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宁是典型的老区县,有14个老区镇148个老区行政村。近年来,省委启动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给力老区建设,造福老区人民,广宁老区面貌焕然一新。
广宁县共有28个贫困村、6027户扶贫对象,涉及贫困人口22345人。开展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以来,各级帮扶单位和帮扶工作组密切配合、协同作战,按照“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全面铺开”的工作思路,实施“一村一策、一户一法”工作策略,因地制宜制定帮扶做法,全县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扎实推进,取得了良好成效。
截至目前,全县累计投入资金7894万元,已落实帮扶项目785个,28条贫困村集体经济年纯收入平均每村3.7万元,脱贫率为100%;6027户扶贫对象中有5443户已脱贫,人均年纯收入3010元,脱贫率为90.3%。
领导重视,
组织部署到点到位
广宁各级坚持把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作为“一号民心工程”来抓,实行“一把手”挂帅。县委、县政府先后6次组织召开全县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推进会,研究推进工作的措施,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县四套班子成员身体力行,带头挂钩帮扶贫困户,并进村入户调查情况、研究对策、制定帮扶措施。佛山市三水区和市直各挂钩帮扶单位成立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落实帮扶责任,为老区扶贫开发“双到”工作顺利有序推进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以点带面,
示范点作用充分发挥
广宁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完成了4个老区示范点建设。肇庆市纪委、市监察局挂钩帮扶坑口镇上林村,市住建局挂钩帮扶赤坑镇赤坑社区,肇庆军分区和市工商局共同挂钩帮扶排沙镇枫树坪村,市公路局挂钩帮扶坑口镇坑口社区。在这些示范点的带动下,各级挂钩单位、帮扶干部以及贫困户的积极性很高。掀起了“你主动帮、我努力干”的热潮。
创新方式,
帮扶资金有效落实
2011年广宁县举行了“万人扶贫进村大行动”,广泛开展缴纳一个月特殊党费、团费和群众性“一元捐”、手机募捐等活动,发动企业和海外侨胞等社会各界捐资扶贫,共募集资金812万元,解决了扶贫开发“双到”工作资金需求。
各级帮扶单位也积极发挥本单位资源优势,创新方式,加大扶贫资金筹措力度,确保了帮扶计划顺利推进。三水区开展了“互助资金入社”扶贫模式,已帮扶10条贫困村每村不少于10万元的互助资金;市经信局争取到中石油肇庆分公司帮扶资金100万元支持解决木格镇白沙坑村三项基础设施建设;市国土资源局筹集资金95万元购买铺位用于出租,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入3.36万元;县住建局通过“单位、干部职工出资一点,上级部门支持一点,各施工企业、房地产企业老板、项目经理捐赠一点”的筹资方式解决扶贫资金25万多元;广宁卫校动员全校师生勤俭节约,通过垃圾分类、资源回收的方式筹集扶贫资金。由于资金落实到位,各级帮扶单位工作积极性大大提高,帮扶项目得到了快速有效地落实。
一村一策,
扶村工作成效显著
各帮扶单位根据帮扶对象实际,按照“一村一策”扶贫方式,将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与“双转移”、农业产业化、卫生镇村创建、城镇规划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相结合,推动了扶村工作有序开展。各帮扶单位结合县农业产业实际,在发展竹子加工、沙糖桔种植等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发挥广宁县作为“广宁红花油茶”原产地的优势,引导村集体发展油茶种植、加工、培育等经济项目,大力打造红花油、白花油种植基地,在全县掀起了种植油茶的良好势头,使村集体经济有了新发展。
一些帮扶单位以镇、村建设为抓手,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镇、村面貌,打造文明镇、村,为贫困村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同时,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进一步解决了贫困家庭学生的读书难、水利设施建设、村道改造等问题。三水区卫生局在螺岗墟镇建起了500多平方米的农贸市场;石涧镇宜洞村在市交通运输局的帮助下修建村道;螺岗镇在市科技局的帮助下对大塘电站进行技术改造,同时完善了大塘村水利灌溉系统。
一户一法,
帮户工程效果良好
各级帮扶单位结合帮扶村的地理环境、地域优势和种养基础,按照“一户一法”的工作策略,实行一对一“靶向”疗法,着重实施产业扶贫、智力扶贫、项目扶贫、救济扶贫、带动扶贫“五种帮扶模式”,效果明显。一是实施产业扶贫,帮扶贫困户3083户,走产业化经营扶贫的道路。二是实施智力扶贫,帮扶贫困户1061户,确保贫困家庭学生能顺利完成学业,帮助贫困户实现劳动力转移就业。三是实施项目扶贫,帮扶贫困户332户,采取“公司+农户”、“集体+农户”等方式经营,有效地增加了贫困户的收入。四是实施救济扶贫,帮扶贫困户1115户,对缺乏劳动力的贫困户,以拨付钱款、下发救济物资、支持住房改造等方式来进行帮扶。五是实施带动扶贫,帮扶贫困户436户。通过发挥身边干部、党员、能人的带动作用进行扶贫。
同时,广宁县克服财政薄弱、任务重、难度大等多种困难,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强力推进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住房改造工作。2010年完成改造150户,2011年完成改造902户,提前完成了省、市下达的目标任务,得到了省委书记汪洋,省政协副主席覃卫东,市委书记徐萍华等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
广宁县共有28个贫困村、6027户扶贫对象,涉及贫困人口22345人。开展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以来,各级帮扶单位和帮扶工作组密切配合、协同作战,按照“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全面铺开”的工作思路,实施“一村一策、一户一法”工作策略,因地制宜制定帮扶做法,全县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扎实推进,取得了良好成效。
截至目前,全县累计投入资金7894万元,已落实帮扶项目785个,28条贫困村集体经济年纯收入平均每村3.7万元,脱贫率为100%;6027户扶贫对象中有5443户已脱贫,人均年纯收入3010元,脱贫率为90.3%。
领导重视,
组织部署到点到位
广宁各级坚持把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作为“一号民心工程”来抓,实行“一把手”挂帅。县委、县政府先后6次组织召开全县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推进会,研究推进工作的措施,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县四套班子成员身体力行,带头挂钩帮扶贫困户,并进村入户调查情况、研究对策、制定帮扶措施。佛山市三水区和市直各挂钩帮扶单位成立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落实帮扶责任,为老区扶贫开发“双到”工作顺利有序推进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以点带面,
示范点作用充分发挥
广宁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完成了4个老区示范点建设。肇庆市纪委、市监察局挂钩帮扶坑口镇上林村,市住建局挂钩帮扶赤坑镇赤坑社区,肇庆军分区和市工商局共同挂钩帮扶排沙镇枫树坪村,市公路局挂钩帮扶坑口镇坑口社区。在这些示范点的带动下,各级挂钩单位、帮扶干部以及贫困户的积极性很高。掀起了“你主动帮、我努力干”的热潮。
创新方式,
帮扶资金有效落实
2011年广宁县举行了“万人扶贫进村大行动”,广泛开展缴纳一个月特殊党费、团费和群众性“一元捐”、手机募捐等活动,发动企业和海外侨胞等社会各界捐资扶贫,共募集资金812万元,解决了扶贫开发“双到”工作资金需求。
各级帮扶单位也积极发挥本单位资源优势,创新方式,加大扶贫资金筹措力度,确保了帮扶计划顺利推进。三水区开展了“互助资金入社”扶贫模式,已帮扶10条贫困村每村不少于10万元的互助资金;市经信局争取到中石油肇庆分公司帮扶资金100万元支持解决木格镇白沙坑村三项基础设施建设;市国土资源局筹集资金95万元购买铺位用于出租,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入3.36万元;县住建局通过“单位、干部职工出资一点,上级部门支持一点,各施工企业、房地产企业老板、项目经理捐赠一点”的筹资方式解决扶贫资金25万多元;广宁卫校动员全校师生勤俭节约,通过垃圾分类、资源回收的方式筹集扶贫资金。由于资金落实到位,各级帮扶单位工作积极性大大提高,帮扶项目得到了快速有效地落实。
一村一策,
扶村工作成效显著
各帮扶单位根据帮扶对象实际,按照“一村一策”扶贫方式,将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与“双转移”、农业产业化、卫生镇村创建、城镇规划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相结合,推动了扶村工作有序开展。各帮扶单位结合县农业产业实际,在发展竹子加工、沙糖桔种植等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发挥广宁县作为“广宁红花油茶”原产地的优势,引导村集体发展油茶种植、加工、培育等经济项目,大力打造红花油、白花油种植基地,在全县掀起了种植油茶的良好势头,使村集体经济有了新发展。
一些帮扶单位以镇、村建设为抓手,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镇、村面貌,打造文明镇、村,为贫困村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同时,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进一步解决了贫困家庭学生的读书难、水利设施建设、村道改造等问题。三水区卫生局在螺岗墟镇建起了500多平方米的农贸市场;石涧镇宜洞村在市交通运输局的帮助下修建村道;螺岗镇在市科技局的帮助下对大塘电站进行技术改造,同时完善了大塘村水利灌溉系统。
一户一法,
帮户工程效果良好
各级帮扶单位结合帮扶村的地理环境、地域优势和种养基础,按照“一户一法”的工作策略,实行一对一“靶向”疗法,着重实施产业扶贫、智力扶贫、项目扶贫、救济扶贫、带动扶贫“五种帮扶模式”,效果明显。一是实施产业扶贫,帮扶贫困户3083户,走产业化经营扶贫的道路。二是实施智力扶贫,帮扶贫困户1061户,确保贫困家庭学生能顺利完成学业,帮助贫困户实现劳动力转移就业。三是实施项目扶贫,帮扶贫困户332户,采取“公司+农户”、“集体+农户”等方式经营,有效地增加了贫困户的收入。四是实施救济扶贫,帮扶贫困户1115户,对缺乏劳动力的贫困户,以拨付钱款、下发救济物资、支持住房改造等方式来进行帮扶。五是实施带动扶贫,帮扶贫困户436户。通过发挥身边干部、党员、能人的带动作用进行扶贫。
同时,广宁县克服财政薄弱、任务重、难度大等多种困难,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强力推进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住房改造工作。2010年完成改造150户,2011年完成改造902户,提前完成了省、市下达的目标任务,得到了省委书记汪洋,省政协副主席覃卫东,市委书记徐萍华等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