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选了钱钟书先生的《谈中国诗》一文,编入课本时,编者对文章进行了删节,删去了“什么是中国诗的一般印象呢?”前面的四段文字,删去了“西洋读者也觉得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前面谈“新式西洋标点往往不适合我们的旧诗词”那部分文字。笔者以为,作为课文,为突出重点,将前面四段删去是可行的做法,但把谈标点一段删去,则似乎欠妥。理由有二:一是谈标点部分与谈暗示性部分一脉相承,删去,影响了文章的完整性;二是谈标点一段对于学生读诗、品诗有相当大的启发作用,有助于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提高。
一、 谈标点部分的原文
因此,新式西洋标点往往不适合我们的旧诗词。标点增加文句的清楚,可是也会使流动的变成冻凝,连贯的变成破碎,一个复杂错综的心理表现每为标点所逼,戴上简单的面具,标点所能给予诗文的清楚常是一种卑鄙贫薄的清楚(beleidigende Klarheit),妨碍着霍夫孟斯戴儿(Hofmannsthal)所谓:
背景烘衬的大艺术,跟烛影暗摇的神秘。
它会给予朦胧萌拆的一团以矫揉造作的肯定和鲜明,剥夺了读者们玩索想象的奢侈。所以近代西洋作者像乔哀斯(Joyce)和克敏(Cummings)都在诗文里放弃传统标点。我们自己写作时,也每踌躇于“?”号和“!”号之间,结果只好两用:“?!”。白拉姆(Aleanterre Brahm)还提议在感叹疑问之外,添个正言若反的微词婉讽号:“q”,标点中国诗的人反觉得“!”号、“?”号和“——”号该混合在一起用,否则达不出这混沌含融的心理格式(Gestalt)。譬如:“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这结句可以有三个解释,三种点法,而事实上这三个意义融和未明地同时存在于读者意识里,成为一种星云状态似的美感。
二、“富于暗示”与谈标点部分联系紧密,是一个整体
从行文结构上来看,钱钟书先生在段首用“因此”一词承接上文,很明显,上文谈的“暗示性”是“因”,本段谈的“新式西洋标点往往不适合我们的旧诗词”是“果”,“果”是对“因”的总结与进一步阐述,是阐述问题的进一步深入。这段谈标点的文字仍是对中国诗富于暗示性的进一步阐述,只不过是从标点的使用角度来谈的。
确实,“标点增加文句的清楚”,但“所能给予诗文的清楚常是一种卑鄙贫薄的清楚”。“卑鄙贫薄的清楚”表现在哪些方面呢?“错综复杂的心理”“戴上了简单的面具”,让复杂心理变得简单化、标签化了;“朦胧萌拆的一团”变得“肯定和鲜明”,表达不出“混沌含融的心理格式”,结果“剥夺了读者玩索想象的奢侈”。“错综复杂”“朦胧萌拆”“混沌含融”不正是上文说的“不可名言、难于凑泊的境界”?“玩索想象的奢侈”“星云状的美感”不正是“遥思远怅”“说出来的话比不上不说出来的话,只影射着说不出来的话”?这不就是对“富于暗示”的另一种表达,对“富于暗示”的深化?模糊性与多义性是“富于暗示”的特点,而标点符号的作用是让文句更“清楚”、更“肯定”、更“鲜明”,这与“富于暗示”相矛盾。“暗示”可以是多义,而“清楚”就变成单一了。
因此,我们可以很明确地说:谈西洋新式标点不符合中国古典诗词是从标点的角度进一步突出中国诗“富于暗示”及“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是探讨“富于暗示”特点的深入与延伸。这一部分,作为文章的一个有机整体,是不应该去掉的;去掉,必然是该深入的问题就没有深入,该延伸的问题没有延伸,让文章不够完整。
三、谈标点部分对于古诗词鉴赏有启发指导作用
钱钟书先生说“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可以有三个解释,三种点法”,指的是上文说的“标点中国诗的人反觉得‘!’号、‘?’号和‘——’号该混合在一起用”。用问号,标为“?”,是作者自我追问,不忍心承认但又不得不承认今昔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际遇。用叹号,是作者已清醒认识到“无限江山”已别自己而去,要见实难。用叹号加问号则表现出从不忍心承认到不得不承认自己国破家亡成了亡国奴这一心理过程。用破折号则表现作者那许多的感慨,然而却无法言表。
如果不使用标点,这几个“融和未明”的“意义”“同时存在”于我们的“意识里,成为一种星云状态似的美感”;而使用标点,使用这几种标点中的任何一种标点,随即消除了另外几个意义。“朦胧萌拆的一团”因标点的“肯定和鲜明”,剥夺了我们“玩索想象的奢侈”。明了这一点,对我们读诗解诗时有意识地跳出标点符号的限制,向着多向性思考应当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再如苏轼的《定风波》一词,课本标点为:“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阳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然而我们读时会发现,“何妨吟啸且徐行”后面,如果用上问号,让句子成为一个反问句(“何妨吟啸且徐行?”),或者用问号加叹号,让句子变成反问加感叹(“何妨吟啸且徐行?!”),似乎更能表现出作者那种乐观的心态和得意劲儿。“一蓑烟雨任平生”后面如果用感叹号,这个感叹号与“谁怕”后面的问号一问一答,一呼一应,似乎声调更加响亮(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下片两句的标点与上片后一句标点如果同样标注,似乎也无不可。
再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颔联,一般按律诗规律,两句为一联,标逗号与句号,而如果依诗意与情感,标为问号与叹号,是否能更好地表现出情感呢?回头看看妻子儿女,他们之前的愁到哪里去了呢?早已抛到九宵云外去了!你看他们正在高兴地随手卷起书册,打理行装,准备回家去了!联系首联“剑外忽闻收蓟北,忽闻涕泪满衣裳”,联系后两联“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种兴奋与激动以及迫不及待的心情,是否因这一个问号更好地表现出来了呢?
由此看来,标点已由专家标注好,这利于我们理解把握诗词的结构情感;然而同时,流动的、多义的情感却被专家的标点凝固化了、单一化了,让“朦胧萌拆的一团”变得“肯定和鲜明”,从而“剥夺了”我们“玩索想象的奢侈”,不得不说,这也是一种损失。如果此段保留,是否能向学生提示标点的使用有时也成为文章内容情感表达的一部分,从而引导学生在既定标点的情况下,依据文章再作思考、再作标点呢,由明确的含义向朦胧一团迈进呢?
四、专家标注标点,因人而异,存在差异
不同的专家,对诗歌的结构和情感的体验不同,标点的方式也不同。这虽然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但不同的标点所传达出的情感却有着较大的差别。
如《涉江采芙蓉》最后一句“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课本用句号。而《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以下简称《辞典》)却标为叹号。二者在情感的表达上轻重程度有所差别。《短歌行》第一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课本用叹号,《辞典》用问号,一者重在发表感慨,一者表疑问的成分更多。
一、 谈标点部分的原文
因此,新式西洋标点往往不适合我们的旧诗词。标点增加文句的清楚,可是也会使流动的变成冻凝,连贯的变成破碎,一个复杂错综的心理表现每为标点所逼,戴上简单的面具,标点所能给予诗文的清楚常是一种卑鄙贫薄的清楚(beleidigende Klarheit),妨碍着霍夫孟斯戴儿(Hofmannsthal)所谓:
背景烘衬的大艺术,跟烛影暗摇的神秘。
它会给予朦胧萌拆的一团以矫揉造作的肯定和鲜明,剥夺了读者们玩索想象的奢侈。所以近代西洋作者像乔哀斯(Joyce)和克敏(Cummings)都在诗文里放弃传统标点。我们自己写作时,也每踌躇于“?”号和“!”号之间,结果只好两用:“?!”。白拉姆(Aleanterre Brahm)还提议在感叹疑问之外,添个正言若反的微词婉讽号:“q”,标点中国诗的人反觉得“!”号、“?”号和“——”号该混合在一起用,否则达不出这混沌含融的心理格式(Gestalt)。譬如:“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这结句可以有三个解释,三种点法,而事实上这三个意义融和未明地同时存在于读者意识里,成为一种星云状态似的美感。
二、“富于暗示”与谈标点部分联系紧密,是一个整体
从行文结构上来看,钱钟书先生在段首用“因此”一词承接上文,很明显,上文谈的“暗示性”是“因”,本段谈的“新式西洋标点往往不适合我们的旧诗词”是“果”,“果”是对“因”的总结与进一步阐述,是阐述问题的进一步深入。这段谈标点的文字仍是对中国诗富于暗示性的进一步阐述,只不过是从标点的使用角度来谈的。
确实,“标点增加文句的清楚”,但“所能给予诗文的清楚常是一种卑鄙贫薄的清楚”。“卑鄙贫薄的清楚”表现在哪些方面呢?“错综复杂的心理”“戴上了简单的面具”,让复杂心理变得简单化、标签化了;“朦胧萌拆的一团”变得“肯定和鲜明”,表达不出“混沌含融的心理格式”,结果“剥夺了读者玩索想象的奢侈”。“错综复杂”“朦胧萌拆”“混沌含融”不正是上文说的“不可名言、难于凑泊的境界”?“玩索想象的奢侈”“星云状的美感”不正是“遥思远怅”“说出来的话比不上不说出来的话,只影射着说不出来的话”?这不就是对“富于暗示”的另一种表达,对“富于暗示”的深化?模糊性与多义性是“富于暗示”的特点,而标点符号的作用是让文句更“清楚”、更“肯定”、更“鲜明”,这与“富于暗示”相矛盾。“暗示”可以是多义,而“清楚”就变成单一了。
因此,我们可以很明确地说:谈西洋新式标点不符合中国古典诗词是从标点的角度进一步突出中国诗“富于暗示”及“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是探讨“富于暗示”特点的深入与延伸。这一部分,作为文章的一个有机整体,是不应该去掉的;去掉,必然是该深入的问题就没有深入,该延伸的问题没有延伸,让文章不够完整。
三、谈标点部分对于古诗词鉴赏有启发指导作用
钱钟书先生说“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可以有三个解释,三种点法”,指的是上文说的“标点中国诗的人反觉得‘!’号、‘?’号和‘——’号该混合在一起用”。用问号,标为“?”,是作者自我追问,不忍心承认但又不得不承认今昔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际遇。用叹号,是作者已清醒认识到“无限江山”已别自己而去,要见实难。用叹号加问号则表现出从不忍心承认到不得不承认自己国破家亡成了亡国奴这一心理过程。用破折号则表现作者那许多的感慨,然而却无法言表。
如果不使用标点,这几个“融和未明”的“意义”“同时存在”于我们的“意识里,成为一种星云状态似的美感”;而使用标点,使用这几种标点中的任何一种标点,随即消除了另外几个意义。“朦胧萌拆的一团”因标点的“肯定和鲜明”,剥夺了我们“玩索想象的奢侈”。明了这一点,对我们读诗解诗时有意识地跳出标点符号的限制,向着多向性思考应当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再如苏轼的《定风波》一词,课本标点为:“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阳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然而我们读时会发现,“何妨吟啸且徐行”后面,如果用上问号,让句子成为一个反问句(“何妨吟啸且徐行?”),或者用问号加叹号,让句子变成反问加感叹(“何妨吟啸且徐行?!”),似乎更能表现出作者那种乐观的心态和得意劲儿。“一蓑烟雨任平生”后面如果用感叹号,这个感叹号与“谁怕”后面的问号一问一答,一呼一应,似乎声调更加响亮(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下片两句的标点与上片后一句标点如果同样标注,似乎也无不可。
再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颔联,一般按律诗规律,两句为一联,标逗号与句号,而如果依诗意与情感,标为问号与叹号,是否能更好地表现出情感呢?回头看看妻子儿女,他们之前的愁到哪里去了呢?早已抛到九宵云外去了!你看他们正在高兴地随手卷起书册,打理行装,准备回家去了!联系首联“剑外忽闻收蓟北,忽闻涕泪满衣裳”,联系后两联“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种兴奋与激动以及迫不及待的心情,是否因这一个问号更好地表现出来了呢?
由此看来,标点已由专家标注好,这利于我们理解把握诗词的结构情感;然而同时,流动的、多义的情感却被专家的标点凝固化了、单一化了,让“朦胧萌拆的一团”变得“肯定和鲜明”,从而“剥夺了”我们“玩索想象的奢侈”,不得不说,这也是一种损失。如果此段保留,是否能向学生提示标点的使用有时也成为文章内容情感表达的一部分,从而引导学生在既定标点的情况下,依据文章再作思考、再作标点呢,由明确的含义向朦胧一团迈进呢?
四、专家标注标点,因人而异,存在差异
不同的专家,对诗歌的结构和情感的体验不同,标点的方式也不同。这虽然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但不同的标点所传达出的情感却有着较大的差别。
如《涉江采芙蓉》最后一句“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课本用句号。而《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以下简称《辞典》)却标为叹号。二者在情感的表达上轻重程度有所差别。《短歌行》第一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课本用叹号,《辞典》用问号,一者重在发表感慨,一者表疑问的成分更多。