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矛盾变化及新时代主要矛盾的现实启示

来源 :新生代·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richa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建国以来不同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历史脉络。
  1、中共八大对我国主要矛盾的提出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之后,在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了,当时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建设时期,整个社会呈现出一种欣欣向荣的景象,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也认识到了我们现在不应该再进行阶级斗争了,而应该集中所有力量发展经济,努力使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国家的综合国力再上一个台阶。在1956年9月15日,党的八大会议上,刘少奇同志在大会中对我国的主要矛盾作出了具体的论述:“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1】
  虽然在中共八大的会议上,对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主要矛盾作出了正确的论述,但是由于我们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匮乏,思想准备的不够充分,导致我们党偏离了在八大会议上确立的对于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判断,偏离了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仍然认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阶级矛盾,要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去解决矛盾,这一错误的判断,直接导致了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爆发,这次错误的判断给我们党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2、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规范性的表述
  1978年,是具有非凡意义的一年,十一届三中全會的胜利召开预示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邓小平开始主持中央工作,首先对“两个凡是”的思想进行了纠正,开展了对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明确了要正确认识与把握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其次对文革时期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对中国今后的建设道路面临的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探索。
  在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规范的表述:“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2】《历史决议》中对于主要矛盾的规范论述,为了解决这一主要矛盾,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人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有了新的展望,提出了我们要大力发展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水平提高了,人民的物质生活才能得到最基本的保障,提出了基本实现现代化“三步走”的战略步骤和目标。
  3、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对新时代我国的主要矛盾做了新的论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国家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许多领域的发展都有了非常显著的成绩,尤其是在经济领域的发展,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看出来,之前我们觉得好日子就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现在我们国家经济水平显著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全面的提高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肯定是满足了,人民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精神需求方面我们国家也十分注重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精神文明建设领域也取得了斐然的成绩,从教育层面来说,我国坚持九年义务教育,部分地区已经实现十三年义务教育,根据国家统计网最新数据,2018年研究生招收85.8万人,相较于2009年的51.1万人提高了40.2%,普通本科招收791万人,相较于2009年提高了19.2%。从数据上可以看出国家对于高水平人才培养的力度在逐年增加,社会整体的综合素质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
  但人民处理在物质和文化层面的需求外,在别的层面也有相应的需求,这就是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如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3】在人们已经不需要再为温饱而发愁的时候,在文化方面的需求又得到了基本满足的时候,人们这时开始渴望有一个公平、和谐、美丽、充满正义的社会,对于吃饭的要求不仅仅是填饱肚子,而是健康;对于生活的城市,希望空气质量高,能保障我们的健康;对于所处的社会环境,希望人与人之间能充满公平正义,能充满爱。在面临人民新的需求的时候,我们意识到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去探索。因此,十九大中指出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出现了变化,是完全符合新时代下我国的基本国情。
  二、新时代下主要矛盾的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十九大中对社会主要矛盾的修改是历史发展必然的产物,改革开放四十年我们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再提落后的生产力显得不符合新时代的具体国情,了解新时代下主要矛盾的内涵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理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表现
  发展不平衡,主要有两个方面。一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我国的经济,四十年来,我国的经济水平确实有了质的飞跃,但是,在其他四个方面的发展就显得有些缓慢了。二是从地域角度来说,在生产力水平方面,就我国而言东部的整体发展超过西部的整体发展,我国东部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可以和西方的某些发达国家齐平,甚至有些地区已经超过了西方某些发达国家。但在西部地区,经济落后,很多山区仍然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脱贫对象。
  发展不充分,是指我们还有很多可以继续发展的方面,传统产业和新型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主要原因是我们创新能力不足,发展经济很大程度上还是以开发自然资源、破环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现在我们一直提倡要产业转型、产业升级,绿色发展的理念已经逐渐深入人心,但如何在产业领域实现落实,还是要依靠技术来实现,这就要求我们激发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人才。在产业转型、产业升级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理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的表现
  在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基本建成了小康社会之后。人民对生活的需求不再仅仅限于温饱方面的需求,而是吃的健康,穿的舒适,而且在社会其他方面也有了新的需求,尤其是文明、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生态文明等社会建设方面,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已经包含了两个层面,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
  在温饱解决之后,人民对于生活的质量方面的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饮食注重营养均衡,一流的教育。不断健全就业、住房、养老、医疗、教育等一系列的社会保障,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一个更加美丽的居住环境,让人民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三、新时代下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4】总书记的讲话指出了实现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必然的一种决心。人们对于这种美好生活的定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是不同的,因为个体差异,对于生活周围环境的满意程度也是不同的,但整体而言,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达到人民的基本认可。
  1、在物质方面保证人民过上富裕的生活
  马克思指出:“人民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4】物质的需求是一个动态的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于物质需求的满足是不同的。从改革开放到新时代,中国的经济水平可以说有了一种质的飞跃,现在我们国家即将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但是人民对于物质的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也在提高,人民对于物质的需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基本的吃饱穿暖,而是吃的健康,有机蔬菜、有机水果成为了人们的追求,穿的要美,追求更舒适的面料,更时尚的风格。
  要想让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就要提高全社会的福利保障制度,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对于提高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归属感有很大的帮助。保障学有所教、老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这六点基本保障了人民的美好生活。
  人民的所指必然是每一个人都要过上“美好生活”,只要有一个人没有走向小康,我们都不能算是建成全面小康,对于国家的贫困地区、落后村庄、困难家庭,国家从各个层面给予我们帮扶,开展精准扶贫,打响脱贫攻坚战等等惠及民生的做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一个社会主义强国,使人民的生活得到切实的保障和改善,让人民的生活富裕起来。
  2、在精神方面保证人民拥有丰富的精神娱乐活动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精神层次的追求也越来越高,要满足人民对于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有了富裕的物质生活还是不够的,必须提供给人们足够的精神食粮。
  在马斯洛需求理论中,满足了第一层次生理上的需要之后,我们还需要实现在安全、情感的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这些更高层次的精神价值追求。
  人们对精神层次的追求,已经越来越表现为人们对于生活质量提高的注重,并且开始期待拥有多姿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旅游行业近些年来发展迅速,人们只有解决了温饱问题,才会考虑体验式消费的模式;教育方面从幼儿园开始,就开始追求重点幼儿园,之后是重点小学、重点中学,出国继续学习深造的人也越来越多,可以充分看出,人们对于教育越来越重视;娱乐方面人们期望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
  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不仅仅在于实现生活的基本需要,而是更加注重于生活的质量,在于人们对于教育、娱乐、科技、医疗等方面要求的提高,满足人们对于精神层面的需求是实现美好生活的必备条件。
  3、在环境方面保障人民拥有一个公平安全美丽的家园
  新时代,人们不仅在物质和精神方面有需求,而且渴望有一个自然环境优美、社会环境公平公正的生活环境。
  在我们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用自然资源和破坏环境来换取经济繁荣的现象,对于工农业发展中产生的废料、废气、废水直接排放,造成了我国部分城市雾霾污染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因为没有保护环境意识,只是着眼于眼前的金山银山,忘记了我们的绿水青山。十九大指出:“既要创造更多的美好生活的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就要求我们形成绿色的发展理念和生活方式,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時不能忘记环境效益,要把我们国家建设的更加美丽,使人民生活在鸟语花香的环境中。
  社会安全是人民拥有美好生活的基本保障,社会安全是社会稳定的前提,社会稳定又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在社会稳定的状况下,老百姓才能够安居乐业,社会才能井然有序、安定和谐,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我们国家人口基数大,地域面积广,资源需求量大,这就难免造成贫富差距较大的情况,有些极端分子就会产生“仇富”心理,制造暴力恐怖事件危害社会稳定和安全。我们国家注重防治风险型犯罪,努力维护社会的稳定,增强人民的安全感。
  社会公正的保障能使人民感到公平,社会不可能给每个人提供发展的机会,但是社会可以提供给每一个人公平的竞争机会,社会公平的实现能使社会保持足够的和谐。如何实现社会公平?首先应该是收入差距的缩小,具有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除了这些,还要在法律和制度层面努力营造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
  4、对于国家的主体人民而言,幸福的生活是奋斗出来的
  美好生活不是纸上谈兵,也不是空口一谈,需要我们不懈努力,不懈奋斗。现如今我们看到中国的一片大好河山,经济水平跃居世界第二,在许多领域的研究已经占据了世界领先水平,这些成就不是我们等出来的,不是我们想出来,而是我们实实在在奋斗出来的!经过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的努力,我们中国人站起来了,我们现在正在向富起来、强起来大跨步的迈进。
  奋斗的人生是充实的人生,美好的人生。新时代下,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面对我国主要矛盾的变化,我们仍然要继续努力奋斗,为了人民所期盼的美好生活。向上的姿态是最美的姿态,我们要一直秉承着努力、努力、再努力,奋斗、奋斗、再奋斗的这种精神,继续前进,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我们不忘初心,我们永远在路上!
  【参考文献】:
  【1】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伤的政治报告[N].人民日报,1956-09-17(01)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12.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M].北京:人们出版社,2017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58)
  作者简介:孔淑慧(1999年-),女,汉族,陕西榆林人,本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其他文献
叶秋伶这本书,看似在描写旧金山唐人街的华人春节,如何一步步转变成一个美国式的节日庆典,如何从局限于中国城内部的年度游行,扩展为反映美国多元文化的民俗活动。实际上,这本野心勃勃的书籍旨在研究冷战背景下,伴随著美国反共浪潮、外交关系、少数族裔歧视、民权运动与大众传媒的发展,美国华裔社会族群面临的危机和自身的应对。作为美国最大的年度,旧金山的春节游行为二十世纪下半叶美国华人社区的发展打开了一扇新的视窗,
期刊
【摘要】:铁凝在《永远有多远》中以轻松却不乏凝重的文艺字塑造了一个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女主人公——白大省。她善良纯真,是传统仁义女人的代表,却在爱情生活里四处碰壁;她试图改变,却摆脱不掉传统社会带给她的枷锁,最终只能妥协、回归,成为男权社会下的困惑迷失者。白大省是一类女性的代表,通过她我们可以看到铁凝深层的女性生存意识和对女性的现实关怀。  【关键词】:女性形象 仁义 主体迷失 生存困惑  铁凝是当
期刊
【摘要】:《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是威廉·福克纳的短篇小说代表作。本文试从宗法社会的视角对爱米丽的悲剧进行阐释,爱米丽遭受的迫害主要源于宗法制度的幾个方面,比如父权家长制的束缚,家族亲属的干涉,社会礼法的约束等。宗法传统对爱米丽的伤害鲜明体现在她宗法传统受害者与守护者的双重身份中。爱米丽既深受宗法传统之害,又不遗余力地维护着这一传统。作为宗法传统的守护者,没落贵族尊严的捍卫者,傲慢、冷酷、怪癖的
期刊
【摘要】:随着进出口贸易的扩大,国外大量的设计风格涌入,促进了国内近年来对北欧风格、INS风的风靡,在种类繁多的设计中,简约现代感较强的家具深受大众喜欢。人们的购买需求逐渐由传统的复杂、华贵等风格逐渐转向了简约、现代、环保等风格。在这种大环境下,中式家具的发展受到了局限,目前市场定位人群较为局限,主要针对人群偏向中老年群体。为了扩大中式风格家具的推广,本次设计采用了新型的树脂材料作为家具的主料,并
期刊
【摘要】:3D全息投影技术全新的一种媒体宣传方式,它可以实现将实物虚拟化,投射于任何场景当中。 它的出现使文物展览中文化宣传更加具有互动性与文化认可性。 此新兴的技术打破了传统的文物展览模式,在传统的文化普及教育中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与参与性。  【关键词】:“全息文物” 文化宣传 虚拟展示  引言  历史,我们只能通过文献和出土文物去了解,而参观博物馆是了解历史文物的重要方式,但有些珍贵文物博物馆是
期刊
【摘要】:20世纪美国青少年的躁动不安,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同时也引起了著名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的注意。在1925年,未满24岁的米德远赴萨摩亚,进行了一系列有关青少年的研究,试图通过对“他者”的研究来解释发生在自己所属文化中的一些社会现象。最终完成了《萨摩亚人的成年》一书,名噪一时,畅销势头在世界上许多国家至今不衰,对于今天的人類学研究仍有启迪。  【关键词】:萨摩亚 玛格丽特·米德 青
期刊
[【摘要】:]:当前,我国优秀的广播新闻专题节目主持人严重匮乏,很多城市电台的新闻专题节目内容肤浅,可听性不强,吸引力不大。很多節目因收听率低而昙花一现;有的节目即便已持续多年,节目主持人知名度却依然很低。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主持人选用不合理;第二,节目的运作机制使主持人无法真正融入节目;第三,节目的前期策划和后期监评制度不健全。  【关键词】:专题 文化修养 新闻素养 监督 评价  一.
期刊
【摘要】:多年来学术界关于刑事被害人权益保障的讨论一直未曾停止,但司法改革过程中真正提升刑事被害人权益保障的措施却是寥寥无几。与此同时,各项新兴制度的推行不断冲击着刑事被害人的权益。被害人基数越来越庞大,而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案件的执行薄弱,以及社会救济的有限性,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刑事被害人在新时期的权益保障问题。下文笔者将通过对现阶段国内外刑事被害人权益保障的理论与实践发展进行分析,以此提几点拙见
期刊
【摘要】: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熠熠生辉,它照耀着一代代中华儿女在黑暗的社会中寻找国家独立、人民解放的道路。在五四精神的指引下,青年们书写青春的凯歌,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回首这一百年的风风雨雨,青年的理想信念、责任担当、奋斗精神、品德修为给予五四精神新的时代内涵  【关键词】:五四精神 时代内涵 青年  习总书记在纪念五
期刊
【摘要】:伴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人民对新闻的需求不断增大,刺激了我国传闻事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而记者这一职业具有一定的社会特殊性,他们在对不同人物进行采访时需要根据采访对象变换不同的采访方式,其在采访中所扮演的角色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就对记者的个人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要把握好程度,在给群众带来新鲜资讯的同时不能损害被采访者的个人利益、触及被采访者的隐私权。下面,本文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