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够展开旗帜的风,早晚都在这里刮着,衰退的夏天展现着特有透明,清凉,和蒸腾散尽的自由。这是一种象征,一个变动的,新生的,富于可能的季节开始了。杨凌,这块关中平原的绿色翡翠是中国唯一的国家级农业示范区,但从去年底开始,这里多了一种存在,名字叫做陕西省青少年网球学校。
这让人有些吃惊,整个西北都没有专业网球队,即使是全国业余比赛,也很少有来自这里的高手。这可能是网球是平的又一个例证,其实地理上的概念并不重要,比如这里出产来自热带地区的黄秋葵,来自亚热带地区的乳瓜,都成为这里的特产,杨凌本身就是一个创造奇迹的地方,物产总在神奇地打破地理的界限。当一种叫做网球的运动被种植在这里的时候,地理的局限性也被风所带走了,就像渭河边的台地,往西,上一级就有一级的宽广,即使上了三级,仍然开阔得可以种满小麦和高梁。只是风是一样的,银色的阳光也是一样的,单调而深沉的日出,无论从哪个方向看去,都可以出现在地平线最低的地方。
所以,这里叫做杨凌,叫做西安,叫做陕西,叫做西北,都不重要了,在朱本强到这里来之前,这些所有地理上的概念都没有专业网球队,也没有网球学校,也没有一个能连续六年排名全国第一的人,把这里当成家。
朱本强记得第一次在西安做推广活动的时候,几乎全市的网球爱好者都到齐了,网球馆挤得满满的,像一个小小的网球节,他发现自己在这里知名度相当高,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这里很少有大型的网球活动,也很少有高水平的教练和运动员过来,在这里水平最高的就是西安体育学院的老师们了。西安的网球爱好者吴镝证实了这种猜测,即使是业余公开赛,这里几乎也要等上一个季度才会有,球馆不多,不超过十个,打球的人也不太多,用不着排队。但有两件事情可以说明这里的希望所在,第一是这几年有很多立志做职业运动员的孩子在学习网球,他们的家长都不惜重金把他们送到外地。第二是公务员中有很多网球爱好者,在中国,这个现象很可能决定一个地方网球的兴衰。朱本强后来见到一个公务员网球培训班,据说已经是第九期了,满满的有60个人。
就是那一瞬间,朱本强看到了很多期待,这些期待和他的梦想高度重叠,大概所有做过优秀运动员的人,都有一个再造人生的梦,这个梦会寄托在另外一个事情上,能弥补过去的遗憾,抚平过去的痛苦。他对自己的战功是一直有遗憾的,心里会按照偶像的样子,描画出来一个球员,高大,快速,全面,健康,有一颗勇敢之心。这个过去不曾有过的人,他不一定完美,却始终能够按照理想的道路来走。朱本强2009年彻底退役之后一度在湖北队当教练,他一度认为那样可以再造人生之梦,但他发现那并非完全是自己来造的,很多队员接手时就不是他理想的样子,他所渴望的方式,也不一定能够全部都实现。他后来想明白了,他应该有这样的孩子,从8岁开始,就能看得到他每一刻的成长,他练习的东西,就是朱本强期望的东西,他并不指望他能够一下子就能到很高的水平,去击败任何对手,但始终能走在一条充满希望的道路上。
有很多时候,他惊异于这个梦想为何如此执着,每天早上他摸着变形的腰椎,在痛苦中起床,然后开始一整天的带队训练,日复一日地检验着他这个梦想到底牢不牢固,可不可靠。坚持得越久,他就越能摸清楚这个梦想的轮廓所在,他说自己当运动员的时候吃过很多没有必要的苦,训练有很多不科学的成分,那些苦锻炼了他的毅力,发掘了他的潜能,甚至有好多年他在国内网坛都有独孤求败的感受。他想透了这些苦,没有必要的,就应该从下一代的孩子身上挖掉,而他没有尝到的很多滋味,比如更科学更健康的训练手段,更全面的网球视野和国际交流,他就想在杨凌这里通通实现了。
网球学校的室内场馆是用一个巨大的展览馆改建的,拱形的钢梁坚硬结实,像给梦想打进了一枚现实的钢钉,打开大门,风可以畅通无阻地穿行于十块连成大片的网球场。杨凌此时体现了一个小地方的好处,紧挨着大城市,却没有大城市的拥挤,狭窄,能够到手的空间很多。要说这是由零开始,这个零不是气球,也不是画饼,而是一个相当广阔的轮廓,这个网球学校由陕西省体育局,西北农林大学,和杨凌地方政府三方合建,学籍,队籍,硬件,这个模式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也给了孩子未来最宽阔的出口,朱本强不得不佩服陕西省领导的苦心:“他们领导在做这个事情的时候,已经考虑得很清楚,为什么要有高校,为什么要搞省队校建,因为不是所有的运动员都能成为冠军,一定要学习和训练相结合,同步发展,对队员的出路考虑得很多。”来这里之前,他本来以为自己是没有什么依靠的,可能这里没有和自己水准相当的人,甚至能彻底理解他的人也没有。来了之后却发现那些没有所谓的依靠,也就是没有负担,没有僵化的体制,复杂的人事制度,陈旧的经验,这是一种充满生机的由零开始,信任,就是理解的基础。当他把去西北的想法告诉父母的时候,父母很坚决地说好,那里肯定更适合你。当初朱本强留在湖北队当教练的时候,他们并不是很支持,他们相信儿子是一个追求完美的选手,当教练也必然如此,完美意味着很多必要条件,意味着要比常人多和自己过不去一些,去了西北,朱本强才能做回真正的自己。
来这里之前朱本强一度有点感觉委屈,这不是在济南全运会上得银牌的委屈,也不是当湖北队教练的委屈,相反,他对为了全运会当教练兼队员的那段岁月还是充满骄傲的,他继承了湖北队的严厉和刻苦,也继承了恩师马克勤的踏实和钻研精神,短短两年半的时间里湖北男团拿了亚军,他也觉得问心无愧了。委屈的地方在于,他竟然没有办法再尽力了,他没有条件像阿加西那样让自己奋战到36岁,也在他最美好的年华失去了他进军世界的机会,在他最辉煌的年代,他能够参加的所谓国际比赛,一般是只有一万美金或者一万五美金的ITF小级别,那个喜力公开赛男双亚军竟然就是他在国际赛场最光荣的高度。那时候,如果硬想单飞,无非就是日子苦点,但肯定可以自己养活自己,但就是连那样的条件也没有。尤其是为了09年全运会当教练兼队员的日子,接触多了,交流多了,发现有很多先进的方法已经来不及用到自己身上了,如果有一个更好的体能训练方式,或许可以坚持得更久,他说:“我认为我可以进世界前100的,但那时候无论饥会和条件都不允许我前进,在国内赛场的长期称霸实际是非常孤独的。” 今年全运会的网球赛,朱本强在大连从头看到尾,也经常生出一些庄生梦蝶式的感慨,他总在想如果是我在打那个家伙会怎么样怎么样,应该肯定就可以拿下来,如果是我在当教练就会让他怎么样怎么样,也不会让对手占尽便宜,他感觉到除了张择和吴迪,中国男子的水平并没有整体上的提高,如果他能够打,还是有相当竞争力的。他摸清自己这种心态的本质是有点不服,可能是一生的不服,他取了那样一个名字,也许就要终生要强下去,当他看到美网比赛休伊特一点一点啃下德尔·波特罗的时候,好像更加明白了自己血液里的性格:“大家认定我就是冠军,我拿冠军不到对不起很多人,到那个高度无法容忍自己输球,很累啊,没有自己的生活。本来解脱了,又扑进去了。”
但孩子们轰轰烈烈的击球声,又在提醒着他,不管似梦非梦,那段生活,早已经过去了。一个和他一样有着长长身子,机灵眼睛的孩子站在了他的面前,这是一个小名叫做石头的甘肃孩子,朱本强操起球拍就拉着孩子:“走,我来试一下,看看你到底怎么样。”
测试是非常有趣味的,朱本强细心看着孩子从紧张到放松的表现,看到他未经雕琢的那部分,竟然还有那么多可挖掘的空间,他有一点开心,他说:“直到来了这里,才知道快乐网球是怎么回事,看见孩子们一点点长大,一点点进步,我就一点点收获快乐,以前成败经历得太多了,我的成绩和结果要影响好多人。后来想起来,知道很多东西是可以放下的。”
造梦的旅程是光明的,朱本强心里装着很多培训计划,正在一步步实现,他在疯狂地补课,做运动员的经历让他有很多一流的资源,比如体能训练就可以请教全国最先进的北体班子。毕竟,做教练和做运动员是两码事,孩子对网球的理解越深,将来就可以走得越远,这不仅仅是身体上的,还有心灵上的。朱本强不但打算自己参加ITF的高级别培训,也想通过和法国网协的合作,将他们的优秀教练请过来。他自认当教练他肯定不是最好的,但他肯定是年轻的,从这个年纪开始,他内心有另外一种东西在缓慢上升,掩盖着过去的疲惫和压力,彻底而坚决,他要和孩子们一起脱胎换骨。
在缺乏网球基础的西北从事教练工作,事情相当琐碎,这里并不像北京深圳那样很多人都具备了网球的基本知识,参加训练的家庭也多少有点网球熏陶,这里有的家长甚至都不知道跑步和哑铃对于网球有什么用,心理,文化这些更高深的东西更别提了。朱本强明白他在这里不但是带着为陕西省组队,培养优秀选手的任务,也有相当多的普及课要做,一个人理解了,也就意味着他周边的人理解了,他有时候需要召开一些家长会,给大家解释一下为什么要这样练网球。
杨凌的夏天其实是很干净的,每天早晚空气都清凉得像在湖水中一样,不像武汉那样即使是刮风也裹着巨大的热气,这流动的清新给了朱本强很多灵感,过去和现在该如何交织,光荣和梦想该如何重新定义,运动员生涯留下来的财富到底是什么?这些以往纠结的问题慢慢在教练岗位上有了答案,他期望这里孩子的潜力不再是压榨出来的,而是在训练中慢慢地自我发现,原来我也可以这么好。朱本强说:“不管能不能成为冠军,我都希望他有一个强大的身体和心灵。”
从1997年设立为示范区以后,杨凌就不像是一个地名,而是一种模式,同样,朱本强和这所陕西省青少年网球学校也不是一种固定的地理,可能向北,向西,都能够延伸得更远一些,因为整个西北都没有过一所这样的学校,也没有过这样一个强人,他们的辐射力,要比网球密集的地方来得更猛烈一些,因为开阔,幸福也来得更自由一些。
这让人有些吃惊,整个西北都没有专业网球队,即使是全国业余比赛,也很少有来自这里的高手。这可能是网球是平的又一个例证,其实地理上的概念并不重要,比如这里出产来自热带地区的黄秋葵,来自亚热带地区的乳瓜,都成为这里的特产,杨凌本身就是一个创造奇迹的地方,物产总在神奇地打破地理的界限。当一种叫做网球的运动被种植在这里的时候,地理的局限性也被风所带走了,就像渭河边的台地,往西,上一级就有一级的宽广,即使上了三级,仍然开阔得可以种满小麦和高梁。只是风是一样的,银色的阳光也是一样的,单调而深沉的日出,无论从哪个方向看去,都可以出现在地平线最低的地方。
所以,这里叫做杨凌,叫做西安,叫做陕西,叫做西北,都不重要了,在朱本强到这里来之前,这些所有地理上的概念都没有专业网球队,也没有网球学校,也没有一个能连续六年排名全国第一的人,把这里当成家。
朱本强记得第一次在西安做推广活动的时候,几乎全市的网球爱好者都到齐了,网球馆挤得满满的,像一个小小的网球节,他发现自己在这里知名度相当高,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这里很少有大型的网球活动,也很少有高水平的教练和运动员过来,在这里水平最高的就是西安体育学院的老师们了。西安的网球爱好者吴镝证实了这种猜测,即使是业余公开赛,这里几乎也要等上一个季度才会有,球馆不多,不超过十个,打球的人也不太多,用不着排队。但有两件事情可以说明这里的希望所在,第一是这几年有很多立志做职业运动员的孩子在学习网球,他们的家长都不惜重金把他们送到外地。第二是公务员中有很多网球爱好者,在中国,这个现象很可能决定一个地方网球的兴衰。朱本强后来见到一个公务员网球培训班,据说已经是第九期了,满满的有60个人。
就是那一瞬间,朱本强看到了很多期待,这些期待和他的梦想高度重叠,大概所有做过优秀运动员的人,都有一个再造人生的梦,这个梦会寄托在另外一个事情上,能弥补过去的遗憾,抚平过去的痛苦。他对自己的战功是一直有遗憾的,心里会按照偶像的样子,描画出来一个球员,高大,快速,全面,健康,有一颗勇敢之心。这个过去不曾有过的人,他不一定完美,却始终能够按照理想的道路来走。朱本强2009年彻底退役之后一度在湖北队当教练,他一度认为那样可以再造人生之梦,但他发现那并非完全是自己来造的,很多队员接手时就不是他理想的样子,他所渴望的方式,也不一定能够全部都实现。他后来想明白了,他应该有这样的孩子,从8岁开始,就能看得到他每一刻的成长,他练习的东西,就是朱本强期望的东西,他并不指望他能够一下子就能到很高的水平,去击败任何对手,但始终能走在一条充满希望的道路上。
有很多时候,他惊异于这个梦想为何如此执着,每天早上他摸着变形的腰椎,在痛苦中起床,然后开始一整天的带队训练,日复一日地检验着他这个梦想到底牢不牢固,可不可靠。坚持得越久,他就越能摸清楚这个梦想的轮廓所在,他说自己当运动员的时候吃过很多没有必要的苦,训练有很多不科学的成分,那些苦锻炼了他的毅力,发掘了他的潜能,甚至有好多年他在国内网坛都有独孤求败的感受。他想透了这些苦,没有必要的,就应该从下一代的孩子身上挖掉,而他没有尝到的很多滋味,比如更科学更健康的训练手段,更全面的网球视野和国际交流,他就想在杨凌这里通通实现了。
网球学校的室内场馆是用一个巨大的展览馆改建的,拱形的钢梁坚硬结实,像给梦想打进了一枚现实的钢钉,打开大门,风可以畅通无阻地穿行于十块连成大片的网球场。杨凌此时体现了一个小地方的好处,紧挨着大城市,却没有大城市的拥挤,狭窄,能够到手的空间很多。要说这是由零开始,这个零不是气球,也不是画饼,而是一个相当广阔的轮廓,这个网球学校由陕西省体育局,西北农林大学,和杨凌地方政府三方合建,学籍,队籍,硬件,这个模式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也给了孩子未来最宽阔的出口,朱本强不得不佩服陕西省领导的苦心:“他们领导在做这个事情的时候,已经考虑得很清楚,为什么要有高校,为什么要搞省队校建,因为不是所有的运动员都能成为冠军,一定要学习和训练相结合,同步发展,对队员的出路考虑得很多。”来这里之前,他本来以为自己是没有什么依靠的,可能这里没有和自己水准相当的人,甚至能彻底理解他的人也没有。来了之后却发现那些没有所谓的依靠,也就是没有负担,没有僵化的体制,复杂的人事制度,陈旧的经验,这是一种充满生机的由零开始,信任,就是理解的基础。当他把去西北的想法告诉父母的时候,父母很坚决地说好,那里肯定更适合你。当初朱本强留在湖北队当教练的时候,他们并不是很支持,他们相信儿子是一个追求完美的选手,当教练也必然如此,完美意味着很多必要条件,意味着要比常人多和自己过不去一些,去了西北,朱本强才能做回真正的自己。
来这里之前朱本强一度有点感觉委屈,这不是在济南全运会上得银牌的委屈,也不是当湖北队教练的委屈,相反,他对为了全运会当教练兼队员的那段岁月还是充满骄傲的,他继承了湖北队的严厉和刻苦,也继承了恩师马克勤的踏实和钻研精神,短短两年半的时间里湖北男团拿了亚军,他也觉得问心无愧了。委屈的地方在于,他竟然没有办法再尽力了,他没有条件像阿加西那样让自己奋战到36岁,也在他最美好的年华失去了他进军世界的机会,在他最辉煌的年代,他能够参加的所谓国际比赛,一般是只有一万美金或者一万五美金的ITF小级别,那个喜力公开赛男双亚军竟然就是他在国际赛场最光荣的高度。那时候,如果硬想单飞,无非就是日子苦点,但肯定可以自己养活自己,但就是连那样的条件也没有。尤其是为了09年全运会当教练兼队员的日子,接触多了,交流多了,发现有很多先进的方法已经来不及用到自己身上了,如果有一个更好的体能训练方式,或许可以坚持得更久,他说:“我认为我可以进世界前100的,但那时候无论饥会和条件都不允许我前进,在国内赛场的长期称霸实际是非常孤独的。” 今年全运会的网球赛,朱本强在大连从头看到尾,也经常生出一些庄生梦蝶式的感慨,他总在想如果是我在打那个家伙会怎么样怎么样,应该肯定就可以拿下来,如果是我在当教练就会让他怎么样怎么样,也不会让对手占尽便宜,他感觉到除了张择和吴迪,中国男子的水平并没有整体上的提高,如果他能够打,还是有相当竞争力的。他摸清自己这种心态的本质是有点不服,可能是一生的不服,他取了那样一个名字,也许就要终生要强下去,当他看到美网比赛休伊特一点一点啃下德尔·波特罗的时候,好像更加明白了自己血液里的性格:“大家认定我就是冠军,我拿冠军不到对不起很多人,到那个高度无法容忍自己输球,很累啊,没有自己的生活。本来解脱了,又扑进去了。”
但孩子们轰轰烈烈的击球声,又在提醒着他,不管似梦非梦,那段生活,早已经过去了。一个和他一样有着长长身子,机灵眼睛的孩子站在了他的面前,这是一个小名叫做石头的甘肃孩子,朱本强操起球拍就拉着孩子:“走,我来试一下,看看你到底怎么样。”
测试是非常有趣味的,朱本强细心看着孩子从紧张到放松的表现,看到他未经雕琢的那部分,竟然还有那么多可挖掘的空间,他有一点开心,他说:“直到来了这里,才知道快乐网球是怎么回事,看见孩子们一点点长大,一点点进步,我就一点点收获快乐,以前成败经历得太多了,我的成绩和结果要影响好多人。后来想起来,知道很多东西是可以放下的。”
造梦的旅程是光明的,朱本强心里装着很多培训计划,正在一步步实现,他在疯狂地补课,做运动员的经历让他有很多一流的资源,比如体能训练就可以请教全国最先进的北体班子。毕竟,做教练和做运动员是两码事,孩子对网球的理解越深,将来就可以走得越远,这不仅仅是身体上的,还有心灵上的。朱本强不但打算自己参加ITF的高级别培训,也想通过和法国网协的合作,将他们的优秀教练请过来。他自认当教练他肯定不是最好的,但他肯定是年轻的,从这个年纪开始,他内心有另外一种东西在缓慢上升,掩盖着过去的疲惫和压力,彻底而坚决,他要和孩子们一起脱胎换骨。
在缺乏网球基础的西北从事教练工作,事情相当琐碎,这里并不像北京深圳那样很多人都具备了网球的基本知识,参加训练的家庭也多少有点网球熏陶,这里有的家长甚至都不知道跑步和哑铃对于网球有什么用,心理,文化这些更高深的东西更别提了。朱本强明白他在这里不但是带着为陕西省组队,培养优秀选手的任务,也有相当多的普及课要做,一个人理解了,也就意味着他周边的人理解了,他有时候需要召开一些家长会,给大家解释一下为什么要这样练网球。
杨凌的夏天其实是很干净的,每天早晚空气都清凉得像在湖水中一样,不像武汉那样即使是刮风也裹着巨大的热气,这流动的清新给了朱本强很多灵感,过去和现在该如何交织,光荣和梦想该如何重新定义,运动员生涯留下来的财富到底是什么?这些以往纠结的问题慢慢在教练岗位上有了答案,他期望这里孩子的潜力不再是压榨出来的,而是在训练中慢慢地自我发现,原来我也可以这么好。朱本强说:“不管能不能成为冠军,我都希望他有一个强大的身体和心灵。”
从1997年设立为示范区以后,杨凌就不像是一个地名,而是一种模式,同样,朱本强和这所陕西省青少年网球学校也不是一种固定的地理,可能向北,向西,都能够延伸得更远一些,因为整个西北都没有过一所这样的学校,也没有过这样一个强人,他们的辐射力,要比网球密集的地方来得更猛烈一些,因为开阔,幸福也来得更自由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