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扬: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来源 :东方艺术·大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8728895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出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艺术家尚扬,在80年代,就凭借着《黄河船夫》等一系列黄土地题材的作品而享誉中国美术界,同时那种大面积出现在他作品中的黄褐色调,也让“尚扬黄”成为了一个时代鲜明的绘画记忆。在之后的创作中,尚扬并未固守在“伤痕美术”的乡土感怀和怀旧思绪中,而是在回溯传统的思辩中,不断地从形式上寻求变化,并创作出《大风景》、《诊断》、《董其昌计划》等作品,以综合材料的不同质感丰富着绘画的固有的平面属性。
  但就像大家常說的那句“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一样,在精神的世界里始终保持着丰满状态的尚扬,在面对关于工作室问题的时候,却依然免不了碰撞到坚硬“骨感”上的现实窘境。2005年,尚扬从首都师范大学分配给他的小画室搬到了宽敞的索家村艺术区,本以为能就此安定的美梦没经历几月个就彻底破碎在拆迁的废墟中了——索家村因开发商的非法建设遭遇强拆——尚扬也因为自己的“有名”而享受了第一个被拆的“优待”。“擒贼先擒王”这一《孙子兵法》的经典计谋也在那里得到了充分的运用。提及那些往事,年逾70的尚扬,已经不愿再去抱怨。在不断变换工作室的过程中,或许他渐渐已经“习惯”了这种类似“游击战”的迁徙。
  东方艺术·大家:您先后搬过几次工作室?为什么搬家?
  尚扬:工作室在中国是艺术家最想解决,但又至今都没有解决的问题。近二十年来,工作室问题成了艺术家最关注的话题。
  1997年,初来北京的我就在家里画画,可是家里的光线毕竟是不够的。当时我在首都师范大学任教,在首师大教室相当紧张的情况下,校长还专门给我提供了一个三十几平米的工作室。这种待遇,让我很感动。从1999年到2006年在首都师范大学的这八年的时间里,我创作了我诸多重要的作品。
  2005年,我搬到了索家村艺术区,当时很高兴,以为拥有了一个空间开阔的环境,殊不知那却是一场噩梦的开始。同年6月,也就是我刚到索家村几个月的时间,索家村即将拆迁的消息就开始传播。但是,索家村天真的艺术家们始终相信,只要坚持,只要沟通还是有一线的生机。终于,10月份,我们在与政府的商榷中得到了政府不再拆迁的答复。
  漂浮的心似乎即将落地,然而拆迁还是来临了。近百名警察,头戴钢盔,手拿警棍,脚穿皮靴,如临大敌。警车和救护车已经把索家村通往望京的路都给封锁了。嘈杂的声音彻底打破艺术家最后的梦。在这个拆迁的过程中,我的工作室第一个被拆。穿着警察衣服的人干着特别不遵法纪的事情,这让我特别生气。他们进入工作室,就抢我的画。最让人不能容忍的事,他们拿着摄像机对着我躺在那里等待救护车的妻子拍个不停。我呵斥他:你难道没有母亲吗?这个混蛋竟然回答:“我们家没有艺术家”。可见艺术家在他们这些人心中是什么东西?现在我多次路过索家村,看到的是空茫一片。他们拆迁以后什么都没有做,只是在等待用高价把土地卖出去。
  2007年,我搬到了酒厂艺术区,这里也一直说要拆,但现在一直还没有拆,工作室的不稳定常常带给我心里上的焦虑。这种焦虑何时才能终了。
  东方艺术·大家:为什么选择酒厂艺术区这个地方?
  尚扬:当时我也看了很多地方,但是都存在不稳定的因素。在我印象里,酒厂艺术区相对稳定些,最主要的是离家比较近。
  东方艺术·大家:工作室的变迁对您的创作有影响吗?
  尚扬:我是一个相对慢热型、恋旧的人。对我来说,与新工作室的磨合过程至少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我喜欢熟悉的环境,熟悉的家具,熟悉的气息,这样让我很容易进入创作的状态。这种磨合与拆迁周而复始的过程,常常会破坏我创作的状态。或许我应该试着坦然,然而谈何容易……
  东方艺术·大家:您理想中的工作环境是怎么样的?现在的情况和理想中的状态反差大吗?
  尚扬:艺术家是弱势群体,面对强权和各种势力总是处于被动和受难的境遇。从早期圆明园艺术村再到后来的东区,宋庄,黑桥等艺术区,艺术家越来越走向边缘。艺术区遭到拆迁的势头从来没有消退,所以在中国能够真正拥有属于自己的稳定的工作室,实在是太难了,或许仅仅只是一种奢望。或许某天,人们不再拿艺术家当做“怪物”,政府也不再认为艺术家是给他们捣乱的,真正能够认识到艺术家是社会前行的重要力量。那时,艺术家或许才真的能找到“稳定”的“家”的感觉。
  东方艺术·大家:您觉得在国内做工作室,最让您担忧的一个问题是什么?
  尚扬:毫无疑问是拆迁,没有稳定的工作环境,其他的一切都显得飘忽不定。现在的艺术家们只能以不同的方式谋求着生路,如履薄冰地行走在体制尚未健全的艺术大潮之中。
其他文献
这是应孟湄女士之约,将于5月赴法国参加中法对话。因为这些年来,在国际上,对中国的关注越来越多,而且研究也越来越多,这不仅仅是中国在变,也是世界在变,特别是中国的变,超出常识之外,任何现成的经验和理论似乎都套不上。国际上对中国充满了好奇,但又不解,很多事情是矛盾的,信息是冲突的,同时现实又是实实在在的:中国的产品到处都有,中国的新闻天天都有,关于中国的议论已经是家常便饭。  中国是什么?我们自己知道
期刊
周:作品图片收到,谢谢!有个问题想问问你:你是有意愿成为一个当代的文人吗?  马:当然有,所以我自己在不断学习,目前在读福柯、德里达和巴特的书,维特根斯坦的也看了一点,看不懂。我自己的定位是做一个一辈子都在学习的知识份子。虽然我画中国画,但是,作为当下的人,任何知识观点我都喜欢,我甚至有关于影像和装置的创作计划,只是需要一步步完成前期准备。可能五年十年之后您可以看到。当然希望您多批评。  周:之所
期刊
当代水墨的当代性在本质上是现代性问题—基于现代性的本土处境化思考,而非回避现实问题的传统文化复兴。当代水墨的异质表达,多与对自由主义思想的追求相关。  关于当代水墨的创作和研究,必然要面对“水墨何以当代”的问题,即在当代艺术语境下追问水墨身份。但当下的水墨热度似乎意不在此,而是认为之前的中国当代艺术过于接受西方的影响,出于矫正和寻根的需要,当代艺术应转向作为传统象征的水墨。并不否认水墨的本土文化根
期刊
方振宁·北京时间  国际策展人,艺术和建筑评论家。执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和设计学院,北京建筑大学建筑设计艺术中心(ADA)策展与评论研a究室教授。  我知道克里斯蒂安·克雷兹(Christian Kerez),是2010年在妹岛和世作为威尼斯总策展人策划的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上,我清楚的记得,我在克雷兹作品展示的两个空间中停留的时间最久,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多米诺框架系统,也
期刊
在1996年出版的《艺术与艺术家词典》[1]里,装置艺术(Installation Art)一词的定义是:“为美术馆或画廊的室内空间或室外特定空间和地点创作的临时性多媒介、多维度、多形式艺术品。装置艺术仅存在于被安装起来的时候,但可以在不同的地点被复制。这种作品是‘在一段时间中’被感知到,它们不像传统艺术作品那样被‘看到’,而是在时间和空间中被体验,并与观众互动。”  在克莱尔·毕晓普(Clair
期刊
人们为了工作迁徙,这并不是一个新鲜的事儿,但在这个联系日益紧密的当今世界,工作和移民的原因及形式都在变得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多的国家可以成为移民的发出国,中转国和接收国,其中文化因素与经济和政治因素相互融合,密不可分。为何来自中国、非洲和欧洲的人们要离开家乡上下求索?他们在目的地受到了何种程度的欢迎,又享受到了什么样的权利?移民和人员流动又会对家庭和社会关系的维系起到了何种影响?1 月19 日北京
期刊
“实际上没有艺术这种东西,只有艺术家而已。”影响我们至深的英国人贡布里希在《艺术的故事》(The Story of Art)的导论里这么说;但实际以艺术为自己的职业的人是很晚近才出现的,从远古以来,艺术都是以某种实用的功能而存在并发展着,而长久时间以来,尤其是现代艺术、当代艺术不断在印证着“艺术家”这个名词的存在,这让艺术从早期的实现神性的使命降身下来,寻求解决人类自身的困境,当然也许,这样给人类
期刊
我对影像有异样的偏爱,任何跟“影像”挂钩的影像展都能在第一时间吸引我的眼球、引爆我的神经,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我有幸去了一趟传说中的“黑桥”— 一个地下水发臭、垃圾随处可见又跟艺术发生肉体碰撞的地方。在那里,我接触到了他们的“影像”。之前,我一直把对影像的认识停留在“影像本身的突破和实验”上,换言之就是对电影的理解上,对影像艺术、投影艺术或者说录像艺术并不是很了解。YCEA青年实验艺术小组成员带来
期刊
人们亲切的将刚刚过去的2013称为“水墨年”,在这一年里,大大小小的水墨展览、学术活动、新老艺术家的频频亮相,令人有些目不暇接,而就在这股热潮的涌动中,不少人也在思考,在繁荣表象的背后,驱动“传统复活”的力量是什么?欣喜的同时,没有人愿意这样的复兴浪潮沦为商业宠幸的一个“噱头”。也就在这样对于“传统”难以名状的“过热”和“過冷”的纠结与思考中,无论你来没来得及得到最终的结论,时间还是会毫无妥协的开
期刊
从上世纪90年代寂灭于瞬间的圆明园画家村到之后鱼龙混杂的宋庄,北京这座城市所散发出的文化芳香或艺术腥臭,总能够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文艺青年,来此为自己的梦想寻找着高低不同的落点,在那些抽屉般的错落房间中,有人的梦想冲破了现实的天顶,变成为众人所羡慕的奇异植物,招摇着自身绚丽的色彩,如电影般梦幻;有人在平淡中坚持着自己最初的梦想,让梦想的种子不断向下生长,用波澜不惊的外表覆盖着内心里纵横交错的根脉;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