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铁空间的公共卫生服务系统设计

来源 :设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ingbb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之后,城市公共空间的卫生安全将越来越受到关注。地铁环保装备是否有效运行,实时的卫生质量是否达到标准,在遭遇突发事件时是否有及时的消杀或隔离措施等,乘客对所处空间的“安全性”充满了未知,甚至有一定的恐慌。
  通过对乘客行为的观察研究,我们发现乘客缺乏乘坐地铁时的个人防护措施,对公共卫生环境缺乏认知。
  针对这些痛点,设计了一套基于地铁空间的公共卫生服务设施。以模块化的概念产出了一系列包括口罩販售机、个人消杀设备、空气检测与净化等设备在内的公共服务设施。可以在地铁的不同区域内配备不同的设备,为乘客出行提供安全保障,培养乘客的公共卫生意识。
其他文献
引言  产品设计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反复修正、走向完善的改进过程,能否高效、准确地达到设计目标,反映了设计开发的高水平和在多个设计方案中取得胜利的实力。数字化技术在设计界的运用普遍适用,相对于建筑设计的参数化表皮,工业设计可以用同样的辅助技术手段来设计。设计师在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设计产品时,快捷地修改产品造型和主要部分的建模速度,表现出实时模型状态和表面纹理,而且产生了全新的产品表皮设计风格,是
期刊
引言  随着空间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人-环境”之间的关系成为现代空间设计中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在向传统文化学习的大的背景下,“石窟空间”作为传统佛教建筑的一种特殊形式受到了研究者的亲睐。出于实现“体验无限广袤的佛国世界”的基本设计目标驱动下,使用一定的设计策略将“有限”的石窟空间转变成“无限的佛国世界”就成了设计师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而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借景”恰恰可以实现这一设计目标。  一、概
期刊
2019年4月2日,中国美术学院的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迎来了开馆以来首位华人设计师的作品大展。由于是在学院博物馆中的个展,展览着重选择了卢志荣在建筑、室内、家具、器物、雕塑五个领域的作品,创作时间跨度长达三十年,力求全面地反映出他的精神世界。展览将持续到2019年5月31日。  卢志荣不仅亲自设计了展陈空间,还邀请米兰理工大学建筑学家马尔科.比拉吉(Marco Biraghi)教授对其设计观念进行再
期刊
引言  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物联网等技术的兴起,从人机交互到服务设计,用户体验的范畴、内容服务和连接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时,用户的背景也变得非常丰富,情感需求也日益多元化。  用户体验会进化,使用产品过程中容易出现惰性,需要不断的丰富体验的形式,以物联网为平台可以不断提供新的生活场景,出现新的交互形式,因此,结合物联网思维可以更好地为用户体验做设计。  一、用户体验下的新生活场景  (一)用户
期刊
一、形态、形态学以及设计艺术形态学的概念  (一)何为形态  在辛华泉的《形态构成学》中说道,“形状,指物体或图形由外部的面或线条组合而呈现的外表。形象则是能引起人的思想或感情活动的形状或姿态。形态则是事物内在本质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包括形状和情态两个方面。概念的意义在于强调了形状之所以如此,把内部和外内统一起来”。而林华则在《设计艺术形态学》中对“形态的定义为设计的视觉化(设计方案)和设计的
期刊
摘要:对成都地铁导视系统设计中存在的图形符号进行再设计研究。利用调研分析法,造型特征因子分析法及形状文法。分析图形符号特点与导视系统的辩证关系,把成都金沙遗址地铁站台导视系统作为研究对象,结合调研数据提取文化造型因子并进行分析,将得到的特征因子加入形状文法运算进行再设计。得到以成都金沙遗址地铁站台导视牌标识为例的站台导视系统牌再设计方案。文章通过探讨导视系统与图形符号关系,以成都金沙地铁站台的标识
期刊
引言  随着我国的人口数量激增,且城市空间一直都是处于平面扩张状态,导致人均占地面積日益减少。因而平面空间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日常活动,对于空间的思考方式已经从二维空间转向三维空间。如今的城市公共区域不仅存在着空间问题,也存在功能较为单一、形式较为呆板等问题,所以应发展纵向空间来弥补平面空间的不足。在城市活动性质、内容和特点不断变化的情况下.现代人对于公共设施的功能拓展需求越来越高,人们对于景观
期刊
设计说明:《一粒珠》(如图2)犹如一颗珍珠般珠圆玉润,饱满而剔透,壶身一大珠壶钮一小珠,如同“母子珠”般形影不离,晶润温婉,壶钮与壶身均为圆润饱满的球形,壶盖与壶身融为一体,圆润之余不显臃肿。为适合现代的泡茶方式,一改传统的三彎壶嘴,并改变壶把与壶嘴传统的黏接的方式。嘴、把、钮、身“四位一体”,壶身圆润饱满的球形主体突出并饰以隐约可见的跳刀纹,此跳刀纹饰在紫砂的应用实为首创。
期刊
引言  工业化批量生产以来,产品的制作和生产模式发生了很大改变。手工业时代通常只需工匠一人构思、制作到销售全程负责的工作方式,演变成由不同的人按照一定生产流程,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的生产模式。与此同时,手工业时代只需工匠共人对产品负责的工匠精神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失去了原本的价值和意义。  一、面向“造物”的当代工匠精神  传统手工业时代的工匠精神建立在以“物”为中心,即以“手工产品”价值为标准的评价之上
期刊
设计说明:《清泉壶》(如图1)取自然界的葫芦形态,以提梁设计形成大葫芦中套着小葫芦,寓意着“双福”临门。壶身圆润,泥色纯一,壶嘴壶把舒曲自然,宛若从壶体中天然生出一般。形态高度概括,虚實相间,温润如玉,造型洗练朴实,不受世俗所染。壶体由著名画家张志安教授书写“一壶清泉”四字,相得益彰,寓意着带来一份世外桃源般宁静与祥和,就像是一壶清泉的滋润,带给我们这份独特的宁静。  此壶采用拉坯成型工艺和紫砂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