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律动教学在高一音乐鉴赏课中的应用

来源 :文学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i8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音乐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受到重视,一系列的音乐教学改革也在全面展开。“音乐鉴赏课”是培养学生音乐素质和音乐审美的主要学科,是音乐学习的基础。韵律是一种具有音乐节奏感和经验感的直观表达,能通过肢体动作来表现枯燥的音乐理论知识,激发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热情。本文分析了音乐律动教学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音乐律动教学;音乐欣赏
  一、“律动”教学的概念。
  律动教学起源于20世纪初的欧洲,著名音乐家达尔克罗泽首先提出了律动教学理论。这一教学方法与其他的教学方法有些不同。其主张用耳朵听、用身体感觉、根据所感受音乐内容用身体动作来表达、同样会产生“律动”教学。这一教学模式包含了形体节律、歌舞、音乐游戏等内容。不仅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而且可以为营造高效、务实、智慧课堂打好基础。
  二、高中音乐律动教学成效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据有关资料和调查显示,不少学生喜爱音乐,但喜爱音乐、鉴赏古典音乐的学生寥寥无几。《新课标》明确规定,在教学中要注重实施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提倡在音乐教学中实施律动性教学模式。这一模式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给了他们很好的表演机会,强化了学生对旋律和音乐色彩的记忆。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激发了学生热爱音乐的热情,使课堂更具活力和魅力。
  (二)2、帮助学生了解音乐元素
  音乐鉴赏是一个抽象的过程。通过听,学生可以分辨出作品中的元素,并从中反映出情感因素。通过音乐律动教学,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表现抽象的音乐知识,更准确地把握音乐元素的变化。例如弦的轻风,大提琴的低音化气氛,短笛的凄厉,铜管乐器的震撼力等等。各种乐器会呈现出不同的律动。实践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不同乐器演奏的声音,通过想象来展现相关的动作,体验作品所表达的情感与意境,潜移默化地强化音乐的审美意识。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使学生掌握专业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是传统音乐教学的主要目标。但是,在当今的音乐教学中,除了要教学生音乐知识、掌握音乐技能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运用音乐节拍教学法,能使学生感受音乐节奏变化,充分发挥想象,实现音乐所传达的意境。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实践,多动、多玩、多感受,促进发散思维的发展,激发创新意识。
  三、音乐律动教学在高一欣赏课中的运用策略
  (一)运用律动教学,增强学生对音乐知识的记忆
  音乐既是一门学科,又是一门艺术,它同美术、舞蹈一样属于艺术领域,是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按照传统的教学理念,音乐鉴赏教学只停留在听和背,教师在说,学生听,心不在焉。教室气氛沉闷,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运用音乐律动教学,能使学生“动”起来,既能活动肢体,又能激活大脑思维,提高课堂参与的积极性。首先是通过示范引导学生感受学习氛围的节奏感,使学生适应这种学习方式。二是根据作品的音高、速度、力度、旋律等,设计出简单易学、优美动听的动作,使学生真正体会律动教学的乐趣。第三,鼓励学生模仿学习,调节头、脚、腰,随着音乐摇摆,根据自己的理解表达音乐内涵,通过听、动结合,实现对音乐元素的高效记忆。既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又能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在轻松的心态下准确把握音乐作品。
  (二)借助舞蹈节奏,感知情感的转化
  乐曲与舞蹈相连。舞蹈因音乐而获得了新生。它使音乐有了更直观的表达方式,使音乐变得生动活泼。高中学生每天面对沉重的学习,跳舞可以的缓解学习带来压力。因此,在高中音乐课堂上,教师要善于积极带动学生参与音乐活动,这样学生不仅能深入挖掘音乐背后的情感,更能让学生深刻地理解音乐。例如学习拉丁美洲音乐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跳一小段拉丁美洲舞,然后再播放音乐。通过对比不同音乐的差异,教师带领学生跳伦巴,再跳桑巴,让学生感受到舞蹈与音乐的区别。已至使学生在舞蹈和音乐的带动影响下,感受音乐背后的文化背景与内涵情感,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运用律动教学,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创新能力是现代人才的必备之一,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指向。所以,在音乐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对学生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更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促进音乐综合素养的发展。律动法的运用为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供了机会。通过音乐鉴赏,教师能引导学生随音乐节奏、旋律的变化感受音乐,激活大脑思维,培养学生音乐想象力,实现“边玩边学”。鼓励学生根据歌曲内容,整合情绪,创新自己的动作,加强对节奏和旋律的感知,促进发散思维和创造力的发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一音乐欣赏课中运用音乐律动教学,能有效地强化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帮助学生理解音乐元素,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为此,教师应重视这一教学法的应用,提高学生对音乐知识的记忆,培养音乐审美情感,使学生在想像中更好地感悟音乐内涵,使音乐教学更加新颖有趣,实现高效课堂的创设,促进学生音乐综合素养的发展,为其后续的音乐学习和创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潘隽.音乐律动教学在音乐鉴赏课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7(9):228-229,248.
  [2]李林岚.音乐课堂律动教学的运用与时间[J].音乐天地,2008(12):13-14.
  [3]丁贵贤.律动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艺术,2017(1):39.
其他文献
"我轻轻地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挥一挥手,不带去一片云彩……"当林菊英先生乘云归去的时候,我想起徐志摩的这首诗.她走的很平静,平静的有如睡眠、平静的有如分手.为她送行的人没有哭天抱地的悲恸,也没有撕心裂肺的泪雨,只有静默的感伤、追忆和哀祷.仿佛是秋天的菊花在这已是深冬的时节轻轻地飘落
期刊
目的 观察激光联合中药治疗裂孔性局限性视网膜浅脱离的疗效,探讨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对78例78眼的患者应用氩激光光凝封闭视网膜裂孔,光凝后辅以活血利水中药治疗,同时做好光凝术前、术后护理、口服中药护理及健康指导.结果 视网膜浅脱离78眼,激光治愈72眼,治愈率92.3%.视网膜脱离范围>2 PD者,治愈率为50%.结论 激光治疗裂孔性局限性视网膜浅脱离是一种有效、安全的
PICC在颈外静脉置管时,由于颈部皮肤褶皱较多,解剖部位不平坦,敷贴不宜固定,洗头洗脸时易弄湿敷贴或换脱衣服时易脱管,加上导管置入较短,宜致导管脱出和暴力拔管.为了寻找颈外静脉导管更有效的固定方法,我科对行颈外静脉PICC置管患者的常规固定方法进行了改进,形成了一种"三明治"固定方法,取得较好效果。
期刊
摘要: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教师以读写结合的方式进行高中英语教学,能够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本文从设计多样的导入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结构、设置写作任务三方面入手,阐述了进行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英语;读写结合;策略探究  在高中英语课堂中,阅读和写作是两大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阅读材料为写作提供了原汁原味的英文素材和语
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医疗保障任务总体分为4部分:奥运场馆内医疗保障、奥运外围医疗保障、城市安全运行医疗保障和重点区域保障.奥林匹克公园位于奥林匹克公共区内,总占地面积600多公顷,公园南侧紧邻奥运会主场馆群,即国家体育场(鸟巢)、国家体育馆、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公园西侧是奥运会的网球中心、射箭场、曲棍球场和运动员村.奥运会期间,森林公园主要是各个国家的政府官员、教练员、运动员及媒体记者休闲娱乐的
期刊
长电刀头在胸腔手术应用中具有止血快、出血少、操作简单、快捷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是心胸外科.在常规手术中因出血部位、角度的不同,有时用电刀无法进行良好的止血(如肋胸膜、纵隔胸膜、膈肌的侧后壁出血等),医生不得不采用手术缝线进行出血部位的结扎止血,给手术者的操作带来诸多不便。
期刊
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其配套文件的相继实施与病人维权意识的增强,完善与条例相适应的医疗行为规范是减少和避免护理失误的必然要求。
期刊
为更好地提高成人高等护理教育的临床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探索适合成人高等护理教育的课堂教学方法,我校在护理专业专升本成教学生的临床课教学中进行了探索性的尝试,开展以多媒体教学系统为载体的互动式教学模式.结果 表明成教学生对互动式课堂教学方法表现出较大的兴趣,并肯定了这种教学方法的积极作用.特别是互动式教学模式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说明这一教学模式是成人高等护理教育中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
早产儿指胎龄小于37周大于28周的新生儿[1],其各器官系统发育并不成熟,生存能力差,死亡率高.正确地对早产儿进行治疗和护理是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及改善预后的关键.近年来,随着抚触疗法的研究发展,其作为一种辅助方法,正被临床广泛应用.抚触能对婴儿生长发育、智力发育以及提高婴儿对疾病的应激能力等都有广泛的临床价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