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语亦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确实如此,在数学教学中,问题众多纷纭,大小各异。有了问题,就该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在教学中,教师作为提问的主导者,如何提问来引导学生是非常关键的,因为问题往往就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创新。在教学中,常常说:“教师言之淳淳,学生听之藐藐,为什么教师苦口婆心,学生却无动于衷?”其实,这和教师的提问技巧有一定的关系。如果提问达不到启发拓展,学生无法开创自己的思维,那么就算教师说再多讲再多,学生也还是个丈二的和尚摸不到后脑勺。那么如何提问?数学课堂中提问的主要重点又在哪里呢?在此,我谈谈近几年来数学教学中获得的一些经验:
一、在新旧知识衔接处的提问
“温故而知新”古人云。在现实教学中,新知识往往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引申和发展的,在旧知识向新知识过渡的时候,教师可以事先做个铺垫性提问转接的“桥梁”,这可以启发学生运用迁移,联系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达到一个转移过渡的目的。如,在学习5的乘法口诀时,可提问:在4的乘法口诀中,第一个数和第二个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最后一个数又表示什么意思?是学生搞清口诀的来源,并运用这一规律推出5——9所有乘法口诀。
二、在教学重点处的提问
提问同样也讲究一针见血。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他都会有一个所要阐述的重点,整个课堂活动气氛都会围绕着这个重点来展开。因此,只有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望,感觉到问题的存在,学生才会去深入思考。例如,在教学四则混合运算时,应针对教学重点提问:为什么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从而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四则混合运算的法则。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又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在教学难点处的提问
在数学教学中,难点的提问,无非是要解决一个“疑”,而这个疑正是贯穿整个数学课堂的“催化剂”。要融化这团催化剂,教师就该更好地运用好自己的提问方式,把提问转化为引趣。在教学中,如果长期使用一种单调的提问方式,那么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就容易
呆板,产生了模式化。古人云:“教书未见意趣,必不乐学。”感人的心,莫过于——情。那么如何把握难点提问转化为引趣上来呢?
1、游戏引趣提问。
孩子的天性,莫过于游戏中取乐。如,在小学数学加、减法的教学中,可以从设置《帮助小动物》找家来进行引趣、提问解疑。太阳公公快下山了,可怎么办好呢?小动物迷路了,找不到自己的家在哪里?!幸好它们带了妈妈出门前给它们准备好的解开自己家门前路的钥匙。看小猪很着急的样子,我们来帮一帮它,它的钥匙是50减32等于几呢?小朋友门,快动手帮小猪算一算,要不然,它哭了可不好。由于采用了游戏引趣提问,使得枯燥的学习变得更生动有趣,学生兴趣倍增。在玩中学,在趣中练,充分加深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提高了学习的效果。
2、故事引趣提问。
利用小孩子爱听故事的特点,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灵活巧妙构思把数学知识编成小故事,把新知识融入故事中,进行拓展、延伸提问,激发学生积极探索。例如:在数学“商不变的性质时”,可以用“猴王分梨”的故事引入提问:猴王把4个梨平均分给2只小猴子,小猴子嫌少了,于是猴王又把40个梨平均分给20只小猴子,小猴子还是嫌少了。最后猴王说:“好吧,给你们400个梨,可要分给200只小猴子!”小猴子一听乐了!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你找到其中的什么规律了吗?引导学生把三道算式板书出来:4÷2=2(个),40÷20=2(个),400÷200=2(个)。然后,让学生观察算术,进行讨论并归纳出来: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和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由于采用了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引入提问,使抽象的数学内容变得有趣,学生也在欢声笑语中愉快地学会了新知。在这样的引导下教学新课,其效果不言而喻。
3、儿歌引趣提问。
在小学生初学1——9的教学中,要让他们更好地熟记这些数,可以编成一首儿歌来巧记:小朋友,快快来,快来,快来,我们一起来记数数。1呀么1,像一根粉笔;2呀么2,像一只小鸭子;3呀么3,……10呀么10,像一双筷子和婉。从中进行引导开展提问,更好地加深、巩固小学生对数的认识。
4、猜想引起提问。
任何大的发明、成功著作等等,一开始,无非也是来源于他人大胆的猜测。数学则更讲究多个假设是否成立,这是因为,对于数学来说,它永远没有唯一的解题思路过程,而是只有唯一的正确打答案。教师大胆的拓展猜想引导提问启发,能多个角度去拓展学生思维,这对推进教学进程有很大的动力效果。
四、在法则、定律、性质推导处的提问
关于针对法则、定律、性质的推导,理应设计探索性提问,教师可以在知识的关键处,理解的疑难处,思维的转折处,规律的探求处设问,启发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学习。在知识的关键处提问,能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帮助学生扫除学习困难。在思维的转折处提问,有利于更好地促进知识的迁移,更有利于建构和加深所学的新知识。
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只为了讲而讲,而不注重于贯穿兴趣、情趣的引导提问,学生很容易乏味,听不进去,讲小话,打瞌睡,激不起半点学习情趣,在此情景下教学是不会受到良好的效果的。可是,如果先给学生创设一个很好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之中,使学生在情景引发兴趣中,寻找思路,大胆的创新,这样,对于数学课堂的拓展延伸,会受到更加良好的效果。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的提问贯穿着整个课堂。对待课堂的提问,就要求教师心中有学生、有目标、有创设。只有心中有学生,才能更好地引入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良好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只有心中有目标,才能“精中有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努力向目标靠近;只有心中有创设,才能提高课堂效率,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一、在新旧知识衔接处的提问
“温故而知新”古人云。在现实教学中,新知识往往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引申和发展的,在旧知识向新知识过渡的时候,教师可以事先做个铺垫性提问转接的“桥梁”,这可以启发学生运用迁移,联系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达到一个转移过渡的目的。如,在学习5的乘法口诀时,可提问:在4的乘法口诀中,第一个数和第二个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最后一个数又表示什么意思?是学生搞清口诀的来源,并运用这一规律推出5——9所有乘法口诀。
二、在教学重点处的提问
提问同样也讲究一针见血。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他都会有一个所要阐述的重点,整个课堂活动气氛都会围绕着这个重点来展开。因此,只有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望,感觉到问题的存在,学生才会去深入思考。例如,在教学四则混合运算时,应针对教学重点提问:为什么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从而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四则混合运算的法则。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又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在教学难点处的提问
在数学教学中,难点的提问,无非是要解决一个“疑”,而这个疑正是贯穿整个数学课堂的“催化剂”。要融化这团催化剂,教师就该更好地运用好自己的提问方式,把提问转化为引趣。在教学中,如果长期使用一种单调的提问方式,那么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就容易
呆板,产生了模式化。古人云:“教书未见意趣,必不乐学。”感人的心,莫过于——情。那么如何把握难点提问转化为引趣上来呢?
1、游戏引趣提问。
孩子的天性,莫过于游戏中取乐。如,在小学数学加、减法的教学中,可以从设置《帮助小动物》找家来进行引趣、提问解疑。太阳公公快下山了,可怎么办好呢?小动物迷路了,找不到自己的家在哪里?!幸好它们带了妈妈出门前给它们准备好的解开自己家门前路的钥匙。看小猪很着急的样子,我们来帮一帮它,它的钥匙是50减32等于几呢?小朋友门,快动手帮小猪算一算,要不然,它哭了可不好。由于采用了游戏引趣提问,使得枯燥的学习变得更生动有趣,学生兴趣倍增。在玩中学,在趣中练,充分加深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提高了学习的效果。
2、故事引趣提问。
利用小孩子爱听故事的特点,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灵活巧妙构思把数学知识编成小故事,把新知识融入故事中,进行拓展、延伸提问,激发学生积极探索。例如:在数学“商不变的性质时”,可以用“猴王分梨”的故事引入提问:猴王把4个梨平均分给2只小猴子,小猴子嫌少了,于是猴王又把40个梨平均分给20只小猴子,小猴子还是嫌少了。最后猴王说:“好吧,给你们400个梨,可要分给200只小猴子!”小猴子一听乐了!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你找到其中的什么规律了吗?引导学生把三道算式板书出来:4÷2=2(个),40÷20=2(个),400÷200=2(个)。然后,让学生观察算术,进行讨论并归纳出来: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和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由于采用了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引入提问,使抽象的数学内容变得有趣,学生也在欢声笑语中愉快地学会了新知。在这样的引导下教学新课,其效果不言而喻。
3、儿歌引趣提问。
在小学生初学1——9的教学中,要让他们更好地熟记这些数,可以编成一首儿歌来巧记:小朋友,快快来,快来,快来,我们一起来记数数。1呀么1,像一根粉笔;2呀么2,像一只小鸭子;3呀么3,……10呀么10,像一双筷子和婉。从中进行引导开展提问,更好地加深、巩固小学生对数的认识。
4、猜想引起提问。
任何大的发明、成功著作等等,一开始,无非也是来源于他人大胆的猜测。数学则更讲究多个假设是否成立,这是因为,对于数学来说,它永远没有唯一的解题思路过程,而是只有唯一的正确打答案。教师大胆的拓展猜想引导提问启发,能多个角度去拓展学生思维,这对推进教学进程有很大的动力效果。
四、在法则、定律、性质推导处的提问
关于针对法则、定律、性质的推导,理应设计探索性提问,教师可以在知识的关键处,理解的疑难处,思维的转折处,规律的探求处设问,启发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学习。在知识的关键处提问,能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帮助学生扫除学习困难。在思维的转折处提问,有利于更好地促进知识的迁移,更有利于建构和加深所学的新知识。
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只为了讲而讲,而不注重于贯穿兴趣、情趣的引导提问,学生很容易乏味,听不进去,讲小话,打瞌睡,激不起半点学习情趣,在此情景下教学是不会受到良好的效果的。可是,如果先给学生创设一个很好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之中,使学生在情景引发兴趣中,寻找思路,大胆的创新,这样,对于数学课堂的拓展延伸,会受到更加良好的效果。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的提问贯穿着整个课堂。对待课堂的提问,就要求教师心中有学生、有目标、有创设。只有心中有学生,才能更好地引入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良好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只有心中有目标,才能“精中有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努力向目标靠近;只有心中有创设,才能提高课堂效率,进而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