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文化:一种有根的生长

来源 :精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ch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校是学生追逐梦想的地方,也是学生精神发育的家园。学校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的功效,主要在于学校是文化的场域,是文化生长的土壤。在这里,学生的生命因文化的浸润和给养而变得晶莹剔透、熠熠生辉。可以说,学校是因文化而让学生如此眷恋,并成就学生生命的绚丽和精彩。但文化之于学校而言,不是静态和固化的,需要在坚守中发展,在传承中创新。这是优秀学校文化的特质,也是学校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和要求。
  对于一所学校而言,文化就是它的生长之根,发展之源,也是学校发展的基因。根在哪里,文化就在哪里;基因是什么,学校的文化就是什么。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校文化是需要传承的。一所老的学校能够办到今天,是有其过人之处的。其中一点可以肯定,就是这所老校坚守了自己的文化根脉,虽历经世事沧桑,但风骨犹存,志向不改,依然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那么,学校文化的根和魂在哪里呢?我们需要从哪些方面进行学校文化的传承呢?我想,学校文化的根脉首先是它的校训。校训是什么?陈寅恪说:“校训是一个学校的精神和灵魂”,它是学校文化的内在品质和追求。一所学校校训的确立不是主观臆想或随意而为,是需要精心揣摩和反复考量的。校训的提出,既要切合时宜、应势而为,更要切准当地的文化取向和人文诉求,也就是说,一所学校的校训,要合乎当地人的文化心理和发展需求,具有坚实的人文积淀和心理基础,能够为本校师生理解、认同并积极吸纳和执行。因此,这种在尊重和呼应学校地域文化风尚及心理发展需求基础上确立起来的校训,就具有不变的气韵和风骨,也具有强大的生命和力量。北京大学创办之初确立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之校训,历久弥新、代代相传,俨然成了北大师生的精神品质和文化气质。
  学校文化需要坚守自己的办学思想和主张,这是学校办出自我、办出特色的关键所在,也是学校不断提升自身内涵和品质的必然要求。一所学校一旦确立了自己的办学思想或主张,它就会穷其所能、广开门路,通过相应的改革举措和实践活动,专注地打造自己的校园文化,让校园文化为学校的办学目标服务,为既定的师生发展服务。近年来,位于华西村附近的华士实验学校,不因身处乡村而闭塞狭隘,却因思想开放和理念创新而享誉全国,原因在于学校对自身办学思想的恪行和坚守。一百多年来,学校校舍及周边环境都变了,但学校创办之初确立的“办新学,开民智”的办学思想依然没变,正是这种办学理念和主张,深深地激励着华士人胸怀世界、勇立潮头,一直走在全国教育改革和探索的前沿。
  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作风,这是学校的工作节奏和行走姿态。所谓学校的“三风建设”、师生形象及办学宣言等,都属于学校的作风建设。学校作风,是学校师生的文化态度和文化习惯,也是学校师生的精神面貌和文化形象。常言:一所学校有了好的学习和工作作风,学校就有了自由行走的机制和力量。一所有良好作风的学校,一定具有良好的文化生态,身处其中的每个人都是一种文化符号,都是一种文化行走。无论学习还是工作,每个人都不需要谁来督促和提醒,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该做成什么样,学习和工作都成了一种文化自觉和文化习惯。一些参观过春晖中学的同仁都有这样的体会:走进春晖中学,一种久别的文化气息深深地浸润到你的心里,让你不得不循着它的节奏学习着、工作着。这是春晖老前辈留给春晖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无论是创办人经亨颐,还是当年在春晖执教的夏丐尊、朱自清、丰子恺、朱光潜,他们治学上的严谨求实、教学上的民主开明、生活上的清明独立,都成了学校特有的作风,并深深地影响着一代代春晖学子。
  当然,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学校文化也必须顺应时代要求,在传承的基础进行必要的改革和创新,这是学校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新时期培养人才的需求。那么,学校文化需要从哪些方面进行创新呢?这是学校文化创新必须首先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我以为,学校是通过文化孕育来培植学生的精神世界的,而学校文化的主体,或者说,学校文化的核心资源是课程。因此,学校文化创新必须首先从课程创新开始,为学生提供不同发展的选择,这是课程创新的根本所在。为此,学校课程建设,要在充分调研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拓宽课程領域、丰富课程内容,为每个学生设计课程,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程的学习中,自主选择、自助发展。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创新不是改变,更不是对传统的否定和颠覆,而是在传统基础上的拓展和延伸,是对传统文化的改良和发展。坐落于江南小镇的华士实验小学,在课程建设和创新上始终走在全国的前列,但不管课程如何丰富和创新,依然坚守一百多年来“人文素养”的发展主线,只是这种“人文素养”的培育已从过去的“忠义爱国”,发展到“兼具世界公民的优秀品质”。
  学校制度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师生发展的重要保障。学校制度不是静止的,而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制度在于发展人、成就人,而不是束缚人、控制人。学校制度要因时创新,因人发展。在当下信息瞬变和科技迭起的环境里,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越来越多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学习环境变了,网络学习、即时学习、交互学习越来越多地冲击着传统的学习方式。面对新的媒体和信息发展,学校制度需要即时作出新的调整和创新,需要在学生学习上进行新的探索和尝试,让制度成为开辟学生学习途径、引领学生学习方向、唤起学生学习需求的积极干预。比如:在学习上,学生既可以线上学习、即时学习,也可以线下学习、互动学习;在作业上,既可以是线上答题,也可以纸质作业;在阅读上,既可以是电子图书,也可以纸媒阅读。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更好地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便捷学习、自主学习。
  校园环境是学校的物质形态,也是学校文化的标识和形象表达。时代在发展,学校环境也应有新的元素注入。创新学校环境,需要立足于学生的审美倾向和发展需求,创造切合学生心性和文化旨趣的校园环境。当然,环境创新必须植根于传统文化的基础,这是学校文化的本色追求。比如:有的学校在传统游戏的基础上,创建了新的游戏门类及游戏活动;有的学校将传统的七巧板玩法进行创新设计,拼成了校园内不同的文字和造型景观;有的学校将过去单一的“操场”功能,改造成了丰富的“梦想舞台”和“秀我舞台”;有的学校将过去班级固定的图书角,做成了全校流动的“图书大篷车”;有的学校将纸质图书,换成了学生可以随时翻阅的电子屏;有的学校将过去的学习小组,变成了更具个性化学习的俱乐部和学生社团;有的学校将过去的广播体操,改编成极具美感的形体操和击剑舞;有的学校将过去单一不变的铃声,改换成了各种好听的童谣和儿歌。……这些都是学生个性化学习和生命成长必需的环境创新。
  (江苏省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其他文献
人物简介 朱小敏,教育硕士,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第十批小学品德特级教师。自1988年踏上工作岗位以来,承担了多项省级课题,其教育理念是好习惯成就好人生。2010年5月成立“朱小敏名师工作室”,致力于小学德育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先后被评为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第四期“333高层次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科技教育优秀校长、苏州市名校长、苏州市名教师、昆山市十大杰出青年。多次执教省、市级公开课,并
期刊
记忆之书    “欢迎来到奇梦商店街,这里什么都有卖,什么都能买,只要你能想得到的,绝对不会有你找不到的东西,价格绝对公道,还附设游乐场和咖啡厅,能让你在此流连忘返。欢迎各位光临。”  街口两旁干净的版形布告上,就贴着这样的广告,一名年约十三四岁的小女孩边玩着她那乌黑的发尾,边迟疑地站在街口前面。她看看眼前没几个客人走动的商店街,感觉好像是正张开大口,准备把人吞噬进去的怪物。  这是哪里?印象中这
期刊
不去海螺沟教育考察,真不知磨西镇,尽管历史上的磨西,镇小位重。磨西,在羌语里是“宝地”的意思,磨西镇位于四川省泸定县,曾是唐蕃古道的重要驿站,也是川藏茶马古道的重镇,这里有始建于1918年的天主教堂,形成了羌藏汉彝多民族文化以及佛儒道天主教中西多元文化的奇观。这里的居民散落在大山深处,虽然经济比较落后,但民风淳朴,至今流传的“青石板,板石青,板上水珠亮晶晶,背上石板去相亲,岳父岳母见石板,高高兴兴
期刊
当代基础教育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入的变革,学习方式与教育技术等都在不断创新。未来校园是什么样?是课堂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是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空间?是撬开现在的育人模式,将知识的边界进一步拓展?是有物联网技术支撑的智慧教室,還是有诗意的地方?  草长莺飞的五月,正是校园最美的时候,本期我们将邀请经验丰富的校长和老师们从多维度的视角,围绕校园文化的建设、老校的传承、新校的创新,展开深入研讨和分享。
期刊
你们有没有遇过那种经验,很衰的经验,譬如在路上被人莫名其妙捶一拳,或被什么天外飞仙似的东西砸到?我就有,而且吓了我好几年,直到后来……  仇恨……真的很可怕,尤其是失去理智的仇恨。    1    那一阵子,我在一家证券商行里当业务员,每天看惯了众人为多了几点,少了几点奔波不停,钱来钱往的,就像一场疯狂的闹剧,我每次下班后,都会走到中心公园,选个白铁椅,坐下来沉思,平静心头的紊乱。  中心公园晚上
期刊
如皋市下原镇,又称下驾原,下驾辕。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在此下驾。人文荟萃,人杰地灵。  秋风吹过下驾原,天很蓝,水很清,花儿也很美。  你看,那稻花飄香,那蝴蝶翩翩。  你看,水中那悠娴自在的小鹅,还有那池塘边的乡村小学……  你再看,那水中的蓝天,那倒影,正悄悄地告诉你,那就是“秋高气爽”……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下原教育管理中心)
期刊
1984年,日本的文部大臣在北京大学的演讲中提到:“日本是缺乏资源的国家,是教育作用于开发人的脑力、心中的智慧资源和文化资源的。这是今天日本在经济上、社会上获得发展的原动力。”据说,他早年从一本“育英堂”编的小册子中读到——“昌乐地瘠民贫,一无金矿,二无银矿,惟有人矿,吾将尽全力发展教育,以为昌乐开人矿”,此话给了他深刻的思考和影响。这本册子,是其兄长早年从中国山东带回日本的。  1984年,日本
期刊
喻旭初,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学术委员,现执教于南京市金陵中学。  友人之子让我指导作文。除了详细点评了他的作文,我向他了解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他说,他的语文老师曾对大家说:“只要你多读书,即使没有人辅导,也一定能写好文章。”我问他对这句话怎么看,他不表态,也许他估计我对这句话有看法,但又不想否定他老师的话,所以他只好沉默。我笑着对他说:“古人有句很有名的话,前半句是‘读万卷书’,
期刊
近日,看江苏大家王栋生老师文章《青春之梦不能过于物质化》深有感触,共鸣强烈。转头再谈校园文化建设,想说的太多。  影视剧中的校园总是那么浪漫或刺激,《致青春》、《青春派》,那满天飞舞的梦想勾起了多少师长对往事的追忆。每次观影后,我总感叹:校园不应该只是学习,但事实却是只剩下学习。教育,是为了让人美好而和谐地生活的一项活动。它应该是一个过程,而不仅仅是一个终点。但是我们的教育目的却跨越了过程,或者说
期刊
赵宪宇,江苏省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教育杂文作家,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教育改革创新优秀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有数百篇文章发表,做过数百场教育教学讲座,主要著作有《教育的痛和痒》《教育的忏悔》《教育的错觉》《教育的觉醒》等。  一直想低调,可惜没有机会。一般人哪有低调的资格啊,所以,为了让人知道自己,只好放声高歌。  实际上,即使大人物也需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