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经济生产总值的80%都受天气因素左右,而气象服务业本身则通过深入挖掘数据附加值,为客户提供特定气象产品,进入深耕细作时代,开启产业化的盛宴。
2013年3月,湖南、广东等地分别出现龙卷风、暴雨、冰雹、强降雪等异常天气,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造成不便,甚至带来一定的安全威胁,交通运输、农业、零售业等多个行业都直接或者间接受到影响。世界无法逃离气象这一底色,全球经济生产总值的80%都受天气因素左右。
正因为如此,从古代的夜观天象到如今以大量数据为基础的气象服务,人类一直在尝试利用气象信息提供决策依据,趋利避害,气象服务业应运而生。
在美国、日本等国家,气象服务业已经相当成熟,中国的商业气象服务刚刚起步,但作为气象服务产品之一的气象服务App已经赚足了吆喝。2013年3月初,墨迹天气宣布用户过亿,成为继微博、微信、美图秀秀及高德地图之后又一款用户过亿的应用程序,新浪天气通以明星语音播报为特色,并由新浪微博导入天然社交性,其用户量也已达到6000万。
气象App赚足吆喝
气象App的主要功能是为用户提供一般意义的气象预报,借着移动终端的红火,免费下载的气象App对121气象服务台、短信天气预报等针对个人收费的气象服务项目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不过,从气象服务角度来看,气象App的专业性并不高,各家提供的核心信息并无明显区别,也就无法直接向用户收费。因此,各App使出浑身解数推出附加服务,提升用户体验,再尝试以庞大的用户数为基础盈利。
上线于2009年5月的墨迹天气,至今已进行了三轮融资,投资方包括盛大、创新工场等。2013年3月初,墨迹天气宣布用户过亿。与众多App一样,广告和内置推广是墨迹天气的盈利方向。墨迹天气已经开始了与品牌深度合作的尝试,2012年底,其曾与阿迪达斯合作,将阿迪达斯形象代言人的形象通过穿衣指数、运动指数进行植入。在4·20芦山地震之后,iPhone版墨迹天气的主页很快就出现了Jeep汽车的公益广告。
如果单纯提供气象信息,墨迹天气只是一款普通的工具,用户参与度并不高。为提高用户黏性,墨迹天气向社交转型,推出了“实景天气”功能,用户可以拍下所在位置的照片并上传。此做法一来可以通过直观的画面让天气预报形象化,二来也可以帮助墨迹天气建立起用户系统,为后续开发新的盈利模式作准备。
墨迹天气希望转型天气社交,而与新浪手机微博同属一个部门的新浪天气通则在社交性上具有天然的优势。2012年7月,天气通推出“拍天气”功能,与微博的位置服务相结合,用户可看到附近的人上传的照片。2013年3月,“实景”功能内测,以照片流的形式显示某个城市的照片,其中不仅包括天气通用户上传的照片,程序也会自动抓取用户在新浪微博中上传的该位置的照片。芦山地震后,用户可免登录天气通,直接通过实景天气发布求助信息。
天气通于2008年上线,曾以明星语音播报天气的功能吸引大量用户,目前用户量约为6000万。新浪天气通项目总监江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天气通相当于新浪微博的垂直客户端,新浪希望将其打造成生活门户,作为新浪各种服务的一个入口。目前,天气通已经开始与广告商进行接触,并计划推出气象增值服务,例如自动为亲友发送天气预警等。
挖掘气象数据的附加值
气象App虽然赚足了吆喝,但因为其提供的只是专业性不高的普通气象信息,因此盈利模式尚在探索中。事实上,在世界范围内,专业气象服务的盈利模式已经十分成熟—通过为用户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专业气象产品而获得收入。
从本质上来看,气象服务业是一个挖掘气象数据附加值的产业。原始气象数据由气象卫星、气象雷达、监测站等采集而来,相当于气象服务业的“原料”,曾经,它们的作用主要局限于公益性的公众气象预报。而随着商业气象服务的发展,气象公司对于气象数据的挖掘进入深耕细作时代,根据客户的特定口味对“原料”进行打造,进而生成可以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气象产品。
例如,气象公司可以为风湿病、糖尿病患者等特定人群服务,根据气象状况为其提供生活建议;也可以为某个行业提供决策参考,例如德国的气象公司发布啤酒气象指数,啤酒商可据其调整生产策略;还可以为某些对天气更为敏感的航空、运输以及旅行社行业提供气象咨询服务等。当然,如果政策允许,气象公司还可以以生产气象预报节目等方式涉足公众气象服务领域。
免费数据成就美国气象产业盛宴
美国商业性气象服务始于20世纪40年代,经过数次的政策反复后,美国政府明确划分了公、私气象服务。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下属的气象局(The National Weather Service)向企业和公众免费提供气象数据,商业性气象服务则完全由私人公司负责,当然,私人公司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立观测站收集特定的数据。不过,免费的气象数据依然是美国气象产业盛宴的核心所在,不仅降低了气象公司的成本,也提高了整个产业的效率。
美国气象公司数量众多且规模不一,很难准确统计气象公司的数量以及产业规模,但据致力于环境科学教育和培训的全球性组织COMET的主管蒂姆·斯潘格勒(Tim Spangler)估计,美国广义的天气和气候产业的市场规模大约为50亿美元,其中约250家商业气象机构贡献了20亿美元的收入。
天气公司(The Weather Company)是美国一家典型的综合性气象服务公司,拥有200名气象学家,其前身是创建于1982年的24小时天气频道(The Weather Channel )。1995年,天气网(weather.com)创立,为用户提供在线天气服务,1999年,天气频道开始尝试移动端气象服务,2000年推出天气预警产品,2002年付费的手机应用面市。2008年,美国天气频道被 NBC 环球公司及黑石集团( The Blackstone Group) 和 贝恩资本(Bain Capital) 三家联合收购。 包括天气公司在内,气象银行(Weather Bank)、气象数据(Weather Data Services)等气象服务公司共同分享免费气象数据所带来的产业盛宴,但大部分公司的服务都以天气预报为核心,相似度很高,随着气象服务业的逐渐成熟,行业整合不可避免地出现。天气公司等规模较大的企业通过收购扩展业务,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而小公司则被吞并甚至倒闭。气象产业研究机构IBIS World发布报告称,在2012年之前的5年里,从事气象预告服务产业的公司的数量以每年减少1.5%的速度减少到199家。
2012年,美国天气频道又拉开了整合的序幕。7月,其收购美国在线天气服务商Weather Underground。8月,隶属于天气频道的国际天气服务公司(Weather Services International)收购专注于互动天气、图形和数据服务的技术公司天气中心(Weather Central)—天气服务公司主要针对运输、能源行业提供气象服务。10月,天气频道更名为美国天气公司,其业务已经触及气象服务的各个领域。得益于跨平台的服务体系,美国天气公司已然覆盖了美国天气信息观众的89%。
专业的气象服务公司之外,由于任何自然因素均不可100%预报准确,规避天气风险的需求仍然存在,天气保险和天气衍生品因此相继出现,它们通常与专业的气象服务公司合作,根据预测数据开展业务。
美国各大保险公司都推出了有关沙尘暴、飓风等恶劣天气的保险,而由谷歌前员工大卫·弗莱德伯格创办的天气账单公司(Weather Bill)则将业务瞄准个人客户,例如农民可在其网站上购买一份保险,如果某个月份的气温低于特定度数,其便可获得一份保险金。2011年,天气账单募得了4200万美元的投资。
与以转移风险为主要目的的天气保险相比,从1996年开始萌芽的天气衍生品已经从单纯的避险工具进化为“高概率、低风险”的另类金融工具,基金、投资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纷纷进场寻求套利机会(详见本刊2008年11月号《天气衍生品:从避险工具到投资资产》)。天气风险管理协会(Weather Risk Management Association)的数据显示,从2010年到2011年,天气衍生品市场增长了20%,总规模达到118亿美元。
中国市场:气象局主导下的萌芽
大力开拓本土市场之余,美国的天气新闻公司(Weathernews,后被日本天气新闻公司兼并)早在1985年便与上海海事大学合资成立上海海洋气象导航有限公司(目前营业执照已被吊销)。之后,国外的气象公司纷纷以成立分公司等方式进入中国市场,尤其是在中国加入WTO之后,外资的身影更为活跃。
2006年,中国国家气象局旗下的华风气象影视信息集团与美国天气中心合作,利用其软件解决方案为天气预报节目和中国气象频道提供支持。2013年3月中旬,华风与美国天气公司达成进一步合作协议,由后者提供气象大数据解决方案。目前,美国天气公司已经在中国拥有35个客户,包括省级、市级的气象局。
不过,虽然中国从1985年便开始有偿气象服务的尝试,但只是气象部门的“创收行为”,商业性气象服务基本为零。直到气象发展“十二五”(2011-2015年)规划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气象信息产业,“吸引全社会积极参与气象信息产业市场的培育与开拓”,“发展气象敏感行业和领域的气候风险咨询服务、专业化和个性化的气象信息增值服务”,商业气象服务产业才迎来真正的曙光。
自2011年6月开始,中国气象科技产业园在北京和南京两地相继开工,按照规划,科技园将在5年内建设完成,园区企业将覆盖气象装备技术、现代气象信息服务、气象信息传播及通讯技术应用、气象云及气象应用软件开发五个领域,形成一条完整的气象产业链。中国气象科技产业园由中国气象局下属的风云气象科技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建设、管理,其也计划适时引入民营资本。
气象科技产业园尚在建设中,专业从事气象服务业的公司也开始萌芽。南京信大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气象云计算平台为核心支撑,为气象部门、科研部门以及海洋、航空等气象敏感行业提供专业的气象信息服务,并研发气象信息软硬件产品。其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与江苏海鑫投资有限公司于2011年共同组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前身为南京大学气象学院,拥有深厚的科研背景,其一直在尝试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商业价值。
尽管如此,整体而言,中国的气象产业刚刚起步,气象咨询服务、天气保险等业务仍处于尝试阶段,并且其发展面临着一些独特的困难。最突出的障碍就在于,气象资源被气象局所垄断,商业气象服务机构无论是使用气象数据还是传播气象信息,都需要取得气象局的授权,而这成为了企业迈入气象服务业的第一道门槛。另外,很多中国人对气象服务的认识仅限于免费的天气预报,对专业的气象服务并没有足够的重视,因此接受收费气象服务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根据西方经济学界著名的德尔菲气象定律:气象投入与产出比为1:98,即企业每在气象服务方面投资1元,便可以得到98元的经济回报。而其中“1”的部分,正是气象服务产业本身的价值。而“十一五”期间,中国气象服务的投入产出比为1:50,明显低于德尔菲气象定律的数值,而属于“1”的那部分,商业气象服务基本缺位。因此,无论是气象服务创造的产值,还是产业本身的价值,都存在较大挖掘空间。
2013年3月,湖南、广东等地分别出现龙卷风、暴雨、冰雹、强降雪等异常天气,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造成不便,甚至带来一定的安全威胁,交通运输、农业、零售业等多个行业都直接或者间接受到影响。世界无法逃离气象这一底色,全球经济生产总值的80%都受天气因素左右。
正因为如此,从古代的夜观天象到如今以大量数据为基础的气象服务,人类一直在尝试利用气象信息提供决策依据,趋利避害,气象服务业应运而生。
在美国、日本等国家,气象服务业已经相当成熟,中国的商业气象服务刚刚起步,但作为气象服务产品之一的气象服务App已经赚足了吆喝。2013年3月初,墨迹天气宣布用户过亿,成为继微博、微信、美图秀秀及高德地图之后又一款用户过亿的应用程序,新浪天气通以明星语音播报为特色,并由新浪微博导入天然社交性,其用户量也已达到6000万。
气象App赚足吆喝
气象App的主要功能是为用户提供一般意义的气象预报,借着移动终端的红火,免费下载的气象App对121气象服务台、短信天气预报等针对个人收费的气象服务项目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不过,从气象服务角度来看,气象App的专业性并不高,各家提供的核心信息并无明显区别,也就无法直接向用户收费。因此,各App使出浑身解数推出附加服务,提升用户体验,再尝试以庞大的用户数为基础盈利。
上线于2009年5月的墨迹天气,至今已进行了三轮融资,投资方包括盛大、创新工场等。2013年3月初,墨迹天气宣布用户过亿。与众多App一样,广告和内置推广是墨迹天气的盈利方向。墨迹天气已经开始了与品牌深度合作的尝试,2012年底,其曾与阿迪达斯合作,将阿迪达斯形象代言人的形象通过穿衣指数、运动指数进行植入。在4·20芦山地震之后,iPhone版墨迹天气的主页很快就出现了Jeep汽车的公益广告。
如果单纯提供气象信息,墨迹天气只是一款普通的工具,用户参与度并不高。为提高用户黏性,墨迹天气向社交转型,推出了“实景天气”功能,用户可以拍下所在位置的照片并上传。此做法一来可以通过直观的画面让天气预报形象化,二来也可以帮助墨迹天气建立起用户系统,为后续开发新的盈利模式作准备。
墨迹天气希望转型天气社交,而与新浪手机微博同属一个部门的新浪天气通则在社交性上具有天然的优势。2012年7月,天气通推出“拍天气”功能,与微博的位置服务相结合,用户可看到附近的人上传的照片。2013年3月,“实景”功能内测,以照片流的形式显示某个城市的照片,其中不仅包括天气通用户上传的照片,程序也会自动抓取用户在新浪微博中上传的该位置的照片。芦山地震后,用户可免登录天气通,直接通过实景天气发布求助信息。
天气通于2008年上线,曾以明星语音播报天气的功能吸引大量用户,目前用户量约为6000万。新浪天气通项目总监江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天气通相当于新浪微博的垂直客户端,新浪希望将其打造成生活门户,作为新浪各种服务的一个入口。目前,天气通已经开始与广告商进行接触,并计划推出气象增值服务,例如自动为亲友发送天气预警等。
挖掘气象数据的附加值
气象App虽然赚足了吆喝,但因为其提供的只是专业性不高的普通气象信息,因此盈利模式尚在探索中。事实上,在世界范围内,专业气象服务的盈利模式已经十分成熟—通过为用户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专业气象产品而获得收入。
从本质上来看,气象服务业是一个挖掘气象数据附加值的产业。原始气象数据由气象卫星、气象雷达、监测站等采集而来,相当于气象服务业的“原料”,曾经,它们的作用主要局限于公益性的公众气象预报。而随着商业气象服务的发展,气象公司对于气象数据的挖掘进入深耕细作时代,根据客户的特定口味对“原料”进行打造,进而生成可以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气象产品。
例如,气象公司可以为风湿病、糖尿病患者等特定人群服务,根据气象状况为其提供生活建议;也可以为某个行业提供决策参考,例如德国的气象公司发布啤酒气象指数,啤酒商可据其调整生产策略;还可以为某些对天气更为敏感的航空、运输以及旅行社行业提供气象咨询服务等。当然,如果政策允许,气象公司还可以以生产气象预报节目等方式涉足公众气象服务领域。
免费数据成就美国气象产业盛宴
美国商业性气象服务始于20世纪40年代,经过数次的政策反复后,美国政府明确划分了公、私气象服务。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下属的气象局(The National Weather Service)向企业和公众免费提供气象数据,商业性气象服务则完全由私人公司负责,当然,私人公司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立观测站收集特定的数据。不过,免费的气象数据依然是美国气象产业盛宴的核心所在,不仅降低了气象公司的成本,也提高了整个产业的效率。
美国气象公司数量众多且规模不一,很难准确统计气象公司的数量以及产业规模,但据致力于环境科学教育和培训的全球性组织COMET的主管蒂姆·斯潘格勒(Tim Spangler)估计,美国广义的天气和气候产业的市场规模大约为50亿美元,其中约250家商业气象机构贡献了20亿美元的收入。
天气公司(The Weather Company)是美国一家典型的综合性气象服务公司,拥有200名气象学家,其前身是创建于1982年的24小时天气频道(The Weather Channel )。1995年,天气网(weather.com)创立,为用户提供在线天气服务,1999年,天气频道开始尝试移动端气象服务,2000年推出天气预警产品,2002年付费的手机应用面市。2008年,美国天气频道被 NBC 环球公司及黑石集团( The Blackstone Group) 和 贝恩资本(Bain Capital) 三家联合收购。 包括天气公司在内,气象银行(Weather Bank)、气象数据(Weather Data Services)等气象服务公司共同分享免费气象数据所带来的产业盛宴,但大部分公司的服务都以天气预报为核心,相似度很高,随着气象服务业的逐渐成熟,行业整合不可避免地出现。天气公司等规模较大的企业通过收购扩展业务,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而小公司则被吞并甚至倒闭。气象产业研究机构IBIS World发布报告称,在2012年之前的5年里,从事气象预告服务产业的公司的数量以每年减少1.5%的速度减少到199家。
2012年,美国天气频道又拉开了整合的序幕。7月,其收购美国在线天气服务商Weather Underground。8月,隶属于天气频道的国际天气服务公司(Weather Services International)收购专注于互动天气、图形和数据服务的技术公司天气中心(Weather Central)—天气服务公司主要针对运输、能源行业提供气象服务。10月,天气频道更名为美国天气公司,其业务已经触及气象服务的各个领域。得益于跨平台的服务体系,美国天气公司已然覆盖了美国天气信息观众的89%。
专业的气象服务公司之外,由于任何自然因素均不可100%预报准确,规避天气风险的需求仍然存在,天气保险和天气衍生品因此相继出现,它们通常与专业的气象服务公司合作,根据预测数据开展业务。
美国各大保险公司都推出了有关沙尘暴、飓风等恶劣天气的保险,而由谷歌前员工大卫·弗莱德伯格创办的天气账单公司(Weather Bill)则将业务瞄准个人客户,例如农民可在其网站上购买一份保险,如果某个月份的气温低于特定度数,其便可获得一份保险金。2011年,天气账单募得了4200万美元的投资。
与以转移风险为主要目的的天气保险相比,从1996年开始萌芽的天气衍生品已经从单纯的避险工具进化为“高概率、低风险”的另类金融工具,基金、投资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纷纷进场寻求套利机会(详见本刊2008年11月号《天气衍生品:从避险工具到投资资产》)。天气风险管理协会(Weather Risk Management Association)的数据显示,从2010年到2011年,天气衍生品市场增长了20%,总规模达到118亿美元。
中国市场:气象局主导下的萌芽
大力开拓本土市场之余,美国的天气新闻公司(Weathernews,后被日本天气新闻公司兼并)早在1985年便与上海海事大学合资成立上海海洋气象导航有限公司(目前营业执照已被吊销)。之后,国外的气象公司纷纷以成立分公司等方式进入中国市场,尤其是在中国加入WTO之后,外资的身影更为活跃。
2006年,中国国家气象局旗下的华风气象影视信息集团与美国天气中心合作,利用其软件解决方案为天气预报节目和中国气象频道提供支持。2013年3月中旬,华风与美国天气公司达成进一步合作协议,由后者提供气象大数据解决方案。目前,美国天气公司已经在中国拥有35个客户,包括省级、市级的气象局。
不过,虽然中国从1985年便开始有偿气象服务的尝试,但只是气象部门的“创收行为”,商业性气象服务基本为零。直到气象发展“十二五”(2011-2015年)规划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气象信息产业,“吸引全社会积极参与气象信息产业市场的培育与开拓”,“发展气象敏感行业和领域的气候风险咨询服务、专业化和个性化的气象信息增值服务”,商业气象服务产业才迎来真正的曙光。
自2011年6月开始,中国气象科技产业园在北京和南京两地相继开工,按照规划,科技园将在5年内建设完成,园区企业将覆盖气象装备技术、现代气象信息服务、气象信息传播及通讯技术应用、气象云及气象应用软件开发五个领域,形成一条完整的气象产业链。中国气象科技产业园由中国气象局下属的风云气象科技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建设、管理,其也计划适时引入民营资本。
气象科技产业园尚在建设中,专业从事气象服务业的公司也开始萌芽。南京信大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气象云计算平台为核心支撑,为气象部门、科研部门以及海洋、航空等气象敏感行业提供专业的气象信息服务,并研发气象信息软硬件产品。其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与江苏海鑫投资有限公司于2011年共同组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前身为南京大学气象学院,拥有深厚的科研背景,其一直在尝试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商业价值。
尽管如此,整体而言,中国的气象产业刚刚起步,气象咨询服务、天气保险等业务仍处于尝试阶段,并且其发展面临着一些独特的困难。最突出的障碍就在于,气象资源被气象局所垄断,商业气象服务机构无论是使用气象数据还是传播气象信息,都需要取得气象局的授权,而这成为了企业迈入气象服务业的第一道门槛。另外,很多中国人对气象服务的认识仅限于免费的天气预报,对专业的气象服务并没有足够的重视,因此接受收费气象服务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根据西方经济学界著名的德尔菲气象定律:气象投入与产出比为1:98,即企业每在气象服务方面投资1元,便可以得到98元的经济回报。而其中“1”的部分,正是气象服务产业本身的价值。而“十一五”期间,中国气象服务的投入产出比为1:50,明显低于德尔菲气象定律的数值,而属于“1”的那部分,商业气象服务基本缺位。因此,无论是气象服务创造的产值,还是产业本身的价值,都存在较大挖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