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为深化双多边合作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也是实现“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的重要路径.兰州市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与沿线国家当前的交往主要涉及经济合作与贸易往来,相关项目、技术、资源乃至资金运作等都非常具体,但人文交流方面还有待加强。要实现民心相通,就必须依托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渠道,加强沟通与交流,尤其要在人文交流方面发挥出独特的优势。研究兰州作为关键城市如何加强和改进我市人文交流工作以服务国家改革发展和对外战略,最终通过创新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改革各领域人文交流内容、形式、工作机制,促进中外民心相通和文明互鉴,探索我市如何在“一带一路”宏伟蓝图中发挥更大作用。
关键词: 人文交流;一带一路;文明互鉴;跨文化交流
人文交流的核心要义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把握:一是突出人民的主体性。人文交流应当首先突出人民的主体性,突出人民主导,为了人民和人民享有等价值遵循。二是人文交流活动的日常性。人民间的跨国交流互动是超越外交和国家间政治的,并非国家对外政策的附属品,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和独立性。三是人文议题的广泛性。传统的人文交流领域往往局限于思想文化方面的交流活动,即在学术交流、新闻出版、文化娱乐、民族特色文化展示等方面的合作活动。随着地区间深度融合与发展,这些人文交流领域也需要不断拓展其内容,包括产业化、市场性发展,充分激活和运用民间组织的力量,发展跨国民间组织网络等来深化民间交往。
一、兰州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人文交流的现状与问题
一是人文交流活动分布国家不均衡。“一带一路”倡议涉及65个国家,总人口约45亿,而与兰州市缔结和建立友好城市的仅有15个,除了数量方面不占优势以外,地域分布也较为分散,这些都会限制人文交流的可选择空间与范围。二是交流体制:缺乏完善机制,缺乏总体规划。我市尚未形成机制化的人文交流活动平台与文化、旅游及体育资源交流共享机制,对外人文交流多限于双边交流机制,以国际友好城市为主要平台进行交往与合作,但还未从机制方面得以强化与保障,也并未起到激励更多社会民间力量积极参与其中。官方交流与民间交流双向并行,但未形成上下联动的局面,每个层面自己拓展交流合作渠道,尚未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局面。同时也缺乏与国家级对外多边交流机制的充分联系,较少参与国家层面多边人文交流活动。三是交流形式:交流项目与内容单一,潜能挖掘不够。目前我市人文交流项目缺乏多样性与多元性,大部分集中在科教文卫等传统行业,在地方产业、环境、互联网、公益事业等方面也应创新开拓具有实质性和建设性交流项目。四是参与主体:非政府行为体在人文交流中作用有限。目前我市对外交流中“强政府-弱民间”的模式和社会组织体系的缺乏,以官方为主导的合作模式容易招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疑虑和排斥,导致企业之间、社会团体之间、民众之间开展交流合作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市民群众、企业以及一些社会性组织对友城活动知晓度和参与度较低,参与友城工作的积极性不高。我市还未将广阔的人民大众转化为开展对外人文交流所需要的具有国际视野、公共精神和能力的公众资源,并未将广大社会公众有效组织和整合起来共同参与对外人文交流活动。五是评估体系:缺乏衡量效果的评估体系。一方面需要在对外人文交流的实施过程中对具体项目进行评估,以发现和纠正人文交流活动中出现的偏差和失误,保障人文交流了活动按照既定的目标与方向开展,避免对活动外在形式的重视程度大于对交流成效的关注,防止政策评估与制定缺乏事实基础和具体依据。另一方面还需要对人文交流的总体效果进行评估,以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整体谋划奠定基础。在这个方面,我市一直缺乏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对人文交流进行效果评估。这些劣势限制了我市官方层面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另一方面民间机构和普通民众的个人的国际传播能力欠缺。我市国际化民间机构数量较少,涉外事务更是乏善可陈,除去官方主导的对外传播与交流,民间组织和个人,尤其是民间学术智库、跨国企业、跨国工作者等都需要加强国际交流与传播。
二、蘭州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人文交流存在的挑战
自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近年来甘肃省不断开拓国内外市场,“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对外开放取得了长足发展。兰州市乘势而上拓展对外开放新格局,近年来以全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节点城市为目标不断加快对外开放步伐。但是,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人文交流的过程中,兰州市也面临着很多挑战。与我国东中部地区对比,作为西部内陆城市的兰州由于受区域位置、资源环境、交通条件、经济发展等因素影响,对外开放程度不深,这些都是兰州市进一步加强对外开放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积极应对这些挑战,才有利于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提升国际竞争力。
一是复杂的国际政治环境挑战。世界政治环境的好坏影响着宏观经济形势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诚然,国际大环境的瞬息万变也深刻影响了发展对外关系的走势与状况。尽管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已经成为时代潮流,但地区局势的动荡性和不稳定仍然使得对外交流之路前景莫测,这些不确定性也带来更多挑战与风险。当前,跨大西洋关系仍处于二战以来最为复杂的时期,中东局势已成一团乱麻,美国一手制造的库尔德问题使土叙两伊四国深陷其中,土俄走近使土美传统盟友关系逆转,对美中东战略构成重大牵制。在IS被击溃的形势下,新一波极端主义、恐怖主义狂潮正从中东向全球外溢和扩散,国际反恐合作障碍重重。“一带一路”涉及65个沿线国家和地区,由于国情复杂,民族间、宗教间冲突不断,毒品走私、跨国犯罪、流行病传染、恐怖主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金融危机、严重自然灾害、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非传统安全威胁递增,使得众多地区热点问题错综复杂,制约着对外人文交流活动的开展与进行。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涉及国家最多的欧亚地区的“三股势力”——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和分裂主义,再加上国家间遗留的领土争端,海洋权利纷争等,都为沿线国家人文交流合作带来了严峻挑战。 此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经历了新世纪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各国尚处于经济转型发展时期,受到国际能源短缺、环境恶化、战乱纷争、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不同程度陷入了困境,导致国内问题层出不穷,各地区、国家的经济、文化、制度和利益诉求的差异大、协调难、关系错综复杂,加上很多国家对中国文化缺乏了解,又受到国际社会对中国近年来的负面评价和众多质疑声,为兰州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人文交流增添了不少壁垒,尤其对尤官方主导的人文交流活动提高了警惕,个别国家实行了文化管制,为相互间的人文交流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二是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挑战。近年来,兰州市经济发展总体保持平稳发展态势。由下图可见,尽管地区生产总值每年呈现递增的趋势,但从其经济增长速度的变化来看,却明显逐年递减。主要表现为我市工业持续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减少,消费市场活跃的动力不足等。这说明我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经济增长速度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兰州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人文交流的优势与机遇
首先是地缘优势显著。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大西北的“十字路口”,“丝路经济带”的中联点,兰州既是连接东西地区,又是欧亚大陆桥的必经之地。依托地缘优势,兰州市要不断发挥作为中欧国际货运班列枢纽节点以及全国性商贸物流节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铁路、航空双向出击,不断强化兰州作为国际陆港的铁路物流枢纽地位,组织开行积极争取建设国家国际货运班列编组站、兰州国家铁路一级物流基地和中欧国际班列进口商品回程班列集散中心。
其次是政策优势。作为全国最早制定出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方案的省份,近年来,按照国家赋予甘肃省“构建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和次区域合作战略基地,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的战略定位,根据国家颁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甘肃的定位是:形成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国家的通道、商贸物流枢纽、重要产业和人文交流基地。甘肃省近年来倾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在“一带一路”倡议、甘肃加强向西开放步伐等战略构想和政策扶持的帮助下,通过着力构建“大通道”,积极融入国家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兰州必将在未来的新一轮开放发展中发挥后发优势。兰州市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要牢牢把握和深刻理解国家政策,探索研究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改革各领域人文交流内容、形式、工作机制,促进中外民心相通和文明互鉴,通过创新探索兰州作为关键城市如何加强和改进我市人文交流工作以服务大局、服务地方和服务国家。
再次是民族特色文化优势突出。兰州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城市,对不同宗教、信仰、习俗、文化、生活方式的包容与互鉴经验丰富。这些少数民族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宗教信仰及风俗习惯所具有的相似性与认同感大大降低了人文交流的风险性,营造了良好的人文交流環境。兰州是古丝绸之路重镇,是多元文化民族的交融地。丝绸之路留下的文化传承性、相同性和认同感,可以更好促进我们与中西亚国家的民心相通,使得兰州市与中亚、南亚、西亚、中东等地区的交流与融合源远流长,有较为深厚的传统友谊,为发展人文交流奠定了良好的人文基础。此外,在民族文化资源挖掘和整合上,以“多民族共生共荣”为脉络,重点展示兰州多民族文化交融的城市景象。除了上述的民族文化优势突出外,还有本地区独具特色、历史悠久的黄河文化与丝路文化等,都可被深度挖掘并广泛传播。
最后是资源技术优势。兰州的历史文物古迹和自然资源存在广泛,旅游资源相对丰富。作为甘肃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既是这些资源的加工、运输交易中心,还有突出的科技研发优势。据了解,中亚、西亚等国家的资源丰富,但是开发不足,而兰州市在化工制造、能源利用等方面的丰富经验和成熟技术可以在人文交流的过程中传播并应用,切实为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现实帮助并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前景广阔。
作者简介:
瞿静(1988-)女,甘肃兰州人,中共兰州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教研部讲师,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国际政治。
基金项目:本文是2019年度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甘肃强化“一带一路”通道枢纽地位的思路和对策研究》(项目批准号:19YB180)阶段性研究成果。
关键词: 人文交流;一带一路;文明互鉴;跨文化交流
人文交流的核心要义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把握:一是突出人民的主体性。人文交流应当首先突出人民的主体性,突出人民主导,为了人民和人民享有等价值遵循。二是人文交流活动的日常性。人民间的跨国交流互动是超越外交和国家间政治的,并非国家对外政策的附属品,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和独立性。三是人文议题的广泛性。传统的人文交流领域往往局限于思想文化方面的交流活动,即在学术交流、新闻出版、文化娱乐、民族特色文化展示等方面的合作活动。随着地区间深度融合与发展,这些人文交流领域也需要不断拓展其内容,包括产业化、市场性发展,充分激活和运用民间组织的力量,发展跨国民间组织网络等来深化民间交往。
一、兰州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人文交流的现状与问题
一是人文交流活动分布国家不均衡。“一带一路”倡议涉及65个国家,总人口约45亿,而与兰州市缔结和建立友好城市的仅有15个,除了数量方面不占优势以外,地域分布也较为分散,这些都会限制人文交流的可选择空间与范围。二是交流体制:缺乏完善机制,缺乏总体规划。我市尚未形成机制化的人文交流活动平台与文化、旅游及体育资源交流共享机制,对外人文交流多限于双边交流机制,以国际友好城市为主要平台进行交往与合作,但还未从机制方面得以强化与保障,也并未起到激励更多社会民间力量积极参与其中。官方交流与民间交流双向并行,但未形成上下联动的局面,每个层面自己拓展交流合作渠道,尚未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局面。同时也缺乏与国家级对外多边交流机制的充分联系,较少参与国家层面多边人文交流活动。三是交流形式:交流项目与内容单一,潜能挖掘不够。目前我市人文交流项目缺乏多样性与多元性,大部分集中在科教文卫等传统行业,在地方产业、环境、互联网、公益事业等方面也应创新开拓具有实质性和建设性交流项目。四是参与主体:非政府行为体在人文交流中作用有限。目前我市对外交流中“强政府-弱民间”的模式和社会组织体系的缺乏,以官方为主导的合作模式容易招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疑虑和排斥,导致企业之间、社会团体之间、民众之间开展交流合作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市民群众、企业以及一些社会性组织对友城活动知晓度和参与度较低,参与友城工作的积极性不高。我市还未将广阔的人民大众转化为开展对外人文交流所需要的具有国际视野、公共精神和能力的公众资源,并未将广大社会公众有效组织和整合起来共同参与对外人文交流活动。五是评估体系:缺乏衡量效果的评估体系。一方面需要在对外人文交流的实施过程中对具体项目进行评估,以发现和纠正人文交流活动中出现的偏差和失误,保障人文交流了活动按照既定的目标与方向开展,避免对活动外在形式的重视程度大于对交流成效的关注,防止政策评估与制定缺乏事实基础和具体依据。另一方面还需要对人文交流的总体效果进行评估,以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整体谋划奠定基础。在这个方面,我市一直缺乏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对人文交流进行效果评估。这些劣势限制了我市官方层面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另一方面民间机构和普通民众的个人的国际传播能力欠缺。我市国际化民间机构数量较少,涉外事务更是乏善可陈,除去官方主导的对外传播与交流,民间组织和个人,尤其是民间学术智库、跨国企业、跨国工作者等都需要加强国际交流与传播。
二、蘭州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人文交流存在的挑战
自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近年来甘肃省不断开拓国内外市场,“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对外开放取得了长足发展。兰州市乘势而上拓展对外开放新格局,近年来以全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节点城市为目标不断加快对外开放步伐。但是,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人文交流的过程中,兰州市也面临着很多挑战。与我国东中部地区对比,作为西部内陆城市的兰州由于受区域位置、资源环境、交通条件、经济发展等因素影响,对外开放程度不深,这些都是兰州市进一步加强对外开放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积极应对这些挑战,才有利于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提升国际竞争力。
一是复杂的国际政治环境挑战。世界政治环境的好坏影响着宏观经济形势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诚然,国际大环境的瞬息万变也深刻影响了发展对外关系的走势与状况。尽管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已经成为时代潮流,但地区局势的动荡性和不稳定仍然使得对外交流之路前景莫测,这些不确定性也带来更多挑战与风险。当前,跨大西洋关系仍处于二战以来最为复杂的时期,中东局势已成一团乱麻,美国一手制造的库尔德问题使土叙两伊四国深陷其中,土俄走近使土美传统盟友关系逆转,对美中东战略构成重大牵制。在IS被击溃的形势下,新一波极端主义、恐怖主义狂潮正从中东向全球外溢和扩散,国际反恐合作障碍重重。“一带一路”涉及65个沿线国家和地区,由于国情复杂,民族间、宗教间冲突不断,毒品走私、跨国犯罪、流行病传染、恐怖主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金融危机、严重自然灾害、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非传统安全威胁递增,使得众多地区热点问题错综复杂,制约着对外人文交流活动的开展与进行。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涉及国家最多的欧亚地区的“三股势力”——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和分裂主义,再加上国家间遗留的领土争端,海洋权利纷争等,都为沿线国家人文交流合作带来了严峻挑战。 此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经历了新世纪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各国尚处于经济转型发展时期,受到国际能源短缺、环境恶化、战乱纷争、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不同程度陷入了困境,导致国内问题层出不穷,各地区、国家的经济、文化、制度和利益诉求的差异大、协调难、关系错综复杂,加上很多国家对中国文化缺乏了解,又受到国际社会对中国近年来的负面评价和众多质疑声,为兰州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人文交流增添了不少壁垒,尤其对尤官方主导的人文交流活动提高了警惕,个别国家实行了文化管制,为相互间的人文交流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二是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挑战。近年来,兰州市经济发展总体保持平稳发展态势。由下图可见,尽管地区生产总值每年呈现递增的趋势,但从其经济增长速度的变化来看,却明显逐年递减。主要表现为我市工业持续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减少,消费市场活跃的动力不足等。这说明我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经济增长速度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兰州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人文交流的优势与机遇
首先是地缘优势显著。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大西北的“十字路口”,“丝路经济带”的中联点,兰州既是连接东西地区,又是欧亚大陆桥的必经之地。依托地缘优势,兰州市要不断发挥作为中欧国际货运班列枢纽节点以及全国性商贸物流节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铁路、航空双向出击,不断强化兰州作为国际陆港的铁路物流枢纽地位,组织开行积极争取建设国家国际货运班列编组站、兰州国家铁路一级物流基地和中欧国际班列进口商品回程班列集散中心。
其次是政策优势。作为全国最早制定出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方案的省份,近年来,按照国家赋予甘肃省“构建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和次区域合作战略基地,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的战略定位,根据国家颁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甘肃的定位是:形成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国家的通道、商贸物流枢纽、重要产业和人文交流基地。甘肃省近年来倾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在“一带一路”倡议、甘肃加强向西开放步伐等战略构想和政策扶持的帮助下,通过着力构建“大通道”,积极融入国家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兰州必将在未来的新一轮开放发展中发挥后发优势。兰州市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要牢牢把握和深刻理解国家政策,探索研究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改革各领域人文交流内容、形式、工作机制,促进中外民心相通和文明互鉴,通过创新探索兰州作为关键城市如何加强和改进我市人文交流工作以服务大局、服务地方和服务国家。
再次是民族特色文化优势突出。兰州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城市,对不同宗教、信仰、习俗、文化、生活方式的包容与互鉴经验丰富。这些少数民族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宗教信仰及风俗习惯所具有的相似性与认同感大大降低了人文交流的风险性,营造了良好的人文交流環境。兰州是古丝绸之路重镇,是多元文化民族的交融地。丝绸之路留下的文化传承性、相同性和认同感,可以更好促进我们与中西亚国家的民心相通,使得兰州市与中亚、南亚、西亚、中东等地区的交流与融合源远流长,有较为深厚的传统友谊,为发展人文交流奠定了良好的人文基础。此外,在民族文化资源挖掘和整合上,以“多民族共生共荣”为脉络,重点展示兰州多民族文化交融的城市景象。除了上述的民族文化优势突出外,还有本地区独具特色、历史悠久的黄河文化与丝路文化等,都可被深度挖掘并广泛传播。
最后是资源技术优势。兰州的历史文物古迹和自然资源存在广泛,旅游资源相对丰富。作为甘肃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既是这些资源的加工、运输交易中心,还有突出的科技研发优势。据了解,中亚、西亚等国家的资源丰富,但是开发不足,而兰州市在化工制造、能源利用等方面的丰富经验和成熟技术可以在人文交流的过程中传播并应用,切实为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现实帮助并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前景广阔。
作者简介:
瞿静(1988-)女,甘肃兰州人,中共兰州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教研部讲师,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国际政治。
基金项目:本文是2019年度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甘肃强化“一带一路”通道枢纽地位的思路和对策研究》(项目批准号:19YB180)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