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概括地讲,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是提高学生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来了解下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的概念,两者是相对来说的,智力因素包括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和创造力;非智力因素指与认识没有直接关系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需要、动机、目标、信念、世界观等方面。这些非智力因素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个智力水平较高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往往不会有太多的成就。相反一个智力水平一般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得到很好的发展,就可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做出较大的贡献。以达尔文为例,19世纪英国杰出的生物学家达尔文曾说过:我之所以能在科学上成功,最重要的就是我对科学的热爱,对长期探索的坚韧,对观察的搜索,加上对事业的勤奋。从心理学讲兴趣、意志、性格、目标、抱负等都是智力发展的内在因素,非智力因素得到良好发展的一个人不但有助于智力因素的充分发展,还可以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
有了智力因素没有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环境,学生的各方面发展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对于非智力因素,国内外的专家都持有各自的见解,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通过自己的实践探索从智力和智慧行为心理结构方面,对非智力因素的含义做的的概括是:非智力因素是智慧行为的必要组成部分,对智力起着作用。
现代的心理学家认为,人是由生理和心理两大功能类组合而成,人只有在生理和心理得到全面发展的情况下,才能被称之为健康的人,只有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充分作用的条件下,才可能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
我国的林崇德教授认为非智力因素是指除了与能力以外的又同智力活动效益发生相互作用的一切心理因素。国内外专家都提到了一个相同的点就是非智力因素和智力活动效益有一定的联系。
一、智力因素存在的作用
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较好地结合对学生成绩提高有着一定的作用,但是他们又有着一定的区别,智力是一种认识的过程,是一种能力的存在,智力是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通俗的认识,一般的家长都以孩子的智力高低来判断孩子的聪明程度,学习好坏程度,这个认识有一定的公认度,但也存在着片面性。
学习是每个人必经的路程,由于个人的先天素质存在着差异,智力也出现差异,智力的个别差异可以分为本体和后体两个方面,本体差异指的是智力的性别差异;后体的差异指的是指智力表现早晚的差异。在美术教学中,智力因素是一层铺垫,也是在創造非智力因素前的必须存在的内容,这个应该比较好理解,智力正常的人在我们的美术教学中只要老师创造一定的非智力因素环境,他会随着这个环境的变化而做出不同的事情。而智力上有障碍的人没有智力这一层铺垫,不管周围环境怎么变化,对他不会有多大的影响,从而跟不上老师教学的节奏。智力因素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智力差异对学生学业的影响是很大的。
二、非智力因素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花心思更多的是怎样用有感染力的语言或肢体动作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在初中的美术教学中,学生感兴趣的是可操作性比较强的教学内容;而在高中的美术教学中,学生更注重有学识内涵的欣赏内容,不同的年纪阶段对所需要的知识阶层也有所不同,根据不同的情况,教师就要为学生创造这些环境,就涉及到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的主要内容包括环境的创造,角色的扮演,情景的设置,空间想象等等,非智力因素的研究者布雷的《天才研究中的一些问题》一书中认为:人的杰出成就的产生是能力、个性和环境三种因素有力配合的结果。在美术教学中,学生对教师的配合和互动是相当重要的,如果一堂课教师滔滔不绝,学生一语不发,什么反应都没有,看起来似乎都在听却似乎什么都不知道,对上课内容的强烈需要和爱好是取得成就的重要因素,如果学生对某门课程缺乏兴趣,当然不会去听去深入,可见成绩也不会太理想。也体现不了素质教育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美术是一门可以发挥无限想象力的课程,可以延伸扩展到很多领域,美术与生活息息相关,要让学生更好的发挥这种想象力,教师就要有这种引导的思路,非智力因素中最重要的构成因素是情感,情感又包括很多种类,就以师生情为例,感情的培养可以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有时候学习是件枯燥的事情,学生喜欢某一门课程,首先学生要对这门任教的老师有一定的感情,美术作为一门欣赏课而不是中考高考项目,学生对艺术课的学习态度大部分决定于教师,也就是说教师要有一定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有了这种情感的积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良好的兴趣就方便。
非智力因素的创造,首先要抓住方向,高中美术教学中,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对美术课程带有随意的态度,可学可不学,三分钟热度,感兴趣的听点进去,不感兴趣的不听,整个人一个游离的状态,这就大大减退美术老师的上课热情,那么此时美术教师如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尤为关键。非智力因素的创造首先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方向上去找,学生的理想是个有力方向,所谓有理想才有未来,从这样一个话题中渐渐绕道美术的相关知识中,学生兴趣足,是促进学习的有力供电器,显然美术课效果也明显。
在为学生寻找非智力因素过程中,其中重要的一条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之前有了理想,接下去就是要朝这个理想去努力,努力的近义词就是学习,学习的范围较广,内容较复杂,且每个人都在学习,教师只有正确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才有动力,非智力因素的功能和作用才不会落空。如果把上课过程比作一艘船,学生是帆,教师则是掌舵者,营造以学生为主,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体系,学生是交流的主体,知识的接受者,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意味着教师责任和作用的减少,反之更需要教师花一番心思去创造更好的非智力因素来点拨和指导。
有了理想,学习方向,还不够,即使前面非智力条件有创造,但如果学生不喜欢学习,那等于是零,所以第三部分要讲的是培养学生兴趣,兴趣又有直接性和间接性,直接的兴趣从教师和学生对话中可直接反映出来,间接兴趣就要让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发现,也就是教师在创造非智力因素环境中对学生的一个引导,从而让学生产生一定的兴趣,在间接兴趣的培养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非智力因素有很多很多,比如学习环境,家庭环境,周边人对你的影响,学习环境的好坏会影响到学习质量,家庭环境的好坏决定对学习的热情,喜欢或者讨厌某个老师,这些都属于非智力因素。
美国心理学家特尔曼和丽文斯曾对1828名智力超常的学生进行研究,持续五十年,获得了大量数据,研究表明,这些智力相当的学生,由于不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成人以后事业上的成就差异悬殊,成就显著的一部分人有很强的进取精神,热爱自己的事业,做事认真,坚定,他们的非智力因素也超群。对班级部分美术生调查发现,一部分成绩好的同学平时热爱学习,求知欲望强,学习专注,毅力坚强,遇到困难不轻易放弃,这些非智力因素都是促使这些同学取得好成绩的原因。
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在学习过程中都是缺一不可,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主动探索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体,传播知识的主体,不同的身份不同的角色,智力因素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促进非智力因素积极的发展,那么反过来,非智力因素的创造又是智力因素发挥最大用处的强大动力,因此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者是互相制约,互相促进发展的。教师应在美术教学中善于发现两者的关系,为更好地发挥学生的智力因素去创造有效的非智力因素。
(宁波市鄞江中学 浙江宁波)
有了智力因素没有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环境,学生的各方面发展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对于非智力因素,国内外的专家都持有各自的见解,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通过自己的实践探索从智力和智慧行为心理结构方面,对非智力因素的含义做的的概括是:非智力因素是智慧行为的必要组成部分,对智力起着作用。
现代的心理学家认为,人是由生理和心理两大功能类组合而成,人只有在生理和心理得到全面发展的情况下,才能被称之为健康的人,只有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充分作用的条件下,才可能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
我国的林崇德教授认为非智力因素是指除了与能力以外的又同智力活动效益发生相互作用的一切心理因素。国内外专家都提到了一个相同的点就是非智力因素和智力活动效益有一定的联系。
一、智力因素存在的作用
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较好地结合对学生成绩提高有着一定的作用,但是他们又有着一定的区别,智力是一种认识的过程,是一种能力的存在,智力是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通俗的认识,一般的家长都以孩子的智力高低来判断孩子的聪明程度,学习好坏程度,这个认识有一定的公认度,但也存在着片面性。
学习是每个人必经的路程,由于个人的先天素质存在着差异,智力也出现差异,智力的个别差异可以分为本体和后体两个方面,本体差异指的是智力的性别差异;后体的差异指的是指智力表现早晚的差异。在美术教学中,智力因素是一层铺垫,也是在創造非智力因素前的必须存在的内容,这个应该比较好理解,智力正常的人在我们的美术教学中只要老师创造一定的非智力因素环境,他会随着这个环境的变化而做出不同的事情。而智力上有障碍的人没有智力这一层铺垫,不管周围环境怎么变化,对他不会有多大的影响,从而跟不上老师教学的节奏。智力因素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智力差异对学生学业的影响是很大的。
二、非智力因素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花心思更多的是怎样用有感染力的语言或肢体动作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在初中的美术教学中,学生感兴趣的是可操作性比较强的教学内容;而在高中的美术教学中,学生更注重有学识内涵的欣赏内容,不同的年纪阶段对所需要的知识阶层也有所不同,根据不同的情况,教师就要为学生创造这些环境,就涉及到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的主要内容包括环境的创造,角色的扮演,情景的设置,空间想象等等,非智力因素的研究者布雷的《天才研究中的一些问题》一书中认为:人的杰出成就的产生是能力、个性和环境三种因素有力配合的结果。在美术教学中,学生对教师的配合和互动是相当重要的,如果一堂课教师滔滔不绝,学生一语不发,什么反应都没有,看起来似乎都在听却似乎什么都不知道,对上课内容的强烈需要和爱好是取得成就的重要因素,如果学生对某门课程缺乏兴趣,当然不会去听去深入,可见成绩也不会太理想。也体现不了素质教育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美术是一门可以发挥无限想象力的课程,可以延伸扩展到很多领域,美术与生活息息相关,要让学生更好的发挥这种想象力,教师就要有这种引导的思路,非智力因素中最重要的构成因素是情感,情感又包括很多种类,就以师生情为例,感情的培养可以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有时候学习是件枯燥的事情,学生喜欢某一门课程,首先学生要对这门任教的老师有一定的感情,美术作为一门欣赏课而不是中考高考项目,学生对艺术课的学习态度大部分决定于教师,也就是说教师要有一定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有了这种情感的积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良好的兴趣就方便。
非智力因素的创造,首先要抓住方向,高中美术教学中,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对美术课程带有随意的态度,可学可不学,三分钟热度,感兴趣的听点进去,不感兴趣的不听,整个人一个游离的状态,这就大大减退美术老师的上课热情,那么此时美术教师如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尤为关键。非智力因素的创造首先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方向上去找,学生的理想是个有力方向,所谓有理想才有未来,从这样一个话题中渐渐绕道美术的相关知识中,学生兴趣足,是促进学习的有力供电器,显然美术课效果也明显。
在为学生寻找非智力因素过程中,其中重要的一条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之前有了理想,接下去就是要朝这个理想去努力,努力的近义词就是学习,学习的范围较广,内容较复杂,且每个人都在学习,教师只有正确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才有动力,非智力因素的功能和作用才不会落空。如果把上课过程比作一艘船,学生是帆,教师则是掌舵者,营造以学生为主,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体系,学生是交流的主体,知识的接受者,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意味着教师责任和作用的减少,反之更需要教师花一番心思去创造更好的非智力因素来点拨和指导。
有了理想,学习方向,还不够,即使前面非智力条件有创造,但如果学生不喜欢学习,那等于是零,所以第三部分要讲的是培养学生兴趣,兴趣又有直接性和间接性,直接的兴趣从教师和学生对话中可直接反映出来,间接兴趣就要让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发现,也就是教师在创造非智力因素环境中对学生的一个引导,从而让学生产生一定的兴趣,在间接兴趣的培养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非智力因素有很多很多,比如学习环境,家庭环境,周边人对你的影响,学习环境的好坏会影响到学习质量,家庭环境的好坏决定对学习的热情,喜欢或者讨厌某个老师,这些都属于非智力因素。
美国心理学家特尔曼和丽文斯曾对1828名智力超常的学生进行研究,持续五十年,获得了大量数据,研究表明,这些智力相当的学生,由于不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成人以后事业上的成就差异悬殊,成就显著的一部分人有很强的进取精神,热爱自己的事业,做事认真,坚定,他们的非智力因素也超群。对班级部分美术生调查发现,一部分成绩好的同学平时热爱学习,求知欲望强,学习专注,毅力坚强,遇到困难不轻易放弃,这些非智力因素都是促使这些同学取得好成绩的原因。
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在学习过程中都是缺一不可,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主动探索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体,传播知识的主体,不同的身份不同的角色,智力因素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促进非智力因素积极的发展,那么反过来,非智力因素的创造又是智力因素发挥最大用处的强大动力,因此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者是互相制约,互相促进发展的。教师应在美术教学中善于发现两者的关系,为更好地发挥学生的智力因素去创造有效的非智力因素。
(宁波市鄞江中学 浙江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