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知识管理作为一种崭新的管理理念与模式,已成为当代图书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本质是客观知识信息的组织与传播。它具有外向性和公平性,是人本管理、能本管理与知本管理的结合,也是激励管理、民主管理和自主管理的结合;知识创新是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最终目标。在知识经济下,图书馆知识管理将融入国家创新体系。
[关键词]图书馆 知识管理 特点 策略
知识管理的理念源于上世纪80年代,最初应用于企业管理中。随着对知识管理的研究与应用,知识管理逐渐為社会各行各业所研究和借鉴,发展为一种知识社会的管理思想。在信息时代,图书馆作为知识与信息的集中地,应充分利用知识管理的先进理论与方法,合理配置和使用知识及其相关资源,并提升现代图书馆的各项职能和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一、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概念
对知识管理的概念可从狭义和广义角度理解,所谓狭义的知识管理主要针对知识本身进行管理,包括对知识的创新、获取、加工、存储、传播和应用的管理,广义上的知识管理不仅是对知识进行管理,而且还包括与知识有关的各种资源和无形资产的管理,涉及知识组织、知识设施、知识资产、知识活动、知识人员的全方位和过程的管理。从知识管理的目标出发,知识管理是一种综合了多学科知识和方法的,通过系统管理组织的知识资源提高组织效率、反映能力、竞争能力、创新能力和资本价值的信息管理理论与方法,是人类信息管理活动迄今为止最高级的形式和最新发展阶段。图书馆知识的管理就是运用知识管理的理论与方法进行图书馆业务、财务、人事,是图书馆管理的一个新领域。综上所述,知识管理的本质就是对知识信息载体上的内容实施管理,同时又不损害知识信息内容的原貌,并且将知识信息载体的管理和谐地统一在图书馆这一生长着的有机体中。
二、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特点
(一)图书馆知识管理具有外向性和公平性
图书馆知识管理致力于面向社会的知识交流和共享,向社会中的组织和个体公开性地提供知识资源,以利于提高社会群体的知识创新能力。图书馆知识管理侧重于以文献信息资源为基础的知识管理,并将与具体文献关联的隐性知识转换为显性知识以提供读者利用,这种隐性知识主要依赖于咨询或检索途径获取。具有现代化信息网络系统的图书馆,可以通过信息收集系统收集信息,使用信息处理系统帮助筛选有用的知识,剔除冗余、不适用或者陈旧的信息,存入和更新图书馆的知识信息库,并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知识信息的传输,提供给读者利用。
(二)图书馆知识管理是“人本管理、能本管理与知本管理”一体化的管理
传统的公共图书馆一味强调以读者为中心,而忽视了馆员的重要作用,而知识管理不仅要尊重读者的个性,还要尊重馆员的劳动,尊重馆员的劳动成果。其次,要充分认可每个馆员在图书馆的贡献,客观地评价馆员的业绩,允许馆员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提供其发挥潜能的机会。图书馆知识管理也是以能为本的管理。以人为本的升华是以能为本。它通过有效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能力,从而实现能力价值的最大化。图书馆知识管理还是以知为本的管理。“以知为本”的管理是一种能够激励和活用馆员的知识,并使馆员做出可持续贡献的机制。与“以人为本”相比,它不允许存在不可替代的人才,否则可能破坏图书馆的集体奋斗的核心价值,削弱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动力。它要求图书馆特别是馆长,必须兼有“才”和“知”,不断为图书馆做出贡献。
(三)图书馆知识管理是“激励管理、民主管理和自主管理”相结合的管理
图书馆知识管理是一种激励管理。在激励管理中,要注意激励方向和实现图书馆目标相吻合,要公正,要有针对性,真正通过激励提高馆员的工作效率和业绩,达到增强制度文化信念和促进图书馆工作的目的。图书馆知识管理也是一种民主管理。民主管理是通过馆员参与决策、组织动员、监督检查、协调关系和启迪教育,达到维护馆员的合法权益和图书馆领导权威的统一,使图书馆工作获取广泛支持并顺利开展的管理。图书馆知识管理还是一种自主管理。自主管理是一种“信任型”的管理。由馆员根据图书馆发展目标和要求,自主制订自我发展计划,实施自我控制、自我创造、施展才华机会的管理。这种管理要依靠馆员个体素质、文化底蕴来实现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目的在于为馆员实现自我价值提供机会,满足馆员追求成功、追求卓越的心理需要,因而是一种不靠职务和权力来实施管理的更高境界的管理。
(四)知识创新是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最终目标。
图书馆知识管理首先是致力于培养出知识广博和技能高超的图书馆馆员,以此来扩大图书馆整体的知识储备,并创造出适应信息时代和网络社会需要的图书馆创新思想、创新服务理念和创新技术、创新的知识服务方案。其次,图书馆知识管理还致力于对社会知识的有序化、结构化和系统化,并开发文献中的知识价值,开展知识服务,促进知识传播和转移,为科学研究、知识创新提供全程的信息基础保障。最后,图书馆知识管理致力于为社会营造良好的学习和创新知识的生态环境,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使用户在阅读文献中接受和积累知识,提高素质,启迪智慧,激发创造灵感,促进社会组织和个人隐性知识的转化和创新,促使其转化为社会效益。
三、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的策略
(一)创立知识主管(Chief Knowledge Officer)体制,设立知识主管
知识主管是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的重要步骤,与图书馆服务效益息息相关。图书馆知识主管的职责是制定统一的政策来规范图书馆的知识集约和创新,促进知识交流和知识应用,使图书馆内知识有序地流动;建立一个知识积累、信息共享的环境;监督和保证知识仓库内容的质量、深度和广度,时时捕捉社会、图书馆和图书馆员的知识需求,为知识库不断注入新思想,使之及时更新;保障知识库设施的正常运行。图书馆知识主管进行管理活动所涉及的这些知识不仅仅是数据,更重要的是馆员人心及其存储在大脑中和发表着作中的智力资本。 (二)建设内容丰富的信息知识资源库
建设内容丰富的信息知识资源库是实施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基本条件之一,同时可以为馆员提供知识共享的平台。首先要开发馆藏及网络资源。图书馆拥有大量的馆藏文献资源及丰富的网络资源,建设信息知识资源库就必须对其进行积极开发,并源源不断输送至信息高速公路,实现资源共享。既要充分开发馆藏文献资源,建设好本馆书目数据库,又要对文献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和系统分析,形成有较高价值的知识产品,如专题报告、研究评述、趋势预测、形势展望等,并進行数字化处理。还要开发馆藏特色资源,对特色馆藏进行全文数字化,建设独具品牌的资源库,如各种学术报告库、国际国内信息交流资源库、科研人员引文数据库、历年博士硕士论文数据库等。此外,还要开发网络资源。网络资源大多庞杂无序,良莠不齐,需要专业人员对其进行分析、鉴别、选择、整理加工,使之有序化。其次,还要挖掘馆员隐性知识。传统图书馆主要强调显性知识的管理,严重忽略了对蕴藏在馆员头脑中的隐性知识的管理。其实,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图书馆积累了丰富的学科知识、经验、技能等隐性知识,图书馆应努力挖掘这部分知识,鼓励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如此周而复始,在极大丰富信息知识资源库的同时,又促进馆员的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
(三)完善分配制度,建立与图书馆发展相适应的激励机制
目前,大多数图书馆分配制度仍建立在职称基础上,而不是按工作业绩和贡献来分配。一些中青年虽然在工作中起骨干作用,但由于职称资历所限,其报酬只能按相应职称获取,以致影响了他们工作积极性的发挥。因此,图书馆必须完善分配制度,调动馆员积极性,才能留住人才,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此,在图书馆的知识管理中可以采取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开展业务竞赛,树立榜样,加强业务培训等措施,激发馆员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把为读者服务工作引领到一个更高层次的水平上,真正实现全心全意地为读者服务之目的。
(四)建立有利于知识管理的组织机构
实现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有力保证是进行高水准的图书馆组织素质建设。因为图书馆知识管理并非只是把一群有知识的图书馆人组织起来,而是要通过人本管理,达成知识创新。传统的组织结构是一种采、编、流型的正金字塔结构,位于塔底从事流通借阅的一线人员多,位于塔顶的从事信息深加工的二线人员少。网络化条件下读者需求发生的新变化,要求图书馆从提供原始文献服务转变为要求提供知识单元服务。为此,应对图书馆的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变“正金字塔形”为“倒金字塔形”,即位于一线从事文献借阅的人员大大减少,而从事二、三次文献深加工的二线人员大大增加。另外,传统的组织结构是一种纵向的、线性的等级结构,上下信息沟通依此等级链逐级传递,这种信息交流方式容易造成信息失真甚至阻塞,这种组织结构缺乏应变的速度和效率。而今天的信息流通已从线性传递发展到网状传递,要求实现“零距离”、“无摩擦””的快速无阻的信息传递方式,为此,应打破传统的组织结构,建立柔性、灵活的知识型组织体系。目前,很多图书馆将技术服务部门与读者部门重组,有的打破部门界限,以此来加大信息咨询服务、检索服务、研究服务等深层次服务的服务力度。
(五)培育图书馆新文化,创建学习型图书馆
通过创新文化、团队文化、学习文化、共享文化、人本文化、网络文化的培育,提高馆员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提升馆员创新精神,培养馆员的团队意识、共享意识,从而通过集体创新增强图书馆的核心竞争优势。学习型图书馆强调的是组织学习,把学习变成一种组织行为,强调全员、全过程、团体学习,终身学习。它能为图书馆培养知识型馆员,全面提高馆员素质;向馆员灌输先进的思想和服务理念,减少知识管理过程中的人为阻力,营造互助合作、交流沟通的学习氛围。这种组织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能产生高于个人绩效总和的整合绩效。
(六)深化服务,提高读者的满意度
没有读者,图书馆便不能生存和发展,读者的需求是图书馆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图书馆要不断提高读者的满意度,应针对他们的情况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要了解读者需求。将读者在馆内活动留下的个人资料,如借阅类别、知识偏好、学术兴趣、研究课题、期望、意见、呼声等资料整合为“读者资料库”,以便有的放矢地为读者服务。二是要做好个性服务,针对不同的读者,提供不同的服务内容,通过建立读者兴趣特征模型、过滤个性化信息、统一检索异构资源等步骤,将信息推送给读者。三是要保护读者权益,其核心内容是保障读者在法律框架内具有平等、自由地接触和选择图书文献信息资源的权力。四是要加强读者教育,对读者获取知识、处理知识、利用知识、交流知识等能力进行培训,使他们掌握知识共享的手段,加速知识创新。五是要重视隐性知识的显性化,读者隐性知识十分丰富,如何对这些隐性知识有效地加以利用,尽快地将隐性知识显性化,已成为图书馆知识管理的一个难点,对此应予以重视,投入更多的精力。
[参考文献]
[1]李莉.国内知识管理研究综述[J].现代情报,2005,(3):9-11.
[2]柯平.知识管理在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3,(9):8-12.
[3]柯平.图书馆知识管理研究[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
[4]盛小平.试析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管理[J].情报资料工作,1999,(5):8-11.
(作者单位:西安体育学院图书馆 陕西西安)
[关键词]图书馆 知识管理 特点 策略
知识管理的理念源于上世纪80年代,最初应用于企业管理中。随着对知识管理的研究与应用,知识管理逐渐為社会各行各业所研究和借鉴,发展为一种知识社会的管理思想。在信息时代,图书馆作为知识与信息的集中地,应充分利用知识管理的先进理论与方法,合理配置和使用知识及其相关资源,并提升现代图书馆的各项职能和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一、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概念
对知识管理的概念可从狭义和广义角度理解,所谓狭义的知识管理主要针对知识本身进行管理,包括对知识的创新、获取、加工、存储、传播和应用的管理,广义上的知识管理不仅是对知识进行管理,而且还包括与知识有关的各种资源和无形资产的管理,涉及知识组织、知识设施、知识资产、知识活动、知识人员的全方位和过程的管理。从知识管理的目标出发,知识管理是一种综合了多学科知识和方法的,通过系统管理组织的知识资源提高组织效率、反映能力、竞争能力、创新能力和资本价值的信息管理理论与方法,是人类信息管理活动迄今为止最高级的形式和最新发展阶段。图书馆知识的管理就是运用知识管理的理论与方法进行图书馆业务、财务、人事,是图书馆管理的一个新领域。综上所述,知识管理的本质就是对知识信息载体上的内容实施管理,同时又不损害知识信息内容的原貌,并且将知识信息载体的管理和谐地统一在图书馆这一生长着的有机体中。
二、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特点
(一)图书馆知识管理具有外向性和公平性
图书馆知识管理致力于面向社会的知识交流和共享,向社会中的组织和个体公开性地提供知识资源,以利于提高社会群体的知识创新能力。图书馆知识管理侧重于以文献信息资源为基础的知识管理,并将与具体文献关联的隐性知识转换为显性知识以提供读者利用,这种隐性知识主要依赖于咨询或检索途径获取。具有现代化信息网络系统的图书馆,可以通过信息收集系统收集信息,使用信息处理系统帮助筛选有用的知识,剔除冗余、不适用或者陈旧的信息,存入和更新图书馆的知识信息库,并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知识信息的传输,提供给读者利用。
(二)图书馆知识管理是“人本管理、能本管理与知本管理”一体化的管理
传统的公共图书馆一味强调以读者为中心,而忽视了馆员的重要作用,而知识管理不仅要尊重读者的个性,还要尊重馆员的劳动,尊重馆员的劳动成果。其次,要充分认可每个馆员在图书馆的贡献,客观地评价馆员的业绩,允许馆员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提供其发挥潜能的机会。图书馆知识管理也是以能为本的管理。以人为本的升华是以能为本。它通过有效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能力,从而实现能力价值的最大化。图书馆知识管理还是以知为本的管理。“以知为本”的管理是一种能够激励和活用馆员的知识,并使馆员做出可持续贡献的机制。与“以人为本”相比,它不允许存在不可替代的人才,否则可能破坏图书馆的集体奋斗的核心价值,削弱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动力。它要求图书馆特别是馆长,必须兼有“才”和“知”,不断为图书馆做出贡献。
(三)图书馆知识管理是“激励管理、民主管理和自主管理”相结合的管理
图书馆知识管理是一种激励管理。在激励管理中,要注意激励方向和实现图书馆目标相吻合,要公正,要有针对性,真正通过激励提高馆员的工作效率和业绩,达到增强制度文化信念和促进图书馆工作的目的。图书馆知识管理也是一种民主管理。民主管理是通过馆员参与决策、组织动员、监督检查、协调关系和启迪教育,达到维护馆员的合法权益和图书馆领导权威的统一,使图书馆工作获取广泛支持并顺利开展的管理。图书馆知识管理还是一种自主管理。自主管理是一种“信任型”的管理。由馆员根据图书馆发展目标和要求,自主制订自我发展计划,实施自我控制、自我创造、施展才华机会的管理。这种管理要依靠馆员个体素质、文化底蕴来实现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目的在于为馆员实现自我价值提供机会,满足馆员追求成功、追求卓越的心理需要,因而是一种不靠职务和权力来实施管理的更高境界的管理。
(四)知识创新是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最终目标。
图书馆知识管理首先是致力于培养出知识广博和技能高超的图书馆馆员,以此来扩大图书馆整体的知识储备,并创造出适应信息时代和网络社会需要的图书馆创新思想、创新服务理念和创新技术、创新的知识服务方案。其次,图书馆知识管理还致力于对社会知识的有序化、结构化和系统化,并开发文献中的知识价值,开展知识服务,促进知识传播和转移,为科学研究、知识创新提供全程的信息基础保障。最后,图书馆知识管理致力于为社会营造良好的学习和创新知识的生态环境,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使用户在阅读文献中接受和积累知识,提高素质,启迪智慧,激发创造灵感,促进社会组织和个人隐性知识的转化和创新,促使其转化为社会效益。
三、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的策略
(一)创立知识主管(Chief Knowledge Officer)体制,设立知识主管
知识主管是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的重要步骤,与图书馆服务效益息息相关。图书馆知识主管的职责是制定统一的政策来规范图书馆的知识集约和创新,促进知识交流和知识应用,使图书馆内知识有序地流动;建立一个知识积累、信息共享的环境;监督和保证知识仓库内容的质量、深度和广度,时时捕捉社会、图书馆和图书馆员的知识需求,为知识库不断注入新思想,使之及时更新;保障知识库设施的正常运行。图书馆知识主管进行管理活动所涉及的这些知识不仅仅是数据,更重要的是馆员人心及其存储在大脑中和发表着作中的智力资本。 (二)建设内容丰富的信息知识资源库
建设内容丰富的信息知识资源库是实施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基本条件之一,同时可以为馆员提供知识共享的平台。首先要开发馆藏及网络资源。图书馆拥有大量的馆藏文献资源及丰富的网络资源,建设信息知识资源库就必须对其进行积极开发,并源源不断输送至信息高速公路,实现资源共享。既要充分开发馆藏文献资源,建设好本馆书目数据库,又要对文献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和系统分析,形成有较高价值的知识产品,如专题报告、研究评述、趋势预测、形势展望等,并進行数字化处理。还要开发馆藏特色资源,对特色馆藏进行全文数字化,建设独具品牌的资源库,如各种学术报告库、国际国内信息交流资源库、科研人员引文数据库、历年博士硕士论文数据库等。此外,还要开发网络资源。网络资源大多庞杂无序,良莠不齐,需要专业人员对其进行分析、鉴别、选择、整理加工,使之有序化。其次,还要挖掘馆员隐性知识。传统图书馆主要强调显性知识的管理,严重忽略了对蕴藏在馆员头脑中的隐性知识的管理。其实,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图书馆积累了丰富的学科知识、经验、技能等隐性知识,图书馆应努力挖掘这部分知识,鼓励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如此周而复始,在极大丰富信息知识资源库的同时,又促进馆员的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
(三)完善分配制度,建立与图书馆发展相适应的激励机制
目前,大多数图书馆分配制度仍建立在职称基础上,而不是按工作业绩和贡献来分配。一些中青年虽然在工作中起骨干作用,但由于职称资历所限,其报酬只能按相应职称获取,以致影响了他们工作积极性的发挥。因此,图书馆必须完善分配制度,调动馆员积极性,才能留住人才,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此,在图书馆的知识管理中可以采取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开展业务竞赛,树立榜样,加强业务培训等措施,激发馆员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把为读者服务工作引领到一个更高层次的水平上,真正实现全心全意地为读者服务之目的。
(四)建立有利于知识管理的组织机构
实现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有力保证是进行高水准的图书馆组织素质建设。因为图书馆知识管理并非只是把一群有知识的图书馆人组织起来,而是要通过人本管理,达成知识创新。传统的组织结构是一种采、编、流型的正金字塔结构,位于塔底从事流通借阅的一线人员多,位于塔顶的从事信息深加工的二线人员少。网络化条件下读者需求发生的新变化,要求图书馆从提供原始文献服务转变为要求提供知识单元服务。为此,应对图书馆的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变“正金字塔形”为“倒金字塔形”,即位于一线从事文献借阅的人员大大减少,而从事二、三次文献深加工的二线人员大大增加。另外,传统的组织结构是一种纵向的、线性的等级结构,上下信息沟通依此等级链逐级传递,这种信息交流方式容易造成信息失真甚至阻塞,这种组织结构缺乏应变的速度和效率。而今天的信息流通已从线性传递发展到网状传递,要求实现“零距离”、“无摩擦””的快速无阻的信息传递方式,为此,应打破传统的组织结构,建立柔性、灵活的知识型组织体系。目前,很多图书馆将技术服务部门与读者部门重组,有的打破部门界限,以此来加大信息咨询服务、检索服务、研究服务等深层次服务的服务力度。
(五)培育图书馆新文化,创建学习型图书馆
通过创新文化、团队文化、学习文化、共享文化、人本文化、网络文化的培育,提高馆员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提升馆员创新精神,培养馆员的团队意识、共享意识,从而通过集体创新增强图书馆的核心竞争优势。学习型图书馆强调的是组织学习,把学习变成一种组织行为,强调全员、全过程、团体学习,终身学习。它能为图书馆培养知识型馆员,全面提高馆员素质;向馆员灌输先进的思想和服务理念,减少知识管理过程中的人为阻力,营造互助合作、交流沟通的学习氛围。这种组织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能产生高于个人绩效总和的整合绩效。
(六)深化服务,提高读者的满意度
没有读者,图书馆便不能生存和发展,读者的需求是图书馆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图书馆要不断提高读者的满意度,应针对他们的情况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要了解读者需求。将读者在馆内活动留下的个人资料,如借阅类别、知识偏好、学术兴趣、研究课题、期望、意见、呼声等资料整合为“读者资料库”,以便有的放矢地为读者服务。二是要做好个性服务,针对不同的读者,提供不同的服务内容,通过建立读者兴趣特征模型、过滤个性化信息、统一检索异构资源等步骤,将信息推送给读者。三是要保护读者权益,其核心内容是保障读者在法律框架内具有平等、自由地接触和选择图书文献信息资源的权力。四是要加强读者教育,对读者获取知识、处理知识、利用知识、交流知识等能力进行培训,使他们掌握知识共享的手段,加速知识创新。五是要重视隐性知识的显性化,读者隐性知识十分丰富,如何对这些隐性知识有效地加以利用,尽快地将隐性知识显性化,已成为图书馆知识管理的一个难点,对此应予以重视,投入更多的精力。
[参考文献]
[1]李莉.国内知识管理研究综述[J].现代情报,2005,(3):9-11.
[2]柯平.知识管理在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3,(9):8-12.
[3]柯平.图书馆知识管理研究[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
[4]盛小平.试析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管理[J].情报资料工作,1999,(5):8-11.
(作者单位:西安体育学院图书馆 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