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船考古 定格在汪洋中的历史

来源 :中国国家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teng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7年“南海一号”(南宋初期沉船,沉没于珠江口以西、广东省阳江市东平港以南约20海里处)刚被发现时,在黑暗的海水中,水下手电等照明器材也无法保障工作效果,考古队员只能依靠被海水放大的呼吸声和吐出的气泡位置感知方向和同伴之间的距离,发现的遗物都是仅凭双手摸到的。中国水下考古发展之初,资金和人手都要依靠与国外合作,工作如同大海捞针一般,进展缓慢,每一次发现都充满偶然与机遇。
  从蹒跚学步到学有所成,是发掘“华光礁Ⅰ号”那13年的一个真实写照。20多年前,一切从零起步的水下考古工作,就算在学科内也尚处于边缘。今天,当一艘艘沉船相继被发现,我们也有条件将沉船的故事展览出来,告诉更多的人。

尘封在船舱里的历史


  “华光礁Ⅰ号”被盗掘过——试掘时考古队员就发现它的表面已经被严重破坏了。第一次考察“华光礁Ⅰ号”时,“由珊瑚沙下挖3到4米,可以看到遗留在船舱内的瓷器,成叠码放着。”在打捞的遗存中,发现了很多结满珊瑚礁状块的出水瓷器。这种共生关系看上去非常有趣,海底生物可以在漫长的岁月里适应环境的变化,找到适合的“新家”安居。但当年为了清理这批出水瓷器,文物专家可是费了大力气,除了常规的脱盐处理,保证出水瓷器不会胎釉剥落、酥松易碎,还要将珊瑚块与器物分离,还文物原貌。有一部分瓷器由于分离后保存困难,便保留了珊瑚块,其实,这种组合状态反倒更加耐看。

  这批出水瓷器大部分属于粗瓷产品,器类多样,器形粗放,釉色驳杂,大都为福建生产,产地几乎囊括了福建省从南到北的所有窑口。还有少量青白瓷精制品,是江西景德镇湖田窑的产品,胎质细腻,胎体很薄,釉色光洁,造型规整。如此悬殊的比例,暗含着什么样的信息?
  秦汉时期,中国的外销商品采用陆路运输,瓷器易碎,故而并非大宗。唐朝时,外销品以丝帛为主,但到了宋朝,中亚与日本、朝鲜也都有了各自擅长的丝织品,中国不能再独享“专利”。与此同时,宋瓷生产反倒有了长足进步,这与外销方式的改变不无关系——采用海道,运输量大又安全,远胜于陆路的万里驮运之苦。经过海道,中国瓷器销往东南亚、印度,经波斯湾或红海到达中东,再转运到欧洲。在当年红海起岸转运的港口——埃及古城福斯塔特,考古学家发现了堆积如丘的残瓷,可以想见当时中西瓷器贸易的规模。外销贸易带动了很多地区的发展,其中,以产瓷为主的景德镇日益兴盛,成为宋代“四大镇”之一,日后更跃升为一代瓷都,盛况持续数百年之久。   “华光礁Ⅰ号”发掘出的瓷器中,除了有少量景德镇产品,粗瓷数量更为巨大,堪称主角,它们更多是满足东南亚地区的需求。中国粗瓷物美价廉,当年在东南亚非常畅销。这种需求也带动了中国南方地区瓷窑的兴盛——凭借地理优势,采买运输便利,成本更低。一时间,南方民窑四起,窑火兴旺,其中尤以福建为盛。“华光礁Ⅰ号”装载的瓷器中四分之三是粗瓷,它的目的地离中国南海也许并不遥远。
  与瓷器一同出水的,还有不少铜币。“华光礁Ⅰ号”在盘礁处搁浅,距水面很近,不排除当年船体沉没后,船家组织人员打捞贵重货品,以降低损失的可能性,当年船上实际携带的铜币数量可能更多。既然是载货远航做生意,为什么要带那么多自己国家的钱呢?
  宋代铜币铸造数量多于前代,但是属于非法的走私物品。《宋史》透露:“钱本中国宝货,今乃与四夷共用。”为了保证铜料够用,当时政府限制铜器为日常所用,从日本、朝鲜进口铜料以弥补原料的不足,同时严禁铜币出口,规定“钱出中国界及一贯文,罪处死”,海船“往来兴贩,夹带铜钱五百文随行,离岸五里,便依出界条法。”还发动群众,“重立尚格,使人告捕”。
秦汉时期,中国的外销商品采用陆路运输,瓷器易碎,故而并非大宗。到了宋朝,外销方式的改变使宋瓷生产有了长足进步——采用海道,运输量大又安全,远胜于陆路的万里驮运之苦。

  如今泉州不复当年外舶云集的盛景,但本地从事商业的人很多,进出口量也很大,作为传统的海港,这里依然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以海为伴的祖先那股“爱冒险,肯拼搏”的海洋精神,已经成为泉州人DNA的一部分,世代延续。
  海洋,曾经犹如银河一样神秘,人类视其为艰险的阻隔。面对大海,我们唯有努力用有限的知识和手段,不断探索无限的未知世界。这段时间,透过沉船,透过水下考古的诸多发现,追忆那跟随沉船一同埋藏在海底、一去不复返的岁月,我常想起大思想家弗朗西斯·培根钟爱的一幅画:一艘船越过世界尽头的赫拉克勒斯之柱,驰向未知的大海,船上方用拉丁文写着醒目的格言——“plus ultra(超越极限)”。

Tips

博物馆里的古沉船


  观船体——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
  位于广东阳江市海陵岛试验开发区的“十里银滩”,“南海一号”沉船实现整体搬移后,就地建设博物馆进行发掘,完整再现沉船的历史样貌。
  知考古——国家博物馆
  常设展览“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成果展”,集中展示了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20多年来在水下考古调查与发掘、学术研究及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果,观众可以借此全面了解我国水下考古的历史、现状。
  赏文物——首都博物馆
  北京首都博物馆的“华光礁Ⅰ号”特展,展品有南宋时期福建和江西景德镇的瓷器、沉船原木等,通过记录西沙“华光礁Ⅰ号”沉船打捞、发掘全过程的影像视频,展示了水下考古的各种细节。预计2013 年4 月开展。

水下考古人员的“十八般武艺”


  2013年1月,中非于2010年签订合作的肯尼亚拉穆群岛考古项目,正在进行第二阶段的水下考古工作,其中包括考察传说中到达过非洲的“郑和宝船”。根据项目要求,2012年11月下旬,中国国家博物馆调集来自辽宁、上海、浙江、福建、江西、安徽、海南等地18名中国水下考古队的精兵强将赴肯尼亚。成为一名水下考古队员并非易事,不仅要求具备一定的考古知识,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训和考核,开放水域潜水、高氧潜水、救援潜水、船潜、夜潜、水下导航、水下摄影等课程为必修,最终要拿到世界潜水联合会国际潜水员CMAS三星证书,才有资格成为水下考古队员。
  水下考古调查工作需要经过多个环节,寻找和定位水下遗址是首要工作,通过仪器进行浅地层扫描声纳探测,锁定潜水探摸点,找到水下遗址后就要准确定位。准确记录、测量、绘图,是水下考古与一般打捞的重要区别,同时,水下考古通常经过大约16 道工序,工作之烦琐,海底环境之复杂,需要考古人员之间相当默契的配合。
其他文献
近几年,国家在努力推进素质教育,社会各界也在不断呼吁给小学生减负,但是成效却不乐观。有的家长明确反对素质教育,认为是瞎耽误工夫,考试成绩好才是硬道理;课业负担好不容易减轻了,家长又用各类特长班塞满孩子的课余时间,认为这就是素质教育……说到底,要不要素质教育,还是教育观念的问题。让我们看看外国小学生在学校都学些什么,又是怎么享受素质教育的吧。——编者   法国的“星期三现象”  每周三下午,法国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