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机械制图是研究阅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技术基础课。它的主要内容是以正投影法和国家标准中的规定画法为基础,研究制造业中产品图样的绘制和阅读问题。机械制图教材的编写正在打破长期以来一直使用的传统的教材编写模式,新的教材编写模式不断涌现。笔者认为,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制图教材编写要“守正出新”。
关键词:机械制图 守正出新 教材编写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
中等职业学校机加工专业开设机械制图课程,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另一方面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提供基础准备,再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丰富学生的专业经历。
近年来,随着中职教育的快速发展,教材改革已纳入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之中,机械制图也不例外。为将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教材的编写正在打破长期以来一直使用的传统的教材编写模式,创新模式不断涌现。机械制图教材究竟应该如何编写才能适应中职教育发展的需要,才能使受教育者真正学到技能?笔者结合自己三十多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希望和同行共同探讨。
一、教材的编写必须立足于课程的服务对象
机械制图课程的服务对象是中职学生,他们年龄较小,观察能力有限,对从未接触过的机械零件没有感性认识。根据这种情况,笔者认为,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制图课程的任务应该是:掌握绘制机械图样的规则(即国家标准),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识读和绘制机械零件图的能力,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教材编写要紧紧围绕这些任务进行。
在不同版本的机械制图教材中,“制图基础”仍沿用传统的编写模式占据首位,这部分内容对于那些刚踏入校门、对机械制图充满幻想和希望的中职学生来说是老套和枯燥的,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这部分与国家标准有关的内容是必须的,可以将它们拆开,分别放在后面相关的内容中。
二、教材的编写必须立足于基础做到“守正”
“守正”就是教材要传达给学生关于这门课程的最基础的知识。教材是为初学者学习这门课程使用的工具书。教师凭借这本教材,将学生引入一个新的知识领域,教给学生关于该领域最基本的连贯的知识内容。学生借助这本工具书,举一反三。机械制图最基础的知识是投影法和国家标准中的规定画法。无论以何种形式编写教材,这两个最基本的知识结构不能动摇。
有些教材的编写,强调机械制图要与实习训练相结合,将实训工种的零件图纳入教材,“请进课堂”。实训所用图样是为了完成实习任务而制定的,只用到了机械制图中的部分知识点。像这种弱化了基础知识、没有根基的学习,一方面打断了知识的系统性与连贯性,不利于学生的复习与巩固,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三、教材的编写必须在守正的基础上出新
机械制图的主要内容是正投影法和国家标准中的规定画法,要做到“出新”,其空间是有限的。笔者以为这有限的空间可以放在教材的开头和后面的零件图部分。
开头部分可以开门见山地让学生明确三视图是本课程学习的重点内容,明确三视图是怎么形成的,三视图是如何表达物体的;画立体图的要领有哪些,立体图和三视图在表达物体上有何不同等。其目的是为了给学生新鲜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为学习后面的规定画法打下基础。
零件图部分是投影作图、规定画法和国标的综合应用。这部分可以给出大量的、具有典型结构的、难度不宜太大的零件图,强调实例分析,图文并茂,让学生达到耳熟能详的效果。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识图能力及绘图能力。
随着时代的变化,国家标准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和贸易往来的国际新形势,也在不断地进行修订,将最新的国标渗透到书本中,赋予书本新的活力,引导学生树立国标概念,严格运用国家标准的时效性。这也是教材编写的“出新”所在。
抛开学术理论定义,笔者以为,教材具有引领学生学习基本概念,掌握系统连贯的知识点,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作用;教材应该为学生服务;教材的编写要以“培养”为重;教材的着墨要多放在基础知识上;教材的递进步伐要以系统连贯的知识点为基础层层提高;机械制图教材的编写要“守正出新”。
参考文献:
[1]孙兰凤.机械制图[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6.
[2]机械制图.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3]云慧霞.关于高校教材编写中的学术规范问题[J].云梦学刊,2013(5).
[作者单位:安徽省蚌埠职教中心(蚌埠技师学院)]
关键词:机械制图 守正出新 教材编写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
中等职业学校机加工专业开设机械制图课程,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另一方面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提供基础准备,再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丰富学生的专业经历。
近年来,随着中职教育的快速发展,教材改革已纳入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之中,机械制图也不例外。为将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教材的编写正在打破长期以来一直使用的传统的教材编写模式,创新模式不断涌现。机械制图教材究竟应该如何编写才能适应中职教育发展的需要,才能使受教育者真正学到技能?笔者结合自己三十多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希望和同行共同探讨。
一、教材的编写必须立足于课程的服务对象
机械制图课程的服务对象是中职学生,他们年龄较小,观察能力有限,对从未接触过的机械零件没有感性认识。根据这种情况,笔者认为,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制图课程的任务应该是:掌握绘制机械图样的规则(即国家标准),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识读和绘制机械零件图的能力,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教材编写要紧紧围绕这些任务进行。
在不同版本的机械制图教材中,“制图基础”仍沿用传统的编写模式占据首位,这部分内容对于那些刚踏入校门、对机械制图充满幻想和希望的中职学生来说是老套和枯燥的,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这部分与国家标准有关的内容是必须的,可以将它们拆开,分别放在后面相关的内容中。
二、教材的编写必须立足于基础做到“守正”
“守正”就是教材要传达给学生关于这门课程的最基础的知识。教材是为初学者学习这门课程使用的工具书。教师凭借这本教材,将学生引入一个新的知识领域,教给学生关于该领域最基本的连贯的知识内容。学生借助这本工具书,举一反三。机械制图最基础的知识是投影法和国家标准中的规定画法。无论以何种形式编写教材,这两个最基本的知识结构不能动摇。
有些教材的编写,强调机械制图要与实习训练相结合,将实训工种的零件图纳入教材,“请进课堂”。实训所用图样是为了完成实习任务而制定的,只用到了机械制图中的部分知识点。像这种弱化了基础知识、没有根基的学习,一方面打断了知识的系统性与连贯性,不利于学生的复习与巩固,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三、教材的编写必须在守正的基础上出新
机械制图的主要内容是正投影法和国家标准中的规定画法,要做到“出新”,其空间是有限的。笔者以为这有限的空间可以放在教材的开头和后面的零件图部分。
开头部分可以开门见山地让学生明确三视图是本课程学习的重点内容,明确三视图是怎么形成的,三视图是如何表达物体的;画立体图的要领有哪些,立体图和三视图在表达物体上有何不同等。其目的是为了给学生新鲜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为学习后面的规定画法打下基础。
零件图部分是投影作图、规定画法和国标的综合应用。这部分可以给出大量的、具有典型结构的、难度不宜太大的零件图,强调实例分析,图文并茂,让学生达到耳熟能详的效果。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识图能力及绘图能力。
随着时代的变化,国家标准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和贸易往来的国际新形势,也在不断地进行修订,将最新的国标渗透到书本中,赋予书本新的活力,引导学生树立国标概念,严格运用国家标准的时效性。这也是教材编写的“出新”所在。
抛开学术理论定义,笔者以为,教材具有引领学生学习基本概念,掌握系统连贯的知识点,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作用;教材应该为学生服务;教材的编写要以“培养”为重;教材的着墨要多放在基础知识上;教材的递进步伐要以系统连贯的知识点为基础层层提高;机械制图教材的编写要“守正出新”。
参考文献:
[1]孙兰凤.机械制图[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6.
[2]机械制图.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3]云慧霞.关于高校教材编写中的学术规范问题[J].云梦学刊,2013(5).
[作者单位:安徽省蚌埠职教中心(蚌埠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