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朝民歌《木兰诗》脍炙人口,诗歌中巾帼英雄木兰成为后世女子们不让须眉的楷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优美精彩的语句也让许多文人墨客把玩不止,诗中在写到木兰立了战功归来,战友们感叹与木兰同行十二年,竟然不识木兰的女儿身时进行比兴,有这么一句话:“双兔傍地走,安能辩我是雄雌”,里面的“地”字,多数教师在教学时都把它作为“地面上”来解,许多教参书上也如是解释,这样解释,让人觉得文从句顺,无可挑剔,但细细想来却不符合客观实际。俗话说“兔子跑起来,一跳七八垄”。众所周知“走”,当解为跑,而贴着地面跑,的确不符合客观实际,笔者认为这一句话因理解为“雌雄两兔相偎着跑,怎么能分辨哪只是雌的,哪只是雄的”,笔者不揣浅陋,试用音韵学的原理,说明“地”此处因训作“着”,使读者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音韵学上有一条极其重要的干规律,即古无舌上音。这是清代古音学家钱大昕提出来的。他在《十驾斋养新录》卷五《类隔之说不可信》里说:“古无舌头舌上之分。知、彻、澄三母,以今音读之,与照、穿、床无别也。求之古音,则与端、透、定无异。”简单地说,所谓古无舌上音,就是说舌音在上古只有端、透、定,没有知、彻、澄。端、透、定,到中古以后,分化出端、透、定和知、彻、澄。端、透、定的读音声纽,类似于今天的d、t,知、彻、到元明以后的读音声纽,类似于今天的zh、ch。也就是说,今天的卷舌音,基本上是上古端系而来的,凡今天读卷舌的字,在上古读音声纽为d、t。据此音理,可知《木兰诗》中“双兔傍地走”中地”可训为“着”。因为着(zh-)字属澄母字,与上古“地”(d-)同声母。同声相训,zh---d可转。从《木兰诗》产生的时代来看,澄母还未从端系中析出,况且作为乐府民歌,保留许多方言理所当然,而方言中出现古读现象习以为常。甚至到宋时仍有出现,高中语文课本中《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内有“二人在庙檐下立地看火”,课文将“立地”释为“站着”。“地”训为“着”,这也正是运用古无舌上音进行训诂的例子。
文言的时代已经远去,但我们对于传统优秀文化的探讨,却永远不会过时,笔者在此仅从音韵学的原理上加以妄断,欢迎指正。
(作者单位:551700贵州省毕节市阴底中学)
音韵学上有一条极其重要的干规律,即古无舌上音。这是清代古音学家钱大昕提出来的。他在《十驾斋养新录》卷五《类隔之说不可信》里说:“古无舌头舌上之分。知、彻、澄三母,以今音读之,与照、穿、床无别也。求之古音,则与端、透、定无异。”简单地说,所谓古无舌上音,就是说舌音在上古只有端、透、定,没有知、彻、澄。端、透、定,到中古以后,分化出端、透、定和知、彻、澄。端、透、定的读音声纽,类似于今天的d、t,知、彻、到元明以后的读音声纽,类似于今天的zh、ch。也就是说,今天的卷舌音,基本上是上古端系而来的,凡今天读卷舌的字,在上古读音声纽为d、t。据此音理,可知《木兰诗》中“双兔傍地走”中地”可训为“着”。因为着(zh-)字属澄母字,与上古“地”(d-)同声母。同声相训,zh---d可转。从《木兰诗》产生的时代来看,澄母还未从端系中析出,况且作为乐府民歌,保留许多方言理所当然,而方言中出现古读现象习以为常。甚至到宋时仍有出现,高中语文课本中《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内有“二人在庙檐下立地看火”,课文将“立地”释为“站着”。“地”训为“着”,这也正是运用古无舌上音进行训诂的例子。
文言的时代已经远去,但我们对于传统优秀文化的探讨,却永远不会过时,笔者在此仅从音韵学的原理上加以妄断,欢迎指正。
(作者单位:551700贵州省毕节市阴底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