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1年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欣喜地听到课改的花朵在校园绽放着动听的声音,我们欣喜地看到新课程改革给基础教育带来了无穷的生机和活力,但与此同时,新的课程改革也给农村学校带来了极为严峻的挑战。长期以来,农村教育的相对滞后,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状况与农民及其子女的期望还存在着极大的差距,导致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要求。提高教育质量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2003年9月,国务院就农村教育工作召开专题研讨会,会议颁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确立了农村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因此,加强农村课程改革,深化农村课程改革的进程,发挥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追求农村教育的卓越与辉煌,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终生追求的目标。但就目前农村课程改革的现状来看,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我们去关注。
一、转变观念:农村课程改革的生命线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因此,进行课程改革首要的是转变教师观念,树立课改意识,提高教师适应新课程要求的教学能力,把教师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可以这样说:没有先进的教育观念,便没有先进的教育行为。具体来说,教师要树立服务意识,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尊重意识,把学生看成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而生命是需要也是必须得到尊重的;发展意识,“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意识,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课程标准》);主体意识;因为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学生始终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民主、平等意识,教师与学生最大的区别只是存在闻道先后的区别,没有高低贵贱的区别,在共同学习的时候,学生与教师一样有表达自己独特体验的权利,有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的权利,过去那种教师一言堂的做法是计划经济下的畸形儿,是与现行的教育观念背道而驰的;自主、合作、探究意识,这既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的标志,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转变教师观念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如果我们教师的思想观念还停留在旧有的理论水平线上,或者认为课程改革只是一场运动,那么,实施课程改革便是一句空话。笔者曾听到这样一堂语文课:教者在执教《黄河颂》一文时,从正音到释词,到剖析课文,到课后练习的处理,教师始终独霸讲台,全心投入,条分缕析,津津乐道,中间除穿插了一次学生的集体朗读外,学生始终在被动地接受学习,这哪里有一点新课改的影子?其实持这种教学方法的教师大有人在,许多教师已经习惯了旧有的经验或者是旧有的“时间加汗水”的教法,让他们与过去的教法决裂难上加难。试想一下呆滞的教育观念怎么能够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视野的现代人才呢?
二、因地制宜:农村课程改革的着力点
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农村基础教育在办学理念、办学条件等方面都远远落后于城市。因此,在实施课程改革的时候一定要做到因地制宜,量体裁衣,切忌随波逐流,哗众取宠,更不能认为课程改革就是现代化教育设备的改革,就是用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化设备开展教学。事实上,课程改革是在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改变之后,带来学习方式和学习目标上的重大变革。而变革的核心人物是教师,而非物质。只要我们的教师转变了教学观念,开展课程改革也并非难事。笔者在教学《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时,曾经开展了以下活动:说黄河——颂黄河——爱黄河。“说黄河”即让学生说黄河的源头、黄河的流向、黄河流域人类文化遗址、历代在黄河流域建都的王朝等相关知识。其目的是让学生认识黄河,了解黄河与我们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关系。“颂黄河”即让学生搜集有关歌咏黄河的故事、神话传说、俗语、谚语、成语、诗词、歌曲、民谣等。在一系列的搜集活动中,让学生了解黄河深厚的文化底蕴。“爱黄河”即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黄河的断流及悬河等现状,激发学生关爱、保护黄河的强烈的使命感,整个活动在学生为保护黄河献计献策、拟宣传标语中画上圆满的句号。尽管在整个活动中,缺少现代化的多媒体,学生未能通过视听来领略黄河“惊涛拍岸,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的壮美,但整个活动,学生参与意识极为强烈,活动取得了明显的绩效。
因地制宜开展课程改革是农村课程改革总的指导思想,是不容怀疑的。我们的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种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尽管农村的课程资源极为有限,它没有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社区资源——图书馆;没有拓宽学生视野、增强学生对学科教学形象直观理解的场所——科技馆;没有加强学生思想品德理想信念教育的历史文化宝库——博物馆;没有改变现代社会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的优越条件——网络资源;但是农村也有农村的优势,它淳朴的民风、优美的自然风光这些都是城市所不能企及的,因此在实施课程改革的时候,我们的教师应该积极地去挖掘当地的课程资源,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实现教学的历史性飞跃。
三、加强学习:农村课程改革的源头活水
加强学习,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和专业素质,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更新观念,而且要求教师角色发生改变,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成为教育研究者,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成为社区的活动家,还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引导者。要想胜任新课程下的教师角色,就应该不断地加强学习,就要做研究型、学者型的教师,可以肯定,故步自封、僵化保守的教师是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抱残守残就意味着为时代所淘汰。同时,加强学习,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和专业素质,是自身发展的需要。新课程强调学科教学内容要具有开放性、交叉性、整合性、综合性,教师传统的专业知识储备已经不能满足实施新课程教学的需要,教师必须加强自学自研,不断“充电”,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把加强自学自研作为职业发展的需要来对待。很难想像,一个思想陈旧,知识过时的教师能受到学生的欢迎。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没有思想,学生便不会尊重他——最可怕的是学生也会停止思考。”教师的思想来源于哪里呢?来源于学习。著名画家张大千说:“作画如欲脱俗气、洗浮气,第一是读书,第二是读书。第三是有系统、有选择的读书。”如果我们借用大师的说法,那就是要想成为一个有个性、有思想的教师就应该多读书,唯有读书,才能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影响学生,胜任自己的工作。
学习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向书本学习,可以向教育先驱们学习,可以向同伴们学习,可以向有思想、有个性的教师学习,甚至可以向学生学习,实现教学相长。
四、团结合作:农村课改的催化剂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细致,越来越需要人们之间的互相协作,可以这样说,合作是现代社会一个显著的特征。关于这一点,《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有过论述:“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其实在古代,中国人就知道合作的重要性。荀子曾经这样说过:“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所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新课程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要让学生学会合作,教师就应该首先学会合作,并善于合作。加强教师间的合作,不但可以互相取长补短,还可以弥补外出学习机会少的缺陷,集合个体优势,发挥集体力量,使教学在彼此间的合作中有效前行。如何进行合作呢?首先,应充分发挥备课组、教研组的作用,加强对教材、对学法的探讨,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公开课、研讨课、说课等活动,并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其次,应加强教师间的个体协作,因为开展集体活动有时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而教师间的合作是自由而灵活的,可以是资源共享,可以是互相探讨,可以是相互质疑等。最后,加强与学生间的合作,使教学相长。在与学生的合作中,不但可以融洽师生之间的感情,还能够给学生一个现身说法的示范作用,同时在与学生的合作学习中,能够了解学生的需要,洞察学生在学习中的疑惑,以便更好地开展教学。合作是一种需要,合作是一次提高,合作更是一种境界。让我们在相互的合作中,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成为教学能手,成为课程改革的引领者和飞翔者。
国之兴衰在教育,教育重点在农村。长期以来,农村的基础教育在我国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最薄弱的环节,发展迟缓。因此,在本次课程改革中,农村的课程改革无疑是重中之重,需要我们每一个有识之士大胆探索,积极实践,团结合作,共同演绎农村基础教育辉煌的明天。
(作者单位:湖北黄冈市黄梅理工学校)
一、转变观念:农村课程改革的生命线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因此,进行课程改革首要的是转变教师观念,树立课改意识,提高教师适应新课程要求的教学能力,把教师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可以这样说:没有先进的教育观念,便没有先进的教育行为。具体来说,教师要树立服务意识,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尊重意识,把学生看成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而生命是需要也是必须得到尊重的;发展意识,“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意识,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课程标准》);主体意识;因为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学生始终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民主、平等意识,教师与学生最大的区别只是存在闻道先后的区别,没有高低贵贱的区别,在共同学习的时候,学生与教师一样有表达自己独特体验的权利,有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的权利,过去那种教师一言堂的做法是计划经济下的畸形儿,是与现行的教育观念背道而驰的;自主、合作、探究意识,这既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的标志,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转变教师观念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如果我们教师的思想观念还停留在旧有的理论水平线上,或者认为课程改革只是一场运动,那么,实施课程改革便是一句空话。笔者曾听到这样一堂语文课:教者在执教《黄河颂》一文时,从正音到释词,到剖析课文,到课后练习的处理,教师始终独霸讲台,全心投入,条分缕析,津津乐道,中间除穿插了一次学生的集体朗读外,学生始终在被动地接受学习,这哪里有一点新课改的影子?其实持这种教学方法的教师大有人在,许多教师已经习惯了旧有的经验或者是旧有的“时间加汗水”的教法,让他们与过去的教法决裂难上加难。试想一下呆滞的教育观念怎么能够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视野的现代人才呢?
二、因地制宜:农村课程改革的着力点
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农村基础教育在办学理念、办学条件等方面都远远落后于城市。因此,在实施课程改革的时候一定要做到因地制宜,量体裁衣,切忌随波逐流,哗众取宠,更不能认为课程改革就是现代化教育设备的改革,就是用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化设备开展教学。事实上,课程改革是在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改变之后,带来学习方式和学习目标上的重大变革。而变革的核心人物是教师,而非物质。只要我们的教师转变了教学观念,开展课程改革也并非难事。笔者在教学《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时,曾经开展了以下活动:说黄河——颂黄河——爱黄河。“说黄河”即让学生说黄河的源头、黄河的流向、黄河流域人类文化遗址、历代在黄河流域建都的王朝等相关知识。其目的是让学生认识黄河,了解黄河与我们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关系。“颂黄河”即让学生搜集有关歌咏黄河的故事、神话传说、俗语、谚语、成语、诗词、歌曲、民谣等。在一系列的搜集活动中,让学生了解黄河深厚的文化底蕴。“爱黄河”即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黄河的断流及悬河等现状,激发学生关爱、保护黄河的强烈的使命感,整个活动在学生为保护黄河献计献策、拟宣传标语中画上圆满的句号。尽管在整个活动中,缺少现代化的多媒体,学生未能通过视听来领略黄河“惊涛拍岸,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的壮美,但整个活动,学生参与意识极为强烈,活动取得了明显的绩效。
因地制宜开展课程改革是农村课程改革总的指导思想,是不容怀疑的。我们的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种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尽管农村的课程资源极为有限,它没有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社区资源——图书馆;没有拓宽学生视野、增强学生对学科教学形象直观理解的场所——科技馆;没有加强学生思想品德理想信念教育的历史文化宝库——博物馆;没有改变现代社会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的优越条件——网络资源;但是农村也有农村的优势,它淳朴的民风、优美的自然风光这些都是城市所不能企及的,因此在实施课程改革的时候,我们的教师应该积极地去挖掘当地的课程资源,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实现教学的历史性飞跃。
三、加强学习:农村课程改革的源头活水
加强学习,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和专业素质,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更新观念,而且要求教师角色发生改变,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成为教育研究者,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成为社区的活动家,还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引导者。要想胜任新课程下的教师角色,就应该不断地加强学习,就要做研究型、学者型的教师,可以肯定,故步自封、僵化保守的教师是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抱残守残就意味着为时代所淘汰。同时,加强学习,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和专业素质,是自身发展的需要。新课程强调学科教学内容要具有开放性、交叉性、整合性、综合性,教师传统的专业知识储备已经不能满足实施新课程教学的需要,教师必须加强自学自研,不断“充电”,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把加强自学自研作为职业发展的需要来对待。很难想像,一个思想陈旧,知识过时的教师能受到学生的欢迎。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没有思想,学生便不会尊重他——最可怕的是学生也会停止思考。”教师的思想来源于哪里呢?来源于学习。著名画家张大千说:“作画如欲脱俗气、洗浮气,第一是读书,第二是读书。第三是有系统、有选择的读书。”如果我们借用大师的说法,那就是要想成为一个有个性、有思想的教师就应该多读书,唯有读书,才能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影响学生,胜任自己的工作。
学习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向书本学习,可以向教育先驱们学习,可以向同伴们学习,可以向有思想、有个性的教师学习,甚至可以向学生学习,实现教学相长。
四、团结合作:农村课改的催化剂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细致,越来越需要人们之间的互相协作,可以这样说,合作是现代社会一个显著的特征。关于这一点,《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有过论述:“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其实在古代,中国人就知道合作的重要性。荀子曾经这样说过:“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所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新课程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要让学生学会合作,教师就应该首先学会合作,并善于合作。加强教师间的合作,不但可以互相取长补短,还可以弥补外出学习机会少的缺陷,集合个体优势,发挥集体力量,使教学在彼此间的合作中有效前行。如何进行合作呢?首先,应充分发挥备课组、教研组的作用,加强对教材、对学法的探讨,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公开课、研讨课、说课等活动,并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其次,应加强教师间的个体协作,因为开展集体活动有时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而教师间的合作是自由而灵活的,可以是资源共享,可以是互相探讨,可以是相互质疑等。最后,加强与学生间的合作,使教学相长。在与学生的合作中,不但可以融洽师生之间的感情,还能够给学生一个现身说法的示范作用,同时在与学生的合作学习中,能够了解学生的需要,洞察学生在学习中的疑惑,以便更好地开展教学。合作是一种需要,合作是一次提高,合作更是一种境界。让我们在相互的合作中,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成为教学能手,成为课程改革的引领者和飞翔者。
国之兴衰在教育,教育重点在农村。长期以来,农村的基础教育在我国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最薄弱的环节,发展迟缓。因此,在本次课程改革中,农村的课程改革无疑是重中之重,需要我们每一个有识之士大胆探索,积极实践,团结合作,共同演绎农村基础教育辉煌的明天。
(作者单位:湖北黄冈市黄梅理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