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壶相关论文
一朝一国宝,一世一枯荣。宋代瓷器珍宝历经千年岁月沧桑,大多散落世间,难得一睹其真容。大部分制瓷技艺濒临断代失传,存世的绝世孤品更......
第一次品吃手抓饭是多年前在乌鲁木齐的二道桥,那次由两个维吾尔族朋友陪同,完全依维吾尔族人的传统习俗进食。进门前先执壶净手,脱鞋......
宋代金银器多出土于窖藏中,国内现发表资料的有30多处,出土金银器近千件。四川地区的宋代金银器窖藏有近十处,出土金银器加上各地......
唐青花,是唐代白釉蓝彩瓷器的简称。其具有三个区别于陶器的主要特点:一是胎为瓷土(高岭土),而陶胎多系一般粘土;二是烧成温度在1200℃以......
酒坛子,作玉泉 自从有了一种叫酒的物质后,历史深沉的幕布上就被烙印上了四个大字:悲欢离合。人生苦乐,七情六欲,舍我其谁!曹孟德......
白釉彩绘瓷,是吉州窑受磁州窑的白地黑花瓷影响,于南宋时期生产的。开始时器型仅有盆、枕、鼎、炉、盤、粉盒等,到元代则增加了罐、瓶......
永乐朝的白瓷和青花中有不少仿伊斯兰的器物,但中国工匠没有照搬西方范本,而是与本土传统相融合。本文依据模仿程度,将它们分为四......
元代青花瓷中常见一种名之为“匜”的器形,其用途在展览及图录中多定为水器。本文通过检索出土及文献资料发现,这种“匜”除青花瓷......
1996年,南海琼海潭门的一位老渔民在捕捞作业时,偶然发现了一艘千年沉船,水下考古工作者以地理位置为其命名——“华光礁Ⅰ号”。这是......
编者按:2014年11月15日,芷兰雅集艺术月谈第59讲邀请李仲谋先生主讲元青花的艺术特征。李仲谋,1971年生,1996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文博......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蓬莱地区出土了数量较多的古代瓷器,其中以1984年、2005年蓬莱水城小海港池的两次考古发掘所获瓷器最为丰富[1......
唐代著名诗人陆龟蒙的《秘色越器》一诗:“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唐越州青瓷之翠色,无数唐代的文人骚客为之倾倒。富庶一......
一朵奇葩在异域绽放,那是“土与火”的世界舞蹈。 “千年马约里卡精粹——意大利法恩扎国际陶瓷博物馆典藏”展览日前在浙江博物......
明代的瓷质酒器具有非常鲜明的艺术特点。在造型上,器物的形体由大变小;在功能上,基本上实现了器物的专用化,不再存在一器多用的情......
学界至今对于高古瓷的定义仍有不同的看法分歧:一种看法认为瓷器在我国东汉时期就已经具备了存在的各种条件,瓷器的产生年代应定在东......
摘要 融观赏性与实用性于一体的明清外销青花瓷,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同时也是为人们提供精神享受的观赏艺术品。其特殊的装......
自东汉正式创烧,唐五代达到鼎盛期,直至宋代衰落。越窑作为南方青瓷的重要代表,独领中国制瓷行业数千年风骚。以上林湖窑址为重要......
执壶,有些文献称之为“注子”或“偏提”,是一种瓷质的茶具或酒器。执壶大约出现于唐代中期,其形制最早来源于三国晚期的鸡首壶。......
目前正在上海博物馆进行"宝历风物——黑石号沉船出水珍品"展,是"黑石号"沉船文物首次亮相中国,也是海外发现最大体量、最精美文物......
紫砂壶的造型丰富多彩,题材多种多样,在这众多的茶壶形态当中,有很多较为经典的壶形都有着各自的历史源流,一代代的紫砂创作者用各......
生活陶瓷设计生活陶瓷主要指服务于人们日常生活的陶瓷用品,既有机器批量生产的,又有纯手工制成的。陶瓷设计是与城市的社会文化有......
世人爱竹,爱的是那份自然的悠闲与淡雅,长青繁绿,击节不弯,立竹成林本然的带有一份宁静,隐世的清幽,与江南泽国闲慢的生活相照,融......
3月18日,知名文物鉴定学者、绩溪县文物管理局副研究员方玉良在淮南发现一位民间藏家收藏着霞间窑生产的青釉执壶,历时上千年保存完......
竹的生长能力强,可塑性高,比之木料更环保。于是,优秀的设计师、制造者,尝试着用竹作为主要材料,设计、制作令人眼前一亮的作品。 一......
《红楼梦》第41回“贾宝玉品茶栊翠庵刘姥姥醉卧怡红院”,描写妙玉泡茶,“执壶,只向海内斟了约有一杯。宝玉细细吃了,果觉轻淳无比......
唐代的茶,大约分为发酵茶和非发酵茶,故各色茶汤与瓷碗之釉色的交相辉映,亦饮茶品味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公元5世纪的南朝出现青瓷碗......
明青玉寿字执壶(明)高19.5 cm,口径6.5 cm,底径7×5.5 cm。青玉质。壶为圆口,束颈,兽首仰吞式流,夔式柄,扁圆形腹,椭圆形圈足......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玉器皿产生的时代非常早,但周、秦时期的作品很少,汉、唐才见增多,即便如此,确凿可考的传世汉、唐玉器皿也仅为有数的几件。宋代文......
在紫砂壶的造型设计当中,历代都融入了一些其他艺术门类的造型,在这些富有想象力的改造中,形成了我们今天见到的多姿多彩的紫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