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未来校园建设中的文化传承意义及发展趋势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ylzh_l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大学校园不仅是知识的殿堂,人才的培养基地,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综合体现。因此,校园的规划建设备受人们关注。在高校校园规划和建设的实践中,如何顺应时代的潮流,实现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更好地实现高等教育的目的,是高校校园规划和建设的十分重要的课题。
  同时,“未来设计”“未来建筑”“未来城市”等等这些关于未来的诸多设计与理论是目前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在未来的发展态势下,在绿色设计和现代设计思潮下,正确看待“未来校园”与“文化传承”这新与旧的关系,给予校园设计更环境艺术化的专业建议。
  【关键词】:未来校园;校园建设;文化传承
  一、校园建设的地域性
  不得不说,经过了历史的变迁,岁月的筛选,现代大学校园的众多建筑物堪称中国近代建筑的精华,因为他们承载着这所院校、以至于整个城市的历史。基于独特地域性与人文因素的建筑之大成者,往往是那个年代众多优秀建筑师的作品,是所在大学的闪光点与骄傲,他们会在校园里更久的保存下去,并且受到更多学子们的青睐。可以说,每个校园都是一个城市的缩影,都带有独特的文化印迹,在校园规划建筑设计上更突出特色理念。特色化是校园规划与建筑的精髓和魂灵,它是校园地域性、历史性、文化性、艺术性的综合表达。如北京大学的未名湖与燕园、清华大学的早期建筑、武汉大学的人文科学馆等,这些特色建筑让人体会到历史的厚重感和浓郁的地域文化品位。
  一般的校园建设都是经历一个长时期的发展而逐渐完善的,不同的艺术风格、不同的体量、不同材料和结构、不同的空间布局的建筑总量交错组合在一起,呈现为复合多样、文化底蕴深厚的校园建筑环境整体。在新的一轮校园规划与建没中,应该进一步突出特色化理念,让新时期校园文化在特色建筑的一墙一瓦中得到传承和创新。
  例如苏州大学的旧址参照了当时西方大学的校园模式,在建筑格局等方面继承了西式传统。由于坐落在古城苏州,苏州大学的校园文化很自然的体现了江南水乡的碧波婉转、园林的移石造景;厦门大学的校园在不断更新建设的过程中,秉承对老校区的尊重和延续,实现有机更新和可持续更新;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从传统的造园思想出发,借鉴中、西方大学校园的发展模式,根据山形走势和环境特点创造出一个建筑空间、园林绿化、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校园。
  二、现代大学校园规划建设的新趋势
  1、校园文脉传承与创新
  校园规划首先就是要尊重学校的历史现状,充分地展现其历史的积淀和宽厚的文化底蕴。通过改造而重新赋予其新的内涵,同时,以新思想、新观念、勇于创新、突破常规的矩形平面和行列式布局,追求创造多种多样的形式、注重各种功能有规律的合理组合,体现了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当前,传统的校园建设为了顺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积极推进校园文化的传承创新,已进入了新的调适阶段,旨在营造一个既具传统文化氛围又富时代气息的新型大学校园环境。反映在布局上的效果就是强调布局紧凑、张驰有致,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简洁大方而又变化丰富。
  新校区建设的创新性思考,恰恰是文化传承文化创新的重要体现。在大学新校区越来越倾向于往城市边缘地带发展的今天,校园的规划建设必须本土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传承意识,回归到华夏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体系上来,不能抛开现状谈理想。
  作为社会建设的一分子,我们更应该积极主动的承担起文化创新和文化传承的重担,维护好发展好本民族的文化,吸收外来的优秀文化和人文传统,利用掌握的技能对我们自身的人文精神和传统文化批判看待,吸收利用,加以发扬和创新。
  2、体现人文关怀, 建设和谐校园
  伴随着知名度的提高,许多高校的校园景观设计已不是单纯的为师生服务,而是同时兼备许多社会功能。在规划理念上也由传统的机械功能分区转变为“以人为本”的区域互动。近年来,“无边界”校园和社区的相继出现打破了原有“围墙式”的区域空间,使得“无边界校园”成为可能,例如苏州大学的独墅湖校区,传统的“围墙式校门”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小桥流水与青葱植被。而相邻的西交利物浦大学更是将无边界校园的特色发挥的淋漓尽致。校内的图书馆、活动中心、音乐厅等活动空间,或者室外大型景观建筑、广场、雕塑等也成为社会人士和市民的交流学习场所。这样的一个校园才是体现以人为本、兼具传统与现代多功能的葆生机的好校园。
  3、建设绿色可持续发展校园
  建立生态循环, 建设可持续发展校园,使学校的生态圈能够实现自我的再循环, 为学校的生态发展注入可持续发展的因子。在校园规划景观设计上更突出园林校园特征。园林与绿化不同程度的以自然植物为辅去衬托人造建筑之美,园林是自然之物与人工建筑之间的一种平衡,一种交织,一种对比,一种高层次的相辅相成,绿化是新时期生态文明可持续校园必不可少的版块。新时期的校园建设,需要从绿化修饰建筑的模式发展为建筑与园林交相辉映、互为平衡的新模式。建筑和园林的互动,共同成为校园的核心要素,讓大楼依园而筑、技地貌自然分亮,形成人、建筑与自然的和谐氛围。
  大学园林不同于皇家园林的富丽堂皇和私家园林的清静雅致、它要求高雅、深刻、博大。高雅者要求优美而独特,深刻者要求既有知识又有脉络,博大者要求多样统一,海纳百川。校园园林的出现,极大促进了大学校园文化审美功能的进化和拓展。
  结论
  新世纪大学校园文化发展和转变必然要求校园规划建设的理念创新。校园规划与建设中应具有对内对外的开放意识,突出公众参与、地域文化特色、绿色设计、人文关怀等理念。现代大学校园规划建设促使校园趋向品格化、个性化,从而形成独特的气韵情调和氛围,通过整体布局和微观调控协调起来,使实体象征与抽象暗示相结合,形成一个经纬交错、电象共存的文化共同体,把校园环境变成一个融传统性、学术性和创造性为一体的艺术品。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在其基础上孕育出来的高校校园规划建设和校园文化传承创新,随着时代的进步必将推陈出新日益繁荣。
其他文献
【摘要】:文徵明是继王羲之、赵孟頫之后又一位集众家之大成者。王羲之与赵孟頫可谓书法史上两座小楷的高峰,至明,文徵明再次将小楷发扬光大,得到世人的高度赞颂,后世对其小楷褒奖至极。文徵明小楷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其书学路线大致上是远追晋唐,近学宋元。用笔超逸灵动,章法布白宽展舒和,温润精良,于方正平稳中寓多变体势于统一风格中又有微妙变化。文氏书艺影响绵远。本文沿着时间的脉络对文氏不同阶段的小楷书
期刊
【摘要】:照相透明水色,在当代使用的人已是相当少,在80年代活跃于绘画界,尤其在环境艺术绘画,它能快速表现层次关系,干脆清晰,色彩柔和,是当时绘画家们的宠儿。但由于它不易掌握的特性,且愈来愈多的绘画器材进入大众视野,照相透明水色即慢慢退出了手绘舞台。  【关键词】:照相透明水色;服装画;艺术;设计  一:照相透明水色的内涵和含义  1.照相透明水色的内容及使用工具  照相透明水色,它也被称为照相色
期刊
一、领导层面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当前的中小学教育体系中,学校领导是学校一切事务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决定着学校的发展方向。所以,校领导对学校合唱教育事业的看法对其今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重视荣誉而忽视教育  在对学校合唱教育的发展进行深入地调查后,我发现因为合唱需要众多的学生一起参与,并且需要学生们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练习,所以校领导的对于合唱团的态度则是不温不火。但是笔者同时也发现
期刊
一  吴凡从未想过怎么会和那样一个孙子成为同学。  不只因为这孙子太孙子,也正好他就姓孙。他爹给他起名“好雨”,意为“好雨知时节”,却没想到最先呈雨后春笋之势窜出来的不是他的双腿,不是他的身高,不是他舒展的腰肢,而是他的两枚凸显的门牙。仿佛有种神奇的力量,不断敦促他的门牙疯长。人们爱用“地包天”来描述一个人下嘴唇比上嘴唇突出,而他的样子可以用“牙包地”来形容。也许是牙齿的快速增长消耗了他体内太多的
期刊
【摘要】:从古至今,民间美术在艺术设计中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在二十一世纪,民间美术在现代艺术中所发挥的作用更加明显。民间美术不仅仅只是一种艺术的体现,它所展现的更多的是一个国家的文化艺术传承,可以说现代所有的艺术都来源于民间美术,所有的艺术都是以民间美术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民间美术同样也是现代艺术设计创作的核心,为现代艺术设计提供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而且现代艺术追求的是情与美的艺术魅力和淳朴
期刊
【摘要】:惠民泥塑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它的发展不尽如人意。本文以主要从惠民泥塑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的问题、对其的几点思考两个大方向进行阐述。  【关键词】:惠民泥塑;问题;思考  一、惠民泥塑概述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力度的不断加大和媒体的宣传,人们对民俗文化和民间美术的关注也越来越多。滨州地区的民间艺术资源非常丰富,有年画、剪纸、皮影风筝、泥塑、面塑、民间
期刊
李斯特三首《彼得拉克十四行诗》是音乐与文学完美的结晶,更是钢琴音乐作品诗意化的典型代表之作。本文以这三首作品为研究对象,对它们的诗乐艺术及演绎特征作研究。本文选择了三位钢琴大师的演奏版本进行比较分析,他们分别是:奥地利钢琴家阿尔弗雷德·布伦德尔(Alfred Brendel)、美籍古巴钢琴家乔治·博列特(Jorge Bolet)、俄罗斯钢琴家拉扎尔·贝尔曼(Lazar Berman)。其中《彼得拉
期刊
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从出生到死亡,不时不刻不再深受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每个人的思维方式、行为和价值观里,并给每个人深深烙上印记,即继承了过去,更预示着未来.研究乞巧,探讨其中的独立精神和文艺、文史案秘,为凝聚中华民族的立体精神,实现中国梦尽一份心.  以下是我对中国陇南礼县、西和县乞巧活动的有关认识。  一、西汉水上游的人文地理环境调查  西汉水为嘉陵江一级支流。西汉水上游西礼盆地
期刊
【摘要】:纵观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和文明背景,中国的传统音乐深受儒,道两家哲学思想的影响,儒家重中庸,讲究”中和之美”,道家重境界,主张”大音希声”,这正是中国传统音乐的意识基础。而俄罗斯音乐是西方音乐的典型代表,深受西方古典音乐的影响,以及其独特的民族音乐特征在世界音乐艺术发展的历史上树起了不朽的丰碑。本文将从中俄两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史,各自特点,俄罗斯音乐对中国音乐的影响以及传统音乐的保护等几大方
期刊
【摘要】:藏族神话故事与藏族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并深刻反映了藏先民早期的社会文化心理。阿来重视藏族民间文学资源在自己文学创作中的应用,并借此表达自己对藏族民族文化及民族精神的追怀。  【关键词】:阿来;民间文学;神话  藏族民间文学资源有着浓厚的藏族民间文化色彩,深刻地体现了藏族人民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自然风光以及人们的生存、生活状态。生长于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嘉绒藏区的阿来穿行于藏汉文化之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