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

来源 :中国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tu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摄影是通过可见之物抵达不可见之境的方法之一。我试图用照片建立起一种属于我自已的“想像”乃至“幻像”,这些照片拍摄于2003年至2015年,几乎来自整个中国,照片是我对一些秘密的询问,也是它们给我的回答。
  我喜欢难以描述的照片,喜欢目的意义方向不明的摄影,喜欢倏忽一瞬的飘乎却又像钢板一样站立的照片,喜欢不依附于题材和阐释的照片;我喜欢来自于现实却又游离于现实的照片,有些东西溢出,又有一些沉在深处。我不理解很多事物,我相信有些事物是因为摄影才真正成为事物或成为另一种事物。一张好照片会独自发光,而照片和照片像山路上车灯之间的呼应,在黑暗中勾勒出山的轮廓。这是我理解的摄影的迷人之处,我用相机触碰它们,感受它们,并得到它们的提示。
  作者阐释照片是向别人描述自已的影子,别人看得见,自已却无法解释。想法和方法可以被描述,但人解释不了一朵花一块石头如何,以及为何存在。


  人到中年,常常觉得摄影之于我更像独自一人在海里游泳,不断地拍摄,谨慎地挑选,我在寻找什么?我能寻找到什么?像大海里倏忽一闪的飞鱼,抑或是嶙峋闪烁的海底。我有意回避很多明确的摄影类型,不去提炼拍摄的主题,不为自已设定方向和边界,同时要克服自已的弱点,一切取决于我的耐力和情绪。海里会出现标着某些摄影类型的浮标或小岛,还有一些漂亮的救生圈,我知道那意味着方向和安全。我闷头游,所获甚少,我常有溺水的感觉,这简直是必然发生的。









其他文献
柏拉图在2000多年前提出了 “洞穴比喻”:一群人生来就被捆绑而不能转身,只能看见身后的阳光和火炬投射到洞底的影子,以为那就是真实的事物;假设有人挣脱枷锁,能够回头看到这些影子的源头—太阳,最初还会头晕目眩、痛苦不堪,还需要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这个比喻往往被解释为柏拉图完成了两个世界的划分:文字所代表绝对、永恒的理念世界,可知而不可感;日常所见的变动易逝的世界只是幻象,可感而不可知。这个歧义丛生的
期刊
问:我听过你在ICP做的演讲,当时你说对你的创作产生影响最大的因素有三个,分别是《白鲸记(Moby-Dick)》,让-吕克·戈达尔(Jean-Luc Godard)和贝托尔特·布莱希特(Bertolt Brecht)。可以讲一讲他们分别怎样影响了你的创作吗?  答:想要一次性把他们都说完话就太长了……简单来说的话,阅读《白鲸记》让我对19世纪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让我开始认真思考我自己的创作与这种媒
期刊
2016年6月10日,中国著名摄影家、西藏摄影的代表人物蓝志贵在成都去世,享年84岁。  1932年,蓝志贵出生于四川庆巴县白寺驿附近的一个村庄。1945年,经人介绍来到当时民国的陪都重庆最好的三家照相馆之一皇宫照相馆当学徒。1951年7月,蓝志贵以随军摄影记者身份随十八军入藏,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拍摄西藏的摄影师。他在西藏生活和拍摄了20年,留下数以千计高质量的照片,记录了自1950年至197
期刊
常驻多哈的南非和波多黎各摄影组合“克里斯托和安德鲁”(Christto & Andrew),通过一个近期举办的展览《失调的情绪与欲望》(Parataxic Distortion),编织出当地人和海外人对于海湾国家的印象。  克里斯托·桑兹(Christto Sanz)和安德鲁·韦尔(Andrew Weir)在2012年组建了自己的摄影组合,他们利用摄影、多媒体和电影进行创作。  他们的系列作品《失
期刊
20世纪上半叶是一段战乱纷扰的岁月,中国当时的摄影也因为1930年代抗日战争的爆发而突变,从摇摆于与中国传统视觉艺术的融合和现代主义的初步探索,迅速转变为抗战宣传为核心的基本面貌,并且在其后的解放战争和新中国的摄影的基本格局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与其它中国现当代文化研究领域一样,在如此历史背景下,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战争密切相关的影像被冠以“红色”之名。  从抗战开始至新中国成立的是红色影像体
期刊
时间:06.11—10.02  地点:洛杉矶/罗德美术馆  亿万富翁兼慈善家埃利·布罗德夫妇出资1.4亿美元建造的洛杉矶布罗德美术馆迎来了它的首个特别展,主角是重要摄影艺术家辛迪·舍曼。她的大型特展《辛迪·舍曼:生命的模仿》(Cindy Sherman:Imitation of Life )由菲利普·凯泽策划,囊括了布罗德30年来收藏的一百多件辛迪·舍曼的摄影作品。展览集中梳理了辛迪·舍曼40多年
期刊
2010年的某一天夜晚,那时我在云南怒江拍摄作品《素歌》,我们住的山村小屋停电了,黑暗中我拿着小电筒观看白天拍摄的玻璃底片,电筒的光照亮了玻璃上的银粒子。那些没有被银粒子覆盖的暗部,是完全透明的玻璃,它们沉入了黑暗的虚空。电筒的光穿透了玻璃,影像摆脱了平面的二维空间,在另一个空间维度上生成了一个幻影。这类似于在暗室中用放大机把底片投影在相纸上,制作一张影像的过程。当一幅影像作品最终悬挂在展厅的墙上
期刊
2016年4月22日至23日,《沙飞:现代中国的重要摄影者》(The Photographer Who Shaped Modern China: Sha Fei and His World)学术研讨会和文献展览在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举办。此次在波士顿举办的会议是由哈佛大学艺术史系和中国美术学院中国摄影文献研究所合作发起,由费正清研究中心、哈佛燕京学社、哈佛燕京图书馆联合主办。  在为期两天的会议
期刊
《可看见的黑暗》是我《蓝》三部曲之一,标题受启发于德里克·贾曼的“蓝是可看见的黑暗”,也暗合我两次失明恐惧经历。蓝在这组主要于夜晚拍摄的照片里反复出现,多是微光在时间里如河流般的汇聚,且仍具有它通常作为忧郁和自由的隐喻。  我选取了些许具备不确定性的场景,它们往往连接虚幻空间,可能大海直抵星空,而星空亦可以倒塌。在部分照片里置入了一些现代艺术作品的局部或微小元素,运用类似梦的逻辑为其增添了荒诞感;
期刊
见到水谷吉法的第一印象,是腼腆、年轻、温柔、坚决。第二印象是即使他也背着一台相机,整个人却有着一般摄影家所没有的细致,他散发的个人特质正与他的作品吻合:一个新世代的街拍摄影家。  水谷吉法1987年生于日本福井县,日本经济大学毕业后再进入东京摄影专门学校学习摄影。由专门学校毕业后,2013年他先获日本摄影奖(Japan Photo Award),2014年他又获选LensCulture五十大新锐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