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汇发展:被迫重组,隐忧仍存

来源 :投资者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yanb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被“投票门”困扰的双汇发展(000895.SZ)最终选择了妥协,4月2日,伴随一纸公告,双汇发展开始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宜。
  分析人士认为,双汇发展启动资产重组事宜意味着数十家基金联合逼宫已见效,在各方的推动下双汇的整体上市终于开始启动。根据研究人员测算,如果将双汇集团其他资产按照10倍~15倍市盈率注入双汇发展,不仅能够解决许多关联交易,还将增厚双汇发展每股收益33%~50%。
  广东威戈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国华表示,虽然双汇发展的资产重组将解决“投票门”的股权转让和关联交易等问题,在整改后公司也不会再因此受到处罚和索赔,不过,一旦双汇发展信息披露违规事件得到监管层的确认,公司仍有可能受到处罚;在相关期间受损的股民随后就可以寻求法律保护,追偿损失。
  
  被迫重组有望整体上市
  
  4月2日,双汇发展公告,公司4月1日接到控股股东河南省漯河市双汇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实际控制人罗特克斯有限公司通知,两公司准备筹划对公司的重大资产重组事宜。
  2009年上半年,香港华懋集团有限公司等少数股东向罗特克斯有限公司(Rotary Vortex Limited)转让了双汇发展部分控股及参股公司的股权。对于该次股权转让事项,双汇发展放弃了优先受让权。
  2010年3月3日,双汇发展2010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否决了公司放弃该等优先受让权的议案。据悉,在该议案被否后,双汇发展的高管们一直奔走在各大基金之间,寻求解决办法。
  2010年3月8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司管理部要求公司尽快拟定整改方案。为此,公司于3月22日起停牌,开始与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沟通、商讨解决方案。目前该方案仍在论证中,待方案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后及时公告。
  光大证券分析师李卓认为,公司虽然是肉制品行业的优秀公司,生产经营和销售等方面经受了市场长期的考验,但一直存在关联交易大、信息披露延误等治理问题。这次议案否决后,在媒体等舆论及证监会的压力下,公司会有动力重视关联交易、信息披露延误等方面的问题,关联交易等问题解决的进度有可能会提前。若公司关联交易、信息披露等方面的治理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公司的经营发展将步入新的阶段,公司的企业形象也将得到有力提升。
  
  巨额关联交易待解
  
  双汇发展与双汇集团之间庞大的关联交易一直为外界所诟病。3月22日,双汇发展突然停牌,有媒体报道称,双汇发展已向监管部门申请解决关联交易。这次公司宣布进行重大资产重组,似乎印证了这一消息。
  近几年,双汇发展的关联交易不但未解决,反而逐步扩大。2004年,双汇发展与关联企业的货物采购金额只有40.84亿元,占同类业务的37.93%;2005年增长到56.4亿元,占同类交易的47.23%;2006年该项交易金额是66.85亿元,占同类交易的49.91%;2007年交易金额突破百亿,达到103.15亿元,占比也超过了50%,至52.65%;2008年该项交易金额为129.79亿元,占同类交易的比例达55.83%;而到2009年三季度,双汇发展向关联企业的货物采购量已占同类交易的60.13%,达到119.18亿元。
  2008年,双汇发展实现净利润6.99亿元,同比仅增长了24.38%,远逊色于双汇集团157.29%的利润增长。
  2009年,在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双汇集团的业绩不降反升,销售收入达到400亿元,利润32亿元,利润增长率达到了52%,但双汇发展预计增幅不会超过30%,目前更有消息称公司可能会借机做差年报。
  一位研究人员指出,公司肉制品和屠宰增速均低于全集团增速,说明双汇集团优先释放集团除股份公司外的产能,目的是做高集团除股份公司外的盈利。由于高管层间接控股比例要高于在上市公司的比例,公司毛利率结构出现异常变化,增加了集团和罗特克斯所分享的少数股东权益。
  
  “MBO”谜团后的外资身影
  
  解开巨额关联交易的关键,是双汇发展隐瞒两年之久的隐形“MBO”(管理层收购)。有业内人士指出,早在几年前,双汇集团的高管层就已经开始了漫长的MBO之旅。
  根据双汇发展2009年12月31日一份迟到的澄清公告,就在2007年10月,高盛向鼎晖转让股权之际,以双汇集团董事长万隆为首的近300名员工同时完成了一次“神秘”的员工持股,通过一系列让人眼花缭乱的资本运作,目前,包括双汇集团、双汇发展以及关联企业在内的300余高管、骨干员工间接持有罗特克斯31.82%股权,其中也包括双汇发展高管、董事人员在内的101名骨干。因为罗特克斯持有双汇集团100%股权,这300余人也就间接持有双汇集团31.82%的股权。令人发笑的是,这则澄清公告澄清的正是公司的MBO传闻,在披露包括董事长在内的多名员工持股情况的同时,双汇发展并不认为自己实施了管理层股权激励。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企业兼并重组研究中心副主任张金鑫透露,对于双汇集团高管吞噬企业利益的猜测,早在双汇集团挂牌北京产权交易所的时候就已经出现。当时,与高盛和鼎晖同时竞争的还有一家国外的私募股权基金,但是为高盛和鼎晖量身定做的竞拍条件使得其他意向方难以插手。那时市场就有猜测,高盛和鼎晖之间,高盛、鼎晖与双汇集团管理层之间早有默契。
  此猜测在双汇集团2007年这次股权变化中已有所印证。“双汇集团管理层允许高盛和鼎晖入主双汇集团,给这两家公司输送利益,然后,这两家公司再将利益输送给双汇管理层,其中错综复杂的关联交易披露不详,也就不足为奇了。”张金鑫表示。
其他文献
上月刚刚“下嫁”洋老板的水井坊近日公布的2009年年报让人感觉颇有些“不务正业”——公司房地产业务的收入大增而白酒主业收入下降。不过,多家机构预测,今年公司白酒和房地产业务都将实现增长;外资Diageo的入主将进一步促进公司的发展。  4月2日,水井坊公布的年报显示,公司2009年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73亿元、利润总额4.99亿元、净利润3.21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41.95%、2.39
期刊
今年两个月,白酒市场出现放量增长的迹象。据统计,今年前两月国内白酒总产量达到139万吨,同比大幅增长了31%。  对于全年白酒行业的情况,乐观的估计也占据主流。日信证券认为白酒行业需求持续向好,中高端白酒迎来爆发式增长,因此,他们甚至发出了《白酒行业:不只是防守》的声音。  当然,看好白酒的理由也很明显。一是业绩向好,《投资者报》数据研究部测算,从已经公布2009年报的公司情况看,白酒上市公司综合
期刊
过去的80个交易日,仅有三成左右收红,白酒第一股贵州茅台(600519.SH)的2010年可谓流年不利,不但稳坐多年的两市第一高价股宝座被后来居上的创业板公司神州泰岳(300002)取代,而且股价自去年12月4日创出181.06元阶段性高价后,便一路下滑,并创下“六连阴”和“八连阴”的疲态。  更令人意外的是,刚刚公布的2009年成绩单不仅没能挽救这一颓势,而且成为投资者仓皇出逃的加速器。  4月
期刊
破屋偏遭连夜雨。近日,因高管人士震荡受到高度关注的酒鬼酒(000799.SZ)又遭“虚假陈述”索赔危机,据专业人士估计,相关索赔金额最高可达2亿元。  “索赔的原因是酒鬼酒在2003年至2006年之间发生多次虚假陈述,估计给全部流通股东造成的损失大约有2亿元左右。” 壹财经维权律师、广东威戈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国华告诉《投资者报》。  2009年3月24日,证监会做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酒鬼酒在20
期刊
最近让五粮液股份公司董事长唐桥高调亮相的是推出“永福酱酒”这一新的酱香白酒品牌,此举被称为向酱香型老牌茅台“抢钱”。  虽然如此,多家分析机构并不十分看好唐桥此举,因为一个新的品牌被消费者认可,可能需要一个漫长过程。  五粮液内部人士4月7日对《投资者报》表示,公司推出酱香型白酒,已经有超过10年的积累了。据他介绍,早在10年前,五粮液就进行了高达几千吨酱香型白酒的试生产,两年后,已经有信心在长江
期刊
3月31日,传出一份无据可考的内资企业老总薪酬排行榜,把卫哲迅速推到台前,这位拥有“最年轻的500强公司中国区总裁”的阿里巴巴(1688.HK)CEO、执行董事推到“风口浪尖”。  4月1日,这份榜单在网络上迅速被传播,卫哲以6479万港元赫然出现在榜首。  如此天价工资,自然引起轩然大波。对于一些忘记这天是愚人节的很多人来说,自然是一个吸引眼球的好料。    年薪“玩笑”    愚人节对于商业企
期刊
作为一种非必需消费品,白酒行业在2009年并未出现如其他周期性行业般的低迷,行业总产量同比增长24%,销量也增长了12%,这得益于国家4万亿经济刺激政策背后同样庞大的酒宴支出增长。  那么,在2010年,整个行业将会有怎样的新动向?  今年前两个月,白酒产量延续去年末的高位,同比增幅超过30%,这意味着在各厂商纷纷提价的背景下,市场仍有足够的消费能力,至于全年,宏观经济稳步回升将保障白酒产量增长的
期刊
尽管4月1日开始,酒驾处罚新规升级,以茅台和五粮液为主的超高端白酒颓势大显,以山西汾酒(600809.SH)为代表的区域性龙头、次高端白酒企业,却有不同表现。  资料显示,汾酒集团2009年共实现销售收入37.8亿,同比增长15%,今年1~2月销售收入1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一倍左右。根据以往数据推测,山西汾酒的销售收入大概占到集团总收入的六成左右,那么将有8亿元左右的收入,2009年一季度,其
期刊
不到两个月时间里,十来名高管就减持超过亿元!细看排在《投资者报》减持榜第10名的金智科技(0020920.SZ)减持戏法,你或许会惊叹:原来高管减持也可以如此花样百出。  金智科技高管在限售股解禁的第10个交易日就迫不及待地开始减持,不但全体高管人人参与,而且还通过成立一家控股公司南京金智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下称金智创投)进行大幅减持,看似是大股东在减持,背后控制人却是金智科技的一众高管。  更为蹊
期刊
面看上去,九安医疗是天津的一家享受税收等各方面优惠政策的中外合资企业,但是,所谓的外资方不过是公司实际控制人刘毅在境外注册的公司罢了。所以,无论其如何进行资本腾挪,也无法改变利用假合资骗取优惠政策的事实。  不仅如此,这还是一家内部治理混乱的公司,公司与股东方未能实现人员独立,诸如财务总监、总工程师、行政人事经理等经营团队要职,都由股东方的人员把持,这样的公司经营,如何去保证上市后的中小股东利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