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比较鉴赏是学习唐诗宋词过程中一种重要的方法。通过比较点对唐诗宋词进行分析,带动学生学习唐诗宋词的积極性,让学生在求同存异中加强对唐诗宋词文本的理解,锻炼学生的辨别能力,开阔眼界,从而提高学生对诗词的鉴赏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有的侧重于实际运用,有的着眼于鉴赏陶冶,有的旨在引导探索研究”。因此,必修课是选修课的基础,选修课是必修课的拓展和深入,必修课侧重于知识与能力的普及,而选修课则侧重于帮助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依据学生自身的兴趣和需要,进一步地深入学习。
苏教版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共有“风声初振”的初唐诗、声律风骨皆备的盛唐诗、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沉郁顿挫的杜甫诗、创新求变的中唐诗、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格高韵远”的北宋词等十二个专题。唐诗分别归入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分编词作选编时不拘泥于宋,从唐五代至北宋、南宋,充分体现唐诗宋词的发展历程。
以常规的教学方式,教师往往是按照这本教材体现的时间顺序来安排教学任务。这固然可以使文学史的发展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较为清晰的印象,但过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体现选修课的特点,难以唤起学生学习诗歌的激情,不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的推广运用。因此,我们有必要改一改这种教学方式。
比较鉴赏是把两篇或两篇以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作品放在一起,对其内容、题材、情感、表达技巧和语言风格等方面进行比较,或求同、或探异,从而品鉴诗歌。比较鉴赏是学习唐诗宋词过程中一种重要的、鉴赏诗词的方法,比较鉴赏关键所在就是要找准比较点。比如,同一作者在不同阶段创作的不同作品进行比较。由于生活环境不断变化,作者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经历,那么,诗词中表达的思想情感也会随之变化,因而,创作的作品也就有所不同。如杜甫的《客至》和《旅夜书怀》《咏怀古迹五首(其三)》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就可以让学生理解杜甫在成都草堂居住时的轻松愉快和晚年漂泊时的孤寂、悲愤。将同一流派的不同作者比较,如同为边塞诗人的高逋和岑参,同为爱国诗人的岳飞、陆游和辛弃疾等。
相同背景、题材、风格、作者、手法的诗词可以比较,背景、题材、风格、语言、技巧、手法等各不相同的诗词也可以比较,同中见异或异中求同,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对作家的认识更全面,对作品的理解更深入。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挖掘,从个性化兴趣的角度寻找新的比较点。笔者曾将同旨同趣但异代异性两位词人进行过比较。如李煜、李清照显然没有前后影响继承的痕迹,然而我们稍加比较,就不难发现,他们词中的“愁”表现为一种异代同抒、异曲同工的高度相似。李煜、李清照词中的“愁”,如出一辙,同一机抒,都是以伤春悲秋、伤别怀人、国破家亡之痛作为“愁”的主旋律。
《唐诗宋词选读》中李煜的《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是突出的代表,“愁”情继续向纵深发展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余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响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此词是李煜入宋后所作,它寓故国之思于春寒愁感之中,把家国恨情与伤春感怀融为一体。上片由“春雨”而“春寒”到“春梦”,逐层推出意旨:下片由“凭栏”引出“江山”,由“江山”感到“别易见难”,最后总概两句,时则“流水落花春去也”,境则“天上人间”,此二句将水流尽矣,花落尽矣,春归去矣,人将亡矣,四层含意合并一起作结,语语沉痛,字字泪珠,肝肠欲断,遗恨千古。
李清照也是一样,《唐诗宋词选读》中的《如梦令》,乍看是惜花,实则惜春,词人借惜花惜春,流露出了感伤时序的推移、无奈挽留岁月的轻恨浅愁。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更是充满了愁痛。刘大杰先生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中说:“她抒的情,写的恨,表面上看来是个人的,实际上是有一定的时代色彩和社会基础的。”全词通过残秋之景的衬托,倾诉了词人孤居寂寞的感怀。
他们这些词中的“愁”,是人生悲剧和时代悲剧的“混合物”。这些“愁”虽然是在个人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但它在“愁”的实质上具有一定程度的典型意义。通过比较,可以归纳相同、发现异处,从而体会不同诗人的个性特点。通过比较点对唐诗宋词作品进行分析,带动学生学习唐诗宋词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求同存异中加强对唐诗宋词文本的理解.锻炼学生的辨别能力,开阔眼界,从而提高学生对唐诗宋词的鉴赏力。
苏教版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读》教材,为教师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弹性空间。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使学生在必修教材学习的基础上有切实的拓展和提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有的侧重于实际运用,有的着眼于鉴赏陶冶,有的旨在引导探索研究”。因此,必修课是选修课的基础,选修课是必修课的拓展和深入,必修课侧重于知识与能力的普及,而选修课则侧重于帮助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依据学生自身的兴趣和需要,进一步地深入学习。
苏教版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共有“风声初振”的初唐诗、声律风骨皆备的盛唐诗、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沉郁顿挫的杜甫诗、创新求变的中唐诗、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格高韵远”的北宋词等十二个专题。唐诗分别归入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分编词作选编时不拘泥于宋,从唐五代至北宋、南宋,充分体现唐诗宋词的发展历程。
以常规的教学方式,教师往往是按照这本教材体现的时间顺序来安排教学任务。这固然可以使文学史的发展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较为清晰的印象,但过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体现选修课的特点,难以唤起学生学习诗歌的激情,不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的推广运用。因此,我们有必要改一改这种教学方式。
比较鉴赏是把两篇或两篇以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作品放在一起,对其内容、题材、情感、表达技巧和语言风格等方面进行比较,或求同、或探异,从而品鉴诗歌。比较鉴赏是学习唐诗宋词过程中一种重要的、鉴赏诗词的方法,比较鉴赏关键所在就是要找准比较点。比如,同一作者在不同阶段创作的不同作品进行比较。由于生活环境不断变化,作者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经历,那么,诗词中表达的思想情感也会随之变化,因而,创作的作品也就有所不同。如杜甫的《客至》和《旅夜书怀》《咏怀古迹五首(其三)》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就可以让学生理解杜甫在成都草堂居住时的轻松愉快和晚年漂泊时的孤寂、悲愤。将同一流派的不同作者比较,如同为边塞诗人的高逋和岑参,同为爱国诗人的岳飞、陆游和辛弃疾等。
相同背景、题材、风格、作者、手法的诗词可以比较,背景、题材、风格、语言、技巧、手法等各不相同的诗词也可以比较,同中见异或异中求同,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对作家的认识更全面,对作品的理解更深入。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挖掘,从个性化兴趣的角度寻找新的比较点。笔者曾将同旨同趣但异代异性两位词人进行过比较。如李煜、李清照显然没有前后影响继承的痕迹,然而我们稍加比较,就不难发现,他们词中的“愁”表现为一种异代同抒、异曲同工的高度相似。李煜、李清照词中的“愁”,如出一辙,同一机抒,都是以伤春悲秋、伤别怀人、国破家亡之痛作为“愁”的主旋律。
《唐诗宋词选读》中李煜的《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是突出的代表,“愁”情继续向纵深发展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余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响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此词是李煜入宋后所作,它寓故国之思于春寒愁感之中,把家国恨情与伤春感怀融为一体。上片由“春雨”而“春寒”到“春梦”,逐层推出意旨:下片由“凭栏”引出“江山”,由“江山”感到“别易见难”,最后总概两句,时则“流水落花春去也”,境则“天上人间”,此二句将水流尽矣,花落尽矣,春归去矣,人将亡矣,四层含意合并一起作结,语语沉痛,字字泪珠,肝肠欲断,遗恨千古。
李清照也是一样,《唐诗宋词选读》中的《如梦令》,乍看是惜花,实则惜春,词人借惜花惜春,流露出了感伤时序的推移、无奈挽留岁月的轻恨浅愁。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更是充满了愁痛。刘大杰先生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中说:“她抒的情,写的恨,表面上看来是个人的,实际上是有一定的时代色彩和社会基础的。”全词通过残秋之景的衬托,倾诉了词人孤居寂寞的感怀。
他们这些词中的“愁”,是人生悲剧和时代悲剧的“混合物”。这些“愁”虽然是在个人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但它在“愁”的实质上具有一定程度的典型意义。通过比较,可以归纳相同、发现异处,从而体会不同诗人的个性特点。通过比较点对唐诗宋词作品进行分析,带动学生学习唐诗宋词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求同存异中加强对唐诗宋词文本的理解.锻炼学生的辨别能力,开阔眼界,从而提高学生对唐诗宋词的鉴赏力。
苏教版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读》教材,为教师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弹性空间。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使学生在必修教材学习的基础上有切实的拓展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