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校是学生追逐梦想的地方,也是学生精神发育的家园。学校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的功效,主要在于学校是文化的场域,是文化生长的土壤。在这里,学生的生命因文化的浸润和给养而变得晶莹剔透、熠熠生辉。可以说,学校是因文化而让学生如此眷恋,并成就学生生命的绚丽和精彩。但文化之于学校而言,不是静态和固化的,需要在坚守中发展,在传承中创新。这是优秀学校文化的特质,也是学校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和要求。
对于一所学校而言,文化就是它的生长之根,发展之源,也是学校发展的基因。根在哪里,文化就在哪里;基因是什么,学校的文化就是什么。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校文化是需要传承的。一所老的学校能够办到今天,是有其过人之处的。其中一点可以肯定,就是这所老校坚守了自己的文化根脉,虽历经世事沧桑,但风骨犹存,志向不改,依然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那么,学校文化的根和魂在哪里呢?我们需要从哪些方面进行学校文化的传承呢?我想,学校文化的根脉首先是它的校训。校训是什么?陈寅恪说:“校训是一个学校的精神和灵魂”,它是学校文化的内在品质和追求。一所学校校训的确立不是主观臆想或随意而为,是需要精心揣摩和反复考量的。校训的提出,既要切合时宜、应势而为,更要切准当地的文化取向和人文诉求,也就是说,一所学校的校训,要合乎当地人的文化心理和发展需求,具有坚实的人文积淀和心理基础,能够为本校师生理解、认同并积极吸纳和执行。因此,这种在尊重和呼应学校地域文化风尚及心理发展需求基础上确立起来的校训,就具有不变的气韵和风骨,也具有强大的生命和力量。北京大学创办之初确立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之校训,历久弥新、代代相传,俨然成了北大师生的精神品质和文化气质。
学校文化需要坚守自己的办学思想和主张,这是学校办出自我、办出特色的关键所在,也是学校不断提升自身内涵和品质的必然要求。一所学校一旦确立了自己的办学思想或主张,它就会穷其所能、广开门路,通过相应的改革举措和实践活动,专注地打造自己的校园文化,让校园文化为学校的办学目标服务,为既定的师生发展服务。近年来,位于华西村附近的华士实验学校,不因身处乡村而闭塞狭隘,却因思想开放和理念创新而享誉全国,原因在于学校对自身办学思想的恪行和坚守。一百多年来,学校校舍及周边环境都变了,但学校创办之初确立的“办新学,开民智”的办学思想依然没变,正是这种办学理念和主张,深深地激励着华士人胸怀世界、勇立潮头,一直走在全国教育改革和探索的前沿。
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作风,这是学校的工作节奏和行走姿态。所谓学校的“三风建设”、师生形象及办学宣言等,都属于学校的作风建设。学校作风,是学校师生的文化态度和文化习惯,也是学校师生的精神面貌和文化形象。常言:一所学校有了好的学习和工作作风,学校就有了自由行走的机制和力量。一所有良好作风的学校,一定具有良好的文化生态,身处其中的每个人都是一种文化符号,都是一种文化行走。无论学习还是工作,每个人都不需要谁来督促和提醒,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该做成什么样,学习和工作都成了一种文化自觉和文化习惯。一些参观过春晖中学的同仁都有这样的体会:走进春晖中学,一种久别的文化气息深深地浸润到你的心里,让你不得不循着它的节奏学习着、工作着。这是春晖老前辈留给春晖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无论是创办人经亨颐,还是当年在春晖执教的夏丐尊、朱自清、丰子恺、朱光潜,他们治学上的严谨求实、教学上的民主开明、生活上的清明独立,都成了学校特有的作风,并深深地影响着一代代春晖学子。
当然,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学校文化也必须顺应时代要求,在传承的基础进行必要的改革和创新,这是学校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新时期培养人才的需求。那么,学校文化需要从哪些方面进行创新呢?这是学校文化创新必须首先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我以为,学校是通过文化孕育来培植学生的精神世界的,而学校文化的主体,或者说,学校文化的核心资源是课程。因此,学校文化创新必须首先从课程创新开始,为学生提供不同发展的选择,这是课程创新的根本所在。为此,学校课程建设,要在充分调研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拓宽课程領域、丰富课程内容,为每个学生设计课程,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程的学习中,自主选择、自助发展。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创新不是改变,更不是对传统的否定和颠覆,而是在传统基础上的拓展和延伸,是对传统文化的改良和发展。坐落于江南小镇的华士实验小学,在课程建设和创新上始终走在全国的前列,但不管课程如何丰富和创新,依然坚守一百多年来“人文素养”的发展主线,只是这种“人文素养”的培育已从过去的“忠义爱国”,发展到“兼具世界公民的优秀品质”。
学校制度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师生发展的重要保障。学校制度不是静止的,而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制度在于发展人、成就人,而不是束缚人、控制人。学校制度要因时创新,因人发展。在当下信息瞬变和科技迭起的环境里,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越来越多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学习环境变了,网络学习、即时学习、交互学习越来越多地冲击着传统的学习方式。面对新的媒体和信息发展,学校制度需要即时作出新的调整和创新,需要在学生学习上进行新的探索和尝试,让制度成为开辟学生学习途径、引领学生学习方向、唤起学生学习需求的积极干预。比如:在学习上,学生既可以线上学习、即时学习,也可以线下学习、互动学习;在作业上,既可以是线上答题,也可以纸质作业;在阅读上,既可以是电子图书,也可以纸媒阅读。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更好地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便捷学习、自主学习。
校园环境是学校的物质形态,也是学校文化的标识和形象表达。时代在发展,学校环境也应有新的元素注入。创新学校环境,需要立足于学生的审美倾向和发展需求,创造切合学生心性和文化旨趣的校园环境。当然,环境创新必须植根于传统文化的基础,这是学校文化的本色追求。比如:有的学校在传统游戏的基础上,创建了新的游戏门类及游戏活动;有的学校将传统的七巧板玩法进行创新设计,拼成了校园内不同的文字和造型景观;有的学校将过去单一的“操场”功能,改造成了丰富的“梦想舞台”和“秀我舞台”;有的学校将过去班级固定的图书角,做成了全校流动的“图书大篷车”;有的学校将纸质图书,换成了学生可以随时翻阅的电子屏;有的学校将过去的学习小组,变成了更具个性化学习的俱乐部和学生社团;有的学校将过去的广播体操,改编成极具美感的形体操和击剑舞;有的学校将过去单一不变的铃声,改换成了各种好听的童谣和儿歌。……这些都是学生个性化学习和生命成长必需的环境创新。
(江苏省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对于一所学校而言,文化就是它的生长之根,发展之源,也是学校发展的基因。根在哪里,文化就在哪里;基因是什么,学校的文化就是什么。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校文化是需要传承的。一所老的学校能够办到今天,是有其过人之处的。其中一点可以肯定,就是这所老校坚守了自己的文化根脉,虽历经世事沧桑,但风骨犹存,志向不改,依然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那么,学校文化的根和魂在哪里呢?我们需要从哪些方面进行学校文化的传承呢?我想,学校文化的根脉首先是它的校训。校训是什么?陈寅恪说:“校训是一个学校的精神和灵魂”,它是学校文化的内在品质和追求。一所学校校训的确立不是主观臆想或随意而为,是需要精心揣摩和反复考量的。校训的提出,既要切合时宜、应势而为,更要切准当地的文化取向和人文诉求,也就是说,一所学校的校训,要合乎当地人的文化心理和发展需求,具有坚实的人文积淀和心理基础,能够为本校师生理解、认同并积极吸纳和执行。因此,这种在尊重和呼应学校地域文化风尚及心理发展需求基础上确立起来的校训,就具有不变的气韵和风骨,也具有强大的生命和力量。北京大学创办之初确立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之校训,历久弥新、代代相传,俨然成了北大师生的精神品质和文化气质。
学校文化需要坚守自己的办学思想和主张,这是学校办出自我、办出特色的关键所在,也是学校不断提升自身内涵和品质的必然要求。一所学校一旦确立了自己的办学思想或主张,它就会穷其所能、广开门路,通过相应的改革举措和实践活动,专注地打造自己的校园文化,让校园文化为学校的办学目标服务,为既定的师生发展服务。近年来,位于华西村附近的华士实验学校,不因身处乡村而闭塞狭隘,却因思想开放和理念创新而享誉全国,原因在于学校对自身办学思想的恪行和坚守。一百多年来,学校校舍及周边环境都变了,但学校创办之初确立的“办新学,开民智”的办学思想依然没变,正是这种办学理念和主张,深深地激励着华士人胸怀世界、勇立潮头,一直走在全国教育改革和探索的前沿。
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作风,这是学校的工作节奏和行走姿态。所谓学校的“三风建设”、师生形象及办学宣言等,都属于学校的作风建设。学校作风,是学校师生的文化态度和文化习惯,也是学校师生的精神面貌和文化形象。常言:一所学校有了好的学习和工作作风,学校就有了自由行走的机制和力量。一所有良好作风的学校,一定具有良好的文化生态,身处其中的每个人都是一种文化符号,都是一种文化行走。无论学习还是工作,每个人都不需要谁来督促和提醒,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该做成什么样,学习和工作都成了一种文化自觉和文化习惯。一些参观过春晖中学的同仁都有这样的体会:走进春晖中学,一种久别的文化气息深深地浸润到你的心里,让你不得不循着它的节奏学习着、工作着。这是春晖老前辈留给春晖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无论是创办人经亨颐,还是当年在春晖执教的夏丐尊、朱自清、丰子恺、朱光潜,他们治学上的严谨求实、教学上的民主开明、生活上的清明独立,都成了学校特有的作风,并深深地影响着一代代春晖学子。
当然,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学校文化也必须顺应时代要求,在传承的基础进行必要的改革和创新,这是学校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新时期培养人才的需求。那么,学校文化需要从哪些方面进行创新呢?这是学校文化创新必须首先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我以为,学校是通过文化孕育来培植学生的精神世界的,而学校文化的主体,或者说,学校文化的核心资源是课程。因此,学校文化创新必须首先从课程创新开始,为学生提供不同发展的选择,这是课程创新的根本所在。为此,学校课程建设,要在充分调研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拓宽课程領域、丰富课程内容,为每个学生设计课程,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程的学习中,自主选择、自助发展。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创新不是改变,更不是对传统的否定和颠覆,而是在传统基础上的拓展和延伸,是对传统文化的改良和发展。坐落于江南小镇的华士实验小学,在课程建设和创新上始终走在全国的前列,但不管课程如何丰富和创新,依然坚守一百多年来“人文素养”的发展主线,只是这种“人文素养”的培育已从过去的“忠义爱国”,发展到“兼具世界公民的优秀品质”。
学校制度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师生发展的重要保障。学校制度不是静止的,而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制度在于发展人、成就人,而不是束缚人、控制人。学校制度要因时创新,因人发展。在当下信息瞬变和科技迭起的环境里,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越来越多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学习环境变了,网络学习、即时学习、交互学习越来越多地冲击着传统的学习方式。面对新的媒体和信息发展,学校制度需要即时作出新的调整和创新,需要在学生学习上进行新的探索和尝试,让制度成为开辟学生学习途径、引领学生学习方向、唤起学生学习需求的积极干预。比如:在学习上,学生既可以线上学习、即时学习,也可以线下学习、互动学习;在作业上,既可以是线上答题,也可以纸质作业;在阅读上,既可以是电子图书,也可以纸媒阅读。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更好地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便捷学习、自主学习。
校园环境是学校的物质形态,也是学校文化的标识和形象表达。时代在发展,学校环境也应有新的元素注入。创新学校环境,需要立足于学生的审美倾向和发展需求,创造切合学生心性和文化旨趣的校园环境。当然,环境创新必须植根于传统文化的基础,这是学校文化的本色追求。比如:有的学校在传统游戏的基础上,创建了新的游戏门类及游戏活动;有的学校将传统的七巧板玩法进行创新设计,拼成了校园内不同的文字和造型景观;有的学校将过去单一的“操场”功能,改造成了丰富的“梦想舞台”和“秀我舞台”;有的学校将过去班级固定的图书角,做成了全校流动的“图书大篷车”;有的学校将纸质图书,换成了学生可以随时翻阅的电子屏;有的学校将过去的学习小组,变成了更具个性化学习的俱乐部和学生社团;有的学校将过去的广播体操,改编成极具美感的形体操和击剑舞;有的学校将过去单一不变的铃声,改换成了各种好听的童谣和儿歌。……这些都是学生个性化学习和生命成长必需的环境创新。
(江苏省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