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于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的意义分析,提出在具体的实践教学活动中如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综合型人才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学生管理
一、引言
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其思想道德水平、政治觉悟水平,及道德理念都影响着中国整体的社会道德建设和法制建设,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的社会稳定和祖国的长治久安,因此一定要加强大学生的管理,提高其专业素质和道德水平。
通过大学阶段对思想道德教学,让学生对未来社会和祖国有更加准确和清晰的认识,能够在未来择业、讨论社会热点问题等方面有自己比较中肯的和正确的看法,不容易受到外界思想的蛊惑。然而由于目前我国高校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不够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多流于形式,不能很好地深入学生内心,致使其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因此要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
二、思政教育模式下实现学生管理的意义
(一)符合未来社会发展需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未来国家不仅需要某一专业的人才,更需要德才兼备的综合型人才。某一专业的大学毕业证可以为大学生撬开良好就业工作的大门,但是学生要想在工作中走得更加长远、能够有所发展则需要具备良好的道德水平,能够在工作中处理好与同事、领导之间的关系,能够用自己的德行说服他人,只有这样才能是符合企业需要和社会发展的人才。
此外,随着我国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加深,越来越注重城市的文明建设,城市的文明在于每一个人都能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大学生作为受过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在社会中扮演着顶梁柱的作用,通过其的道德水平提高不仅可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而且可以对他人起到良好的示范和引导作用,从而促进社会的文明建设。
(二)抢占大学生思想领地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随之而来的不仅有国外先进的思想,也有一些不良之风逐渐影响着中国的文明建设。当今社会与建国初期的社会风气已经略有不同,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在社会中“金钱至上”、“唯利主义”和“享乐主义”等观念不断深入。受这些观念的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情谊变得越来越淡薄,金钱成为人们做事情的唯一标准和动力。为了纠正社会风气,避免大学生受不良风气的影响,高校应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和育人教育,用这种理念来提前占领学生的思想领地,促使学生在思想意识和形态上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高等教育作为多数大学生进入社会的最后一段学习经历,其思想教育工作对学生未来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向起着一定的决定性作用。虽然我国目前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综合而言其还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多数思想教育工作仍然内容空洞,流于形式,不能吸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高校应当注重通过思想教育实现对学生的管理,促进教师,学生和高校管理者之间的有效互动,运用新型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来传输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思政教育模式下高校学生管理水平的提升路径
(一)课程思政——实现跨学科管理
课程思政最早是由上海市市委提出来,并受到国家教育局各方面的高度认可。课程思政是指在教学环节中,思想道德教育不应只局限于思想道德等相关课程,而是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想教育,把思想教育与学生的专业教育相结合,通过专业素质和专业知识的提高来影响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在课程思政的指引下,大学各个专业老师应当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摒弃传统教学观念,明白思政教育在学生未来就业中的重要性,只有老师发自内心地重视思政教学,其才会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进行教学内容扩展,引入思政教育,不把思政教育当作是思政教师和辅导员的职责,而是每一位专业教师的共同责任,从而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大学老师自身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以及道德水平,才能更好地将相关的知识传输给学生。为了提高高校专业老师自身的思政水平和思政教育水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利用国家会议加强对专业老师的思政再教育。国家每次重要的文件都是通过会议的形式进行传达,尤其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此关键时刻,大学可以组织专业老师进行会议精神学习,并组织大家在一起讨论,为国家培养出真正符合未来发展需要的、综合性的本专业人才。
其次,在大学内定期组织思政教育讲座。大学内的专业思政教育教师,学校可以利用这一资源邀请具有丰富授课经验的思政专业老师定期向专业老师传输思政教学经验。两者通过讨论的形式,探讨如何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更好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相互之间的讨论会使老师迸發出不一样的灵感,从而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更能协调好两者关系,将思政教育贯穿于教学活动。
再次,举行不同专业的思政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为了实现专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真正地将专业教学与思政教学融于一体的能力,可以进行模拟教学演练。
(二)系统教学——构建思政育人教学体系
为了构建思想政治协同育人机制,要构建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首先,在思想政治专业课上强化老师的育人教育内容讲解。目前学校专业思政教师关于德育教育的讲解目标、和讲解内容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在讲解目标上,尚不能把德育教育看作是学生一生品行和性格的基础,只是把德育教学看作是学校的一门课程和人物,只需要完成教学目标即可;在讲解内容上比较空洞,只是传授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或者书本上的知识点,不能够有效地拓展和辨析,使学生能够真正地理解其内涵,从而转化成自己做事的行为标准和为人的处事原则等,例如在讲解社会主义信仰的时候,是否把社会主义信仰与资本主义信仰进行有效的区别、把社会主义的阶段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讲解清晰,关系着学生未来进入社会对社会主义理想的坚定程度,以及他们对中国这个大家庭的热爱和信仰程度。
其次,注重大学选修课中思政教学。目前在整个大学教学体系上不注重相关德育的选修课,即使有由于上述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原因也只是选修课人数较少,不能起到应有的传播知识、强化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目标。因此,学校管理者应与相关思政老师进行沟通,创新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再次,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随着当今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更新,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关于大学生因为自己心理问题而造成的悲剧,如2020年北京大学女生因为感情问题自杀的新闻,如果在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时候能够很好地跟辅导员、老师和同学分享,得到他们的关心,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这样的悲剧就不会出现,同时如果有这样心理问题的人走向社会,不管能力多强,因为心理问题,他未来也不能够真正成为国家所需要的人才,因此思想政治育人协同系统构建要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尤其是当今套路贷、PUA等社会热点问题都聚焦大学生,老师要格外针对这些问题与学生进行交流。
(三)创新方式——丰富思政教学内容
为了丰富教学内容,老师可以在思政教育与育人协同机制构建上,引入互联网资源。老师可以在课前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备课。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入时下比较流行的微课,微课以时间短、主题突出为其主要特点,在课程开始前,老师可以选择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以该主题为核心的微课制作,在微课内容筛选上要考虑学生对以前知识的掌握情况,在此基础上尽量融合本节课所涉及到的一些新的法律相关规则或社会热点话题,与此同时整个微课内容尽量这样不仅可以在学习开始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吸引学生的好奇心,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感。
参考文献:
[1]傅春长.浅谈高校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有效融合路径——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研究》[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20(05):98-99.
(湖北财税职业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00)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学生管理
一、引言
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其思想道德水平、政治觉悟水平,及道德理念都影响着中国整体的社会道德建设和法制建设,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的社会稳定和祖国的长治久安,因此一定要加强大学生的管理,提高其专业素质和道德水平。
通过大学阶段对思想道德教学,让学生对未来社会和祖国有更加准确和清晰的认识,能够在未来择业、讨论社会热点问题等方面有自己比较中肯的和正确的看法,不容易受到外界思想的蛊惑。然而由于目前我国高校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不够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多流于形式,不能很好地深入学生内心,致使其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因此要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
二、思政教育模式下实现学生管理的意义
(一)符合未来社会发展需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未来国家不仅需要某一专业的人才,更需要德才兼备的综合型人才。某一专业的大学毕业证可以为大学生撬开良好就业工作的大门,但是学生要想在工作中走得更加长远、能够有所发展则需要具备良好的道德水平,能够在工作中处理好与同事、领导之间的关系,能够用自己的德行说服他人,只有这样才能是符合企业需要和社会发展的人才。
此外,随着我国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加深,越来越注重城市的文明建设,城市的文明在于每一个人都能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大学生作为受过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在社会中扮演着顶梁柱的作用,通过其的道德水平提高不仅可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而且可以对他人起到良好的示范和引导作用,从而促进社会的文明建设。
(二)抢占大学生思想领地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随之而来的不仅有国外先进的思想,也有一些不良之风逐渐影响着中国的文明建设。当今社会与建国初期的社会风气已经略有不同,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在社会中“金钱至上”、“唯利主义”和“享乐主义”等观念不断深入。受这些观念的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情谊变得越来越淡薄,金钱成为人们做事情的唯一标准和动力。为了纠正社会风气,避免大学生受不良风气的影响,高校应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和育人教育,用这种理念来提前占领学生的思想领地,促使学生在思想意识和形态上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高等教育作为多数大学生进入社会的最后一段学习经历,其思想教育工作对学生未来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向起着一定的决定性作用。虽然我国目前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综合而言其还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多数思想教育工作仍然内容空洞,流于形式,不能吸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高校应当注重通过思想教育实现对学生的管理,促进教师,学生和高校管理者之间的有效互动,运用新型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来传输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思政教育模式下高校学生管理水平的提升路径
(一)课程思政——实现跨学科管理
课程思政最早是由上海市市委提出来,并受到国家教育局各方面的高度认可。课程思政是指在教学环节中,思想道德教育不应只局限于思想道德等相关课程,而是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想教育,把思想教育与学生的专业教育相结合,通过专业素质和专业知识的提高来影响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在课程思政的指引下,大学各个专业老师应当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摒弃传统教学观念,明白思政教育在学生未来就业中的重要性,只有老师发自内心地重视思政教学,其才会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进行教学内容扩展,引入思政教育,不把思政教育当作是思政教师和辅导员的职责,而是每一位专业教师的共同责任,从而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大学老师自身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以及道德水平,才能更好地将相关的知识传输给学生。为了提高高校专业老师自身的思政水平和思政教育水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利用国家会议加强对专业老师的思政再教育。国家每次重要的文件都是通过会议的形式进行传达,尤其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此关键时刻,大学可以组织专业老师进行会议精神学习,并组织大家在一起讨论,为国家培养出真正符合未来发展需要的、综合性的本专业人才。
其次,在大学内定期组织思政教育讲座。大学内的专业思政教育教师,学校可以利用这一资源邀请具有丰富授课经验的思政专业老师定期向专业老师传输思政教学经验。两者通过讨论的形式,探讨如何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更好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相互之间的讨论会使老师迸發出不一样的灵感,从而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更能协调好两者关系,将思政教育贯穿于教学活动。
再次,举行不同专业的思政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为了实现专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真正地将专业教学与思政教学融于一体的能力,可以进行模拟教学演练。
(二)系统教学——构建思政育人教学体系
为了构建思想政治协同育人机制,要构建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首先,在思想政治专业课上强化老师的育人教育内容讲解。目前学校专业思政教师关于德育教育的讲解目标、和讲解内容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在讲解目标上,尚不能把德育教育看作是学生一生品行和性格的基础,只是把德育教学看作是学校的一门课程和人物,只需要完成教学目标即可;在讲解内容上比较空洞,只是传授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或者书本上的知识点,不能够有效地拓展和辨析,使学生能够真正地理解其内涵,从而转化成自己做事的行为标准和为人的处事原则等,例如在讲解社会主义信仰的时候,是否把社会主义信仰与资本主义信仰进行有效的区别、把社会主义的阶段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讲解清晰,关系着学生未来进入社会对社会主义理想的坚定程度,以及他们对中国这个大家庭的热爱和信仰程度。
其次,注重大学选修课中思政教学。目前在整个大学教学体系上不注重相关德育的选修课,即使有由于上述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原因也只是选修课人数较少,不能起到应有的传播知识、强化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目标。因此,学校管理者应与相关思政老师进行沟通,创新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再次,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随着当今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更新,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关于大学生因为自己心理问题而造成的悲剧,如2020年北京大学女生因为感情问题自杀的新闻,如果在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时候能够很好地跟辅导员、老师和同学分享,得到他们的关心,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这样的悲剧就不会出现,同时如果有这样心理问题的人走向社会,不管能力多强,因为心理问题,他未来也不能够真正成为国家所需要的人才,因此思想政治育人协同系统构建要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尤其是当今套路贷、PUA等社会热点问题都聚焦大学生,老师要格外针对这些问题与学生进行交流。
(三)创新方式——丰富思政教学内容
为了丰富教学内容,老师可以在思政教育与育人协同机制构建上,引入互联网资源。老师可以在课前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备课。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入时下比较流行的微课,微课以时间短、主题突出为其主要特点,在课程开始前,老师可以选择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以该主题为核心的微课制作,在微课内容筛选上要考虑学生对以前知识的掌握情况,在此基础上尽量融合本节课所涉及到的一些新的法律相关规则或社会热点话题,与此同时整个微课内容尽量这样不仅可以在学习开始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吸引学生的好奇心,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感。
参考文献:
[1]傅春长.浅谈高校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有效融合路径——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研究》[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20(05):98-99.
(湖北财税职业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