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自清《背影》的“寓情于叙事”的间接抒情手法给我们留下了异常深刻的印象。在这里,我们且以“买橘子”一段文字为例,说说朱自清是怎样成功地将父子之情,尤其是父爱完美地寓于叙事之中的。
在这段充满感情的叙述中,作者通过强调“路难行”、“难行路”,进一步突出了“行路难”,从而使感情的抒发显得如此真切、自然而震撼人心。
先来看“路难行”:
“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
再来看“难行路”: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
“蹒跚地走到铁道边”——平路尚且要蹒跚,更何况要爬月台。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这里作者着重写到了父亲穿着的颜色:“黑”、“深青色”,这些极重的颜色已使读者感受到父亲的沉重了。另外又写到了“大马褂、棉袍”的衣着,这些都是不利于灵活动作的,更突出了父亲行动的艰难。
“路难行”和“难行路”有力地渲染了“行路难”。可是,即使行路再难,父亲也执意要为儿子去买几个橘子,其态度是何等坚决!你看,“我本来要去的(爱父之心),他不肯(爱子之情),只好让他去(父子之爱)”,这样的描写可谓传神。“他望窗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可见父亲此时只看到卖橘子的人,却不在意去买橘子的路,而且决定得那么快,没有任何迟疑,只看了看马上就决定了。“看了看”与“说”之间接得很紧,这种描写可谓极妙。如隔一个逗号,或者加上一个“然后”,就全无这种效果了。这说明他的决定不容反对,显得很果决:“我买几个橘子去”而不是先问“橘子要不要吃?”然而,正是这样的“专制”,无形之中饱含着父亲对儿子的深沉的爱!接着父亲说:“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可见一个已经长大成人的青年,在父母的眼里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对于“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的“我”来说,照例父亲是用不着这么说的,然而父亲这么说,更让我们感受到“可怜天下父母心”。于是,父亲毫无顾忌地去了,哪怕“路难行”,哪怕“难行路”,哪怕“行路难”。你看他:
“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扑扑衣上的尘土。”
在这里,详细传神的动作和神态描写,非常成功地再现了父亲爬月台的艰难过程。行路可谓难,爱子可谓深,描写可谓神。此情此景,不但“我”会落泪,我们也会落泪。虽然“路难行”“难行路”“行路难”,可是父亲的心里却是愉快的,因此动作也很快:“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我”才拭泪这一点时间,父亲就已爬上了那边月台,并且买了橘子“往回走了”,可见其快。这里作者将这段场景虚化,一是表明“我”当时已不能自已,不忍再看下去,又责备自己没有坚持到底,去买橘子,而让行动艰难的父亲去;再是表明父亲动作之快,我们总是对自己喜欢、愿意做的事情勤快些,父亲也的确是这样;同时,这样处理可以使整个行动过程显得有实有虚。更何况,父亲感到若不为儿子做点事似乎就心里难受,所以“我”在说了此段中唯一的一句话“爸爸,你走吧”之后,父亲却并没有走,而是在给儿子买了橘子之后才“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而此时作者的心情却是非常沉重的。
上文所说的一切,都是从作为儿子的朱自清眼中看出的。我想只有他才会这样专注地望着自己的父亲,他看在眼里,痛在心里,表现了作者对父亲的爱。他心疼父亲,为他担心,“可是他穿过铁道,须爬上那边的月台,就不容易了。”同时在父亲爬上月台时,作者非常及时、恰到好处地点了一下“肥胖”两字,“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真可谓妙笔!接着作者写到“他已抱着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一两个橘子是用不着“抱”的,“抱”字说明橘子之多。行路这样的艰难,而橘子圆溜溜的,不是容易拿的东西,然而竟买了那么多,又可见爱子之深。而且“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橘子很多,但全都给了儿子,自己一个不留,一个不吃,而且那么干脆,毫不犹豫。与此同时,我们还在这里发现了一个绝妙的对比,“放在我的皮大衣上”,而父亲则是“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色棉袍”,在“只认衣衫不认人”的社会里,父亲想的更多的是儿子!
整段文字中的语言描写极为精练,总共只有四句对话,作者一句,父亲三句。离别时话本来是会很多的,但此时的深情都已“一切尽在不言中”了,不需要太多的雕琢。白开水般的一句“我走了,到那边来信”饱含父亲多少的惜别和牵挂之情!“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你进去吧,里边没人。’”两颗心都是恋恋不舍。在这里,父亲的走路没有再强调“蹒跚”、“肥胖”,因为这里已经没有必要强调出行路的艰难了,一字不多。同时,“我望着他”,而他则“回头看我”,真可谓两心依依不忍别。看见“我”,让父亲心里终究有些不平静了,而素来不善表达爱的父亲们,总是把这种感情压抑下去,理智地来一句“进去吧,里边没人,当心行李”。而这从感情到理智的转换过程,正从一个“看见我”与“说”之间的逗号中暗示出来了,与开头那句“他往窗外看了看说”一样的精彩!“等他的背影混入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父亲这时大概已经不敢回头了,他怕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那时我们还没听到过歌星演唱“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而儿子则一直要到看不见父亲才进去,我们可以想见那个踮着脚寻找父亲快要消失的背影的朱自清,其爱父之情是何等深沉,又如此溢于言表。
这真是一段感人肺腑的文字,令人百读不厌,可谓“含不尽之意于言外”,文意尚可大加体会。同时我们也由此认为,在阅读作品中,不但要关注写了什么,而且更要关注是怎样写的;要关注写到了什么,也要关注没有去写什么。想想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这对于我们深入理解文本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作者通联:浙江绍兴文理学院附属中学]
在这段充满感情的叙述中,作者通过强调“路难行”、“难行路”,进一步突出了“行路难”,从而使感情的抒发显得如此真切、自然而震撼人心。
先来看“路难行”:
“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
再来看“难行路”: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
“蹒跚地走到铁道边”——平路尚且要蹒跚,更何况要爬月台。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这里作者着重写到了父亲穿着的颜色:“黑”、“深青色”,这些极重的颜色已使读者感受到父亲的沉重了。另外又写到了“大马褂、棉袍”的衣着,这些都是不利于灵活动作的,更突出了父亲行动的艰难。
“路难行”和“难行路”有力地渲染了“行路难”。可是,即使行路再难,父亲也执意要为儿子去买几个橘子,其态度是何等坚决!你看,“我本来要去的(爱父之心),他不肯(爱子之情),只好让他去(父子之爱)”,这样的描写可谓传神。“他望窗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可见父亲此时只看到卖橘子的人,却不在意去买橘子的路,而且决定得那么快,没有任何迟疑,只看了看马上就决定了。“看了看”与“说”之间接得很紧,这种描写可谓极妙。如隔一个逗号,或者加上一个“然后”,就全无这种效果了。这说明他的决定不容反对,显得很果决:“我买几个橘子去”而不是先问“橘子要不要吃?”然而,正是这样的“专制”,无形之中饱含着父亲对儿子的深沉的爱!接着父亲说:“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可见一个已经长大成人的青年,在父母的眼里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对于“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的“我”来说,照例父亲是用不着这么说的,然而父亲这么说,更让我们感受到“可怜天下父母心”。于是,父亲毫无顾忌地去了,哪怕“路难行”,哪怕“难行路”,哪怕“行路难”。你看他:
“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扑扑衣上的尘土。”
在这里,详细传神的动作和神态描写,非常成功地再现了父亲爬月台的艰难过程。行路可谓难,爱子可谓深,描写可谓神。此情此景,不但“我”会落泪,我们也会落泪。虽然“路难行”“难行路”“行路难”,可是父亲的心里却是愉快的,因此动作也很快:“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我”才拭泪这一点时间,父亲就已爬上了那边月台,并且买了橘子“往回走了”,可见其快。这里作者将这段场景虚化,一是表明“我”当时已不能自已,不忍再看下去,又责备自己没有坚持到底,去买橘子,而让行动艰难的父亲去;再是表明父亲动作之快,我们总是对自己喜欢、愿意做的事情勤快些,父亲也的确是这样;同时,这样处理可以使整个行动过程显得有实有虚。更何况,父亲感到若不为儿子做点事似乎就心里难受,所以“我”在说了此段中唯一的一句话“爸爸,你走吧”之后,父亲却并没有走,而是在给儿子买了橘子之后才“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而此时作者的心情却是非常沉重的。
上文所说的一切,都是从作为儿子的朱自清眼中看出的。我想只有他才会这样专注地望着自己的父亲,他看在眼里,痛在心里,表现了作者对父亲的爱。他心疼父亲,为他担心,“可是他穿过铁道,须爬上那边的月台,就不容易了。”同时在父亲爬上月台时,作者非常及时、恰到好处地点了一下“肥胖”两字,“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真可谓妙笔!接着作者写到“他已抱着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一两个橘子是用不着“抱”的,“抱”字说明橘子之多。行路这样的艰难,而橘子圆溜溜的,不是容易拿的东西,然而竟买了那么多,又可见爱子之深。而且“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橘子很多,但全都给了儿子,自己一个不留,一个不吃,而且那么干脆,毫不犹豫。与此同时,我们还在这里发现了一个绝妙的对比,“放在我的皮大衣上”,而父亲则是“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色棉袍”,在“只认衣衫不认人”的社会里,父亲想的更多的是儿子!
整段文字中的语言描写极为精练,总共只有四句对话,作者一句,父亲三句。离别时话本来是会很多的,但此时的深情都已“一切尽在不言中”了,不需要太多的雕琢。白开水般的一句“我走了,到那边来信”饱含父亲多少的惜别和牵挂之情!“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你进去吧,里边没人。’”两颗心都是恋恋不舍。在这里,父亲的走路没有再强调“蹒跚”、“肥胖”,因为这里已经没有必要强调出行路的艰难了,一字不多。同时,“我望着他”,而他则“回头看我”,真可谓两心依依不忍别。看见“我”,让父亲心里终究有些不平静了,而素来不善表达爱的父亲们,总是把这种感情压抑下去,理智地来一句“进去吧,里边没人,当心行李”。而这从感情到理智的转换过程,正从一个“看见我”与“说”之间的逗号中暗示出来了,与开头那句“他往窗外看了看说”一样的精彩!“等他的背影混入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父亲这时大概已经不敢回头了,他怕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那时我们还没听到过歌星演唱“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而儿子则一直要到看不见父亲才进去,我们可以想见那个踮着脚寻找父亲快要消失的背影的朱自清,其爱父之情是何等深沉,又如此溢于言表。
这真是一段感人肺腑的文字,令人百读不厌,可谓“含不尽之意于言外”,文意尚可大加体会。同时我们也由此认为,在阅读作品中,不但要关注写了什么,而且更要关注是怎样写的;要关注写到了什么,也要关注没有去写什么。想想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这对于我们深入理解文本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作者通联:浙江绍兴文理学院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