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几点思考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pemaoelg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本期开始,我们特别约请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新教育改革发起人朱永新先生开设《永新月谈》专栏。我们期待着广大读者能循着朱先生的思路与足迹,重新认识教育,思考教育。更加坚定地追求教育的理想与理想的教育,领悟教育的幸福与真谛。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教育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不同区域、不同学校教育差距的存在和拉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国教育的整体发展,也影响着社会的和谐。因此,如何有效地整合政府、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资源,科学地制订区域教育规划,实现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和谐发展和跨越式发展,既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个重大、严肃的课题,也是一个科学、专业的问题,更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拥有改革的勇气和智慧,是区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首要问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把改革放在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纲要最初的题目为“发展规划纲要”,后来温家宝总理亲自加了“改革”两个字,也就是说这次的《规划纲要》和以往不一样,改革是重中之重。胡锦涛总书记对教育的改革和创新也有很重要的讲话,他指出。改革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要重视改革的系统设计和整体安排,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领域的改革步伐,以改革推动发展。以改革提高质量,以改革增强活力,进一步消除制约教育发展的体制和机制障碍,建立充满活力的、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教育体制和机制,
  从国家的层面来说,改革的蓝图已经初步描绘完成。《规划纲要》颁布已经一年多时间,我们的改革到底走得怎样?为什么有很多事情仍然推不动呢?我向认为,教育与管理的智慧,在于从制度中寻求发展的空间。同样的制度下,为什么有的人干得有声有色,有的地方做得如火如茶,而有的地方仍然是按兵不动、无所作为呢?打一个不恰当的比喻:有的地方教育改革风生水起,已经有教育的“解放区”之称,有的地方的教育恐怕还是一个“国统区”。
  我经常讲,一个教育局长的作用可以很小,也可以很大。如果你什么都不做,你就无所作为,就很小。反之,你如果全力以赴,大刀阔斧,就能够有所作为,就能够改变现状,就很大。所以,关键还是要有改革的勇气和智慧,要敢于开风气之先。教育改革不能等、靠、要。希望我们的教育局长拿出勇气和智慧来,与其埋怨,不如行动。我们缺少的是自下而上的民间的、草根的改革,所以,具备自觉的改革谋略和智慧是大前提。
  解决区域内的教育公平问题,是区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当务之急。
  《规划纲要》把促进公平作为其重要内容。但是,全国范围的教育公平是通过一个个区域来实现的,大到一个省,小到一个县,甚至一个乡。中国教育的水平如何、面貌如何、状态如何,中国教育能否真正实现均衡发展的目标,就取决于这一个个区域能不能做好。如果所有的区域都能够首先做到区域内部的均衡与公平。就像一个个的教育“解放区”建立了、我们教育的“新中国”就有希望了。解放战争的时候,解放区也是从一个一个的地区逐步发展起来的,最后解放了全中国。中国的教育也要走这样的道路,一个个解放下去,最后赢得全中国的教育解放。
  教育公平的问题,目前区域内部的公平是关键。坦率地说,区域之间的公平问题不是短期内可以解决的,像上海与江西、贵州等中西部地区相比,生均公用教育经费相差将近10倍,短期内实现东西部教育之间的均衡发展是很困难的。但是,实现一个区域内部的均衡,地方政府又是大有可为的,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我们不要埋怨制度,不要怨天尤人。一个教师,关起你教室的大门,你就是“国王”:一个校长,关起你学校的大门,你就是“国王”:一个局长,在你管辖的区域里面,你就是教育的“国王”。所以,在这样的教室、校园、区域里,多少你是能够说了算的,多少你是可以有所作为的。只不过,我们很多人并没有这样做。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的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有些问题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显现出来。比如在指导思想上,我们自觉不自觉地走了一条效率优先的道路,在相当程度上忽视了公平的问题。过去我们往往是重点投资一个学校。然后领导来参观,我们做的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教育从硬件到软件都是如此。所以,现在需要有意识地重新配置教育资源,要有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
  我认为有三件事特别值得去认真做。
  一是尽可能制定出区域教育标准。在一个区域内,所有的学校都应该有一个基本标准,保证所有的学校在一个标准的平台上。不应该有任何标准上的差别。生均教育经费、学校硬件标准,如学校的基本设施(体育设施、实验室设施、教室的设施等)配备全部标准化,教师的配备也应该实现均衡。
  二是组建教育集团,用优质学校带动薄弱学校,这是短期内解决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一个比较好的办法。把差学校交给好的学校办,这是我们最早在苏州进行的探索,10多年以前我们在苏州就启动了薄弱学校改造行动计划。当时有很多学校不买账,说我们只会教好的学生,不会教差的学生。我认为,只会教好学生的学校不是好学校。好学校是能够帮助所有的学生共同发展的学校,有的时候是好学生成全了好学校。事实证明,组建教育集团是尽快缩短学校之间差距的有效办法,苏州、杭州等地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可以在全国进—步推广。
  三是用最大的精力去解决最薄弱的环节。管理学有一个木桶原理,认为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不是取决于最长的板有多长,而是看最短的这块板有多短。看一个国家、一个区域的教育水平如何,也不是看你最好的学校有多好,而是看你最差的学校如何。所以,把最短的这块板加长,才是关键所在。当下。区域内部最短的板在农村,所以,要特别关注农村。我们的教育局长,能不能把每所学校都走一遍、把每一所村小都看一遍?把每一所农村学校办得和城市一样?只有这样,才算是一个好局长。否则,你还没有真正成为一个令人民群众满意的局长。区域教育改革与发展,应该注重教育和经济社会的互动。让社会资源更好地服务教育、支持教育。
  教育的很多问题实际上并不在教育本身,教育问题的根本解决,是需要以很多社会问题的根本解决为前提的。比如说,现在社会收入差距那么大,就是教育问题滥觞的根源。为什么考试竞争那么激烈?不就是为了上好大学嘛,上好大学不就是想找个好工作嘛。找好工作不就是想有一个好收入嘛。所以,妻有好工作、好收入的前提就是上好大学,而要上好大学,就要上好高中、好初中、好小学、好幼儿园,就不能够输在“起跑线”上。教育的激烈竞争就是这样的恶性循环造成的。为什么不能把全社会的收入差距拉得更小一点?在国外,技术工人跟一个大学教授
其他文献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发病率日益增多,已经成为糖尿病最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四大致盲性眼病之一。笔者在临床治疗DR过程中,提出了DR的基本病理改变为肝肾亏虚,气血不
修订后正式颁布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课程总目标第一条明确要求:让学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这里,正式将“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提到了课程总目标的高度上来,使原有的“双基”成为“四基”。 因此,广大一线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仅仅把教学的目光紧盯在“双基”上,
期刊
在社会上林林总总的职业中,教师无疑是女性就业最具优势的岗位之一。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世界发达国家,中小学教师中女教师所占的比例在60%以上,而在我国的城市中小学,女教师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