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科研事业收入已成为各高校的主要资金来源之一,高校科研经费会计核算中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本文从预算编制、经费报销、审核监督等方面分析科研经费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旨在推进科研经费管理的全面性,加强会计核算的科学性,提高会计信息可靠性。
关键词:高等院校;科研经费;会计核算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科研事业收入成为高校继财政拨款收入、教育事业收入之后的第三个主要资金来源,并且随着国家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力度,高校的科研经费来源趋于多元化,数量越来越多,金额也越来越大,导致科研经费的会计核算工作越来越重要,也更加复杂多样化。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科研经费的监管力度和审计力度,科研经费会计核算工作也越来越规范,但是,这种规范是有选择的,常常主要针对级别高、金额大的课题。实务中,项目负责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对会计核算工作常常是不理解,不支持,导致科研经费的管理过程中矛盾重重,阻力越来越大,满意度越来越低。因此,如何管理好科研经费,提高科研经费会计核算的质量,关系到国家科研经费发挥实效,影响到项目负责人的科研积极性,决定了相关者工作满意度。科研经费管理正演变成法律法规和相关人员的一场博弈。
一、高校科研经费常常存在以下问题
1、预算编制随意,导致报销难。实际工作中,许多项目负责人是某个领域的专家,但对财务知识可能一窍不通,在编制预算时,不管不问拍拍脑袋随便就把预算列出来,科研部门在审批立项申请时,较少审核预算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财务人员也不参与预算的编制,哪怕是简单的解释或指导。同时,内控制度的缺失导致预算编制不合理,如许多项目负责人列支出国费,会议费,由于缺乏相应的凭据,且课题研究过程中根本不会发生类似开支,导致无法报销。
2、经费指标设置不够明细,只是进行总额控制,导致后期耗费更多时间和精力。财务人员在初始设置科研项目经费指标时,未按项目负责人预算表所列预算支出经济科目的类型及对应的金额来增加,只是按项目负责人、课题名称、立项时间设立一个项目明细指标,在会计核算中对经费总额进行控制。然而,经费报销时又要求项目负责人严格按预算书报账,填写决算书财务人员又得根据项目明细账按支出经济科目进行重新归类合并,导致经费报销和决算编制时财务人员不得不反复查账、重新归类、合并计算,最终得出可报销的数额和较为准确的决算书。
3、账务处理不及时,影响报销进度。科研部门在立项后,未及时将相关文件资料交到财务人员处,同时出纳人员在收到入账回单时未及时传递到会计人员手中,即使收到在不能明确知道项目负责人的科研经费时,只能暂作“其他应付款——待查经费”处理,待项目负责人亲自询问时才会去查明款项来源并入账。会计凭证传递不及时延长了报销时间,增加报销程序,服务质量和效率低下。
4、经费开支内容杂乱,导致会计信息失真。许多项目负责人编制预算时,不去详细了解各个支出项目所包含的内容,常常凭感觉任意编写,导致后期报销困难,有的负责人为了便于报销,编制预算时,多编好找发票的项目,认为只要与科研活动挨边的费用均可报销,如大量列支劳务费、差旅费,收集家庭用网络费、电话费、汽油费等私人用发票报销。导致科研活动报销内容和实际成本大相径庭,会计信息失真,无法核算科研成本,无法发挥科研经费的真正实效,无疑为项目负责人违规使用科研经费埋下隐患。
5、决算资料与财务的经费明细账不一致。许多高校对项目负责人是采用纵容甚至帮忙作假。通常情况下,由财务人员通过财务软件把某一项目的经费指标明细账打印出来,由项目负责人自行填写决算书,许多项目负责人为了过关,修改财务数据,或者编制虚假的财务决算书。
6、结题不结账,初始建账时虽采用经费指标独立核算每一个科研项目,但是对于已结题期末余额为零的项目不进行清空;或已结题尚有余额的项目未上缴或未进行结转,仍将经费指标挂在账上,占用财务软件资源,增加了查询工作,降低了工作效率。
7、内控制度不健全和未有效实施,难以防范和监管科研经费的风险。许多高校为了不打击项目负责人科研积极性,科研经费管理部门分工不明确,管理松散,各自为政;审批程序只是走过场,甚至取消审批,采用项目负责人负责制,由项目负责人填写报销单,财务人员审核报销。科研经费内控制度有待完善,财务监督职能有待发挥。科研部门不审批,财务部门只核算,不监督,审计部门只审查,不追究责任,无疑会给科研经费的风险埋下伏笔。
二、解决科研经费会计核算问题的对策
1、制定科学合理可行操作性强的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办法和会计核算方法。各高校科研处和财务处应相互配合、各司其职,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科研经费的特点制定出顺应时代发展的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方法。全程监控的管理制度要规范科研经费预算编制的方法和依据、经费报销的范围和标准、财务决算和分析。同时,要明确项目负责人的权利和义务,规范各个管理部门的审批权限和工作职责,明确纪委监察审计的和监督检查职责监督权限。
2、编制切实可行的经费预算表,实行预算指标控制管理。财务处负责科研经费的项目管理和会计核算,协同科研处指导项目负责人编制和审核项目经费预算,监督项目负责人按照项目预算或合同约定以及有关法律法规使用科研经费。
3、采用项目核算。实际工作中,高校在收到科研经费拨款时,采用“代管经费”、“其他应付款”加辅助核算项来管理科研经费,这种方式只能从总额上控制科研经费的整个情况,在课题结项时,还要对支出科目进行仔细计算、合并、归类,加大财务人员工作量。同时,不利于查账,如某一课题历时很多年,在查询此项目的明细账时,财务人员要按不同年份登录会计软件系统查询,耗时费力,导致办事效率低下。实际工作中,应摒弃挂往来、设置经费指标核算的方式,应采用项目核算的方式。
4、加强科研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建立资源共享的信息管理平台。许多高校科研经费的项目管理和财务管理是分离的,没有任何交点,看似分工明确,实则各自为政。实际工作中,应建立资源共享的信息管理平台,科研处在立项后应将相应的电子资料传入系统,财务处在报销后要把经费的入账、报销等情况及时传入系统。
5、细化科研经费会计核算的经济科目。科研经费的管理参照2014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的高校会计制度,分功能科目和经济科目。虽然从功能科目上科研经费开支全部统一口径核算,但是只采用一级经济科目直接归类进行核算,许多开支项目会计人员只能根据经济性质来归类,但是如数据采集费,并无此会计科目,数据采集费又与相关的经济科目有重复之处,而最终报销明细和的决算报表明细又不符。应根据工作需要设置明细科目,仅凭会计人员采用职业判断归入经济科目,会因为没有统一的标准,导致预决算不相符。
6、对于已结题项目,应及时处理,减少资源浪费,现在许多单位为了查账方便,将很多年前就已结账的项目仍挂在账上,这种方式占用了大量的系统资源,又给财务人员带来更多的工作量。查账时,总要去核实每一个项目的明细账。应在每年末清理出已结题项目,结余资金应有处理方法,已结题项目相关资料应存档以备查。
7、完善内控制度。内控制度应贯穿科研经费预算编制、课题立项、经费报销、 决算、财务分析的全过程,同时应当在单位内部的部门管理、职责分工、业务流程的各个方面形成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科研部门应切实履行职责,全过程跟踪项目实施进度,按进度审批付款金额,财务部门应不断提升业务知识水平,不要只成为“数票”的核算人,还要发挥监督职能。审计部门应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审计,而不仅仅是事后监督。(作者单位:贵州民族大学)
基金课题:0703008037[孙云贵州民族大学2012年校级基金课题《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研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加强中央部门所属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意见[S].教财〔2012〕7 号2012.
[2]教育部.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的意见
[3]傅雪梅.高校科研经费核算与管理.《会计师》2012(12)
[4]孙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现状与对策.《会计师》,2013(6)
关键词:高等院校;科研经费;会计核算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科研事业收入成为高校继财政拨款收入、教育事业收入之后的第三个主要资金来源,并且随着国家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力度,高校的科研经费来源趋于多元化,数量越来越多,金额也越来越大,导致科研经费的会计核算工作越来越重要,也更加复杂多样化。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科研经费的监管力度和审计力度,科研经费会计核算工作也越来越规范,但是,这种规范是有选择的,常常主要针对级别高、金额大的课题。实务中,项目负责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对会计核算工作常常是不理解,不支持,导致科研经费的管理过程中矛盾重重,阻力越来越大,满意度越来越低。因此,如何管理好科研经费,提高科研经费会计核算的质量,关系到国家科研经费发挥实效,影响到项目负责人的科研积极性,决定了相关者工作满意度。科研经费管理正演变成法律法规和相关人员的一场博弈。
一、高校科研经费常常存在以下问题
1、预算编制随意,导致报销难。实际工作中,许多项目负责人是某个领域的专家,但对财务知识可能一窍不通,在编制预算时,不管不问拍拍脑袋随便就把预算列出来,科研部门在审批立项申请时,较少审核预算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财务人员也不参与预算的编制,哪怕是简单的解释或指导。同时,内控制度的缺失导致预算编制不合理,如许多项目负责人列支出国费,会议费,由于缺乏相应的凭据,且课题研究过程中根本不会发生类似开支,导致无法报销。
2、经费指标设置不够明细,只是进行总额控制,导致后期耗费更多时间和精力。财务人员在初始设置科研项目经费指标时,未按项目负责人预算表所列预算支出经济科目的类型及对应的金额来增加,只是按项目负责人、课题名称、立项时间设立一个项目明细指标,在会计核算中对经费总额进行控制。然而,经费报销时又要求项目负责人严格按预算书报账,填写决算书财务人员又得根据项目明细账按支出经济科目进行重新归类合并,导致经费报销和决算编制时财务人员不得不反复查账、重新归类、合并计算,最终得出可报销的数额和较为准确的决算书。
3、账务处理不及时,影响报销进度。科研部门在立项后,未及时将相关文件资料交到财务人员处,同时出纳人员在收到入账回单时未及时传递到会计人员手中,即使收到在不能明确知道项目负责人的科研经费时,只能暂作“其他应付款——待查经费”处理,待项目负责人亲自询问时才会去查明款项来源并入账。会计凭证传递不及时延长了报销时间,增加报销程序,服务质量和效率低下。
4、经费开支内容杂乱,导致会计信息失真。许多项目负责人编制预算时,不去详细了解各个支出项目所包含的内容,常常凭感觉任意编写,导致后期报销困难,有的负责人为了便于报销,编制预算时,多编好找发票的项目,认为只要与科研活动挨边的费用均可报销,如大量列支劳务费、差旅费,收集家庭用网络费、电话费、汽油费等私人用发票报销。导致科研活动报销内容和实际成本大相径庭,会计信息失真,无法核算科研成本,无法发挥科研经费的真正实效,无疑为项目负责人违规使用科研经费埋下隐患。
5、决算资料与财务的经费明细账不一致。许多高校对项目负责人是采用纵容甚至帮忙作假。通常情况下,由财务人员通过财务软件把某一项目的经费指标明细账打印出来,由项目负责人自行填写决算书,许多项目负责人为了过关,修改财务数据,或者编制虚假的财务决算书。
6、结题不结账,初始建账时虽采用经费指标独立核算每一个科研项目,但是对于已结题期末余额为零的项目不进行清空;或已结题尚有余额的项目未上缴或未进行结转,仍将经费指标挂在账上,占用财务软件资源,增加了查询工作,降低了工作效率。
7、内控制度不健全和未有效实施,难以防范和监管科研经费的风险。许多高校为了不打击项目负责人科研积极性,科研经费管理部门分工不明确,管理松散,各自为政;审批程序只是走过场,甚至取消审批,采用项目负责人负责制,由项目负责人填写报销单,财务人员审核报销。科研经费内控制度有待完善,财务监督职能有待发挥。科研部门不审批,财务部门只核算,不监督,审计部门只审查,不追究责任,无疑会给科研经费的风险埋下伏笔。
二、解决科研经费会计核算问题的对策
1、制定科学合理可行操作性强的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办法和会计核算方法。各高校科研处和财务处应相互配合、各司其职,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科研经费的特点制定出顺应时代发展的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方法。全程监控的管理制度要规范科研经费预算编制的方法和依据、经费报销的范围和标准、财务决算和分析。同时,要明确项目负责人的权利和义务,规范各个管理部门的审批权限和工作职责,明确纪委监察审计的和监督检查职责监督权限。
2、编制切实可行的经费预算表,实行预算指标控制管理。财务处负责科研经费的项目管理和会计核算,协同科研处指导项目负责人编制和审核项目经费预算,监督项目负责人按照项目预算或合同约定以及有关法律法规使用科研经费。
3、采用项目核算。实际工作中,高校在收到科研经费拨款时,采用“代管经费”、“其他应付款”加辅助核算项来管理科研经费,这种方式只能从总额上控制科研经费的整个情况,在课题结项时,还要对支出科目进行仔细计算、合并、归类,加大财务人员工作量。同时,不利于查账,如某一课题历时很多年,在查询此项目的明细账时,财务人员要按不同年份登录会计软件系统查询,耗时费力,导致办事效率低下。实际工作中,应摒弃挂往来、设置经费指标核算的方式,应采用项目核算的方式。
4、加强科研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建立资源共享的信息管理平台。许多高校科研经费的项目管理和财务管理是分离的,没有任何交点,看似分工明确,实则各自为政。实际工作中,应建立资源共享的信息管理平台,科研处在立项后应将相应的电子资料传入系统,财务处在报销后要把经费的入账、报销等情况及时传入系统。
5、细化科研经费会计核算的经济科目。科研经费的管理参照2014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的高校会计制度,分功能科目和经济科目。虽然从功能科目上科研经费开支全部统一口径核算,但是只采用一级经济科目直接归类进行核算,许多开支项目会计人员只能根据经济性质来归类,但是如数据采集费,并无此会计科目,数据采集费又与相关的经济科目有重复之处,而最终报销明细和的决算报表明细又不符。应根据工作需要设置明细科目,仅凭会计人员采用职业判断归入经济科目,会因为没有统一的标准,导致预决算不相符。
6、对于已结题项目,应及时处理,减少资源浪费,现在许多单位为了查账方便,将很多年前就已结账的项目仍挂在账上,这种方式占用了大量的系统资源,又给财务人员带来更多的工作量。查账时,总要去核实每一个项目的明细账。应在每年末清理出已结题项目,结余资金应有处理方法,已结题项目相关资料应存档以备查。
7、完善内控制度。内控制度应贯穿科研经费预算编制、课题立项、经费报销、 决算、财务分析的全过程,同时应当在单位内部的部门管理、职责分工、业务流程的各个方面形成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科研部门应切实履行职责,全过程跟踪项目实施进度,按进度审批付款金额,财务部门应不断提升业务知识水平,不要只成为“数票”的核算人,还要发挥监督职能。审计部门应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审计,而不仅仅是事后监督。(作者单位:贵州民族大学)
基金课题:0703008037[孙云贵州民族大学2012年校级基金课题《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研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加强中央部门所属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意见[S].教财〔2012〕7 号2012.
[2]教育部.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的意见
[3]傅雪梅.高校科研经费核算与管理.《会计师》2012(12)
[4]孙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现状与对策.《会计师》,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