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总的来说,我国贫困地区女童教育仍然十分落后,呈“三低一高”现象。贫困地区女童教育的价值也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其中,首先是它的本体价值,其次是它的工具性价值,二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只有把二者综合分析,才能更深刻地认识到贫困地区女童教育的意义与价值所在,从而致力于贫困地区女童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贫困地区女童教育现状 价值 本体价值 工具性价值
中图分类号:G5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7)05-047-02
所谓女童教育,在国际上是指对18岁以下女孩子所进行的最基本的学校教育。这种教育不但是每个现代人都应该享受的基本权利,而且对于女孩子来说,也是她们在现代生活中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由于我国贫困地区自然条件,文化历史传统,生产力水平,教育发展水平等各方面的原因,女童教育仍然十分落后,因此,研究贫困地区女童教育的意义与价值十分重要。
一、女童教育价值的涵义与层次关系
价值是一个反映主体对客体属性的肯定或否定关系的范畴,它是由主体的需要和客体的属性两方面构成的,即客体对主体的有用性或意义:①客体自身的属性成为主体需要的价值对象,而主体的需要则使客体属性得到价值认可。所谓教育价值就是作为客体的教育,特别是社会文化,只是对个体与社会所客观具有的意义、作用、功能和效用问题。②教育具有本体价值和社会价值之分。而教育本体价值是第一层次的最直接最基本的意义;而教育的社会价值是更具深远的意义,使其价值的外延。二者密切联系,共同处于统一体中。
二、贫困地区女童教育价值分析
(一) 女童教育的本体价值
(1)受教育是一项基本人权,女童首先是作为人而具有受教育权利。这在我国法律法规中均有所体现。但由于经济落后生产力不发达,男尊女卑等落后思想等原因,贫困地区女童教育十分落后。女童首先完成为辍学、失学、留级的对象,其受教育权利受到剥夺,基本人权得不到保障。而女童教育的意义首先在于实现教育机会均等,使更多的女童参与完成基础教育。
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女童教育基本上在一片空白的基础上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截至2000年,全国学龄儿童入学率已经达到99.1%,比1965年的84.7% 提高了近15个百分点.[1]应当承认,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由于社会,历史,经济,文化,地域等因素造成的男女受教育机会不均等现象,是阻碍女童依法享有基本权利,也是关于实现义务教育普及的核心问题。早在50多年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中国基础教育现状曾指出:“中国的普及教育问题,多半是女童教育问题,如果不能解决女子教育问题,无论什么方法,都是枉费心血。女子教育是普及教育运动中的最大的难关。”我国基础教育发展极不平衡,女童教育问题的地域性特点十分明显,主要集中在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聚居的大部分地区。据200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推算,全国小学共有小学毕业生24191773人,其中女童11539735人,升学率为93.65%, 西北五省共有小学毕业生1781351人,其中女生849683人,占小学总人数的47.7%, 升学率为90.93%,除新疆外,其余各省女童入学率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以青海、宁夏最为严重.[2]
所以,发展女童教育,是解决贫困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最为艰难的一步,是维护女童基本权益,基本人权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妇女素质,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实现男女平等的必然之举。
(2)教育促进女童身心和谐全面发展,使之成人成材,从而改革其自身状况及未来命运。一方面教育通过个体的社会化以及个体的个性化,促使一个生命体的自然人成为一个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具体人,促进其身心和谐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一方面能培养有知识、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的人才,使女童获得了生存的本领,成为改变其命运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促当下的出于童年时光的女孩身心和谐,自然愉悦,造就完满人格,使之成为自由之人,幸福之人。只有女童教育发展了,才能根除及预防辍学、失学、留级等对其不利影响,是当下的女童身心和谐全面发展;另外,只有受过教育,才能使女童心灵手巧,自立自强,而只有掌握了生存本领,妇女才能活出自尊,活出风采
另外,由于社会的文明进步,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人类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以及深度与广度意义上人力资源的开发,已经提到社会发展的首要位置。而女童教育能保障女童平等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是提高妇女地位,实现男女平等,充分开发女性人力资源的基础。马克思认为,妇女参与社会公共劳动是妇女解放的第一个先决条件。恩格斯曾说:“只要妇女仍然被排除于社会的生产劳动之外而仅限于从事家庭的私人劳动,那么妇女的解放,妇女同男子的平等,现在和将来都是不可能的。”而要把妇女从家庭的束缚和男子的依附地位中解放出来,使其平等地参与社会生产劳动,参与社会生活,达到女性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从法律上,制度上保证妇女平等参与的权利固然是重要前提,但更重要的在于提高女性自身的觉悟,自身的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而这一切都依赖于教育。因此教育平等是普及平等的一格先决条件,也是妇女平等而有效地为未来发展做贡献的一格先决条件,因为它决定了妇女劳动力的质量以及其技能是否适合于未来的劳动力市场,是否具有参与社会生活等方面的能力。所以,教育是决定妇女的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的重大问题。
因此,女童教育的意义或价值首先就在于改变其自身的困境并进而影响其未来。事实证明:受过教育的女童更能够灵活地对待生活中的变化;更从容地处理生活中的困难;能更自信地选择不同于长辈的生活;能更有效安排工作与生活;以及拥有更光明的发展前景与人生规划,从而成为具有较高收入水平的生产能手,有文化有教养的公民,干练的决策者。
(二) 贫困地区女童教育的工具性价值
女童教育的工具性价值是针对女童教育的长远意义,社会价值而言的,是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女童教育,因而更具深远意义。我们常听说这样的话:“今日的女童是未来的妇女”。“教育一个男孩教育了一个人,教育一个女孩则是教育了一代人”,要走出“贫困——女童就学难——文盲母亲——贫困愚昧——下一代女孩就学更难”的恶性循环。许多有远见的专家,教育家明确指出:女童教育不仅对于妇女个人和家庭,而且对于一个民族的进步,社会的发展都至关重要。女童教育特别是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女童教育不但影响着普及义务教育和扫盲教育的实施,而且从长远的利益方面还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家庭的幸福,社会的进步,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国外许多研究都证明,发展女童和妇女教育不但能产生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也有许多方面的社会效益。主要表现在:第一,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一个年轻女子每多接受一年教育,其收入就能响应增加10-20%。[3]接受过技术训练的妇女其收入比文盲女性高出三倍。对妇女教育投资的回报通常高于男教育投资的回报。对一些国家的研究表明,在校多学习一年可是妇女未来的收入增加15%,而男子只增加11%。[4]第二,有利于提高人口质量。许多研究证明,受过教育的妇女一般结婚较晚,更倾向于有计划的生育,更为关注婴幼儿的保健与教育。也就是说,受过教育的女童长大后,能更多地选择晚婚、少育,能更有效地与家人沟通、交流、维持良好家庭生活,生育的孩子更健康,她们也能更重视并帮助孩子获得好的教育,从而改变下一代的生活。第三,有利于促进妇女参与家庭社区和社会发展,并相应的提高其社会地位。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九个人口大国于1993年12月在印度首都新德里重申教育对妇女个人和社会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就个人方面而言,它可以增加妇女的个人收入,并为整个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因此,教育是打开妇女就业、社会服务及参与政治生活之门,“投资与妇女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教育妇女会带来任何发展投资的最大收益。”[5]
总之,一方面,贫困地区女童教育的本体价值是基础。它体现了以人为本,从而把女童的发展居于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从尊重人权人性的角度分析女童教育的价值,而不是一味强化女性传统家庭角色,从而导致女童自身及其教育的价值通过他人来折射。进学校读书是女童自己,她们是以平等的人的身份来接受教育,她们的声音,需要,权力不应为任何其他因素所遮掩,所替代。
另一方面,女童教育尤其是贫苦地区女童教育的工具性价值是女童教育价值的外延,是对其家庭、下一代、国家、社会发展的深远意义。这基本上是取得共识的,也是诸多文献所强调的,但我们应该超越仅仅从工具价值的角度宣传女童教育意义的做法,改变女童——母亲角色的模糊定位,绝不能舍近求远,而因过分强调女童教育的工具性价值,而忽视了女童教育最直接,最近的意义——本体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简况,2001年2月
[2]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简况,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展规划司,2001年2 月
[ 3 ] 联合国人口基金:“女子教育、妇女权益与人口问题”,载“教育的使命”。
[4]周卫主编.贫困中的期盼[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
[5]萨默斯·L·H著,李杰生译.投资于全民——发展中国家的妇女教育问题[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5
[6]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教育科学出版社,35-47
On The Noumenon Value & Social Value of the Girls'Education in Poverty-stricken Areas
Zhang qingliang
Abstract: The girls' education in the poverty-stricken areas is backwards , with high dropout rate. It has two values. One is its noumenon value, the other is its social value, which depend on each other .The two must be considered together so as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girls education in these areas.
Key words : status quo of girls' education in poverty-stricken areas valuenoumenon valuesocial value
关键词:贫困地区女童教育现状 价值 本体价值 工具性价值
中图分类号:G5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7)05-047-02
所谓女童教育,在国际上是指对18岁以下女孩子所进行的最基本的学校教育。这种教育不但是每个现代人都应该享受的基本权利,而且对于女孩子来说,也是她们在现代生活中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由于我国贫困地区自然条件,文化历史传统,生产力水平,教育发展水平等各方面的原因,女童教育仍然十分落后,因此,研究贫困地区女童教育的意义与价值十分重要。
一、女童教育价值的涵义与层次关系
价值是一个反映主体对客体属性的肯定或否定关系的范畴,它是由主体的需要和客体的属性两方面构成的,即客体对主体的有用性或意义:①客体自身的属性成为主体需要的价值对象,而主体的需要则使客体属性得到价值认可。所谓教育价值就是作为客体的教育,特别是社会文化,只是对个体与社会所客观具有的意义、作用、功能和效用问题。②教育具有本体价值和社会价值之分。而教育本体价值是第一层次的最直接最基本的意义;而教育的社会价值是更具深远的意义,使其价值的外延。二者密切联系,共同处于统一体中。
二、贫困地区女童教育价值分析
(一) 女童教育的本体价值
(1)受教育是一项基本人权,女童首先是作为人而具有受教育权利。这在我国法律法规中均有所体现。但由于经济落后生产力不发达,男尊女卑等落后思想等原因,贫困地区女童教育十分落后。女童首先完成为辍学、失学、留级的对象,其受教育权利受到剥夺,基本人权得不到保障。而女童教育的意义首先在于实现教育机会均等,使更多的女童参与完成基础教育。
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女童教育基本上在一片空白的基础上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截至2000年,全国学龄儿童入学率已经达到99.1%,比1965年的84.7% 提高了近15个百分点.[1]应当承认,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由于社会,历史,经济,文化,地域等因素造成的男女受教育机会不均等现象,是阻碍女童依法享有基本权利,也是关于实现义务教育普及的核心问题。早在50多年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中国基础教育现状曾指出:“中国的普及教育问题,多半是女童教育问题,如果不能解决女子教育问题,无论什么方法,都是枉费心血。女子教育是普及教育运动中的最大的难关。”我国基础教育发展极不平衡,女童教育问题的地域性特点十分明显,主要集中在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聚居的大部分地区。据200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推算,全国小学共有小学毕业生24191773人,其中女童11539735人,升学率为93.65%, 西北五省共有小学毕业生1781351人,其中女生849683人,占小学总人数的47.7%, 升学率为90.93%,除新疆外,其余各省女童入学率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以青海、宁夏最为严重.[2]
所以,发展女童教育,是解决贫困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最为艰难的一步,是维护女童基本权益,基本人权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妇女素质,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实现男女平等的必然之举。
(2)教育促进女童身心和谐全面发展,使之成人成材,从而改革其自身状况及未来命运。一方面教育通过个体的社会化以及个体的个性化,促使一个生命体的自然人成为一个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具体人,促进其身心和谐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一方面能培养有知识、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的人才,使女童获得了生存的本领,成为改变其命运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促当下的出于童年时光的女孩身心和谐,自然愉悦,造就完满人格,使之成为自由之人,幸福之人。只有女童教育发展了,才能根除及预防辍学、失学、留级等对其不利影响,是当下的女童身心和谐全面发展;另外,只有受过教育,才能使女童心灵手巧,自立自强,而只有掌握了生存本领,妇女才能活出自尊,活出风采
另外,由于社会的文明进步,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人类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以及深度与广度意义上人力资源的开发,已经提到社会发展的首要位置。而女童教育能保障女童平等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是提高妇女地位,实现男女平等,充分开发女性人力资源的基础。马克思认为,妇女参与社会公共劳动是妇女解放的第一个先决条件。恩格斯曾说:“只要妇女仍然被排除于社会的生产劳动之外而仅限于从事家庭的私人劳动,那么妇女的解放,妇女同男子的平等,现在和将来都是不可能的。”而要把妇女从家庭的束缚和男子的依附地位中解放出来,使其平等地参与社会生产劳动,参与社会生活,达到女性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从法律上,制度上保证妇女平等参与的权利固然是重要前提,但更重要的在于提高女性自身的觉悟,自身的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而这一切都依赖于教育。因此教育平等是普及平等的一格先决条件,也是妇女平等而有效地为未来发展做贡献的一格先决条件,因为它决定了妇女劳动力的质量以及其技能是否适合于未来的劳动力市场,是否具有参与社会生活等方面的能力。所以,教育是决定妇女的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的重大问题。
因此,女童教育的意义或价值首先就在于改变其自身的困境并进而影响其未来。事实证明:受过教育的女童更能够灵活地对待生活中的变化;更从容地处理生活中的困难;能更自信地选择不同于长辈的生活;能更有效安排工作与生活;以及拥有更光明的发展前景与人生规划,从而成为具有较高收入水平的生产能手,有文化有教养的公民,干练的决策者。
(二) 贫困地区女童教育的工具性价值
女童教育的工具性价值是针对女童教育的长远意义,社会价值而言的,是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女童教育,因而更具深远意义。我们常听说这样的话:“今日的女童是未来的妇女”。“教育一个男孩教育了一个人,教育一个女孩则是教育了一代人”,要走出“贫困——女童就学难——文盲母亲——贫困愚昧——下一代女孩就学更难”的恶性循环。许多有远见的专家,教育家明确指出:女童教育不仅对于妇女个人和家庭,而且对于一个民族的进步,社会的发展都至关重要。女童教育特别是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女童教育不但影响着普及义务教育和扫盲教育的实施,而且从长远的利益方面还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家庭的幸福,社会的进步,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国外许多研究都证明,发展女童和妇女教育不但能产生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也有许多方面的社会效益。主要表现在:第一,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一个年轻女子每多接受一年教育,其收入就能响应增加10-20%。[3]接受过技术训练的妇女其收入比文盲女性高出三倍。对妇女教育投资的回报通常高于男教育投资的回报。对一些国家的研究表明,在校多学习一年可是妇女未来的收入增加15%,而男子只增加11%。[4]第二,有利于提高人口质量。许多研究证明,受过教育的妇女一般结婚较晚,更倾向于有计划的生育,更为关注婴幼儿的保健与教育。也就是说,受过教育的女童长大后,能更多地选择晚婚、少育,能更有效地与家人沟通、交流、维持良好家庭生活,生育的孩子更健康,她们也能更重视并帮助孩子获得好的教育,从而改变下一代的生活。第三,有利于促进妇女参与家庭社区和社会发展,并相应的提高其社会地位。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九个人口大国于1993年12月在印度首都新德里重申教育对妇女个人和社会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就个人方面而言,它可以增加妇女的个人收入,并为整个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因此,教育是打开妇女就业、社会服务及参与政治生活之门,“投资与妇女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教育妇女会带来任何发展投资的最大收益。”[5]
总之,一方面,贫困地区女童教育的本体价值是基础。它体现了以人为本,从而把女童的发展居于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从尊重人权人性的角度分析女童教育的价值,而不是一味强化女性传统家庭角色,从而导致女童自身及其教育的价值通过他人来折射。进学校读书是女童自己,她们是以平等的人的身份来接受教育,她们的声音,需要,权力不应为任何其他因素所遮掩,所替代。
另一方面,女童教育尤其是贫苦地区女童教育的工具性价值是女童教育价值的外延,是对其家庭、下一代、国家、社会发展的深远意义。这基本上是取得共识的,也是诸多文献所强调的,但我们应该超越仅仅从工具价值的角度宣传女童教育意义的做法,改变女童——母亲角色的模糊定位,绝不能舍近求远,而因过分强调女童教育的工具性价值,而忽视了女童教育最直接,最近的意义——本体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简况,2001年2月
[2]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简况,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展规划司,2001年2 月
[ 3 ] 联合国人口基金:“女子教育、妇女权益与人口问题”,载“教育的使命”。
[4]周卫主编.贫困中的期盼[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
[5]萨默斯·L·H著,李杰生译.投资于全民——发展中国家的妇女教育问题[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5
[6]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教育科学出版社,35-47
On The Noumenon Value & Social Value of the Girls'Education in Poverty-stricken Areas
Zhang qingliang
Abstract: The girls' education in the poverty-stricken areas is backwards , with high dropout rate. It has two values. One is its noumenon value, the other is its social value, which depend on each other .The two must be considered together so as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girls education in these areas.
Key words : status quo of girls' education in poverty-stricken areas valuenoumenon valuesocial val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