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鹅的饲养管理技术

来源 :农村农业农民·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ple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雏鹅是指孵化出壳后到4周龄的小鹅,这一阶段的饲养是整个养鹅生产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事关整个养鹅生产的成败。因此,必须根据雏鹅生长发育快、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与抵抗能力较弱、消化能力较弱、体温调节能力差、抗病力差、死亡率高等诸多生理特性进行合理育雏。
  鹅舍消毒和空置
   地面消毒采用2%的热碱水或20%热草木灰,将事先打扫干净的地面均匀喷洒一遍,然后再度打扫干净。墙壁的消毒采用20%鲜石灰乳中加入3%的来苏尔溶液的涂料,将鹅舍墙壁全部粉刷一遍。对育雏室整个空间和室内有关使用的器具,用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混合后熏蒸来消毒,其配比按照每立方米加入福尔马林25毫升、高锰酸钾12.5克,密封熏蒸12小时后充分通风换气,最后关闭鹅舍。消毒完毕后到进雏鹅前空舍时间至少2周,在此期间严禁人员、有害动物进入。
  雏鹅的选择
   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选择:一是站立平稳,行动活泼,肛门干净,绒毛粗长并蓬松洁净且有光泽。二是眼睛有神,叫声响亮,脐部收缩完好,无血斑、水肿和脐炎,无畸形等,用手抓住鹅,感觉挣扎有力,有弹性,腹部柔软。三是體重正常,按照鹅的品种不同,从小型到大型的初生重在100~130克。
  合理分群
   为保障雏鹅的健康生长,防止出现挤压造成的啄羽、压伤、压死或饿死雏鹅的现象,根据出雏时的强弱大小和适宜饲养密度进行合理分群饲养。一共进行2次分群,第一次分群在开水、开食之前。第二次分群在开食第二天进行,以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群。一般是1~7日龄20~25只/平方米、7~15日龄12~15只/平方米、15日龄以后8~10只/平方米。
  适时饮水
   雏鹅的第一次饮水时间大多在24小时左右,用饮水器或饮水槽(深度最好3厘米左右)提供清洁的饮水或者饮用加入0.05%的高锰酸钾的清洁水(1~2周内饮温开水)。适时饮水可以帮助雏鹅补充身体水分,刺激胃口,促进饮食,有利于胎粪排出,防止休克。
  合理饲喂
   雏鹅饮水后不久便可开食,有的鹅会表现出伸颈张口等啄食行为。开食太晚常导致食欲不振,发育迟缓,影响雏鹅生长,甚至造成死亡。开食时采用全价颗粒饲料(直径为2.5毫米),加入适量切细的鲜嫩青绿饲料,洒在料盘中,引诱雏鹅采食,注意第一次采食不要太饱。开食后即可转入正常饲养。2~3天后逐渐改喂雏鹅的全价配合饲料加青绿饲料。每次饲喂要做到少给勤添,不要吃得太饱,做到少吃多餐。一般白天喂6~8次,夜间加喂2~3次。精料量20~40克/天·只,青料饲喂量5克/天·只。雏鹅阶段的饲料相对稳定,可以根据雏鹅吃食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加料。严禁将发霉变质的饲料喂食雏鹅。
  适宜的温度
   雏鹅刚出生后,体温调节能力较差,不仅怕冷还怕热,必须做好保温工作,特别是前两周关键期,必须实行人工保温。一般可以采用红外线保温灯保温,保温时间为2~3周。出壳1~5天时,室温控制在27℃~28℃,出壳6~10天时,室温控制在25℃~26℃,出壳11~15天时,室温控制在22℃~24℃,出壳16~20天时,室温控制在18℃~22℃,20日龄以后室温控制在18℃,一般4周后可以安全脱温。控温的同时也要注意通风换气,排除育雏舍的水分和有毒气体,避免风直接吹在雏鹅的身上受凉而感冒。根据当地实际气温进行脱温,切忌忽冷忽热,使雏鹅生病和死亡。
  适宜的湿度
   雏鹅出壳后的1~10天相对湿度应控制在
  60%~65%,10日龄以后,雏鹅的体重增加,代谢废物增加,室内易潮湿,此时相对湿度应保持在55%~60%。育雏舍必须及时打扫,勤换垫料、垫草,并及时清除粪便,保持育雏舍的干燥和环境清洁卫生。
  合理放牧和游水
   每次放牧时,都要选择温度适宜的晴天进行,上、下午各一次,每次0.5小时,以后随着雏鹅日龄的增加,放牧时间由短到长。20日龄后,如果气候适宜,可以全天放牧。放牧场地不能远离水源,给鹅提供清洁的饮水和清洗羽毛的地方。如果放牧场地条件好,采食的食物能够满足生长的需要,则可以不补饲或者少补饲。如果放牧场地条件较差,营养需求满足不了雏鹅的生长发育需要,应做好补饲工作。放牧期间要注意鹅天敌的攻击,避免造成雏鹅的死亡和惊群。放牧时应注意做好冬季防寒和夏季防暑,以免雏鹅受害发病。
  疾病的防疫
   雏鹅体形小,抗病力较弱,如果管理跟不上,易引发各种疾病。因此,加强对育雏鹅的疾病预防和控制十分重要。可以从3个方面进行管理:一是适时接种疫苗,二是定期驱虫,三是做好疾病的防治。雏鹅出生后一日龄及时注射小鹅瘟疫苗,每羽0.5毫升。预防雏鹅痢疾,饲料中加入头孢和阿莫西林相关药物,生长到10天时补给亚硒酸钠维生素E针,进行补充硒元素。
其他文献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教育,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更加彰显了它的应用性、技术性和市场性,其教育理论指导下的社会实践既充满着教育社会化发展的时代机遇,又面临着教育市场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广泛运用,网络阅读进入到小学语文课堂为阅读教学提供方便。目前网络阅读存在着找结论的跳跃式阅读,兴趣引导下去文字阅读,无甄别的猎奇阅读等不正常现象,实践中,让学生提前明确网上学习的具体任务,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课后拓展紧贴课堂内容等办法能有效克服网络所带来的弊端。  【关键词】小学语文;网络环境;阅读教学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运用,网络阅读进入到小学语文课堂,为阅读
【摘 要】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主要研究手段的自然学科,在初中阶段的物理学习过程中,实验的价值表现的尤为突出和明显。而随着信息技术课程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如何将实验和信息技术巧妙的融为一体,是一线物理教师必须深究的一个课题。  【关键词】多媒体;物理;实验;应用  物理实验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形象、鲜明的实验现象,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还能为学生提供实验数据和信息,启发
专业群建设是职业教育专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职业教育跨界属性的体现,是职业教育社会服务功能的承载,也是终身学习的价值诉求。从恢复高考至今,我国职业院校专业群发展经历了
电子商务在我国属于新兴产业,如何在互利共赢前提下实现整个产业的茁壮发展,已有研究成果未给出系统性的解决方案。本文从该问题入手,通过对电子商务的结构性、趋势性特征分析,同
【摘 要】科学源于实践,在科学学习中,实验教学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要使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发挥至最大,就不能固步于传统教学,而要从有效性出发,贴近学生心理认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让学生自主发现科学实验的趣味,在实践感知中完善能力,提升学习质量。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  小学科学教学目的在于启蒙学生科学认识观,培养学生爱观察、爱动脑、勤动手的科学学习素养,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性格发展有着
农业部日前公布《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提出把马铃薯作为主粮,扩大种植面积、推进产业开发。到2020年,马铃薯种植面积扩大到1亿亩以上,适宜主食加工的品种种植比例达到30%,主食消费占马铃薯总消费量的30%。  马铃薯主食消费已有试点  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所所长戴小枫表示,马铃薯产业开发的内涵,就是用马铃薯加工成适合中国人消费习惯的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产品,实现目前马铃薯由副食消费
研究了无线测距技术在清筛机污土带辅助避障系统中的应用,并介绍了该系统的主要部件组成,避障原理;在现场进行了性能测试,确定了功能参数,规范了操作流程。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