
张哲毕业于甘肃农大水土保持专业。来到148团,她被分到2营19连任技术员。她来了后,连里安排由会计先带着她熟悉情况,很少干具体的工作,即使分配工作,也一定得和其他干部共同去干。张哲可以感觉到,表面上看,这虽然是在照顾她,实际上主要还是对她不放心、不信任。对此,张哲总是暗暗较着劲,只要自己有独立工作的机会,就力争干好,干得漂亮。
在团场,难度最大的工作莫过于每到“三秋”前,到内地接拾花劳力了,因为这时,各采棉区均需要大批的劳力,谁能接足劳力,谁就能顺利地完成“三秋”,否则,一年的收成就要大打折扣。2005年8月,19连干部都要到内地去接拾花劳力,张哲也应承下来。只是,她没有借支差旅费。按贯例,如接不上劳力是不能报销差旅费的。所以,张哲作了最坏的打算,自己带着手续和工资只身来到家乡甘肃。张哲的家在城郊,那里的乡亲主要靠在城里打工挣钱,是不会到新疆来吃苦的。于是,她四处打听,哪个村最穷,她就跑哪个村。在村里,她一家一户地走,一家一户地说。村民看到这个朴实的女娃儿,都信得过她,也愿意帮她。就这样,她一下为连里接来了30多个拾花工。
19连距团部有20多公里,没有公共汽车经过。刚开始,她有两次是骑着自行车回团部的,累得她眼泪直流。后来,每次回团部,张哲都要坐出租车。她的工资,相当一部分花在了交通上。有人劝她,干脆跟团领导反映一下,换个离团部近一点的连队。她总是摇摇头。她说,连里对她很好,她张不开这个口。所以,即使自己有困难,有委屈,她总想着自己克服,从不表露出来。
来到团场是否后悔,张哲没有正面回答。看得出,她对目前的状况不是很满意,但是,她还报有一定的希望,这个希望是什么,她没有说。
诚恳得到好评
阿力木江,维吾尔族,新疆库车人,毕业于塔里木大学,个头不高,很精干。他清楚地记得,自己刚到148团3营23连上班不久,连续下了三天大雨,许多棉田都积有雨水。雨一停,23连立即出动80多名干部职工排除积水,并把任务分解到了个人。阿力木江看两名老职工,无论怎么卖劲,还是落在了后面。别人干完走了,他俩还在满头大汗地忙着。阿力木江不声不响地来到两位老职工跟前,帮他们一直把积水排光。就是这么一个无声的举动,阿力木江在职工中树立起大学生的良好形象。
23连把耕地分成了七个片区,由七名业务干部包干负责,阿力木江也不例外。他分管的片区有800亩土地。每天他早早地来到地里,安排指导承包户的生产,整天和承包户泡在一起。可是,即使这样有一个承包户就是不买他的账。这主要源于一次连队开会,这个承包户不停地聊天,在被阿力木江制止后,心里就是不服气。一次,这个承包户要给棉花化控,可他就是配不好农药。这时,阿力木江来了,笑容满面地和他一起配药和化控。看到这么可爱的小伙子,这个承包户终于伸出了大拇指,连夸阿力木江“亚克西。”此后,他再也不和阿力木江较劲了。
23连连长说,阿力木江来了,在群众中有很好的口碑,现在群众都在看我们,拿我们和大学生比,这对我们触动很大,同时也推动了连队的各项工作。阿力木江说,在团场工作紧张而充实,生活上,连队干部都随他;吃饭时,只要有他,大家都改吃清真;工作上,大家互帮互助,像个大家庭。
不是尾声的尾声
现在,148团大学生连当初的73名大学生,走了42名。有的考上了研究生,有的有了更好的接收单位,当然,有的是吃不了团场工作这份苦而离开的。不论走了的,还是留下来的,大学生都有选择的自由,我们无可厚非。但是,只要大学生到了团场,就会有一段宝贵的经历,因为,团场这片热土对大学生来说,可以说是检验他们思想的试金石,是推动他们创业的孵化器,是展示他们身手的演兵场。
可以预想,和张哲他们一样,“大学生连”的每一位成员的心中,都同样有颗希望的种子,这就是要在团场实现他们的价值。
那还是2004年7月,邓春林等73名大学生来到148团,于是人们也就有了“大学生连”的称呼。摆在他们面前的基层生活开始了。这里不同于地方的管理和生产模式,这里不同于以前的知青上山下乡,一年过去了,他们的生活如何呢?酸甜苦辣只有自知,他们亲身经历的生活也许会让你了解一些东西。
经得起考验
148团有3.2万人,50多个基层单位,各个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条件各不相同。大学生若分到好的单位,会有好的报酬;反之,报酬少得多。这对团场来说,是客观存在,但对大学生来说,却是一种考验。有的人正是经不起这种考验,打起了离开团场的算盘,而邓春林却没有。
邓春林毕业于甘肃农大水土专业,分到2营14连,这个连没有办公室,连部是租用营里的小康房,距连生活区有两公里多,他上下班单程就要二十多分钟。不仅如此,这个连当时是个亏损连队,这就预示着邓春林在这里不仅要付出得很多,而且还拿不上奖金。2004年,不少大学生都拿了奖金,最高的个人拿了11000元,而邓春林一分钱的奖金也没有。
看到同学拿奖金,邓春林心里也产生过不平衡,但这个不平衡很快就过去了。邓春林生在甘肃农村,上大学靠的是助学贷款。他说:“连里亏损了,但团里还是按月足额给我们发了工资,我已经很知足了。”
在大学里,邓春林交了个女朋友,名叫马燕,在3营24连当技术员。14连和24连相距有20多公里的距离。但二人每十天半月地要到团部小聚一下。他俩2004年11月23日领的结婚证。到了2005年底,他们精打细算,不仅还清了助学贷款,还给双方父母资助了4000多元钱,自己也有了近万元的存款。
当然,邓春林夫妻之所以打算长期在团场干下去,也不仅仅是因为团场的政策好,能够及早地还清贷款等。148团的基层连队,年终都要对干部进行民主考评,年初进行民主选举连长。邓春林说,他在2005年年终考评中得了高分,但在民主选举中,他没有参加连长竞选,因为他认为自己目前还不能胜任连长这一职位。换句话说,如果有一天,他有能力胜任连长的话,他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冲上去的。
用行动赢得信任
大学生连的成员,均是1978—1980年间出生的人。在这个年龄段的人,按理说应该比较成熟和老练了,可见到张哲,她的脸上依然是十六七岁女孩的羞涩和腼腆。
张哲毕业于甘肃农大水土保持专业。来到148团,她被分到2营19连任技术员。她来了后,连里安排由会计先带着她熟悉情况,很少干具体的工作,即使分配工作,也一定得和其他干部共同去干。张哲可以感觉到,表面上看,这虽然是在照顾她,实际上主要还是对她不放心、不信任。对此,张哲总是暗暗较着劲,只要自己有独立工作的机会,就力争干好,干得漂亮。
在团场,难度最大的工作莫过于每到“三秋”前,到内地接拾花劳力了,因为这时,各采棉区均需要大批的劳力,谁能接足劳力,谁就能顺利地完成“三秋”,否则,一年的收成就要大打折扣。2005年8月,19连干部都要到内地去接拾花劳力,张哲也应承下来。只是,她没有借支差旅费。按贯例,如接不上劳力是不能报销差旅费的。所以,张哲作了最坏的打算,自己带着手续和工资只身来到家乡甘肃。张哲的家在城郊,那里的乡亲主要靠在城里打工挣钱,是不会到新疆来吃苦的。于是,她四处打听,哪个村最穷,她就跑哪个村。在村里,她一家一户地走,一家一户地说。村民看到这个朴实的女娃儿,都信得过她,也愿意帮她。就这样,她一下为连里接来了30多个拾花工。
19连距团部有20多公里,没有公共汽车经过。刚开始,她有两次是骑着自行车回团部的,累得她眼泪直流。后来,每次回团部,张哲都要坐出租车。她的工资,相当一部分花在了交通上。有人劝她,干脆跟团领导反映一下,换个离团部近一点的连队。她总是摇摇头。她说,连里对她很好,她张不开这个口。所以,即使自己有困难,有委屈,她总想着自己克服,从不表露出来。
来到团场是否后悔,张哲没有正面回答。看得出,她对目前的状况不是很满意,但是,她还报有一定的希望,这个希望是什么,她没有说。
诚恳得到好评
阿力木江,维吾尔族,新疆库车人,毕业于塔里木大学,个头不高,很精干。他清楚地记得,自己刚到148团3营23连上班不久,连续下了三天大雨,许多棉田都积有雨水。雨一停,23连立即出动80多名干部职工排除积水,并把任务分解到了个人。阿力木江看两名老职工,无论怎么卖劲,还是落在了后面。别人干完走了,他俩还在满头大汗地忙着。阿力木江不声不响地来到两位老职工跟前,帮他们一直把积水排光。就是这么一个无声的举动,阿力木江在职工中树立起大学生的良好形象。
23连把耕地分成了七个片区,由七名业务干部包干负责,阿力木江也不例外。他分管的片区有800亩土地。每天他早早地来到地里,安排指导承包户的生产,整天和承包户泡在一起。可是,即使这样有一个承包户就是不买他的账。这主要源于一次连队开会,这个承包户不停地聊天,在被阿力木江制止后,心里就是不服气。一次,这个承包户要给棉花化控,可他就是配不好农药。这时,阿力木江来了,笑容满面地和他一起配药和化控。看到这么可爱的小伙子,这个承包户终于伸出了大拇指,连夸阿力木江“亚克西。”此后,他再也不和阿力木江较劲了。
23连连长说,阿力木江来了,在群众中有很好的口碑,现在群众都在看我们,拿我们和大学生比,这对我们触动很大,同时也推动了连队的各项工作。阿力木江说,在团场工作紧张而充实,生活上,连队干部都随他;吃饭时,只要有他,大家都改吃清真;工作上,大家互帮互助,像个大家庭。
不是尾声的尾声
现在,148团大学生连当初的73名大学生,走了42名。有的考上了研究生,有的有了更好的接收单位,当然,有的是吃不了团场工作这份苦而离开的。不论走了的,还是留下来的,大学生都有选择的自由,我们无可厚非。但是,只要大学生到了团场,就会有一段宝贵的经历,因为,团场这片热土对大学生来说,可以说是检验他们思想的试金石,是推动他们创业的孵化器,是展示他们身手的演兵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