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生物教学模式的转变

来源 :中国素质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9501on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物学科是现在高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考科目之一,同时也是一门实验性学科,但现实的高中教学过程中,却处于相对尴尬的地位。如何使高中生物教学改变目前的困境,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多元化学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已经成为生物教学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关键字:生物;教学质量;教学模式;能力的提高
  一、问题的提出
  如今的素质教育已经全面推行,现在又进行新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生物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要很好地领悟教改的主旨,大胆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模式、新方法,并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二、我国高中生物教学现状
  在传统模式的影响下,现行的高中生物教学模式存在着不足,老师只是传授口头的理论知识,为了教学而教学,这与具有实践性特点的生物教学是相违背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现行生物课堂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围绕教师转。久而久之,学生习惯被动学习,学习的主动性逐渐丧失,能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学生较少,没有在课下延续学生的兴趣能力的培养,没有组成实验小组去进行实践,这让学生很难掌握与巩固所学的知识。
  2、课堂上教师习惯满堂灌,师生间几乎没有交流互动,长此以往,学生的依赖性增强,独立思考能力变差,一般难以体会到合作的乐趣,甚至有的学生很难与其他同学合作。。
  3、由于课堂上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易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学生有些方面的天赋受到影响,各方面的发展不平衡。
  这就要求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把过去的教育模式转变过来,针对学生自身的特点与能力去相应地调整教学理念与方法,把过去单纯教学的课堂作为一个培养能力的实践场所,建立一个高效自主创新的新型生物课堂。
  三、对转变高中生物教学模式的研究
  1.转变传统教学模式,采取小姐合作探究模式,调动学生积极性
  教师在上课时,要改变传统的一言堂,满堂灌,课堂主导者教学模式,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课堂的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教师转换自己的角色,从传授者变成指导者、参与者、监控者和帮助者,并切实注意自身行为的方法和效果,及时进行调整。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个体价值的实现,分成合作小组主动学习,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充分表现自己,同时,对于青春期表现欲极强的学生来讲,能够在课堂上表现自己,也是对自我价值的一种承认,从而得到一种成功感,进而激发上进心。
  2.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及多媒体课件,提高教学质量
  随着社会经济的加快,需要的是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重点。传统的生物学教学方式采用“传递”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现代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校园网的出现,教育网站、电子书刊、虚拟图书馆、虚拟软件库等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探索发展的学习环境,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说是教师的得力助手,它可以取代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例如:1.O2在产生后,向外运出叶绿体通过膜的层数时,叶绿体类囊体薄膜算不算一层膜,淋巴因子是由效应T细胞产生还是淋巴细胞都可产生,这些问题模糊不清,具有一定争议,鼓励学生对这些模糊知识点,借助网络信息技术获得求解,上网到虚拟科学馆、生物园、图书馆查找有关资料,,寻求答案。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的提高探究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可以让学生感到学习生物的乐趣和一种获得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3、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深入理解生物学科知识。
  生物中的生物概念是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方面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一个生物概念是从一类具有共同本质属性的对象中概括出来的,它是生物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使学生正确掌握生物概念,是理解和掌握其他生物基础知识的条件。如在 “《细胞增殖》一节中,利用多媒体展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过程的动画图,学生可以根据观察,利用简易材料亲自动手去制做,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把微观的、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通过实物结合图文演示出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加强理解和掌握。
  4.对全体学生,分清层次,运用不同教学方法
  由于各个学生的先天素质、教育影响、主观努力程度和基础等的不同,同一个班级的各学生之间在学习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根据高中学生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教材,应从实际出发,实施有差异的分层教学。教师在心目中要根据成绩,基础等情况将即同一个班学生相对分为优、中、差三个层次,既A、B、C三个组。这种情况不是一成不变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测试,各层次也进行适当的更换学生。分层和分组后有利于教师上课组织教学,有利于教师上课辅导,有利于批改作业,有利于学生信息的反馈,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智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总之,转变高中生物教学模式,将传统课堂转变成为一个高效自主的课堂,是我们教育改革的必经之路。采取新的教学模式,可以普遍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让他们既得到了知识,又发展了个性,坚持不断调整教学思想和理念,才能在教育革新这条路上走下去,培养更多的新世纪人才。
  参考文献:
  《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陈绮主编
  《新课程与学生学习方式转变》 教育部福建师大课程中心常务副主任 余文森
  《新课程与学习方式变革》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肖川
其他文献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对于学生接受教育来说,教是“外因”,学是“内因”,教学归根到底是要学生自身获得经验,外因能够影响而不能代替学生体验事物,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必须通过学生的“学”而起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即“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针对思想政治课教材的特点,我在教学中做了以下尝试:  一、列纲要教学生
期刊
摘 要:充分发掘历史教学的创新教育素材的优势性,因势利导地变果为因、正理反推,培养学生自主探求,多向思维的学习能力,不断采用科学的教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具备创新素质的新时代中学生。  关键词:历史 能力 思维 创新  人类的历史就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发展过程。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创新人才的产
期刊
中心词:优先发展、舆论导向、个性发展、深化改革、打造名师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教育部长袁贵仁早在2010年2月28日召开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二次公开征集民意的新闻发布会上,也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
期刊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吕叔湘先生说:“教学,教学,要教会学生学”。这两句通俗而深刻的话,启示我们只有教与学双方密切配合,并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实现思想政治课的教育目标,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  古话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就是说做工的人要把生产搞好,必须首先使自己的器具锐利起来。同样的道理,要想把政治课学好,也必须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那么,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应着重指导学
期刊
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应成为《德育》教材与德育观点变革的主导要素  进入21世纪,中小学德育课程仍面临如何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如何借鉴国外优秀文明成果,如何整合中西方文化,以发展和创造具有民族特色的德育文化的历史性课题。对中西方文化的整合,以对两种文化主导要素的把握为前提。这种主导要素以民族思维方式和民族精神为标志。  1、民族思维方式和民族精神的体认。  文化哲学和文化人类学研究表明,一个民族在其历
期刊
摘 要: 现代高职教育旨在培养具有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工作适应能力、发展能力等应用技能型人才,强调技术性、职业性和适应性。随着现代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就业竞争力的逐渐加剧,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现代化的职业人才,逐步构建“多元化教学模式”,是发展高职教育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多元化教学、高职教育、应用技能型人才  高等职业教育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具有特强的地位,高职教育强调具有理论知
期刊
摘 要:《科学》,是一门科学性极强的课程,有利于学生科技素养的培养和科学启蒙。而观察是学习科学的基础前提,要实现培养学生科技素养目标,就必须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善于观察,培养良好观察习惯。  关键词:《科学》 科技素养 观察  《科学》是一门科学性极强的课程,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以自主探究为主要活动,重视观察、实验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有利于学生科技素养的培养和科学启蒙,而观察是学习
期刊
摘 要: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凸显职业教育办学特色和提高办学质量的关键。近年来,职业教育的硕士培养领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但是作为一个新生事物,相关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培养过程中难免出现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矛盾。根据职教硕士现阶段面临的问题,对职教硕士的内涵、培养现状进行梳理,尝试提出职教硕士培养策略,进而制定符合区域社会经济特点的职教硕士培养模式。  关键词:职教硕士,内涵,现状,培养策略,培养模式
期刊
小学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寓思想性、教育性、理论性、知识性于一体的学科。它在教学中既不能单纯地从理论的角度抽象地教学,也不能迎合学生心理一味地讲故事,尤其是讲素质教育的今天,更值得我们去思考与探索,笔者从事思品课教学多年,借此谈谈自己的教学实践:  一、思品教学注重观念的创新  应试教育把教育对象紧紧地束缚起来,视教育对象为接受知识的“收音机”,这种束缚思维的教学观念模式、教学程序往往不能开发学生的思维
期刊
摘 要:初中音乐教育是由乐理、歌曲、欣赏等组成的审美教育活动,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趣味是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的前提,德育和情感是到达审美的意境,音乐形象的感染力使学生进入想象的创造思维。  关键词:音乐教育 审美情感 形象生动。  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感受音乐、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有效手段。通过理解歌曲所表现的意境和内涵,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发挥想象能力。所以音乐教育的基本属性是艺术教育,艺术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