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本作者,是不容忽视的教学资源。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这一资源的价值,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深入了解文本作者的思想及情感,从而更加深入地解读文本。
一、教学现状:忽略了文本作者的内心体验
案例:五年级下册《我和祖父的园子》
出示:祖父一天都在园子里边,我也跟着祖父在园子里边。……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把那下了种的土窝,用脚一个个地溜平。哪里会溜得准,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单菜种没被土盖上,反而被我踢飞了。
师:这段话传递出什么样的感情?
生1:我读出了萧红对童年生活的留恋。
生2:我觉得萧红小时候很调皮。
生3:我认为,萧红的童年生活非常幸福。
师:还读懂了什么?
(学生没有回答)
师:同学们,你们难道看不出萧红很喜欢爷爷,很依赖爷爷吗?
(学生没有回答)
反思:
上述课例中,教师旨在让学生说出萧红跟着爷爷长大,和爷爷的感情很深,所以才难以忘怀和爷爷一起度过的每分每秒。可是,学生感悟不到这种感情,为什么呢?因为学生对“萧红”这位文本的作者是一无所知的。假设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教师相机介绍萧红的生平,让学生知道作者小时候因为母亲早逝、父亲再娶,而备受父亲和继母的冷落,只有祖父是唯一疼爱她的人时,学生肯定能体会到为什么萧红和祖父的感情如此之深了。
由此不难发现,教师在指导学生解读文本时,忽略了文本作者这一教学资源,忽略了文本思想原有的深度,所以造成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不够全面、深刻。如果课前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生平经历和写作背景,了解作者的情感世界与实际立意,让学生与文本作者之间形成心灵的对话与交流,那么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就不会再浮于表面,而是更能感悟到深层次的意义。
二、教学新视角:探寻文本,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阅读教学,是教者、编者、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作为教师,既要把握教材,又要合理查找并运用教学资源。解读文本时,学生才是解读文本的真正主体。只有给学生自主阅读的空间与自由,探寻文本原有的思想深度,才能使学生与文本之间形成心灵的碰撞,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1.走近文本作者,体会文本的鲜活真实。
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带有作者鲜明的感情色彩。例如:琦君《桂花雨》、刘绍棠《师恩难忘》、冰心《只拣儿童多处行》、孙友田《月光启蒙》、萧红《我和祖父的园子》、马朝虎《水》、徐秀娟《灰椋鳥》、刘成章《安塞腰鼓》、巴金《给家乡孩子的信》、章武《天游峰的扫路人》、季羡林《夹竹桃》、苏叔阳《理想的风筝》,等等。
文本的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或是作者的生活痕迹,或是作者的优秀品格,或是作者的人生感悟。总之,要正确解读这些文本,必须引导学生走近作者生活的世界,去感受作者的心理和情怀。
2.紧扣文本作者,领悟文本的思想感情。
新课标中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感情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这两处同时提到了一个词“熏陶感染”,如何“熏陶感染”学生?笔者通过实践发现,要让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润泽,陶冶孩子的思想感情,在语文教学中,紧扣文本的作者,既可以给学生推荐相关的优秀作品,又可以通过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来感悟文本表达的主旨。
此外,要想让学生体会作者想要抒发的感情,除了让学生紧扣文本的语言文字进行阅读,还要引导学生走近作者的生平与身世,了解作者书写文本的初衷,能够更准确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解读文本作者,感受文本的丰富蕴含。
文本是作者内在感情流露的产物。只有走近文本,进一步了解作者,解读作者,才能保证文本的解读在正确的轨道上前行。众所周知,诗人海子曾经写过诗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如果不了解这首诗的作者,只朗诵这首诗,肯定读出了一个积极向上、阳光灿烂的作者。可是,在写完这首诗的两个月后,作者海子在山海关卧轨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如果指导学生联系作者的境况后再读该诗,体会隐藏在诗中的不易察觉的隐晦情感,就容易感受出来了。
三、教学途径:巧设身份,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要想让学生正确地解读文本,教师必须先引导学生走近作者,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蕴含在语言文字中的强烈的主观感情。
1.课前点拨,使学生成为“私家侦探”。
教师要想在上课时得心应手,就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研究教材,研究作者,研究作者的作品,研究作者的写作意图,研究作者写作该文时的思想感情。这就需要学生课前做好“私家侦探”,将关于作者及文本的相关资料,了解得清清楚楚。同时,结合文本的语言文字,自己先做出正确的解读。如在教学琦君的《桂花雨》以前,学生就对琦君的生平、作品有个准确的把握,这样再读《桂花雨》,就能透过文本的语言文字,读出作者浓烈的思乡之情了。
2.课堂激趣,使学生争做“超级玩家”。
孩子们似乎对玩具有着天生的兴趣。哪种玩具最流行,哪种玩具最好玩,孩子们一清二楚,不管什么玩具,孩子们总能玩得得心应手,都是当之无愧的“超级玩家”。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引导孩子们学做“超级玩家”,像对玩具感兴趣那样对文本作者感兴趣:搜集作者的相关资料,并且做出正确的选择,哪些能够在课堂上运用,哪些对理解感悟文本最有用处,哪些能够更好地辅助自己理解文本,这些要学会慎重选择。当然,还需要教师课前点拨。此外,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只有利用有限的分分秒秒,呈现出学生课前精挑细选的资料,学生才能更好地把握文本内容,加深对文本的解读。
3.合理预设,教师变身“国宴名厨”。
国宴名厨,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用平常的蔬菜,经过煎、炸、烹、煮,做出色香味俱全、营养丰富的菜肴。作为教师,要在预设教学过程时,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把握最准确的教学时机,将学生准备的关于文本作者的相关资料合理取舍,选择出最容易使学生理解文本内容、体会文本思想的材料,再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加深对作者的了解,加深对文本的情感体验。 四、教学升华:读写结合,以文本作者为切入
1.“采蜜”是前提。
面对崭新的文本,面对陌生的作者,教师要引导学生自行“采蜜”——搜集作者资料,对作者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为理解文本作铺垫。寻找与作者相关的资料,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是写作意图。理解作者,要了解他的写作背景,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教学刘绍棠的《师恩难忘》时,学生搜集到刘绍棠的资料,得知:“刘绍棠被誉为中国文坛的神童作家,6岁入学,他每次都是班级第一名;10岁第一次写作文,一气呵成写完五册作文本;14岁发表短篇小说《蔡桂芝》,紧接着又发表十余篇小说。”正是刘绍棠在文坛上硕果累累,才更感恩自己的启蒙老师,《师恩难忘》得以诞生。
二是相关故事。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将与作者相关的故事说出来给别人分享,能够激发孩子对文本的浓烈兴趣。笔者在教学马朝虎的《水》时,课前让学生寻找了与作者相关的故事:在得知母亲身患癌症后,马朝虎带着未婚妻回家探望母亲,因为事先发了电报,母亲害怕自己丑陋的外表吓跑了未来的媳妇,竟偷偷离家出走。马朝虎整整寻找了母亲五天而未找到,后来无奈回到城里。等到马朝虎再见母亲时,已是她的遗容了。教学中,学生结合自己的感受讲述这一故事情节,更好地理解了“苦”与“乐”的主题。
三是鲜明品格。作者笔下的正面意象,大多都是作者自己非常喜欢并赞赏的,反映了作者的优秀品格。教学季羡林的《夹竹桃》一文时,笔者问学生,作者为什么偏爱夹竹桃?让学生联系作者自身谈一谈。有的学生说,季羡林经历过战争,经历过十年浩劫,任凭“风吹雨打”,他都矢志不渝,坚强面对,夹竹桃的韧性,就是季羡林的韧性;有的学生说,季羡林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时的颁奖词最感人,“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这正是季羡林一生的写照。学生们了解到季羡林的品格,也就明白作者为什么独爱夹竹桃了。
2.“拔节”是关键。
(1)以“作者”为依托——读出真情。
解读文本,可以从“作者”入手,让读者通过体会写作背景和写作动机,来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
下面是笔者执教徐秀娟的《灰椋鸟》一课的案例:
师:同学们,你最喜欢课文中哪些写鸟的句子?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
生:我最喜欢“一开始还是一小群一小群地……列队飞行”。
师:你为什么喜欢这句呢?
生:因为作者观察仔细,让我看到了灰椋鸟从远处飞来的场面。
……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作者能把灰椋鸟写得如此生动、具体?
生:……
师:我们来看“作者链接”——徐秀娟,盐城丹顶鹤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非常喜爱动物,也注意保护动物。为救一只受伤的丹顶鹤,她掉进了沼泽,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师:现在,同学们该知道为什么作者能把灰椋鸟写得生动、具体了吧?
生:(异口同声)因为作者非常喜欢灰椋鸟。
在感悟课文的关键时刻,由于学生了解到作者徐秀娟的资料,所以很快就明白了作者爱护动物的情怀,后面的有感情朗读就水到渠成了。
(2)以“作者”为媒介——说出实感。
小学语文教材,编排了诸多情感丰富的课文,是作者“言为心声”的典范。在教学这类课文时,要让学生联系作者自身的经历,找准“练说”的基点,这样学生才能打开情感的闸门,滔滔不绝地说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孙友田的《月光启蒙》时,教师在学生精读完毕后,再出示孙友田母亲的照片,并告诉学生正是这位用歌谣、童谣和神话故事启迪孩子的母亲,后来患上了老年痴呆,让作者痛苦万分。作者因为工作太忙而没有时间陪伴母亲,所以感到非常内疚。那么,学完课文,你最想对文中的母亲说什么?学生因为对“母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所以滔滔不绝地道出了自己的感动之情。
(3)以“作者”为触点——寫出心声。
在语文课堂中,要让学生在练笔时思如泉涌,教师可以根据文本的特点,相机出示关于作者的材料,让学生了解过后,产生“情动而辞发”的最佳效果。
笔者执教六年级(下册)苏叔阳的《理想的风筝》时,预设的练笔内容是补充课文最后的省略号,写出作者对老师的思念之情。我先将作者本身被病魔折磨的事情,凝练成一段简短的文字:“自从患癌以来,苏叔阳就多次手术,但他每次都咬紧牙关一声不吭。术后仍然锲而不舍坚持写作,写出了几百万字的作品。苏叔阳在抗癌的路上,行走了十几年,他微笑着把病魔当朋友看待,将痛苦用乐观代替。”出示了这段文字后,学生在写作时,不仅被文中的刘老师感染,也被作者苏叔阳感动。在作者身上,学生看到了刘老师坚强的影子,写话训练也水到渠成。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更多关注文本作者,将其作为教学的新视角,同时引领学生走近文本作者,从多个角度对文本作者进行理性探寻,深挖其背后的教学资源;最终以作者资源为依托,实现提高学生阅读感悟能力、写作能力的目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经济开发区小学)
一、教学现状:忽略了文本作者的内心体验
案例:五年级下册《我和祖父的园子》
出示:祖父一天都在园子里边,我也跟着祖父在园子里边。……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把那下了种的土窝,用脚一个个地溜平。哪里会溜得准,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单菜种没被土盖上,反而被我踢飞了。
师:这段话传递出什么样的感情?
生1:我读出了萧红对童年生活的留恋。
生2:我觉得萧红小时候很调皮。
生3:我认为,萧红的童年生活非常幸福。
师:还读懂了什么?
(学生没有回答)
师:同学们,你们难道看不出萧红很喜欢爷爷,很依赖爷爷吗?
(学生没有回答)
反思:
上述课例中,教师旨在让学生说出萧红跟着爷爷长大,和爷爷的感情很深,所以才难以忘怀和爷爷一起度过的每分每秒。可是,学生感悟不到这种感情,为什么呢?因为学生对“萧红”这位文本的作者是一无所知的。假设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教师相机介绍萧红的生平,让学生知道作者小时候因为母亲早逝、父亲再娶,而备受父亲和继母的冷落,只有祖父是唯一疼爱她的人时,学生肯定能体会到为什么萧红和祖父的感情如此之深了。
由此不难发现,教师在指导学生解读文本时,忽略了文本作者这一教学资源,忽略了文本思想原有的深度,所以造成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不够全面、深刻。如果课前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生平经历和写作背景,了解作者的情感世界与实际立意,让学生与文本作者之间形成心灵的对话与交流,那么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就不会再浮于表面,而是更能感悟到深层次的意义。
二、教学新视角:探寻文本,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阅读教学,是教者、编者、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作为教师,既要把握教材,又要合理查找并运用教学资源。解读文本时,学生才是解读文本的真正主体。只有给学生自主阅读的空间与自由,探寻文本原有的思想深度,才能使学生与文本之间形成心灵的碰撞,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1.走近文本作者,体会文本的鲜活真实。
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带有作者鲜明的感情色彩。例如:琦君《桂花雨》、刘绍棠《师恩难忘》、冰心《只拣儿童多处行》、孙友田《月光启蒙》、萧红《我和祖父的园子》、马朝虎《水》、徐秀娟《灰椋鳥》、刘成章《安塞腰鼓》、巴金《给家乡孩子的信》、章武《天游峰的扫路人》、季羡林《夹竹桃》、苏叔阳《理想的风筝》,等等。
文本的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或是作者的生活痕迹,或是作者的优秀品格,或是作者的人生感悟。总之,要正确解读这些文本,必须引导学生走近作者生活的世界,去感受作者的心理和情怀。
2.紧扣文本作者,领悟文本的思想感情。
新课标中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感情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这两处同时提到了一个词“熏陶感染”,如何“熏陶感染”学生?笔者通过实践发现,要让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润泽,陶冶孩子的思想感情,在语文教学中,紧扣文本的作者,既可以给学生推荐相关的优秀作品,又可以通过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来感悟文本表达的主旨。
此外,要想让学生体会作者想要抒发的感情,除了让学生紧扣文本的语言文字进行阅读,还要引导学生走近作者的生平与身世,了解作者书写文本的初衷,能够更准确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解读文本作者,感受文本的丰富蕴含。
文本是作者内在感情流露的产物。只有走近文本,进一步了解作者,解读作者,才能保证文本的解读在正确的轨道上前行。众所周知,诗人海子曾经写过诗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如果不了解这首诗的作者,只朗诵这首诗,肯定读出了一个积极向上、阳光灿烂的作者。可是,在写完这首诗的两个月后,作者海子在山海关卧轨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如果指导学生联系作者的境况后再读该诗,体会隐藏在诗中的不易察觉的隐晦情感,就容易感受出来了。
三、教学途径:巧设身份,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要想让学生正确地解读文本,教师必须先引导学生走近作者,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蕴含在语言文字中的强烈的主观感情。
1.课前点拨,使学生成为“私家侦探”。
教师要想在上课时得心应手,就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研究教材,研究作者,研究作者的作品,研究作者的写作意图,研究作者写作该文时的思想感情。这就需要学生课前做好“私家侦探”,将关于作者及文本的相关资料,了解得清清楚楚。同时,结合文本的语言文字,自己先做出正确的解读。如在教学琦君的《桂花雨》以前,学生就对琦君的生平、作品有个准确的把握,这样再读《桂花雨》,就能透过文本的语言文字,读出作者浓烈的思乡之情了。
2.课堂激趣,使学生争做“超级玩家”。
孩子们似乎对玩具有着天生的兴趣。哪种玩具最流行,哪种玩具最好玩,孩子们一清二楚,不管什么玩具,孩子们总能玩得得心应手,都是当之无愧的“超级玩家”。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引导孩子们学做“超级玩家”,像对玩具感兴趣那样对文本作者感兴趣:搜集作者的相关资料,并且做出正确的选择,哪些能够在课堂上运用,哪些对理解感悟文本最有用处,哪些能够更好地辅助自己理解文本,这些要学会慎重选择。当然,还需要教师课前点拨。此外,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只有利用有限的分分秒秒,呈现出学生课前精挑细选的资料,学生才能更好地把握文本内容,加深对文本的解读。
3.合理预设,教师变身“国宴名厨”。
国宴名厨,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用平常的蔬菜,经过煎、炸、烹、煮,做出色香味俱全、营养丰富的菜肴。作为教师,要在预设教学过程时,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把握最准确的教学时机,将学生准备的关于文本作者的相关资料合理取舍,选择出最容易使学生理解文本内容、体会文本思想的材料,再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加深对作者的了解,加深对文本的情感体验。 四、教学升华:读写结合,以文本作者为切入
1.“采蜜”是前提。
面对崭新的文本,面对陌生的作者,教师要引导学生自行“采蜜”——搜集作者资料,对作者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为理解文本作铺垫。寻找与作者相关的资料,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是写作意图。理解作者,要了解他的写作背景,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教学刘绍棠的《师恩难忘》时,学生搜集到刘绍棠的资料,得知:“刘绍棠被誉为中国文坛的神童作家,6岁入学,他每次都是班级第一名;10岁第一次写作文,一气呵成写完五册作文本;14岁发表短篇小说《蔡桂芝》,紧接着又发表十余篇小说。”正是刘绍棠在文坛上硕果累累,才更感恩自己的启蒙老师,《师恩难忘》得以诞生。
二是相关故事。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将与作者相关的故事说出来给别人分享,能够激发孩子对文本的浓烈兴趣。笔者在教学马朝虎的《水》时,课前让学生寻找了与作者相关的故事:在得知母亲身患癌症后,马朝虎带着未婚妻回家探望母亲,因为事先发了电报,母亲害怕自己丑陋的外表吓跑了未来的媳妇,竟偷偷离家出走。马朝虎整整寻找了母亲五天而未找到,后来无奈回到城里。等到马朝虎再见母亲时,已是她的遗容了。教学中,学生结合自己的感受讲述这一故事情节,更好地理解了“苦”与“乐”的主题。
三是鲜明品格。作者笔下的正面意象,大多都是作者自己非常喜欢并赞赏的,反映了作者的优秀品格。教学季羡林的《夹竹桃》一文时,笔者问学生,作者为什么偏爱夹竹桃?让学生联系作者自身谈一谈。有的学生说,季羡林经历过战争,经历过十年浩劫,任凭“风吹雨打”,他都矢志不渝,坚强面对,夹竹桃的韧性,就是季羡林的韧性;有的学生说,季羡林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时的颁奖词最感人,“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这正是季羡林一生的写照。学生们了解到季羡林的品格,也就明白作者为什么独爱夹竹桃了。
2.“拔节”是关键。
(1)以“作者”为依托——读出真情。
解读文本,可以从“作者”入手,让读者通过体会写作背景和写作动机,来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
下面是笔者执教徐秀娟的《灰椋鸟》一课的案例:
师:同学们,你最喜欢课文中哪些写鸟的句子?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
生:我最喜欢“一开始还是一小群一小群地……列队飞行”。
师:你为什么喜欢这句呢?
生:因为作者观察仔细,让我看到了灰椋鸟从远处飞来的场面。
……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作者能把灰椋鸟写得如此生动、具体?
生:……
师:我们来看“作者链接”——徐秀娟,盐城丹顶鹤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非常喜爱动物,也注意保护动物。为救一只受伤的丹顶鹤,她掉进了沼泽,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师:现在,同学们该知道为什么作者能把灰椋鸟写得生动、具体了吧?
生:(异口同声)因为作者非常喜欢灰椋鸟。
在感悟课文的关键时刻,由于学生了解到作者徐秀娟的资料,所以很快就明白了作者爱护动物的情怀,后面的有感情朗读就水到渠成了。
(2)以“作者”为媒介——说出实感。
小学语文教材,编排了诸多情感丰富的课文,是作者“言为心声”的典范。在教学这类课文时,要让学生联系作者自身的经历,找准“练说”的基点,这样学生才能打开情感的闸门,滔滔不绝地说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孙友田的《月光启蒙》时,教师在学生精读完毕后,再出示孙友田母亲的照片,并告诉学生正是这位用歌谣、童谣和神话故事启迪孩子的母亲,后来患上了老年痴呆,让作者痛苦万分。作者因为工作太忙而没有时间陪伴母亲,所以感到非常内疚。那么,学完课文,你最想对文中的母亲说什么?学生因为对“母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所以滔滔不绝地道出了自己的感动之情。
(3)以“作者”为触点——寫出心声。
在语文课堂中,要让学生在练笔时思如泉涌,教师可以根据文本的特点,相机出示关于作者的材料,让学生了解过后,产生“情动而辞发”的最佳效果。
笔者执教六年级(下册)苏叔阳的《理想的风筝》时,预设的练笔内容是补充课文最后的省略号,写出作者对老师的思念之情。我先将作者本身被病魔折磨的事情,凝练成一段简短的文字:“自从患癌以来,苏叔阳就多次手术,但他每次都咬紧牙关一声不吭。术后仍然锲而不舍坚持写作,写出了几百万字的作品。苏叔阳在抗癌的路上,行走了十几年,他微笑着把病魔当朋友看待,将痛苦用乐观代替。”出示了这段文字后,学生在写作时,不仅被文中的刘老师感染,也被作者苏叔阳感动。在作者身上,学生看到了刘老师坚强的影子,写话训练也水到渠成。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更多关注文本作者,将其作为教学的新视角,同时引领学生走近文本作者,从多个角度对文本作者进行理性探寻,深挖其背后的教学资源;最终以作者资源为依托,实现提高学生阅读感悟能力、写作能力的目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经济开发区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