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有权规定学生发型吗?

来源 :高中生学习·高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77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意见领袖
  作为学校的主体,学生有没有自主选择发型的权利?对学校出台的与学生相关的规定,学生有没有参与和发言权?学校有没有权利规定学生的个人行为?学校的行为边界在哪里?
  学校有没有权利规定学生的头发长度?从法理上来说压根没有。有律师表示,宪法规定了公民的人身权利,发型由个人自主决定,学校没有权利进行强制干预。当然,学校可以在校规中提倡或明确禁止某种发型,使学生符合其身份,但如果强制学生剪某种发型,当事人可以通过教育行政部门申诉或通过民事诉讼途径解决。也就是说,目前中小学在头发问题上的各种校规,严格来说多半有违宪成分。
  但即使如此,许多学校还是习惯性一刀切,逼男生剪平头,逼女生留短发,甚至理直气壮,将违规者公然示众、强行剪发或予以处分。
  是什么让他们对头发的长度孜孜以求?难道仅仅是为了校风?如果目的仅限于此,那么按照《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守则》的规定要求即可,又何必整齐划一,规定男生必须寸头,女生必须冬菇头呢?
  这首先是一种对“整齐划一”的迷恋,这在生活中十分常见,尤其是在我们的父辈身上更可算是根深蒂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个国家都沉醉于走方队、团体操的整齐宏大,追求着装的统一。这种整齐划一还意味着一种控制,是权力的体现。
  上世纪八十年代有“清除精神污染”这样的运动,比如男性不能留“飞机头”、长鬓角,不能穿喇叭裤和紧腿裤。许多城市甚至组织人力上街蹲点,见到违规者立刻揪住,就地剪發或剪裤子。直到领导人提出“清除精神污染”要有界限,不要干涉穿衣打扮,并提出“我国的衣着还是单调的,不要把刚刚出现的活泼多样又打回到古板、单调状态中去”,运动才告一段落。
  如今,这种针对成年人的发型和着装控制已不存在,但在中学里却愈演愈烈,校方往往打着“端正校风”的旗号干涉学生。这一方面是因为对“整齐”的迷恋、对权力的迷信,另一方面也因为中学生的心智并未成熟,是缺乏反抗力量“软柿子”——当然,近年来由于网络的兴起,新一代自主性的加强,反抗之声已是此起彼伏。
  通过控制发型体现权力,实现肉体和精神上的双层钳制,在历史上并不罕见,最典型例子当属满清入关时的“留发不留头”。如果我说如今的许多中学校长和学生家长一脑子“留发不留头”的遗毒,他们必然会否认,认为我是把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件事扯到一起。但从动机和行为而言,二者真的有本质区别吗?都是规定他人发型,而且只准服从,不准反对,如有不从,立刻来硬的,只不过清朝统治者以屠城杀人为手段,如今的校长只能拿起剪刀胡剪一通罢了。
  以广西这位副校长的行为为例,他在校内公然剪去学生头发,甚至还通过校园广播“召唤”师生围观,这与批斗游街何异?这压根不是教育,而是对学生的极大羞辱,只会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留守儿童原本就与父母见面少,心理或多或少可能存在问题,遭遇副校长的当众羞辱,恐怕只会让他们的心理出现更大的问题。许多孩子误入歧途,起因就是逆反心理。从这一点来说,赞成“暴力剪发”的家长也无知到了极点,他们以为强行剪掉孩子头发,就能让孩子专注学业,却不知道二者之间根本没有必然联系,而且孩子的逆反心理也许会带来更严重的问题。
  (叶克飞)
其他文献
回放  “韦小宝”是金庸先生虚拟的人物,目前,江苏扬州正有意大打“韦小宝牌”,打造以韦小宝为主题的创意园——鹿鼎城主题公园。无独有偶,湖北襄阳将以小说《射雕英雄传》中“襄阳大战”故事为原型,建造郭靖、黄蓉“射雕情缘”像。据了解,郭靖黄、蓉雕像为襄阳市汉江旅游风光带夜景亮化工程的人文景观之一,总耗资100万元,力图展现一种文化魅力。建成之后,该雕像将成为襄阳的又一文化名片。  微言  @天空飘彩霞:
期刊
怎样才能写出触动人心灵的好文章呢?不同的文体,触动人心灵的途径是不一样的,比如议论文可以靠独特的见解与雄辩的论证而“振聋发聩”;抒情文可以靠情感的真挚细腻而使人“于我心有戚戚焉”;那么记叙文呢,就主要靠所写的人与事去打动人心了。人与事都是实实在在的(想象与虚构属另一话题,暂且不谈),这就给文章的内容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形式与技法固然重要,但再高明的形式与技法,也掩盖不了内容的苍白。  下笔之前,首先
期刊
【阅读关键词】结尾  就像欣赏绝妙的乐章,一曲终了,余音仍在耳畔缭绕。同理,成功的结尾,能使读者更深入、更透彻地理解文章内容,进一步领会文章的主旨,能唤起读者的思考与共鸣,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好的结尾要在三个方面尽力追求:一要简明——态度分明、观点明确、中心明了。像“豹尾”,短小精悍,刚劲有力。二要深刻——启人心智、感悟升华、令人回味。谢榛曾说:“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三要优美——技巧得法、
期刊
议论文的结尾是伸延文意、收束全文的关键,是对论点的充分显示和升华,也是衡量我们写作水平的标尺。议论文可以用下列方法结尾。  总结全文,强化观点。这种方法能够有效捏合全文,将发散的内容集中起来,让读者对文章观点、作者态度一目了然,对文旨有强调作用。如2010年全国卷作文《“小议”浅阅读》的结尾:  让深阅读与浅阅读像一对孪生姐妹一样地步入我们现代人的心扉,作个张弛有度、亦“深”亦“浅”的现代人。深浅
期刊
开场白是活动开场所说的话,可分为会议开场白、演出開场白、赛事开场白、节庆开场白等。如果说活动主体像美玉的话,那么开场白就应该是引玉之砖,只有抛出“好砖”,才能引出“美玉”来。  什么样的开场白才算“好砖”?能迅速抓住观众、引出话题的即是。下面几种方式值得我们借鉴。  1. 铺排描述。即对活动内容、作用、意义作铺排描写,或对现场情景加以描述,比如济南国际儿童广场晚会的开场白:“寂静的园林已经笼罩着一
期刊
高考作文以议论文为多,而写作议论文就必须学會转述材料,从历年阅卷情况来看,很多考生都犯了堆砌材料甚至用事例陈述取代议论分析的错误,从而导致文章出现硬伤。近几年省考试院也在反复强调这一问题:“堆砌、拼凑材料,动辄拿古人说事,在议论文中表现为用事例取代分析论证的过程。”(《2012高考试题分析与评价·湖北卷语文》)“缺乏严密的论证过程,而是以堆砌事实论据来代替思辨分析的过程,甚至生硬、粗浅的贴上立意的
期刊
材 料  来京打工的18岁姑娘石芳丽骑电动车不慎将76岁的老人撞倒,导致老人5根肋骨骨折,昏迷足足三分钟。石芳丽当即送老人到医院,之后主动辞去工作陪护老人。她事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想过要赔多少钱,想过怎么样照顾老人,也想过辞职后怎么找工作,就是没想过撂下老人偷偷跑了。”  被撞老人韩健,是一位退休老教授,他被石芳丽的行为感动,不仅放弃索赔,其家人还帮助石芳丽找到了一份新工作。3月25日晚,央视
期刊
散文往往给人以散漫、闲散、松散之感,而一个好的结尾会为散文类文章增色不少。散文结尾可运用以下几种方法。  呼应法。在收束全文时,用简短的文字呼应开头,能产生首尾圆合、浑然一体的艺术效果,从而唤起读者心中的美感。  例如,朱自清《荷塘月色》的开头是“……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结尾时作者则这样写到:  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期刊
改 编  下面是不同论点下对原材料的不同“改编”(运用)。  论点一:守住我们的道德底线。  今年2月,来京打工的18岁姑娘石芳丽骑电动车不慎将一位76岁的老人撞倒,石芳丽当即送老人到医院就医。在扶不扶的问题上,石芳丽选择了扶;在上不上医院的问题上,石芳丽选择了上——石芳丽把工作辞了,为的是更好地照顾这个被自己撞伤的韩大爷。  自己不慎将老人撞倒,“没想过撂下老人偷偷跑了”,送老人上医院,这无疑是
期刊
威震八方 许多学生受娱乐明星影响,刻意在外形上模仿他们,这确实是一个需要重视的校园问题。他们只看到明星风光的一面,却不清楚明星的发型、服装都是专业形象设计师根据他们的特点来设计的,而且舞台表演所需要的形象设计绝大部分都不适合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学生有自己的权利,但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权利的行使是有限制的。  叶子 在发型上,学校的唯一要求就是短,目的是希望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能给人一种健康向上的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