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以广州市W社会工作机构为例,该机构在当地有较多政府购买项目,且在组织规模、人员配置与服务开展方面都优于其他机构,有较强的竞争力与社会知名度,选取W社会工作机构具有很强的代表性,能够“以小见大”,从它身上看到现在社会工作机构存在的问题,分析社会工作机构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困境,从而为更好地促进社会工作行业的发展、提升社会工作服务质量提供建设性建议。
关键词: 社会工作机构 服务开展
一、就社会工作机构从业者而言
(一)活动文书拖沓,影响评估效果。书写活动文书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作用是及时、准确地记录活动中组员的表现情况,为后期进一步跟进服务对象的服务提供支持。社会工作站存在两个较明显的问题:(1)文书堆砌,书写拖沓,多在检查前匆忙填写。(2)“借鉴”之风盛行,助长社会工作的惰性,挫伤社会工作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使每次活动的意义大打折扣。这两个方面的问题使社会工作活动的开展、评估都大打折扣。
(二)机构管理松懈,自身约束意识差。在社会工作站而言,社会工作者并不会马上投入工作,就算是有着大量的文书要写也不会写,总部催要文书时才会熬夜赶工。另一个奇怪的现象是他们永远不会准时下班,拖延一两小时下班是常态。
(三)社会工作间凝聚力弱、认同感差。社会普遍认为社会工作间认同感、凝聚力都应强,但事实上社会工作间存在很多恶意行为。那些不必要的竞争和只会损坏社会工作之间的关系和社会工作机构的名声,影响社会工作专业性的发展,影响社会工作名声的传播,遏制社会工作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四)社会工作对本行业的归属感差,流动性强。通过与W社会工作机构社会工作的谈话总结出,社会工作流动性强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工资待遇低,社会工作的工资在广州市属于中下等水平,社会工作每月的工资只能维持广州的基本生活,家人并不支持他们长期从事社会工作;其二,社会工作行业的晋升体制不完善,晋升空间小,发展前途不大。一般来说,一个社会工作项目只有督导、项目主管、主任、副主任、一线社会工作等职位设置,对于一线社会工作来说,晋升可能性非常小,长期做着基层实务,难免会产生倦怠、厌烦心理,从而希望找寻更好的工作机遇。
(五)机构更关注社会工作的学历而不是能力。社会工作是一项注重实践能力的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应更关注社会工作开展服务的能力,而不是局限于社会工作的学历上。但是对于W社会工作机构来说,在给社会工作升职时(这指的升职主要是从活动或服务干事上升为社会工作或社会工作助理)更注重社会工作的学历,对于同一年进W社会工作机构的两个社会工作,学历高的社会工作的晋升速度明显高于学历较低的社会工作,虽然两人的实务能力不相上下。W社会工作机构的H社会工作曾说,自己为机构争取30万的赞助,本以为自己会升职,没想到人力部的人对她说:“你是一名中专生,学历低,不能够升职。”笔者认为对于社会工作这样一个注重实务能力的行业来说,这样不合理的晋升机制只会挫伤学历较低社会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埋没社会工作人才,埋没那些真正热爱社会工作行业,但是学历较低的社会工作,不利于社会工作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就社会工作机构开展服务方面而言
(一)活动数量多,服务质量差。W社会工作站规定,每个社会工作每月必须新开两个个案,一个小组活动,一个社区活动,每次开展平均接触人次三四人,还要定期开展家访,负责日常工作的开展如周末电影的播放等,从数量上看社会工作的服务人数很大,但是服务的质量有待提高。以一次本人亲眼所见的“XX村定向寻宝活动”社区活动为例,活动当天,社会工作的任务包括:培训志愿者、辅助开展活动、召开志愿者总结会。在整个活动中并没有能体现社会工作专业性的工作,也没有体现出社会工作对特殊情况专业化的处理能力,更没有区分志愿者和社会工作在职能上的差异。
(二)服务对象固定化,歧视现象严重。在具体活动中,社会工作并没有很好地遵守“接纳”原则,对于某些情况特殊的社会工作站会员而言,往往被漠视和忽略。有些社会工作者选择直接忽略花费最少的精力、最便捷的方案迅速完成活动指标。但对于社会工作而言,最重要的使命就是幫助“有问题”的服务对象更好地发展,以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刻意回避“有问题、有麻烦”的服务对象,无疑与社会工作的服务理念与宗旨相背离。在社会工作的职责中,最能体现专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一项就是帮助服务对象更好地发展,优化共有的生存环境,为社会创造更多和谐的资源。如果只固定服务那些参与度高、积极性强的会员,而漠视甚至歧视部分人群,将他们排除在服务对象之外的话,社会工作的专业性就会更难以在人们心中扎根。
(三)指标至上,草草结案。总体而言,社会工作站的服务指标较高,为顺利通过审核,保持与政府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较科学的办法按时按量地完成指标。
W社会工作机构在召开片区会议时,主任会提醒各位社会工作的指标完成情况。如C社会工作为了增加个案服务人数,其处理办法是快速结束新开的个案,开辟新个案。这样做很有可能使某个正处于最佳介入时机或者最需要社会工作陪伴时期的个案被草率地结束。究其原因,社会工作者为了完成指标,不得不停止服务,造成前期投入的时间、精力、资源的巨大浪费,长远看极其不利于社会工作行业的发展。
笔者以亲身实践为例,从社会工作和服务机构两方面总结目前社会工作机构在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希望本文为推进社会工作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闻英.社会建设背景下社会工作机构的功能分析及发展路径[J].社会工作上半月,2009(8).
[2]唐斌.社会工作机构与政府在组织的相互嵌入及其影响[J].社会工作,2010(7).
[3]易松国.民办社会工作机构的问题与发展路向[J].社会工作,2013(5).
[4]孙华.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发展与反思——基于对南京发展现状的调查.[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4).
[5]彭善民.上海社会工作机构的生成轨迹与发展困境[J].社会科学,2013(3).
[6]皮志维.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研究[D].北京: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2.
关键词: 社会工作机构 服务开展
一、就社会工作机构从业者而言
(一)活动文书拖沓,影响评估效果。书写活动文书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作用是及时、准确地记录活动中组员的表现情况,为后期进一步跟进服务对象的服务提供支持。社会工作站存在两个较明显的问题:(1)文书堆砌,书写拖沓,多在检查前匆忙填写。(2)“借鉴”之风盛行,助长社会工作的惰性,挫伤社会工作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使每次活动的意义大打折扣。这两个方面的问题使社会工作活动的开展、评估都大打折扣。
(二)机构管理松懈,自身约束意识差。在社会工作站而言,社会工作者并不会马上投入工作,就算是有着大量的文书要写也不会写,总部催要文书时才会熬夜赶工。另一个奇怪的现象是他们永远不会准时下班,拖延一两小时下班是常态。
(三)社会工作间凝聚力弱、认同感差。社会普遍认为社会工作间认同感、凝聚力都应强,但事实上社会工作间存在很多恶意行为。那些不必要的竞争和只会损坏社会工作之间的关系和社会工作机构的名声,影响社会工作专业性的发展,影响社会工作名声的传播,遏制社会工作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四)社会工作对本行业的归属感差,流动性强。通过与W社会工作机构社会工作的谈话总结出,社会工作流动性强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工资待遇低,社会工作的工资在广州市属于中下等水平,社会工作每月的工资只能维持广州的基本生活,家人并不支持他们长期从事社会工作;其二,社会工作行业的晋升体制不完善,晋升空间小,发展前途不大。一般来说,一个社会工作项目只有督导、项目主管、主任、副主任、一线社会工作等职位设置,对于一线社会工作来说,晋升可能性非常小,长期做着基层实务,难免会产生倦怠、厌烦心理,从而希望找寻更好的工作机遇。
(五)机构更关注社会工作的学历而不是能力。社会工作是一项注重实践能力的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应更关注社会工作开展服务的能力,而不是局限于社会工作的学历上。但是对于W社会工作机构来说,在给社会工作升职时(这指的升职主要是从活动或服务干事上升为社会工作或社会工作助理)更注重社会工作的学历,对于同一年进W社会工作机构的两个社会工作,学历高的社会工作的晋升速度明显高于学历较低的社会工作,虽然两人的实务能力不相上下。W社会工作机构的H社会工作曾说,自己为机构争取30万的赞助,本以为自己会升职,没想到人力部的人对她说:“你是一名中专生,学历低,不能够升职。”笔者认为对于社会工作这样一个注重实务能力的行业来说,这样不合理的晋升机制只会挫伤学历较低社会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埋没社会工作人才,埋没那些真正热爱社会工作行业,但是学历较低的社会工作,不利于社会工作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就社会工作机构开展服务方面而言
(一)活动数量多,服务质量差。W社会工作站规定,每个社会工作每月必须新开两个个案,一个小组活动,一个社区活动,每次开展平均接触人次三四人,还要定期开展家访,负责日常工作的开展如周末电影的播放等,从数量上看社会工作的服务人数很大,但是服务的质量有待提高。以一次本人亲眼所见的“XX村定向寻宝活动”社区活动为例,活动当天,社会工作的任务包括:培训志愿者、辅助开展活动、召开志愿者总结会。在整个活动中并没有能体现社会工作专业性的工作,也没有体现出社会工作对特殊情况专业化的处理能力,更没有区分志愿者和社会工作在职能上的差异。
(二)服务对象固定化,歧视现象严重。在具体活动中,社会工作并没有很好地遵守“接纳”原则,对于某些情况特殊的社会工作站会员而言,往往被漠视和忽略。有些社会工作者选择直接忽略花费最少的精力、最便捷的方案迅速完成活动指标。但对于社会工作而言,最重要的使命就是幫助“有问题”的服务对象更好地发展,以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刻意回避“有问题、有麻烦”的服务对象,无疑与社会工作的服务理念与宗旨相背离。在社会工作的职责中,最能体现专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一项就是帮助服务对象更好地发展,优化共有的生存环境,为社会创造更多和谐的资源。如果只固定服务那些参与度高、积极性强的会员,而漠视甚至歧视部分人群,将他们排除在服务对象之外的话,社会工作的专业性就会更难以在人们心中扎根。
(三)指标至上,草草结案。总体而言,社会工作站的服务指标较高,为顺利通过审核,保持与政府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较科学的办法按时按量地完成指标。
W社会工作机构在召开片区会议时,主任会提醒各位社会工作的指标完成情况。如C社会工作为了增加个案服务人数,其处理办法是快速结束新开的个案,开辟新个案。这样做很有可能使某个正处于最佳介入时机或者最需要社会工作陪伴时期的个案被草率地结束。究其原因,社会工作者为了完成指标,不得不停止服务,造成前期投入的时间、精力、资源的巨大浪费,长远看极其不利于社会工作行业的发展。
笔者以亲身实践为例,从社会工作和服务机构两方面总结目前社会工作机构在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希望本文为推进社会工作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闻英.社会建设背景下社会工作机构的功能分析及发展路径[J].社会工作上半月,2009(8).
[2]唐斌.社会工作机构与政府在组织的相互嵌入及其影响[J].社会工作,2010(7).
[3]易松国.民办社会工作机构的问题与发展路向[J].社会工作,2013(5).
[4]孙华.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发展与反思——基于对南京发展现状的调查.[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4).
[5]彭善民.上海社会工作机构的生成轨迹与发展困境[J].社会科学,2013(3).
[6]皮志维.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研究[D].北京: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