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本带有百科性、时事性的综合教材,高中思想政治教材要保持“鲜活”,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拓展教材资源,增选生动、活泼的课外资源,如就近利用对乡土资源包括历史资源、文化资源、地理资源、旅游资源、商业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
一、运用当地历史、文化、地理资源,可采用“引进来”的方式
1.对乡土历史资源采用内容“引进来”。例如,我在讲到高二哲学“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一框时,在课堂上用音像、图片展示了我们南昌地区传统历史文化风貌,如有关道教许真君成为江西守护神灵的传说,唱响全国的一年一度的红歌会等。为了说明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时,我又以投影图片及配以文字解说来展示如八一起义纪念塔,朱德创办的军官教导团等内容,说明南昌人民的巨大贡献。
2.采用将乡土文化资源从“形式”上引进课堂,我借鉴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节目中《家乡美》栏目,让学生即兴表演具有地方特色民俗文化,效果较好。例如,在关于“透视文化多样性”一框中,我就采用“引进来”的形式,把班上同学分成三组,布置任务叫他们回家搜集一个能代表本地文化的作品典型片段。然后发挥本组同学智慧,进行加工。最后推出一到两名代表进课堂表演5-6分钟。第二天第一组陈晓东、姜而为模仿南昌谐星小筱贵林,用南昌话表演一段相声“求职”;第二组王超林同学在古典悠扬的旋律伴奏下,朗诵起《滕王阁序》,抑扬顿挫的声音把大家的思绪拉回到那个古老的年代;第三组,一男一女两位同学在音响的伴奏下,对唱起“方卿戏姑”中的“戏姑”片段。整堂课气氛非常热烈,效果很好,使教材成了指导学生联系社会生活,实施“探究学习”的“跳板”。
3.善于把地理资源“引进”课堂来。例如,我在讲到高二哲学“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一框时,先用理论阐述“用发展观看问题”的三个原理,然后用投影仪把南昌的城区图片按时间顺序从远到近展示出来:图一,汉朝初年灌婴筑城的雏形范围。图二,清代南昌“七门九州,三湖九津”图片显示城市格局渐成形。图三为21世纪新版《南昌市城区略图》揭示的“一江两岸”发展模式,为做大南昌搭好了框架,并指出,城区图片内容的变迁恰恰说明了刚才我们所学“发展观”的三个要点。
二、运用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
教师要善于挖掘本地的自然、人文景观、文化遗址等,使其成为教学资源,让学生亲近自然,拥抱自然,了解祖国的风土人情。例如,在讲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一框时,我会带学生去参观南昌的厚田沙漠,天香园候鸟等特色景区,以阐述清楚共性和个性的关系。讲到“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是由中共的性质决定和中国人民必然选择的产物”一框时,我利用周末带学生参观以新建县“小平小道”等为代表的红色游。讲到“国家的职能”一框时,为了加深对经济职能、文化职能的理解,我利用假日带学生参观以江南名楼滕王阁、八大山人纪念馆、绳金塔为代表的古色游,明确重修滕王阁、绳金塔体现了政府的文化职能,重修后伴随游人增多也说明已成为南昌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为经济职能。不过“走出去”旅游授课方式不可多用,否则会舍本逐末。另外要注意:每一次老师带学生外出一定要精心备课,巧妙安排,才能在有限的时间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对于有些乡土资源,我采用“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方式
由于我校地处闹市,我在讲高一经济常识时,就善于利用商业资源来充实课堂。例如,在“市场经济的含义与特征”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利用课后“走出去”,对“大众购物中心”“洪客隆”“步步高”三家超市做调查,然后指导学生分析调查得来的资料,从而搞清了这三家企业的性质和所属地区,从而领悟了市场开放性和竞争性特点,接着,再比较它们在经营和服务等方面的异同,共同解读了三家超市的“企业文化”,明白其企业文化既反映了企业的经营与竞争策略,也反映了企业经营决策自主性,这样一来,不仅有效地改变了教学方式,真正实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社会实践的价值。
当然,在乡土资源运用的过程中,教师既是平等的参与者,又是不可缺少的指导者,学生在运用材料分析问题时,不可避免地会暴露出一些理解上的缺陷,认识上的片面性和表面性,需要教师善于利用这些生成性的课程资源,并及时而合理地加以修正与补充;对学生合理的认识、观点和闪现的思想火花,要予以积极的肯定和评价。总的说来,将乡土资源引进政治课堂,既可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教材知识,让课堂“鲜活”起来,提高教学效果;又可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情感,效果明显。
(作者单位 江西省南昌市阳明路313号南昌第十中学)
一、运用当地历史、文化、地理资源,可采用“引进来”的方式
1.对乡土历史资源采用内容“引进来”。例如,我在讲到高二哲学“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一框时,在课堂上用音像、图片展示了我们南昌地区传统历史文化风貌,如有关道教许真君成为江西守护神灵的传说,唱响全国的一年一度的红歌会等。为了说明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时,我又以投影图片及配以文字解说来展示如八一起义纪念塔,朱德创办的军官教导团等内容,说明南昌人民的巨大贡献。
2.采用将乡土文化资源从“形式”上引进课堂,我借鉴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节目中《家乡美》栏目,让学生即兴表演具有地方特色民俗文化,效果较好。例如,在关于“透视文化多样性”一框中,我就采用“引进来”的形式,把班上同学分成三组,布置任务叫他们回家搜集一个能代表本地文化的作品典型片段。然后发挥本组同学智慧,进行加工。最后推出一到两名代表进课堂表演5-6分钟。第二天第一组陈晓东、姜而为模仿南昌谐星小筱贵林,用南昌话表演一段相声“求职”;第二组王超林同学在古典悠扬的旋律伴奏下,朗诵起《滕王阁序》,抑扬顿挫的声音把大家的思绪拉回到那个古老的年代;第三组,一男一女两位同学在音响的伴奏下,对唱起“方卿戏姑”中的“戏姑”片段。整堂课气氛非常热烈,效果很好,使教材成了指导学生联系社会生活,实施“探究学习”的“跳板”。
3.善于把地理资源“引进”课堂来。例如,我在讲到高二哲学“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一框时,先用理论阐述“用发展观看问题”的三个原理,然后用投影仪把南昌的城区图片按时间顺序从远到近展示出来:图一,汉朝初年灌婴筑城的雏形范围。图二,清代南昌“七门九州,三湖九津”图片显示城市格局渐成形。图三为21世纪新版《南昌市城区略图》揭示的“一江两岸”发展模式,为做大南昌搭好了框架,并指出,城区图片内容的变迁恰恰说明了刚才我们所学“发展观”的三个要点。
二、运用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
教师要善于挖掘本地的自然、人文景观、文化遗址等,使其成为教学资源,让学生亲近自然,拥抱自然,了解祖国的风土人情。例如,在讲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一框时,我会带学生去参观南昌的厚田沙漠,天香园候鸟等特色景区,以阐述清楚共性和个性的关系。讲到“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是由中共的性质决定和中国人民必然选择的产物”一框时,我利用周末带学生参观以新建县“小平小道”等为代表的红色游。讲到“国家的职能”一框时,为了加深对经济职能、文化职能的理解,我利用假日带学生参观以江南名楼滕王阁、八大山人纪念馆、绳金塔为代表的古色游,明确重修滕王阁、绳金塔体现了政府的文化职能,重修后伴随游人增多也说明已成为南昌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为经济职能。不过“走出去”旅游授课方式不可多用,否则会舍本逐末。另外要注意:每一次老师带学生外出一定要精心备课,巧妙安排,才能在有限的时间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对于有些乡土资源,我采用“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方式
由于我校地处闹市,我在讲高一经济常识时,就善于利用商业资源来充实课堂。例如,在“市场经济的含义与特征”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利用课后“走出去”,对“大众购物中心”“洪客隆”“步步高”三家超市做调查,然后指导学生分析调查得来的资料,从而搞清了这三家企业的性质和所属地区,从而领悟了市场开放性和竞争性特点,接着,再比较它们在经营和服务等方面的异同,共同解读了三家超市的“企业文化”,明白其企业文化既反映了企业的经营与竞争策略,也反映了企业经营决策自主性,这样一来,不仅有效地改变了教学方式,真正实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社会实践的价值。
当然,在乡土资源运用的过程中,教师既是平等的参与者,又是不可缺少的指导者,学生在运用材料分析问题时,不可避免地会暴露出一些理解上的缺陷,认识上的片面性和表面性,需要教师善于利用这些生成性的课程资源,并及时而合理地加以修正与补充;对学生合理的认识、观点和闪现的思想火花,要予以积极的肯定和评价。总的说来,将乡土资源引进政治课堂,既可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教材知识,让课堂“鲜活”起来,提高教学效果;又可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情感,效果明显。
(作者单位 江西省南昌市阳明路313号南昌第十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