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唯物史观在作为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认知性理论的同时,也作为特有的方法论赋予具有规范性特质的马克思政治哲学存在的合理性。毛泽东作为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先驱者,将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的决策和思想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针线,连上中国的社会实情,串成一个独一无二的思想“项链”。本文站在唯物史观的视角上,探讨了毛泽东对马克思政治哲学思想在政治理想的出发点、主体和最终目标方面的继承与发展。
【关键词】唯物史观;毛泽东;马克思;政治哲学
目前来看,国内对毛泽东政治哲学思想的研究起步较晚,近年来得到愈来愈多的重视和研究。毛泽东政治哲学思想内涵丰富,无论从哪个角度出发都能发掘出其中深藏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将历史语境和理论思想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唯物史观作为一种社会历史观,在研究马克思政治哲学是不能分开的。有学者将其划分为两个维度:其一是揭示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其二是揭示特定的历史阶段所具有的特殊本质和发展趋势。[1]这两个维度同样适用于理解毛泽东政治哲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从广义上看,毛泽东是在认同共产主义社会必然胜利的基础上生发出其政治理想的最终目标。从狭义上看,他在近代中国波诡云谲的社会情况中把握矛盾的存在和变化,由此而诞生的一系列理论思想成为指导后续革命和建设的行动指南。同时,他对中国社会中工农阶级力量的分析,尤其是农民阶级,使其准确把握住在中国这样的特定的国家实现政治理想的主体。
一、从现实社会中存在的矛盾出发谋求共产主义政治理想的实现
1、马克思通过对市民社会的批判把握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对市民社会的理解,马克思是站在黑格尔的肩膀上的。他批判了黑格尔既想区分国家和市民社会,但又无法真正彻底地将其分离。并且对市民社会的认识包含了三个阶段:“‘国家—市民社会’二分模式中的市民社会;‘生产力—市民社会—国家’模式中,作为‘社会关系’的市民社会;作为意识形态意义上的市民社会。”[2]第一阶段实际体现地是纯粹经济意义上的市民社会。因为此时的市民社会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果实,是与国家相对立的私人经济领域。第二阶段的市民社会是与生产关系相对应的。在这里,马克思将市民社会与物质生产相联系,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市民社会与生产力两者之间相互制约的状态,把市民社会看做是一种交往形式。第三阶段,马克思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层面深入分析认为市民社会是“享有各种权利的自由的、平等的、利己主义的、占有财产的个人的集合体的社会概念”[3]。
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理解伴随着对政治经济学的深入研究,从而认识到深藏市民社会背后的是资本统治。在旧式分工的条件下,劳动力作为可变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创造出资本家竞相追求的剩余价值,工人在实质上成为资本家可以尽情夺取更多价值的生产工具,从而暴露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的矛盾。由此,马克思在批判市民社会的过程中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发现只有解决这个矛盾才能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2、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中存在的矛盾的正确分析。
毛泽东矛盾观点的理论来源于马克思主义,成长于中国实际革命与建设的过程。可以说,毛泽东政治哲学思想形成发展的基点,就是对不同历史时期中国现实社会中存在着的诸多矛盾的正确把握。
梳理毛泽东的文稿可以发现,他赞同马克思主义认为矛盾是世界发展的根本动力的观点,并且对社会基本矛盾和主次要矛盾做了详细的分析。他认为在整个革命与建设实践中,尤其是社会主义社会,都必须承认社会基本矛盾的存在。同时,他对不同时期中国社会中存在的实际矛盾又有诸多思考。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突出矛盾存在于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之间,封建地主阶级、官僚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之间。1840年到1949年之间,毛泽东认为不同阶段主要矛盾不同。八国联军侵华时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民族矛盾;七七事变后是中日两国之间的矛盾;解放战争时期又变成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以后,1957年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社会主要是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敌我矛盾是存在于人民和破坏分裂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的人之间的对抗性矛盾。人民内部矛盾则是与敌我矛盾相对的非对抗性矛盾,存在于人民之间。解决好人民内部矛盾是重中之重。实践证明毛泽东对社会矛盾的分析是科学的正确的。步入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党依然重视以社会矛盾为问题向导。由此可以得出,在实现政治理想的出发点上,毛泽东同于马克思之处在于都是对现实社会中的矛盾问题的分析。不同之处在于马克思是在揭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中阐发出人类解放的观点,主要关注点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毛泽东在复杂的中国社会现实情况中探索出路,在坚持马克思对矛盾观点的认识上,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对矛盾的划分做出了独创性的发展。
二、以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群众作为实现政治理想的主體
马克思和毛泽东都坚持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是实现人类解放的主体。马克思站在唯物史观的立场上批判唯心史观认为历史是少数英雄创造的基础上,指出只有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现实的“人”,顺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才能推动历史的发展,成为创造历史的主体。
1、马克思对人民群众和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革命性和主体性的肯定。
马克思运用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对资产阶级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他认为,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弊端和生产社会化趋势以及无产阶级尤其是被剥削压迫的工人意识的觉醒,都预示着资本主义的最终结果。而推翻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的必然是“人”,这里所理解的“人”并不是指单个的、孤立的个人,而是指在社会中占绝大多数,从事各种生产劳动的,对社会历史有推动作用的人民群众。从批判鲍威尔的群众观点中可以看出,马克思认为一切历史活动都是群众实践的产物。因此,可以确定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主人翁地位。当然,要能够实现政治理想,除了肯定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地位,还需要有领导人民群众进行斗争的阶级。关于这一点,马克思认为只有无产阶级才真正的能够彻底地坚定地与资产阶级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