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南联大存在的那段历史时期,对中国教育界来说,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八年间,联大在战火纷飞中,用它自身的传奇,缔造了一个时代的不朽。以漫漫长征作帷幕,用刚毅坚卓来坚守,以悲剧性的成功而告终,联大短暂而壮阔的一生,为我们留下了无尽的精神财富和优良传统,被举世的学术界追忆与推崇。“一世之盛事,旷百世而难遇。”早已逝去的联大,代表的是一个时代的士人精神和一个民族的人性魅力。
于风雨飘摇中诞生
日寇践踏,吞噬了半壁山河;偌大的中国,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1937年,北平沦陷,日军占领北大、清华;敌机轰炸,南开毁于战火。为了赓续民族文脉,保存文化“香火”,三所大学开始了浩荡的被迫南迁,初站抵达长沙,成立了国立长沙临时大学。
1937年11月1日,临大开学,没有举行任何仪式,只有日机“前来敬意”,伴随着不算严重的轰炸。在缺衣少穿、没有足够书籍讲稿的情况下,学生们开始上课。但好景不长,12月13日,南京陷落。
面对国土的不断沦丧,冲动的学生想要参军,激进的学者也反对“文化逃亡”。哪种教育才是战时之急,究竟要“英勇地”留在长沙还是“英明地”迁往昆明,一时间教育界争执不定。“你们是当之无愧的国宝,国家最后的希望。倘若国之大器都化为炮灰,将来的形势肯定会非常严峻。”陈诚的一句话让大部分冲动的学生们最终坚定了钻研学问的决心。在蒋介石的批准下,临大决定继续转移,迁往昆明。最终,在临大的1400多名学生中,有820名学生选择前往云南继续学业,剩下的600多名学生或退学参加抗战,或转学其他院校,或回家返乡。于是,临大师生开始了浩浩荡荡的长征。
1938年1月21日,临大公布了两条前往新学校的路线:一条是乘火车经广东、香港,然后乘船到海防,再从河内换乘火车到昆明;另一条是徒步一千英里穿过湘西、贵州和滇东。徒步路线吸引了很多激进浪漫而又爱好冒险的大学生,最终,通过体检的244名男生组成了旅行团,在闻一多、黄子坚、曾昭抡等11位教师组成的辅导团带领下,跨越三省,徒步前往云南。而剩余的师生则走海路。经过68天的跋涉,旅行团于4月底到达了昆明,完成了这次世界教育史上罕见的远征。
1938年4月2日,临大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5月4日,联大正式开课,并由北大、清华、南开三校校长蒋梦麟、梅贻琦、张伯苓担任常务委员,共主校务。联大成立之初有四个学院:文学院、法商学院、理学院和工学院。后来为了给云南地方培养更多优秀的中学师资,成立了师范学院。
初到昆明的西南联大校舍十分紧张,只能暂时租用昆华农业学校、昆华师范学校作为理学院校舍,迤西会馆、全蜀会馆和江西会馆作为工学院校舍,文学院和法商学院则在云南南部的蒙自小镇暂驻。7月,联大在昆明西站东侧购地124亩,建立校本部。
1939年4月,西南联大新校园落成。校园内学生宿舍36栋,皆为土墙茅草顶结构;教室、办公室、实验室56栋,为土墙铁皮顶结构;食堂2栋,图书馆1栋,为砖木结构。这些校舍建筑的工程顾问是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和林徽因,因为经费极端紧缺,只能一律按最简陋、最节约的原则设计建造,这让梁思成这位建筑大师始终深感遗憾。但无论如何,西南联大这所注定在中国教育史中成为旷世传奇的最高学府,总算在“残屋陋室”中开始了她的教育征程。
因蔚然大师而成名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联大实际校长梅贻琦的这句名言,直到今日还被很多高校校长引用。“谆谆教诲,济济良师。”这正是联大教育盛况的真实写照。与几年前在网上流传一时的“史上最牛毕业证”比起来,联大学生的毕业证恐怕不会有丝毫逊色。
在联大的教师队伍里,梅贻琦、张伯苓、蒋梦麟、杨振声、吴有训、叶企孙、周培源、吴大猷、华罗庚、陈省身、钱钟书、朱自清、闻一多、沈从文、陈寅恪、冯友兰、王力、朱光潜、吴晗、钱穆、金岳霖、陈岱孙、刘文典、张奚若、费孝通、饶毓泰、赵忠尧、曾昭抡等顶级大师均在其中。中国科学领域的“王牌”同在一所大学,这该是何种景象,易社强所著的《战争与革命中的西南联大》给出了生动的描写。
“想象一下这道风景吧。在我们眼前,这边有一位四十岁的男子,戴着礼帽,西装笔挺,他就是著名的散文家朱自清。长髯飘逸,一袭长袍,四十三岁的冯友兰在湖畔缓缓走来。哲学系同事汤用彤比冯友兰年长四岁,他身材矮小,拄着手杖,步伐却很矫健。戴眼镜的谦谦君子是大名鼎鼎的历史学家陈寅恪。他懂十三种欧亚语言,正在柳树下徜徉。你一定还注意到一对年轻的夫妇——他是一位诗人,风度翩翩;她身材修长,仪态娴雅,饶具古典之美。他们就是语言学家陈梦家及其妻子赵萝蕤……那边,有位先生身穿长袍,一手托着一个石榴,他就是钱穆。一位长者迎上前去,施礼过后,向他请益学问……照此看来,有个学生把晚间湖畔漫步比作古希腊的巡回学校,也就不足为奇了。”
易社强的描写,只是文、法学院在蒙自时的一个场景,而这令今人无比羡慕的教育奇观,不过是当时西南联大画卷的其中一角罢了。如此强大的师资团队,自然也创造出了教育神话。在西南联大的毕业生中,有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3位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元勋,数十位人文社科界泰斗,173位两院院士。而能够培育出如此之多的顶级大师和优秀学子的西南联大,其教学环境却是无比艰苦而恶劣的,甚至还有很多教师牺牲在自己的教育岗位上。
随着战争的不断扩大化,原本相对安全的西南边陲也饱受日军的威胁。在飞虎队来华之前,面对日军飞机的空袭,人们只能被动地躲避,跑警报成了联大师生的家常便饭。期间,联大校园遭受过多次重大损失,除了校舍被毁,师资团队也损失巨大。联大军事教官毛鸿和他年幼的儿子死于空袭;英籍外教吴可读在跑警报时被汽车撞倒受伤,医治无效逝世;商学系系主任丁佶在跑警报时,于郊外的一个池塘溺水身亡;同时,由于贫病交加,社会学系教授陶云逵、历史系教授张荫麟也英年早逝。 尽管环境恶劣,甚至生命都会随时受到威胁,但这依然没有难倒联大的师生。校方因空袭不得已只能将课程打散,老师和学生们便利用跑警报的间歇进行学术研究,有时还会把课堂搬到野外,社会学系教授陈达甚至坐在坟头上为学生们上课。蒋梦麟在跑警报的空隙,在野外席地而坐,写下了著名的《西潮》;金岳霖跑警报时弄丢了呕心沥血的学术巨著《知识论》的手稿,又开始重写,被冯友兰誉为“道超青牛,论高白马”。由于昆明多雨,有时暴雨打在铁皮屋顶上声震如雷,老师讲课的声音根本听不到,无可奈何的教授们便只能在黑板上写上四个大字:停课赏雨。
“安静书桌”的稀缺,国破家亡的愤恨,都让当时的学生们对知识更加渴求。而共同的战争经历和艰苦岁月,也让师生的关系更加亲密。陈岱孙曾回忆说:“警报一响,师生一起跑出去,敌机飞到头上时,大家一起趴下,过后学生抬头一看,原来是某某老师,相视一笑。”在这种处境下,以前高高在上、不可接近的教师和谦卑驯顺的学生之间的距离前所未有地被拉近。学生敢于质疑教师,而教师则带着欣赏和尊重予以答复。有时,未经提示,教师发现讲授有误,就赶紧改正。学生之间也互敬互爱,切磋砥砺。世界著名科学史家、英国剑桥大学教授李约瑟当时参观联大后,给予了高度评价,称其可与牛津、剑桥、哈佛相媲美。林语堂赴美之前,路过联大演讲时也说:“西南联大的物质不得了,联大的精神了不得。”
民族危难时的呼声
“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
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
这首气壮山河的联大校歌由罗庸、冯友兰填词,张清常谱曲,题为《满江红》。联大存在的岁月,正值中国危亡之际。这所战火中诞生、成长的大学,自然与抗日救国运动密不可分。而联大学子从军,也成为了抗日战争中一段可歌可泣的革命乐章。
西南联大的从军热潮一共有三次,抗战初期的临大从军潮是第一次;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联大学子应征翻译官为第二次;第三次则是“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知识青年从军运动。按注册统计,联大从军学子共834人,名字都镌刻在西南联大纪念碑的背面。而联大学子实际的从军人数则远远多于这个数字。据不完全统计,在先后进入西南联大求学的8000多人中,有1100多名学生参军,约占14%,而这当中牺牲的、被人遗忘的无名英雄更是不计其数。
何懋勋,1937年底于临大赴鲁西抗日根据地参加抗日救亡工作,曾任山东省第六区游击司令部青年抗日挺进大队参谋长,于1938年8月齐河县坡赵庄的一次战斗中英勇捐躯,年仅21岁。
黄维,军委会战地团昆明训练班第二期的学员,结业后原被分配到美军机场,后主动要求随远征军去缅甸,远征军作战失利后,在随军撤出缅甸途中渡怒江时落水牺牲。《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背面的“从军学生题名”上,镌刻的第一位为国捐躯者就是黄维。
戴荣钜,联大地质系学生,被分配在湖南芷江的空军第五大队,1944年6月18日在长沙与敌机作战时坠机殉国。王文,服役于驻防陕西安康的空军第三大队,1944年8月在保卫衡阳战役中与敌机作战时殉国。与王文同在空军第三大队的吴坚,则是1945年初在与日机作战时,因机件失灵堕毁身亡。以上三人的名字没有刻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的从军学生名单中,但他们的姓名、出生年月和牺牲地点,则镌刻在张爱萍将军题名的南京航空烈士公墓纪念碑上。
除了在战场中与敌人交战时殉国外,有些学生也因意外或训练事故牺牲。由于“驼峰航线”条件恶劣,而为了避开缅北日机,不得不在没有无线电导航台和明显地标的航线上进行夜间飞行,因此飞机常常失事或失踪。在“驼峰航线”上担任空运飞行任务的外文系1944级朱晦吾和电机系1945级沈宗进就是因此而牺牲的。同为空军飞行员的联大学生崔明川于1943年在美国接受飞行训练时失事撞山,同在美国空军受训的李嘉禾也是由于事故殉难。
“抵御倭寇洒热血,忠骨长伴青山眠。”民族危亡之际,联大学生不畏生死,请缨杀敌,为抵御日寇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有的血洒长空,有的命陨战场,虽然这些学生烈士的名字、事迹还未被大多数人知晓,但历史会记住他们,民族也会纪念他们。
政治漩涡中的自由
“西南联大具备了双重意义。一个是表面的意义,那当然就如其名称所揭,是一个‘学校’,是一座研究学问、传授知识的最高学府;但另外却还有一重不为人们所见的隐潜意义,那就是一个酝酿舆论,领导思想的政治中心。这一面虽然潜隐不露,非能一望而知,但却是西南联大一个非常重要的‘存在意义’。若弃此不顾,只谈上课讲学,那实在不能算是了解西南联大。”这段话,从侧面说明了联大存在的政治意义。实际上,在民族危亡、政治思想交锋、时局混乱的形势下,作为思想、舆论的传播中心,联大是不可能摆脱政治因素、而仅作为纯粹的“学术净土”独立存在的。
“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之堡垒。”这是对联大政治与学风之间关系的绝好描述。在组成联大的三所大学中,北大是“五·四运动”的发祥地,清华是“一二·九运动”的指挥部,南开也一贯是天津地区抗日爱国运动的中流砥柱,如此传统,加上国共之争的局面、联大兼容并蓄的作风,使得联大校园成为了一个各派思想汇流、各政治团体社团齐聚的百家争鸣的场所。而学生在政治立场上的自由,思想观念上的民主,也可以说达到了中国教育界前所未有的高峰。
联大从其诞生之初就注定会处在政治的漩涡之中,一方面是国民党重庆中央政府控制的外力胁迫,一方面是校内国、共思想的内部交锋,联大的学子在备受政治思潮扰乱的同时,也获得了阐述自己思想、理念的极大自由。相比之下,对政治并不关心,而只是单纯地想要维护学术自由、作风民主的大学教授们,在这个漩涡中就显得有些吃力了。
“学术自由,作风民主,教授治校。”这是联大坚持的管理理念,而学校当局对此理念的竭力维护,也使得校方与执政党之间始终针锋相对。早在国民政府成立之初,教育部长就千方百计制定标准,实行政治控制,但其出台的各种措施始终遭到自由主义教育者近乎顽强的抵抗。因此,一系列的措施基本无果而终。“学术独立的传统如此强大,以至于北大清华的教授可以任凭己意挑选校长,教育部别无选择,只能盖章批准。”而教育部对于大学课程设置的干涉、对官方教科书的规定,联大教师也是尽可能地敷衍了事,最终的决定权依然在教授手中。
教育部设置的毕业统考,则遭到了学生的一致反对。规定实施的最初两年,联大是唯一一所学生拒绝参加考试的学校,虽然这个问题与教授本人无关,但他们对学生给予道义上的支持。对此,教育部以拒绝颁发毕业证相要挟,联大便自行其是。最终教育部不得不做出让步:联大学生须参加考试,但全部自动通过,联大不必把分数上报给教育部。这场论战最终以保全脸面的妥协告终,而从1941年开始,联大甚至连这种过场也不走了。
在政治选择方面,联大则显得更为自由。国共两党通过社团活动来拉拢学生甚至教授,以扩大其影响力和地位。国民党的三青团,共产党的外围组织民主青年同盟都在联大有一席之地。国民党虽然作为执政党频繁干涉政治教育,但这种企图不仅在学校管理上未见效果,其影响在学生中间也所涉未深。这就使得联大虽在形式上看似混乱,却依然能够保持着特立独行的管理风格,和极其纯粹的学术土壤与科研环境。
随着全民抗战的结束,充满传奇色彩的西南联大完成了她的使命,也不可阻挡地走向了瓦解的命运。2月中旬,联大当局定下了各大学复员北上的日期,学生根据爱好自行选择想要继续学业的学校。1946年5月4日,在蒙蒙细雨中,伴着联大纪念碑的揭幕,西南联大正式宣布解散。而随着闻一多的牺牲以及内战的爆发,联大奋力守护的理念——不受战争和政治摧残的自由大学之梦,终成明日黄花。西南联大最终在悲剧性的成功中逝去,但同时也在逝去之中永恒。
于风雨飘摇中诞生
日寇践踏,吞噬了半壁山河;偌大的中国,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1937年,北平沦陷,日军占领北大、清华;敌机轰炸,南开毁于战火。为了赓续民族文脉,保存文化“香火”,三所大学开始了浩荡的被迫南迁,初站抵达长沙,成立了国立长沙临时大学。
1937年11月1日,临大开学,没有举行任何仪式,只有日机“前来敬意”,伴随着不算严重的轰炸。在缺衣少穿、没有足够书籍讲稿的情况下,学生们开始上课。但好景不长,12月13日,南京陷落。
面对国土的不断沦丧,冲动的学生想要参军,激进的学者也反对“文化逃亡”。哪种教育才是战时之急,究竟要“英勇地”留在长沙还是“英明地”迁往昆明,一时间教育界争执不定。“你们是当之无愧的国宝,国家最后的希望。倘若国之大器都化为炮灰,将来的形势肯定会非常严峻。”陈诚的一句话让大部分冲动的学生们最终坚定了钻研学问的决心。在蒋介石的批准下,临大决定继续转移,迁往昆明。最终,在临大的1400多名学生中,有820名学生选择前往云南继续学业,剩下的600多名学生或退学参加抗战,或转学其他院校,或回家返乡。于是,临大师生开始了浩浩荡荡的长征。
1938年1月21日,临大公布了两条前往新学校的路线:一条是乘火车经广东、香港,然后乘船到海防,再从河内换乘火车到昆明;另一条是徒步一千英里穿过湘西、贵州和滇东。徒步路线吸引了很多激进浪漫而又爱好冒险的大学生,最终,通过体检的244名男生组成了旅行团,在闻一多、黄子坚、曾昭抡等11位教师组成的辅导团带领下,跨越三省,徒步前往云南。而剩余的师生则走海路。经过68天的跋涉,旅行团于4月底到达了昆明,完成了这次世界教育史上罕见的远征。
1938年4月2日,临大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5月4日,联大正式开课,并由北大、清华、南开三校校长蒋梦麟、梅贻琦、张伯苓担任常务委员,共主校务。联大成立之初有四个学院:文学院、法商学院、理学院和工学院。后来为了给云南地方培养更多优秀的中学师资,成立了师范学院。
初到昆明的西南联大校舍十分紧张,只能暂时租用昆华农业学校、昆华师范学校作为理学院校舍,迤西会馆、全蜀会馆和江西会馆作为工学院校舍,文学院和法商学院则在云南南部的蒙自小镇暂驻。7月,联大在昆明西站东侧购地124亩,建立校本部。
1939年4月,西南联大新校园落成。校园内学生宿舍36栋,皆为土墙茅草顶结构;教室、办公室、实验室56栋,为土墙铁皮顶结构;食堂2栋,图书馆1栋,为砖木结构。这些校舍建筑的工程顾问是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和林徽因,因为经费极端紧缺,只能一律按最简陋、最节约的原则设计建造,这让梁思成这位建筑大师始终深感遗憾。但无论如何,西南联大这所注定在中国教育史中成为旷世传奇的最高学府,总算在“残屋陋室”中开始了她的教育征程。
因蔚然大师而成名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联大实际校长梅贻琦的这句名言,直到今日还被很多高校校长引用。“谆谆教诲,济济良师。”这正是联大教育盛况的真实写照。与几年前在网上流传一时的“史上最牛毕业证”比起来,联大学生的毕业证恐怕不会有丝毫逊色。
在联大的教师队伍里,梅贻琦、张伯苓、蒋梦麟、杨振声、吴有训、叶企孙、周培源、吴大猷、华罗庚、陈省身、钱钟书、朱自清、闻一多、沈从文、陈寅恪、冯友兰、王力、朱光潜、吴晗、钱穆、金岳霖、陈岱孙、刘文典、张奚若、费孝通、饶毓泰、赵忠尧、曾昭抡等顶级大师均在其中。中国科学领域的“王牌”同在一所大学,这该是何种景象,易社强所著的《战争与革命中的西南联大》给出了生动的描写。
“想象一下这道风景吧。在我们眼前,这边有一位四十岁的男子,戴着礼帽,西装笔挺,他就是著名的散文家朱自清。长髯飘逸,一袭长袍,四十三岁的冯友兰在湖畔缓缓走来。哲学系同事汤用彤比冯友兰年长四岁,他身材矮小,拄着手杖,步伐却很矫健。戴眼镜的谦谦君子是大名鼎鼎的历史学家陈寅恪。他懂十三种欧亚语言,正在柳树下徜徉。你一定还注意到一对年轻的夫妇——他是一位诗人,风度翩翩;她身材修长,仪态娴雅,饶具古典之美。他们就是语言学家陈梦家及其妻子赵萝蕤……那边,有位先生身穿长袍,一手托着一个石榴,他就是钱穆。一位长者迎上前去,施礼过后,向他请益学问……照此看来,有个学生把晚间湖畔漫步比作古希腊的巡回学校,也就不足为奇了。”
易社强的描写,只是文、法学院在蒙自时的一个场景,而这令今人无比羡慕的教育奇观,不过是当时西南联大画卷的其中一角罢了。如此强大的师资团队,自然也创造出了教育神话。在西南联大的毕业生中,有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3位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元勋,数十位人文社科界泰斗,173位两院院士。而能够培育出如此之多的顶级大师和优秀学子的西南联大,其教学环境却是无比艰苦而恶劣的,甚至还有很多教师牺牲在自己的教育岗位上。
随着战争的不断扩大化,原本相对安全的西南边陲也饱受日军的威胁。在飞虎队来华之前,面对日军飞机的空袭,人们只能被动地躲避,跑警报成了联大师生的家常便饭。期间,联大校园遭受过多次重大损失,除了校舍被毁,师资团队也损失巨大。联大军事教官毛鸿和他年幼的儿子死于空袭;英籍外教吴可读在跑警报时被汽车撞倒受伤,医治无效逝世;商学系系主任丁佶在跑警报时,于郊外的一个池塘溺水身亡;同时,由于贫病交加,社会学系教授陶云逵、历史系教授张荫麟也英年早逝。 尽管环境恶劣,甚至生命都会随时受到威胁,但这依然没有难倒联大的师生。校方因空袭不得已只能将课程打散,老师和学生们便利用跑警报的间歇进行学术研究,有时还会把课堂搬到野外,社会学系教授陈达甚至坐在坟头上为学生们上课。蒋梦麟在跑警报的空隙,在野外席地而坐,写下了著名的《西潮》;金岳霖跑警报时弄丢了呕心沥血的学术巨著《知识论》的手稿,又开始重写,被冯友兰誉为“道超青牛,论高白马”。由于昆明多雨,有时暴雨打在铁皮屋顶上声震如雷,老师讲课的声音根本听不到,无可奈何的教授们便只能在黑板上写上四个大字:停课赏雨。
“安静书桌”的稀缺,国破家亡的愤恨,都让当时的学生们对知识更加渴求。而共同的战争经历和艰苦岁月,也让师生的关系更加亲密。陈岱孙曾回忆说:“警报一响,师生一起跑出去,敌机飞到头上时,大家一起趴下,过后学生抬头一看,原来是某某老师,相视一笑。”在这种处境下,以前高高在上、不可接近的教师和谦卑驯顺的学生之间的距离前所未有地被拉近。学生敢于质疑教师,而教师则带着欣赏和尊重予以答复。有时,未经提示,教师发现讲授有误,就赶紧改正。学生之间也互敬互爱,切磋砥砺。世界著名科学史家、英国剑桥大学教授李约瑟当时参观联大后,给予了高度评价,称其可与牛津、剑桥、哈佛相媲美。林语堂赴美之前,路过联大演讲时也说:“西南联大的物质不得了,联大的精神了不得。”
民族危难时的呼声
“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
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
这首气壮山河的联大校歌由罗庸、冯友兰填词,张清常谱曲,题为《满江红》。联大存在的岁月,正值中国危亡之际。这所战火中诞生、成长的大学,自然与抗日救国运动密不可分。而联大学子从军,也成为了抗日战争中一段可歌可泣的革命乐章。
西南联大的从军热潮一共有三次,抗战初期的临大从军潮是第一次;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联大学子应征翻译官为第二次;第三次则是“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知识青年从军运动。按注册统计,联大从军学子共834人,名字都镌刻在西南联大纪念碑的背面。而联大学子实际的从军人数则远远多于这个数字。据不完全统计,在先后进入西南联大求学的8000多人中,有1100多名学生参军,约占14%,而这当中牺牲的、被人遗忘的无名英雄更是不计其数。
何懋勋,1937年底于临大赴鲁西抗日根据地参加抗日救亡工作,曾任山东省第六区游击司令部青年抗日挺进大队参谋长,于1938年8月齐河县坡赵庄的一次战斗中英勇捐躯,年仅21岁。
黄维,军委会战地团昆明训练班第二期的学员,结业后原被分配到美军机场,后主动要求随远征军去缅甸,远征军作战失利后,在随军撤出缅甸途中渡怒江时落水牺牲。《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背面的“从军学生题名”上,镌刻的第一位为国捐躯者就是黄维。
戴荣钜,联大地质系学生,被分配在湖南芷江的空军第五大队,1944年6月18日在长沙与敌机作战时坠机殉国。王文,服役于驻防陕西安康的空军第三大队,1944年8月在保卫衡阳战役中与敌机作战时殉国。与王文同在空军第三大队的吴坚,则是1945年初在与日机作战时,因机件失灵堕毁身亡。以上三人的名字没有刻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的从军学生名单中,但他们的姓名、出生年月和牺牲地点,则镌刻在张爱萍将军题名的南京航空烈士公墓纪念碑上。
除了在战场中与敌人交战时殉国外,有些学生也因意外或训练事故牺牲。由于“驼峰航线”条件恶劣,而为了避开缅北日机,不得不在没有无线电导航台和明显地标的航线上进行夜间飞行,因此飞机常常失事或失踪。在“驼峰航线”上担任空运飞行任务的外文系1944级朱晦吾和电机系1945级沈宗进就是因此而牺牲的。同为空军飞行员的联大学生崔明川于1943年在美国接受飞行训练时失事撞山,同在美国空军受训的李嘉禾也是由于事故殉难。
“抵御倭寇洒热血,忠骨长伴青山眠。”民族危亡之际,联大学生不畏生死,请缨杀敌,为抵御日寇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有的血洒长空,有的命陨战场,虽然这些学生烈士的名字、事迹还未被大多数人知晓,但历史会记住他们,民族也会纪念他们。
政治漩涡中的自由
“西南联大具备了双重意义。一个是表面的意义,那当然就如其名称所揭,是一个‘学校’,是一座研究学问、传授知识的最高学府;但另外却还有一重不为人们所见的隐潜意义,那就是一个酝酿舆论,领导思想的政治中心。这一面虽然潜隐不露,非能一望而知,但却是西南联大一个非常重要的‘存在意义’。若弃此不顾,只谈上课讲学,那实在不能算是了解西南联大。”这段话,从侧面说明了联大存在的政治意义。实际上,在民族危亡、政治思想交锋、时局混乱的形势下,作为思想、舆论的传播中心,联大是不可能摆脱政治因素、而仅作为纯粹的“学术净土”独立存在的。
“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之堡垒。”这是对联大政治与学风之间关系的绝好描述。在组成联大的三所大学中,北大是“五·四运动”的发祥地,清华是“一二·九运动”的指挥部,南开也一贯是天津地区抗日爱国运动的中流砥柱,如此传统,加上国共之争的局面、联大兼容并蓄的作风,使得联大校园成为了一个各派思想汇流、各政治团体社团齐聚的百家争鸣的场所。而学生在政治立场上的自由,思想观念上的民主,也可以说达到了中国教育界前所未有的高峰。
联大从其诞生之初就注定会处在政治的漩涡之中,一方面是国民党重庆中央政府控制的外力胁迫,一方面是校内国、共思想的内部交锋,联大的学子在备受政治思潮扰乱的同时,也获得了阐述自己思想、理念的极大自由。相比之下,对政治并不关心,而只是单纯地想要维护学术自由、作风民主的大学教授们,在这个漩涡中就显得有些吃力了。
“学术自由,作风民主,教授治校。”这是联大坚持的管理理念,而学校当局对此理念的竭力维护,也使得校方与执政党之间始终针锋相对。早在国民政府成立之初,教育部长就千方百计制定标准,实行政治控制,但其出台的各种措施始终遭到自由主义教育者近乎顽强的抵抗。因此,一系列的措施基本无果而终。“学术独立的传统如此强大,以至于北大清华的教授可以任凭己意挑选校长,教育部别无选择,只能盖章批准。”而教育部对于大学课程设置的干涉、对官方教科书的规定,联大教师也是尽可能地敷衍了事,最终的决定权依然在教授手中。
教育部设置的毕业统考,则遭到了学生的一致反对。规定实施的最初两年,联大是唯一一所学生拒绝参加考试的学校,虽然这个问题与教授本人无关,但他们对学生给予道义上的支持。对此,教育部以拒绝颁发毕业证相要挟,联大便自行其是。最终教育部不得不做出让步:联大学生须参加考试,但全部自动通过,联大不必把分数上报给教育部。这场论战最终以保全脸面的妥协告终,而从1941年开始,联大甚至连这种过场也不走了。
在政治选择方面,联大则显得更为自由。国共两党通过社团活动来拉拢学生甚至教授,以扩大其影响力和地位。国民党的三青团,共产党的外围组织民主青年同盟都在联大有一席之地。国民党虽然作为执政党频繁干涉政治教育,但这种企图不仅在学校管理上未见效果,其影响在学生中间也所涉未深。这就使得联大虽在形式上看似混乱,却依然能够保持着特立独行的管理风格,和极其纯粹的学术土壤与科研环境。
随着全民抗战的结束,充满传奇色彩的西南联大完成了她的使命,也不可阻挡地走向了瓦解的命运。2月中旬,联大当局定下了各大学复员北上的日期,学生根据爱好自行选择想要继续学业的学校。1946年5月4日,在蒙蒙细雨中,伴着联大纪念碑的揭幕,西南联大正式宣布解散。而随着闻一多的牺牲以及内战的爆发,联大奋力守护的理念——不受战争和政治摧残的自由大学之梦,终成明日黄花。西南联大最终在悲剧性的成功中逝去,但同时也在逝去之中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