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新课程实施中,如何加强对学生创新探究意识的培养?以历史课堂“设疑”为例,(1)要通过一些趣味性的设疑,引起学生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2)通过设置“你认为------?”等开放性的问题,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3)通过“假如------?”等富有挑战性、启发性和争议性的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勇于发现,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思维。(4)以历史人物的探索创新精神和历史事件的创新过程为素材,精心设疑,从而培养学生优良的思维品质,激发学生的探究激情,塑造学生的创造人格和个性。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探究意识 培养
新《历史课程标准》仍然把“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作为新课程实施的根本目标之一,认为“历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推陈出新,注重学生探究创新意识的培养”。本文仅以历史课课堂“设疑”为例,就新课程实施当中,历史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 课堂“设疑”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使其产生求知欲,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问题产生了兴趣,才会积极的去思考问题。因此,在课堂教学当中,我特别注意通过一些趣味性的设疑,利用学生的好胜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引起学生兴趣,从而促使学生探究动机的产生。
如讲到《金与南宋的对峙》一节,我设置了这样的问题“2007年7月,‘成吉思汗与六盘山─纪念成吉思汗逝世78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我市(固原市)举办。那么,谁能说一说成吉思汗逝世的时间和地点?因为牵扯到自己所在城市和地区,问题一出,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表现欲,同学们马上来了兴趣,争先恐后的计算和查对。又比如讲到《元朝的行省制度》,我讓大家“找找看,我们今天所处的地区,相当于元朝的哪一行省?”涉及到自己所住地区,同学们自然兴趣浓厚。
再比如“你知道朱元璋是怎样从放牛娃到和尚直到最后当上皇帝的吗?”“我国人最早吃到玉米、花生是在何时?“想知道秦烩为什么要害岳飞吗?”诸如此类的问题,很容易引起学生兴趣,从而促使他们积极参与,进而了解和获取历史知识。
二 课堂“设疑”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性。
首先,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在课堂教学中的独立要求,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因为学生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在学生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之中实现的,不是外界强加给学生的。因此,教师要设计一些符合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合情合理的问题,启迪学生心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讨过程。
如“在你心目中,武则天是怎样一个人?”学生通过教材内容甚至是小说以及电视剧当中的了解,大胆谈了自己心目中的武则天。有同学说她很漂亮、很有才华;有同学说她是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也有同学说他是个坏蛋,连自己的儿子都杀等等。又比如“有人说隋朝的灭亡是因为大运河的开凿,你认为呢?”“有人认为郑和下西洋是为了炫耀国威,你怎么看?”以及“除此之外,谁还有不同的观点?”等。象这类“你认为------?”的问题,不仅能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独创性,让学生通过课堂讨论等形式,发表自己的创见。
其次,只有积极引导学生思考,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因此,教师要设置一些开放性的、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回答,并留给学生思维的时间和空间。
比如“元朝统一后实行民族分化政策,却又为什么说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唐朝的繁荣与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关系间有何联系?”“为什么说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等。而相对而言,那些“是不是?”“对不对?”之类的没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则只能是浪费课堂时间。
三 课堂“设疑”要有利于学生大胆想象,勇于发现,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创造意识,其特点,就是少受目标限制,多向不同方面发展,大胆探求,打破常规,预见未来,发明创造。教师在教学当中,要通过精心的设疑,尤其是设计富有挑战性、启发性、开放性、争议性的问题,诱导学生去发现、思考和创造,激发学生想象力和探究欲。这是引导学生大胆探索,畅所欲言,启动创新思维的有效措施。
比如,在讲到《唐朝的衰亡》一节时,我设置了这样的问题“如果唐玄宗爱江山不爱美人,唐朝会走向衰亡吗?”这一既具有开放性又具有一定模糊性的问题,激起了学生的探究思维,引起学生的争议。有同学就认为,爱美人并没有错,并提出反问“爱美人一定得丢弃江山吗?难道不能既爱江山又爱美人吗?”“就算唐玄宗爱不爱美人,唐朝就必然不会走向衰亡吗?”显而易见,这一问题的设置,起到了培养学生探究思维的积极效果。又比如,讲到王安石变法内容时,我这样问学生“假如你是宋神宗,你会支持王安石变法到底吗?”从而引导学生创造性的去理解历史事件和现象。
四 课堂“设疑”要有利于培养学生优良的思维品质,激发学生的探究激情,从而塑造学生的创造人格和个性。
历史学科,以其丰富多彩的事件和人物,波澜壮阔的历程,能使学生获得极为丰富的情感和精神体验。
因此,必须发挥历史学科的学科优势,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用生动的事实,通过感化等手段,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敢于挑战的献身精神、顽强的毅力、坚强的意志、积极进取的品质等。并通过爱国主义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历史责任感,增强学生面对挑战的信心和勇气,从而激发其内心强烈的探究需求和探究欲望,为探究提供内在的精神驱动力。
比如东汉的蔡伦、北宋的毕升、元朝的郭守敬等,在这些创新人物身上,本身就包含着丰富的探究精神;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元朝的行省制度等,这些创新现象和创新过程中,又包含着丰富的探究思维与方法。同时,从其背景及影响方面,还可以认识到探究的价值和作用。
课堂教学当中,我常给学生设置一些象:“你最崇拜的科学家是谁?为什么?”“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感受?体会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这些历史人物身上,最值得你学习的是什么?”“通过对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学习,给你什么启示?”诸如此类的问题,促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有助于其人格的完善,进而实现以情感为中心,以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为目的的教育目标,使探究能力的形成和发挥具有深厚的底蕴。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探究意识 培养
新《历史课程标准》仍然把“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作为新课程实施的根本目标之一,认为“历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推陈出新,注重学生探究创新意识的培养”。本文仅以历史课课堂“设疑”为例,就新课程实施当中,历史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 课堂“设疑”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使其产生求知欲,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问题产生了兴趣,才会积极的去思考问题。因此,在课堂教学当中,我特别注意通过一些趣味性的设疑,利用学生的好胜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引起学生兴趣,从而促使学生探究动机的产生。
如讲到《金与南宋的对峙》一节,我设置了这样的问题“2007年7月,‘成吉思汗与六盘山─纪念成吉思汗逝世78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我市(固原市)举办。那么,谁能说一说成吉思汗逝世的时间和地点?因为牵扯到自己所在城市和地区,问题一出,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表现欲,同学们马上来了兴趣,争先恐后的计算和查对。又比如讲到《元朝的行省制度》,我讓大家“找找看,我们今天所处的地区,相当于元朝的哪一行省?”涉及到自己所住地区,同学们自然兴趣浓厚。
再比如“你知道朱元璋是怎样从放牛娃到和尚直到最后当上皇帝的吗?”“我国人最早吃到玉米、花生是在何时?“想知道秦烩为什么要害岳飞吗?”诸如此类的问题,很容易引起学生兴趣,从而促使他们积极参与,进而了解和获取历史知识。
二 课堂“设疑”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性。
首先,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在课堂教学中的独立要求,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因为学生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在学生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之中实现的,不是外界强加给学生的。因此,教师要设计一些符合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合情合理的问题,启迪学生心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讨过程。
如“在你心目中,武则天是怎样一个人?”学生通过教材内容甚至是小说以及电视剧当中的了解,大胆谈了自己心目中的武则天。有同学说她很漂亮、很有才华;有同学说她是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也有同学说他是个坏蛋,连自己的儿子都杀等等。又比如“有人说隋朝的灭亡是因为大运河的开凿,你认为呢?”“有人认为郑和下西洋是为了炫耀国威,你怎么看?”以及“除此之外,谁还有不同的观点?”等。象这类“你认为------?”的问题,不仅能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独创性,让学生通过课堂讨论等形式,发表自己的创见。
其次,只有积极引导学生思考,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因此,教师要设置一些开放性的、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回答,并留给学生思维的时间和空间。
比如“元朝统一后实行民族分化政策,却又为什么说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唐朝的繁荣与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关系间有何联系?”“为什么说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等。而相对而言,那些“是不是?”“对不对?”之类的没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则只能是浪费课堂时间。
三 课堂“设疑”要有利于学生大胆想象,勇于发现,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创造意识,其特点,就是少受目标限制,多向不同方面发展,大胆探求,打破常规,预见未来,发明创造。教师在教学当中,要通过精心的设疑,尤其是设计富有挑战性、启发性、开放性、争议性的问题,诱导学生去发现、思考和创造,激发学生想象力和探究欲。这是引导学生大胆探索,畅所欲言,启动创新思维的有效措施。
比如,在讲到《唐朝的衰亡》一节时,我设置了这样的问题“如果唐玄宗爱江山不爱美人,唐朝会走向衰亡吗?”这一既具有开放性又具有一定模糊性的问题,激起了学生的探究思维,引起学生的争议。有同学就认为,爱美人并没有错,并提出反问“爱美人一定得丢弃江山吗?难道不能既爱江山又爱美人吗?”“就算唐玄宗爱不爱美人,唐朝就必然不会走向衰亡吗?”显而易见,这一问题的设置,起到了培养学生探究思维的积极效果。又比如,讲到王安石变法内容时,我这样问学生“假如你是宋神宗,你会支持王安石变法到底吗?”从而引导学生创造性的去理解历史事件和现象。
四 课堂“设疑”要有利于培养学生优良的思维品质,激发学生的探究激情,从而塑造学生的创造人格和个性。
历史学科,以其丰富多彩的事件和人物,波澜壮阔的历程,能使学生获得极为丰富的情感和精神体验。
因此,必须发挥历史学科的学科优势,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用生动的事实,通过感化等手段,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敢于挑战的献身精神、顽强的毅力、坚强的意志、积极进取的品质等。并通过爱国主义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历史责任感,增强学生面对挑战的信心和勇气,从而激发其内心强烈的探究需求和探究欲望,为探究提供内在的精神驱动力。
比如东汉的蔡伦、北宋的毕升、元朝的郭守敬等,在这些创新人物身上,本身就包含着丰富的探究精神;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元朝的行省制度等,这些创新现象和创新过程中,又包含着丰富的探究思维与方法。同时,从其背景及影响方面,还可以认识到探究的价值和作用。
课堂教学当中,我常给学生设置一些象:“你最崇拜的科学家是谁?为什么?”“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感受?体会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这些历史人物身上,最值得你学习的是什么?”“通过对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学习,给你什么启示?”诸如此类的问题,促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有助于其人格的完善,进而实现以情感为中心,以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为目的的教育目标,使探究能力的形成和发挥具有深厚的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