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与家庭教育的互补融合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utz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社会形式的不断更迭后,绵延至今已有5000年的历史文化进程,而不断继承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也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地在滋养影响着每个中国家庭,家庭教育也是当今时代热点话题,因此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家庭教育结合联系起来,使其能够双赢,便成为本文主要所论述的中心要点。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文化传承,家庭教育;文化与教育融合
  【中图分类号】G7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26-0013-02
  从古至今,家庭教育一直都受到人们的重视。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以及良好品德的培养有着无法取代的重要意义。而随着其成为近年来的热点话题,一些知识界学者也就如何使优秀传统文化与家庭教育有效互赢结合在不断地探究学习着,但是却很少有人从实际理论出发来探究问题,并且家庭教育的可行性在文化教育这一方面的影响因素也一直存在空白。基于此,本文旨在研究分析上述提到的这些问题,并进一步提出可实施性建议和相关策略。
  1.中華传统优秀文化
  (1)传统文化的形成
  文化是一个民族文明、风俗、精神的象征。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汇集而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表现。中华传统文化是独立发展起来的形态,它独立完成了自身文化的发生和创建,创立了文字、思维方式和社会结构。中国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得中华文化的发展受到外族文化的冲击,但是在这种冲击中,中华文化从未停止自己发展的脚步,而是结合这种冲突融合自己。中华文化经历了西周幽和厉时代的大混乱、纷乱的春秋战国时期、强盛的汉朝等朝代更新绵延发展至今,不断地进步、改进逐渐在众多文化中站立脚跟,并对世界文化产生影响。
  (2)传统文化的传承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博大精深的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方方面面理论、技艺、传统、民俗等等。为了更好的继承、传承中华文化,中华文化也在借鉴和创新,使得当代人更好的传承,也促进文化的发展。例如,金庸小说以文化传承和现代变革的角度多方面,实现了阅读的古今融通,突现中国文化精神,确立金庸小说的当代意义和文化价值。无论是注重形式还是为了保存记录,都不是真正的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不应只注重在形式上,更重要的是一代与一代人的言传身教,有生命力的传承才有价值、有意义。文化隐藏在日常生活中,长辈营造怎样的传统文化学习氛围,下一辈的人就会接受到怎样程度的文化教育。
  2.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1)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是对孩子成长中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不能代替的。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孩子的语言表达、行为举止和思维都受到父母的感染。父母的言行表达代替着他们的人生态度,在这无形中孩子模仿着父母的一言一行,因此父母要在细节中给孩子树立好榜样,塑造自己的形象,教给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在为孩子树立榜样的时候,还要注意给孩子更好的呵护与陪伴。了解孩子的心理,关心孩子心理、身体发展的每一个规律,培养孩子积极心态,正确面对失败与成功。家庭教育对孩子习惯的养成、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都有促进作用。
  (2)对民族发展的重要性
  一个民族进步与发展需要人才,而一个人才的形成需要靠良好的家庭教育来培养。简而言之,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条件。人才的培养要从小做起,今天是祖国的花朵明天是国家的栋梁,花朵的用心栽培关系到祖国未来的发展。有句话是:“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当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这句话充分表现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重要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培养优秀孩子的催化剂。身为人父人母,理应以身作则,用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孩子,以此更好的帮助孩子面对社会生活中的问题以及所用的心理状态。引导孩子树立正面形象,家庭相当于社会的细胞,当有了健康的细胞时,也为强壮的身体奠定基础。古人说过:“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其中也是从小家做起,在面向国家,最后到世界的道理。因此,家庭教育对社会的安定、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
  3.中华传统文化与家庭教育相融合
  现代中国人的爱国心愈来愈强,每个人奋斗努力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中国梦而拼搏。实现中国梦需要的是每一个优秀的中国人,而每一个优秀的中国人是来自于每一个家庭良好的家庭教育悉心教导,每一个有着优良教育氛围的家庭,其好的家风都是在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充满着优秀的传统文化。
  以作者举例:作者从小在充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中长大,这种氛围对其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着深远的影响。作为新时代的中国人以及优良传统文化的华夏子孙,作者牢记家族“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的家训,这种优良的家训家风相传于一代又一代人中间。教育儿女从小要谨记家训,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可以经常给孩子讲中华民族经典故事和历史文化。例如,孔融让梨的故事让孩子懂得谦让,无论是学业上还是生活上都懂得谦让别人。磨杵成针的故事让孩子懂得坚持的道理,只要坚持铁杵都可以磨成针,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要坚持不要半途而废。闻鸡起舞的故事让孩子懂得无论是梦想还是事业,只要努力奋斗就会有实现的可能。因此,将优秀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家庭教育结合是非常有必要的,这种教育会促使我们的后人越来越优秀,让我们国家不断进步发展,对实现中国梦的距离更近了一步,同时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
  4.传承优秀中华文化和良好家风
  国是千万家,有国才有家;家是国细胞,治国先治家。有句话讲得特别好,家训家规连着家风,家风连着党风政风、社风民风。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小家做起,传承优秀中华文化和建立良好的家风,为创建幸福美满家庭、和谐社会而共同努力。中华文化中最注重孝,孝顺父母,关爱长辈,也是组成家风中重要部分之一。良好的家风影响一个人的一言一行,进而影响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使我们向着目标前进,获得优秀的品质。家庭教育是传承中华文化重要方式,家长的教育水平、教育理念和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力等等都是影响文化传承重要原因。
  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传承下来的优秀文化,代代相传,通过不断地积淀、传承,形成一个个优秀的家风,也形成每个中国人内心的骄傲。
  综上所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自古至今,已历经千余年的风霜。因此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优秀传统文化对建全发展社会主义起着着十分重要的根基作用,是中华魂精神的源头所在,也同样是中国人民精神世界的支柱。当今时代下的新一辈炎黄子孙,需要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接班人,并且要将其转变成实现中国梦的源源不断的动力。这也正是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所在。优秀传统文化结合中华民族几千年智慧和孜孜不倦的精神,是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作为祖国母亲的儿女,应积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将传统文化切实行动到实现中国梦中。
  参考文献
  [1]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秘书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促进新时代家庭教育发展[J].中国妇女报,2018.09(30):1
  [2]王建勋.浅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农村家庭教育融合的策略[J].教书育人,2019.12(01):6-7
  [3]崔美丽;马菁池.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融合机制研究—基于山东省鱼台县的调研[J].基础教育参考,2019.05(15):13-15
  [4]周丽帆.如何做到传统文化与现代家庭教育的完美结合[J].福建茶叶,2020.03(25):405-406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实现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已经成为了学校教育的重要教学目标。但是身心健康并不是单一的生理健康以及身体素质的增强,更重要的是保持学生心理的健康、进行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小学阶段的班级管理中积极的进行学生心理的有效辅导和教育,以此实现学生心理健康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小学阶段;班主任教师;心理辅导;重要意义;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5.1
期刊
摘 要:在小学阶段的足球训练中,整齐划的基本功训练或者枯燥乏味的理论讲解,显然无法发挥小学生在训练中的主体性。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战术修养,小学足球训练中的分组对抗很难做到有板有眼;另外,因为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在体育运动中他们情绪高涨,思维活跃,所以场面上看又是过于激烈。对这种“一窝蜂”式的分组对抗,我们称之为“踢野球”。这种训练形式,看似亳无章法可言,但如果使用得当,注重引导,这种训练方法对激
期刊
摘 要:《弟子规》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字里行间无不彰显着古人教育后代的智慧,其中暗含着相关良好习惯培养的宗旨及方法。小学阶段作为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更应充分利用《弟子规》中的宝贵财富,因此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将《弟子规》的学习融入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之中,以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传统文化;弟子规;小学生;习惯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在初中英语的学习过程中,良好的口语能力是学好英语的关键,语言的学习都需要经过大量的听、读和写等过程,想要学好英语,就需要提升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但是大部分的教师对于学生的口语能力的培养不是很重视,对于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没有一个好的教学方法。本文会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介绍一些提升学生口语能力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初中英语;口语能力;提升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 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素养以及语言感悟能力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阅读教学中,以培养学生基本的文本阅读感悟能力为前提,促进学生读写结合的文字阅读积累过程中,能够增进学生领会文章思想感情,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基本能力。发挥阅读教学的有效价值,使学生能在阅读学习中有所收获。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
摘 要:初中体育对学生身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将分层教学法合理融入,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法得到了广泛应用,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性格特点进行教学目标设置,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选择,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活动,还可以使学生逐渐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期刊
摘 要:数学是一门理论逻辑与实践并行的一门学科,它与我们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加入一些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可以有效帮助小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数学知识,有助于对小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现阶段在小学数学生活化的相关实践研究中,仍然存在一些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活化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质量。小学数学教师应提升自身职业素养,改进教学策略,使小学教学与生活有效关联,培养
期刊
摘 要:幼儿园“一物多玩”体育游戏,是一种融智慧启迪、自由创新、体能锻炼为一体的体育游戏活动。开展“一物多玩”体育游戏,既能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好奇性和积极性,更能拓展活跃幼儿的想象力,充分开发幼儿的思维能力,对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幼儿;体育游戏;一物多玩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26-0010-02  随
期刊
摘 要:小学习作教学在语文教学之中,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并且对于学生而言,它又是语文综合素养的检测。因此让学生对写作有兴趣,会写作,能写作是新时期的语文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一个艰巨任务。那么语文教师应如何开辟习作教学之新天地呢?本文就结合小学习作教学从多位指导,体现“实”、多样训练,落实“勤”、多层评改,突出“活”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多位;多样;多层;习作教学;对策  【中图分
期刊
摘 要:近些年来,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进步和不断普及,信息技术也已经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凭借着自身快捷而又易于实施的特点,它已经作为一种辅助的教学应用手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基于信息技术的环境之下,教学方式的优化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因而本文将围绕信息技术展开探讨,重点研究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效率;策略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